前段時間有姐妹問我,為什麼有的孩子出生後比其他孩子聰明呢?孕期需要補充什麼特殊的營養嗎?其實孕期飲食方面做好營養均衡,做好葉酸鈣的補充,時刻保持良好的心情,平時多做胎教,比如和胎兒說話、講故事等,都是有利於孩子身體和智力發育的。並不需要補充什麼特殊的營養品。
1、多吃魚
準媽媽一周至少要吃一次魚,最好每隔一天吃一次。魚的營養非常豐富,但脂肪含量少,魚肉中有一種被稱為「腦黃金」的DHA,對胎兒腦的發育非常有益。另外,魚肉的五羥色胺有助於準媽媽的保持心情良好。
2、多喝牛奶
多喝牛奶的主要意義是補鈣。當然,牛奶中的蛋白質等營養成分也很高,但胎兒的發育非常快,需要的鈣很多。很多準媽媽選擇鈣片,只要能控制劑量也是可以的。但是,鈣過多會導致胎盤硬化,也是非常危險的。因此,除了每天正常飲食,建議每天喝500毫升純牛奶,基本能滿足準媽媽和胎兒對鈣的需求,也不必盲目補鈣。
3、保持好心情
準媽媽的情緒非常重要,特別是前三個月。妊娠初期是胎兒神經管發育的關鍵時期,情緒不穩定會給嬰兒的器官發育帶來問題,許多兔唇嬰兒、肢體發育不全的嬰兒與母親妊娠初期的不良情緒有關。很多準媽媽前三個月懷孕噁心,吃不下,睡不著,確實總是很難保持好心情。但是從生活中自己給自己找些樂子,保持穩定的心情,寶寶也感覺到媽媽的好心情,發育自然更好。
4、常和寶寶交流
為了讓嬰兒在胎兒期能夠辨別母親的聲音,嬰兒出生後,一聽到母親的聲音就會有安全感。 孕期可以每天把自己看到的事情「報告」給嬰兒,這對嬰兒今後的語言發展非常有益。 語言也是智能的,說得越快,寶寶今後的語言表達能力可能越強。因為一件事情要想用語言很好地表現,必須動腦筋,越用腦筋越靈活。因此,說話早也是孩子早慧的徵兆。然後,這種智能在孕期間開始培養,也有許多準媽媽可能覺得這樣「自言自語」是愚蠢的,但這樣做可以讓嬰兒更聰明,所以在家或者沒有人的時候可以和嬰兒多交流。
5、聽音樂
音樂胎教是最普遍的胎教方式之一,應該選擇緩慢的樂曲,建議選擇古典音樂,它們的頻率很適合胎兒神經元和樹突的發育,對提高嬰兒智力有建設性意義。聽音樂不僅可以讓寶寶越聽越聰明,還能讓準媽媽保持愉快的心情,有助於胎兒的發育。但是,進行音樂胎教時,要注意時間和方法。一般來說,一天播放兩次音樂,每次20分鐘就可以。 選擇在嬰兒胎動的時候聽。因為可以保證胎兒是清醒的,聲音不要太大。不要用手機靠近腹部播放音樂,長時間受到手機輻射的侵害,對嬰兒也有一定的影響。可以把手機拿得遠一些,也可以選擇MP3等沒有輻射的設備播放音樂。
小聶物語:嬰兒的天資聰明與孕期胎教有很大關係。準媽媽平時在飲食上要保持營養平衡,另外多喝牛奶、多吃魚對胎兒的身體和智力發育都非常有益。而且孕期儘量保持良好心情,多聽聽聽古典音樂,隨時和嬰兒聊天。大家好,我是聶小護@聶小護育兒記,一名90後護士,一歲寶寶的媽媽,每天給大家分享一些育兒小知識,給新手父母做參考,避免多走彎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