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播劇《以家人之名》帶來的對自閉症誤解有多深?

2020-09-04 自閉症守望者

近期,電視劇《以家人之名》正在熱播。隨著男主子秋的媽媽賀梅出現,引發了觀眾新一輪的討論。賀梅早年因為種種原因拋下兒子子秋離開家鄉,再次出現時,她身邊有一個4歲的自閉症小男孩冬冬。


來源:電視劇《以家人之名》截圖,賀梅與冬冬

劇中設定冬冬患有自閉症,遭遇了被幼兒園退學、走失等事件,令觀眾非常關注自閉症兒童的現狀。這本是一件好事,但是我們發現,劇中一些臺詞內容和一些媒體的報導,讓大家的討論「跑偏」了方向。

《以家人之名》中的自閉症描述

我們先來看看劇中是怎麼描述冬冬的自閉症的。


來源:電視劇《以家人之名》截圖

劇中,當幼兒園老師勸退冬冬時,賀梅向老師解釋道:「冬冬的自閉不是天生的,我也一直在帶他看心理醫生。」這時我們對冬冬到底是有自閉特質還是患有自閉症存疑,但再往下看。


來源:電視劇《以家人之名》截圖

來源:電視劇《以家人之名》截圖

當被問起:「冬冬從小就這樣啊,自閉症?」賀梅回答:「不是天生的,是後天原因。」

看到這裡,我相信所有了解自閉症的人都和我一樣,坐不住了,腦中出現無數個問號。自閉症是後天原因造成的嗎?自閉症應該去看心理醫生?

幼兒園老師的回應,更是把自閉症和心理健康劃上了等號。


來源:電視劇《以家人之名》截圖

梳理一下,到目前的劇集為止(更新至42集),冬冬是「自閉症」,「後天原因造成的」,而且一直在看「心理醫生」。

自媒體們對《以家人之名》的宣傳報導

賀梅與冬冬的故事線一出,不少自媒體紛紛開始對劇情內容進行解析,同時也關注起「自閉症」來。「自閉症不是天生的」「家長的做法造成自閉症」等標題赫然在目。


來源:百度搜索頁面截圖

在這些文章或視頻的內容裡,講述了冬冬自閉症的成因和表現。我們隨手點開一些自媒體內容,裡面關於自閉症的描述大多都存在爭議或錯誤,容易造成大眾的誤解。


來源:網絡文章截圖


來源:網絡文章截圖


來源:網絡文章截圖


來源:網絡視頻博主的劇情剪輯介紹

*註明:以上截圖僅針對其中的內容和觀點。

我們很樂意看到大眾對自閉症的討論,引起大家對自閉症群體的關注,但我們也萬分希望能傳播科學的知識。因為只有正確的認知,才能提升社會對自閉症患者的接納;因為每一位自閉症患者的生存環境,都關係到一個家庭的幸福。

自閉症究竟是什麼?

自閉症(自閉症譜系障礙)患者的共同特點是:社交溝通障礙,興趣狹隘、行為重複刻板和感覺異常。「譜系障礙」大家可以理解為,雖然自閉症有共同的表現,但程度輕重不一,個體與個體之間存在差異,形成連續譜系分布。就像雪花有共同的特點「冷、白、遇熱融化」,但實際上每一片雪花又不一樣。


來源:星兒守望者社區-鄒小兵教授課件

自閉症不是一個單一的疾病,而是由很多疾病共同組成的一類疾病的總稱。如上圖所示,在核心症狀之外,圓圈所代表的其他症狀不一定在每個孩子身上出現。例如,有些自閉症兒童有語言障礙,有些則沒有。

總結一句話:自閉症是神經系統發育障礙性疾病,是有生物學基礎的疾病,並非心理疾病!

因此,《以家人之名》中的賀梅一直帶冬冬去看心理醫生,對於冬冬自閉症的幹預極有有可能起不到任何作用。

自閉症是什麼原因造成的?

「為什麼我的孩子會得自閉症?」

這是每個自閉症兒童的家長會追問的問題,一直以來,科學家們也在苦苦探索自閉症的病因。目前主流醫學觀點認為,自閉症很可能是一種先天性疾病,但確切病因目前為止還沒有找到。


來源:星兒守望者社區-鄒小兵教授課件

2016年華盛頓大學總結了自閉症的遺傳學研究內容,結論認為,10%的自閉症是單基因突變造成的,49%的自閉症是常見的變異造成(遺傳性變異),還有41%的自閉症尚未找到明確的原因。


來源:星兒守望者社區-鄒小兵教授課件

當一個疾病的病因沒被找到時,各種各樣的理論就會層出不窮。冰箱母親理論、麻風腮疫苗理論、父母親高育齡理論等,都在試圖解釋自閉症的成因。下表列出了目前一些關於自閉症成因的理論,有些已經被否定,有些數據表示可能有一定聯繫,還有更多處於探索狀態。


來源:星兒守望者社區-鄒小兵教授課件

其中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冰箱母親」理論。「冰箱母親」理論最早由Leo Kanner提出,在很長一段時間裡它都被廣泛認可,想當然地覺得是母親對孩子的冷漠造成了自閉症。這種理論對當時自閉症兒童的家庭造成了嚴重的傷害,讓他們既要承受孩子生病的痛苦,還要承受社會的指責。

從上世紀六七十年代開始,這個理論才開始慢慢被科學的研究否定,它的提出者Leo Kanner最終也認可「冰箱母親」理論是完全錯誤的


來源:星兒守望者社區-鄒小兵教授課件

《以家人之名》中刻畫的自閉症兒童冬冬的家庭環境惡劣,並一直強調冬冬是「後天形成的」,很容易讓觀眾誤讀為是父母親的原因造成了孩子自閉症,加上一些自媒體文章的傳播,「冰箱母親」理論又死灰復燃,這會對現實中真正有自閉症兒童的家庭造成巨大的傷害,媽媽們可能因此自責愧疚,也可能承擔外界異樣的眼光。

如鄒小兵教授所言,我們必須把這個理論送回到墳墓裡面去

因此我們認為,賀梅非常肯定地說冬冬自閉症是後天造成的,無論是從醫學角度還是從社會角度,都是非常不恰當的表述。

寫在最後

《以家人之名》尚未完結,或許在最後的幾集中,會對冬冬的自閉症有一個完整的交代。但目前已經播出的劇集,和已經傳播開來的內容,的確有不少與主流醫學觀點相悖的地方,容易誤導觀眾。

隨著自閉症患病率的攀升和大眾對自閉症關注的提升,近來在影視作品中不乏自閉症患者的角色,他們的出現對於自閉症知識的普及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我們希望能夠更嚴謹地去向大眾傳遞關於自閉症的知識,因為現實生活中有千千萬萬個自閉症患者家庭,他們需要獲得科學的自閉症認知,而社會也只有對自閉症有了科學的認知,才能更好地去接納、幫助他們。


---------------------


星兒守望者

專注自閉症家庭幹預,依託廣州中山三院兒童發育行為中心鄒小兵教授團隊,傳播科學自閉症幹預知識。歡迎加入【星兒守望者社區】,與更多專家和家長一起交流學習自閉症!

有關於自閉症的任何疑問歡迎留言或私信我們。

相關焦點

  • 三大熱播劇主角聚首,以家人之名來襲,宋威龍:我的妹妹是大佬
    《以家人之名》來的真是恰到好處。正所謂,天時、地利、人和。因為正值暑期,暑期檔一年一遇。一切美好都如約而至。三大熱播劇主角聚首,《以家人之名》來襲《以家人之名》有經得起推敲的劇本,金牌製作班底,以及強大的演員陣容,因而,備受眾多網友和粉絲期待。
  • 父母的陪伴對孩子有多重要?從熱播劇《以家人之名》說起......
    熱播劇《以家人之名》,著眼於原生家庭中「媽媽的缺位」。親子依戀帶來的安全感被內化為心理結構中的「安全基地」,有了這片安全基地,孩子才能更多去向外界探索。對世界的探索範圍越大,需要的安全感越多。分離才能體驗到依戀,依戀允許嬰兒與母親的分離。在孩子很小的時候,這個安全基地更多是由媽媽來承擔。母親是兒童最主要的依戀對象。
  • 以家人之名:家庭教育有多重要?
    有了羈絆,才會成為家人。最近的熱播劇《以家人之名》,是一部親情與愛情交織的小甜劇,異父異母的&34;,由於家庭原因彼此陪伴,最終成為一家人。撇開女主角與兩個哥哥之間甜蜜的互動,這部劇也將&34;重新拋向大眾的視野。你想像中的家人是什麼樣的呢?
  • 這些誤解自閉症的言論你信了嗎?
    孤獨症又名自閉症,全稱為「孤獨症(自閉症)譜系障礙」,患者的共同特點包括:社交溝通障礙,興趣狹隘、行為重複刻板和感覺異常等。「譜系障礙」可以理解為,雖然自閉症患者有共同的表現,但程度輕重不一,個體與個體之間存在差異,形成連續譜系分布。1943年,美國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專家萊奧·坎納首次提出自閉症。
  • 目前熱播的五部劇:《以家人之名》只能第三,第一豆瓣高達9.2
    今天,筆者將給大家推薦目前正在熱播的五部劇。這五部電視劇中,除了有目前國內熱播三部,還有兩部熱播韓劇。這五部劇集在熱播後,都取得口碑收視雙豐收,同時也給觀眾們留下了深刻印象。 3、《以家人之名》 豆瓣:8.2
  • 看熱播劇《以家人之名》,孩子作文水平大提升,真的?
    孩子看熱播電視劇《以家人之名》學會寫作文。最近正在熱播的電視劇是《以家人之名》,前面是拍得比較好看的,幾個小夥伴的表演一下子吸引了我。長大以後的內容拍得有點水,但看看也還可以當作消遣的。裡面一些內容,完全可以給孩子當作作文教材。
  • 《以家人之名》熱播,裡面的相關英文表達你都知道嗎?
    隨著《二十不惑》、《三十而已》迎來大結局,最近又有一部熱播劇上映——《以家人之名》。這部劇講述的是三個原生家庭都有缺失的三兄妹從一家人到分開再到重新成為一家人的故事。而這部劇的英文名也並不是直譯「以家人之名」,而是採取了意譯的方式,取為Go Ahead。在這裡,go ahead是「前進」、「向前衝」的含義。
  • 《以家人之名》熱播,裡面的相關英文表達你都知道嗎?
    隨著《二十不惑》、《三十而已》迎來大結局,最近又有一部熱播劇上映——《以家人之名》。這部劇講述的是三個原生家庭都有缺失的三兄妹從一家人到分開再到重新成為一家人的故事。而這部劇的英文名也並不是直譯「以家人之名」,而是採取了意譯的方式,取為Go Ahead。
  • 原來,熱播劇《以家人之名》藏著這些民法知識!來以「法律之名」品鑑
    嶽苒苒 四川在線記者 任鴻最近,熱播劇《以家人之名》劇終。這部劇講述了三個沒有血緣關係,在原生家庭遭受過不同傷痛的孩子,機緣巧合一起長大的故事。大哥凌霄、二哥賀子秋、妹妹李尖尖在兩位單親爸爸的撫養下相互扶持、共同成長,打動了許多觀眾。
  • 《以家人之名》火了,治癒系能救國產家庭劇嗎?
    從家庭式情節喜劇中暗藏現實生活諷刺,到婆媳矛盾、家族爭產、大齡剩女、育兒教育等多個話題引爆家庭劇,再到去年《都挺好》聚焦原生家庭問題,歷代爆款家庭劇都有足夠的社會話題釋出。而近期家庭劇《以家人之名》能夠高口碑播出,其最大的成功原因就是在於它反以上家庭劇套路,走出了另一種風格。
  • 親情劇《以家人之名》大火,片名翻譯你絕對想不到!
    最近,話題度最高的電視劇,非親情劇《以家人之名》莫屬!大家都追了沒?這「混搭家庭」的組合的確讓人眼前一亮,剛開播的時候《以家人之名》備受好評,首播不到五天,豆瓣評分高達8.6,收視率破5%,可謂是暑期檔一匹黑馬。
  • 熱播國產新劇推薦:以家人之名,琉璃,穿越火線,追劇快樂就好
    神劇,一定是可以引導觀眾提高審美,而不是去一味迎合觀眾和市場的口味。這也不是那幾個熱播劇的錯,一定是有待整體行業的提升。01《琉璃》古裝仙俠劇,經歷過巔峰的高光時刻,雖然不復往昔的輝煌,但也是時不時起起伏伏,有驚喜。早幾年前有讓人真香的《香蜜沉沉燼如霜》,這部意外火起來,有貶有贊的《琉璃》也是一樣的道路,出乎意料成為今夏最熱的劇。
  • 《小豬佩奇》的弟弟喬治是自閉症?你對自閉症的偏見究竟有多深?
    可是,喬治在動畫片裡雖然基本不說話,與別人交流時也很少有眼神的對視,這樣就判定喬治沒有社交意識,沒有語言,就是自閉症譜系。凡此種種,而一度至今也有很多不明所以的人對自閉症有很大的誤解,認為不愛說話、不愛跟人交往、不愛看人就是自閉症,並且自閉症都不理人
  • 央視熱播大劇《澳門人家》八成多在中山取景
    文、圖/羊城派記者 林翎 通訊員 曾毅峰 楊芳為慶祝澳門回歸祖國20周年,由中國電視劇製作中心有限責任公司製作的現實主義題材獻禮大劇《澳門人家》登陸CCTV-1黃金檔,並正在熱播中。該劇協助拍攝單位廣東旭日輝煌影業有限公司董事長徐顯輝透露,這部熱播大劇約有八成多是取景拍攝都在中山市。時下,中山市已經成為很多影視作品的熱門取景地。
  • 親情劇《以家人之名》大火,片名的英文你絕對想不到!
    《三十而已》剛播完,又一部高分電視劇上線了親情劇《以家人之名》大火,在開播後的第三日就拿下豆瓣超3.3萬人打出的8.6分圖片來源:豆瓣《以家人之名》截圖有網友稱:言歸正傳,你知道此劇《以家人之名》片名的英文嗎?
  • 重啟、琉璃、以家人之名,百度輸入法讓你線下追劇零距離
    文/抽抽涼重啟、琉璃、以家人之名,百度輸入法讓你線下追劇零距離熱熱鬧鬧的影視劇暑期檔快要接近尾聲,《重啟之極海聽雷》、《琉璃》和《以家人之名》三大熱門劇集,哪一部是你的最愛?三部劇同步追下來,只恨《重啟》完結的太早,司鳳血吐得太多,李尖尖分身乏術,那麼好的凌霄與賀子秋也總要有一個要擁抱孤單。追劇愛好者從不做選擇,好看的劇我們從不嫌多!
  • 熱播劇《以家人之名》中的這些劇情,《民法典》中是如何規定的?
    現代快報訊(記者 季雨)近日,一部講述了3個原生家庭有缺失的孩子,組成了一個非血緣關係的家庭,然後共同成長的電視劇《以家人之名》正在熱播。三個小孩長大後,也遇到了這樣那樣的麻煩事。8月29日,現代快報記者就劇中熱議的法律問題,請教了律師。問題一父母未撫養子女子長大,那子女要盡贍養義務嗎?
  • 豆瓣開分8.6,《以家人之名》會重走《下一站是幸福》「花路」嗎?
    於湖南衛視、芒果TV獨播的青春成長劇《以家人之名》正講述著這樣一個故事:三個沒有血緣關係的孩子,因原生家庭破裂的關係,有緣相聚組成一家人,兩爸爸三兄妹之間的「偽骨科式親情」由此展開……或許是始於國產都市劇長期稀缺對親情關係的刻畫,也或許是溫馨動人的五口之家劇情徹底打動觀眾……總之,《以家人之名》在開播後的第三日,就拿下豆瓣超3.3萬人打出的8.6分,且以接連破
  • 剛上線三天就力壓《以家人之名》登頂熱度榜,又一爆款國產劇出現
    《以家人之名》自播出以後就以其精彩的劇情,演員在線的演技等種種原因口碑和收視率雙爆,自播出後連續霸榜近二十天,可以稱得上今年夏天最火的電視劇了。不過在8月28日一部電視劇的上線卻打破這一狀況,剛播出兩天就引爆全網熱度,成功擊敗《以家人之名》、等熱播劇成功登頂,這部爆款就是《旗袍美探》。《旗袍美探》是一部懸疑探案劇,翻拍自澳大利亞經典懸疑劇《費雪小姐探案集》,原名《愛思小姐探案集》,由鄧科指導,馬伊琍、高偉光、董璇、樸冠今等人主演,卡司還是很強大的。
  • 《以家人之名》熱播:對孩子來說,原生家庭的影響,到底有多大
    《以家人之名》是今年的熱播劇。電視劇主要將的是:遭遇了原生家庭悲痛的三個毫無血緣關係的孩子,與兩位父親,陰差陽錯的成為了一家人的故事。電視劇除了告訴我們,血緣是不能定義親情的感人故事之外,還向我們揭露了如果孩子在一個不幸的原生家庭長大,對孩子的傷害會有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