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動畫片,《小豬佩奇》一定是很多小朋友乃至爸爸媽媽最愛的經典之一。
「這是我的爸爸,這是我的媽媽,這是我的弟弟喬治,我是佩奇,」一度成為孩子們模仿的最熟悉語錄。
然而,最近,一則關於《小豬佩奇的弟弟喬治是自閉症》的文章成為熱議話題。文中指出,弟弟喬治已經到了上幼兒園的年紀,而且在動畫片中有進入幼兒園的場景,但是,大部分時候,喬治的語言發育有一定的問題。喬治似乎只會說:恐龍、你好、奶奶、爺爺、巧克力蛋糕、討厭、再見,這幾個詞。作為到了三歲的孩子,喬治除了詞彙量太少,說話也都是往外蹦單個詞兒,最多只說「爸爸」「媽媽」「我要」等兩個詞。
同時,喬治雖然在和小夥伴做遊戲以及在家庭中能夠聽從爸爸媽媽和姐姐的話,也會遵守相對應的社會規範、理解別人的意思並且能夠配合完成。可是,喬治在動畫片裡雖然基本不說話,與別人交流時也很少有眼神的對視,這樣就判定喬治沒有社交意識,沒有語言,就是自閉症譜系。
甚至在貼吧裡有一個很奇特的聯想並且關注很高的提問:
發現貼吧裡疑似自閉症的孩子都是喜歡看小豬佩奇?
有網友跟帖:
「確實如此。我不到兩歲弟弟超級喜歡看小豬佩奇,簡直成癮,後來被診斷出自閉。我覺得這是有毒的動畫片。」
凡此種種,而一度至今也有很多不明所以的人對自閉症有很大的誤解,認為不愛說話、不愛跟人交往、不愛看人就是自閉症,並且自閉症都不理人、不說話、不看人。
網絡上曾經流傳的「我自閉了」,「我太孤獨了」,「我太內心了,懷疑自己是孤獨症患者」,一度將自閉症(孤獨症)帶入了一個嚴重偏離軌道的輿論。
儘管有很多專家和專業自媒體及康復機構進行科普甚至闢謠,但是無論是普通人對自閉症的正確認知還是內向自我封閉之人對自己的自我認知,以及到如今關於小豬喬治是自閉症的質疑,其實都指向了一個深層次的原因——
大眾對於某個群體的偏見和固化印象依然根深蒂固,人們更願意相信那些道聽途說的信息,反而對真相有一百次質疑就判定為是假象。
所以,對於偏見很難在短期內扭轉,然而,對於科普正確的自閉症知識卻是當下迫在眉睫的責任。
自閉症,又稱孤獨症,表現為社會交往、交流障礙和行為異常。據2016年12月發布的《中國自閉症教育康復行業發展狀況報告Ⅱ》中數據顯示,我國現有自閉症人數超過1000萬,並以每年十幾萬的速度遞增,其中14歲以上人群約為800萬。
自閉症患者大都在語言發育和人際交往方面存在不同程度的障礙,不諳世事、思維單純直接,發病原因不明,且不可治癒。
自閉症的核心症狀是社交障礙,他們首先是不理解人際互動,搞不懂別人的社交意圖,也不懂自己怎麼反應是適當的。然後才是表達的問題,而語言只是表達的載體之一。孩子說話晚、說話少、不愛說話,不一定是自閉,可能是語言發育落後。
小豬喬治在動畫片裡雖然基本不說話,沒有社交障礙,但是在遵守社會規範、理解別人的社交意圖和表達自己方面,沒有任何問題,也能融入其他孩子(小動物)中,所以肯定不是自閉症。
正常孩子在一歲左右不出現語言的情況也並非少見,孩子的運動能力還處在剛剛學會走路前後的階段,尚沒有「能力」去表現諸如轉圈、排列物品等刻板行為。因此即便是最有經驗的醫生,早期診斷自閉症也很不容易。
普通人很容易將自閉、孤獨與自閉症,孤獨症混淆,孤獨或自閉這兩個詞反映的是人的心理狀態。孤獨,是在心情壓抑、孤單或無援的時候出現的那種空虛、寂寞的感覺。當某個人遇到挫折或打擊時,他會傾向於退縮到自己的個人空間去,避免與他人接觸。可以說,我們中的每一個人可能都或多或少感受過孤獨,經歷過自閉症這樣的心理歷程。
孤獨症或自閉症與自閉、孤獨儘管只有一字之差,卻又天壤之別。社會公眾和部分媒體,包括那些初診為自閉症患者的家人對於自閉症或孤獨症的誤解很大程度上來源於概念之間的混淆。
據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兒童發育行為中心主任,自閉症專家鄒小兵指出,直到目前,自閉症在精神疾病分類中,還是屬於「廣泛性發育障礙」中的一個類型。在廣泛性發育障礙的名稱下,除了自閉症,還有阿斯伯格症候群、不典型自閉症、兒童瓦解性精神障礙以及雷特症候群。但在2013年5月,在美國,自閉症、阿斯伯格症候群、不典型自閉症以及兒童瓦解性精神障礙將統稱為自閉症譜系障礙(ASD)。在一同診斷名稱「自閉症譜系障礙」下,患者普遍存在一些共同特徵,主要表現為社交交往障礙、言語和非言語交流障礙、狹隘興趣和重複刻板行為三大主症。
需要進一步指出的是,不僅在症狀嚴重程度上有不同,而且自閉症還不是一個單一的疾病,而是由很多疾病共同組成的一類疾病的總稱,不同患兒的病因也可能不同。
雖然,自閉症發病原因目前尚無統一定論,普遍認為是基因突變導致,但是世界各國自閉症患病率自1990年以來不斷在升高已經是不一個不爭的事實。早期診斷早期幹預早期治療是最有效的理念和方法。
【羿雲天,鄭州市作協會員,高級家庭教育指導師,國家三級心理諮詢師,自閉症療育師,自媒體主編。原名徐亨福,生於蘭州,現居鄭州。專注婚姻家庭、時事熱點、影視評論原創作者。不隨波逐流,有料有態度,更有溫度。新浪微博:羿雲天;微信公眾號:蝸牛世界觀(ID:wnsjg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