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自閉症患者一起生活:亞歷克斯的故事

2020-10-24 星星計劃

  

自閉症對我家庭的影響遠超過我的想像。我們不能象許多「正常」家庭那樣去度假,出去吃飯或做其他一些事情。我9歲的弟弟麥凱患有自閉症。

  自閉症是一種精神障礙,它不僅給得病兒童本身帶來困難,而且給整個家庭也帶來不便。自麥凱出生以來,我的父母,我的兄弟丹和我的生活都以這個不能用語言表達自己的孩子為中心。

  患有自閉症的孩子對父母帶來令人難以置信的困難。但是我的父母在他們的成長過程中是不需要象丹和我那樣去承受由一個患自閉症的弟弟所帶來的影響的。我們都知道我們長大後,將不得不照顧這個患自閉症的弟弟。

  不管我多麼愛麥凱,對於我,一個17歲的孩子來說,認識到將來要照顧麥凱仍是困難的。我從學校和作為一個青少年的生活中感到壓力,但我所擔心的與我大多數朋友所擔心的不一樣。我正與母親討論我畢業舞會上發生的事時, 麥凱的恐慌症突然發作。他倒在地上,這是因為他有苦痛卻不能表達,我和母親在晚飯桌上的談話也就因此被迫終止了。

  不管我多麼想幫助麥凱,有時我仍感覺自己很沒用,其實自麥凱被確診以來,我早已開始與自閉症以及自閉症患者的特殊需求打交道了。

6年前,我父親和我為有特殊需要的兒童開設了體育診所,我們的診所讓他們學習踢足球,打籃球和棒球。我們的最終目標是讓這些兒童能和其他孩子一樣參加聯賽娛樂活動。

  在出席「帶頭」——一個在蒙特霍利約克大學舉辦的婦女領導能力培訓班時,我開創了另一個將改變我們這個團體的舉措。我問媽媽,作為自閉症兒童的家長,她想做什麼。她說:「很簡單,想出去吃飯或去度假。想做其他家庭能做而我們不能做的事。」

  就在那一刻,我決定為自閉症兒童家庭創造一個安全的公共場所,讓他們在吃飯時不必再擔心別人盯著自己或對自己有偏見。我創辦了「自閉症家庭之夜」,讓這些家庭能在餐館內輕鬆舒服地就餐,同時也讓不懂或不了解自閉症的人受到相關教育。

  麥凱第一次被診斷得病時,我還小,那時,我們曾試圖帶他外出就餐。可是,他的行為難以預測,在幾秒鐘內他可以從一個安靜的男孩變成發狂的動物。他用頭撞桌子,抓住任何接近他的人並拽他們的頭髮,咬他們,或者是尖叫。有一次,我聽到一個人在我們背後說:「他們為什麼不能做更好的父母?」直到現在,這句話仍一直在我耳邊迴響

  2007年,當我向星期五餐飲連鎖企業提出我的建議時,我想可能有幾家餐館會願意舉辦「自閉症家庭之夜。」出乎意料的是所有35個星期五餐館都願意舉辦 「自閉症家庭之夜。」今年的4月15日,在所有新澤西州,康乃狄克州和部分紐約的星期五餐廳舉行了這一活動。新澤西沃瓊的星期五 餐館爆滿。如果每一個餐館都有一半上座率的話,那麼,這個活動就是成功的。

  在一次晚餐活動中, 麥凱又演了他的插曲。我父親把他帶到外面並使他冷靜下來。與以往不同的是,他們仍能回來吃完他們的飯,因為他們沒有被歧視。雖然這次發生的事與上次一樣,但沒有人盯著他們問:「你孩子怎麼了?他為什麼這樣?」相反,人們會問:「你還好吧?你需要什麼?」因為麥凱能在那兒呆兩個小時,我們也有了一次正常的晚餐,。就是像外出就餐這樣的一些小事情,讓我們家庭感受到幸福。

  我為像我們這樣的家庭創建了體育診所和「自閉症家庭之夜」,但其實,在內心深處,我是為了麥凱才這樣做的。作為他的姐姐,我想找到幫助他的方法,我做到了。我想他知道我愛他,當他把頭靠到我的頭上,並用大眼睛望著我時,我特別珍惜這樣的兩秒鐘時間,因為它會激勵我繼續努力。

相關焦點

  • 《海洋天堂》通過對自閉症患者的觀察和相處,了解到了患者的內心
    劇情的編排通暢,底蘊十足,故事的保障前提下劇情銜接的毫無瑕疵可言,主要支撐點還是故事的感性十足,溫情感凸顯。《海洋天堂》是由薛曉路執導,李連杰、文章等主演的一部關於自閉症患者的情感電影。該片講述了一個父親(李連杰)傾盡所有,守護孤獨症兒子(文章)的感人故事。
  • 看待自閉症患者的角度
    把三個角度聯繫在一起看是很重要的,自閉症患者的角度、患者家長的角度、醫生的專業角度。讓不同的人彼此之間相互交流,而不至於讓不同的人彼此之間相互交流,而不至於有人被指責。 避免自說自話,自閉症是一種神經發展性疾病,是大腦連結的問題,導致的對大腦發展的影響。而介入自閉症患者的生活,就是介入其大腦的適應性。自閉症患者周圍人的齊心合力,才能對自閉症患者起到作用。
  • 當自閉症患者成為父母:成年自閉症患者該生孩子嗎?
    雖然對於中度或重度的自閉症患者而言,他們可能不具備為人父母所必備的技能,但許多高功能自閉症患者已經做好了準備、願意並且能夠承擔撫養孩子的「人生挑戰」。 對於自閉症父母來說,在育兒的許多方面都顯得更加困難。
  • 1000萬自閉症患者的隱秘生活
    中國目前有超過1000萬的自閉症患者,其中14歲以上人群約為800萬。而成年大齡自閉症人數則超過了400萬,並以每年20萬的速度在增長。據中國殘聯發布的相關數據顯示,目前國內各類殘疾人數為8700萬,成年自閉症人士就佔到了1/16之多。
  • 青年自閉症患者艱難入世路:求職曲折 生活仍難獨立
    自閉症青年入世路12月22日,朝陽公園的場館裡,羽飛(右二)與其他自閉症夥伴一起參加合唱表演。這是羽飛在突發癲癇後,重新參加的第一個社交活動。12月3日,順義區牛欄山鎮一家工廠,宇航在進行分揀組裝工作。
  • 正常人的生活VS自閉症人士的生活
    然而大多數自閉症患者只會畫出一段毫無意義的曲線畫不出神似畢卡索的「一元畫」很多媒體熱衷於講述自閉症天才的故事於是人們產生錯覺——說自閉症患者是「來自星星的孩子」天賦異稟,富有浪漫氣息這在大多數自閉症家庭來看
  • 歧視與煽情:自閉症的故事
    《不同的音調:自閉症的故事》所講述的,便是這一病症如何被發現、認識的過程。在這背後,是無數家庭的痛苦、掙扎和努力。 雖然這是一種發生機率相當低的病症,但與其它許多病症相比,自閉症可能更多地具有公共屬性——對自閉症認識的每一步推動,與其說是臨床醫學的發展所致,倒不如說是與社會認知相輔相成。
  • 一個自閉症孩子的故事:紀錄片《生活.動畫》中的偉大父親
    講述這個悲傷故事的,就是2016年上映的美國紀錄片《生活.動畫Life, Animated》,豆瓣評分7.7分。在後來的診斷中,父母得知歐文得了綜合性神經發育障礙,也就是人們常說的自閉症。對患自閉症的兒童來說,他們很容易被過度刺激,因為他們無法過濾掉世界對他們產生的聲音和視覺刺激,所以他們的大腦如同24小時工作的機器,充斥著噪音。
  • 你以為自閉症患者不會有愛情?其實他們婚後生活很幸福
    自閉症患者的核心障礙是:重複性刻板行為、社交障礙、言語交流障礙等,但是生理結構上和正常人沒有區別,他們也會有情感的依賴。當然,自閉症患者也會經歷青春期。自閉症患者的婚後生活也很幸福雖然自閉症被提出和進行研究才不過短短的不到一百年,但是醫學也在同樣發展,對於自閉症患者的評估和治療方式也在日趨進步。
  • 《不同的音調》:自閉症的故事
    2009年上映的由李連杰和文章主演的電影《海洋天堂》講述的是一個身患絕症的父親和他患有自閉症的兒子故事。由李連杰飾演的父親因為肝癌晚期,只剩下3到4個月到生命,而他死前最放不下的就是患有自閉症患者兒子。片中將兒子的患的病症描寫為孤獨症,現在人們更習慣於稱這種病是自閉症。
  • 自閉症患者的八大優點
    這是變相在問我們「你們是如何做到給那些自閉症人士創造就業機會的呢?」Harry Specters這個公司創立於「對巧克力的愛」和「對給那些自閉症患者創造工作機會擁有熱情」兩者的結合。創造就業機會是自然的,因為我們有一個患有自閉症的兒子。這驅使著我們看待自閉症患者有一點特殊的感情。正因如此,奇蹟就發生了!奇蹟引發了全新的領域,自閉症患者有著正常人所沒有的沒有被開發和培育過的特殊技能。
  • 自閉症患者該何去何從?
    曾有報導,一個媽媽帶著自己的自閉症孩子自殺,我們可以夠理解那個媽媽的極端行為,在長期持續的高壓下,再加一根稻草都會把她壓垮。「我只想和孩子一起去死,活著好累...看不到希望,還有更多的不理解與歧視。」自閉症早期治療,還是能夠恢復一定的自主能力的,但是還是可能會不定期有異常表現,不管出於什麼心情吧,自閉症孩子長大以後恢復很好,能自己控制自己,還是能被接受,通常前提是別人不知道他得過自閉症,或者其沒表現過。但是那些長大後不能很好控制自己,甚至不能自理的人,當父母老了,當兄弟姐妹老了,誰來照顧?可能很多人都在嘗試給這些孩子融入社會的機會,但是很難。
  • 自閉症患者都是天才嗎?
    4 月 2 日農曆三月初十 星期四世界自閉症日每年的 4 月 2 日是世界提高自閉症意識日,意在提醒全世界提高對自閉症的認識程度,更加關注自閉症患者。自閉症缺乏特效治療辦法,但治療年齡越早,改善程度越明顯。所以對於自閉症孩子,一定要做到早發現、早治療。自閉症:來自星星的孩子什麼是自閉症?自閉症,又叫孤獨症,是一種精神疾病。
  • 無處安放「星星的孩子」 大齡自閉症患者何去何從
    22歲的自閉症患者潘祥被多家自閉症康復機構拒之門外,無奈之下,單身媽媽只能邊上班邊照顧他,卻因此丟了「工作」。6月30日,記者採訪了解到,目前青島的大齡自閉症患者逐漸增多,但沒有康復機構願意收治,國家也沒有相應的救助政策,社會勞動就業更是基本空白。大多數大齡自閉症患者只能被「圈養」在父母身邊。
  • 焦灼的自閉症患者父母:我們老了,他怎麼辦?
    12月22日,朝陽公園的場館裡,羽飛(右二)與其他自閉症夥伴一起參加合唱表演。這是羽飛在突發癲癇後,重新參加的第一個社交活動。(攝影/記者 鄭新洽)「畢業後去幹嗎,這事兒要比他去哪裡上學更難。」韓玉寶表示,沒有地方願意要一個自閉症青年,「哪怕是體力活,人家根本不敢接收他。」
  • 《良醫》,一個講述自閉症天才醫生,逐漸成長的故事
    小七今天想向大家推薦的這部劇叫做《良醫》,這部劇講的是一個自閉症的醫生如何成長的故事。男主肖恩,同時也是自閉症的天才醫生。他和醫院的院長是好朋友,他因為一些機緣巧合的緣分認識了院長。院長對待肖恩像對待自己的親生兒子一樣。
  • 洛陽加大自閉症患者救助力度 探索居家、社區託養照料模式
    他們不聾不啞,卻不善言辭;他們內心澎湃,卻寂寞地躲在自己的小世界裡……他們是自閉症患者,被稱為「星星的孩子」。他們的內心世界,對很多人來說,就像星星一樣遙不可及。今天是第12個「世界自閉症日」,讓我們走近他們,傾聽他們的故事,共同了解和關愛這群「星星的孩子」。
  • 走近自閉症患者:他們不是天才不是傻子,也不是梵谷
    自閉症孩子在做遊戲。受訪者供圖  中新網客戶端北京4月2日電(袁秀月)張貴超是一個戲劇工作坊的燈光師,在不定期的周末,他都會和一群自閉症患者接觸,只不過是用燈光。老師給孩子們講故事,他就隨著劇情變換燈光。
  • 世界自閉症日:一起守護來自星星的天使
    從2008年起,聯合國就將每年的4月2日定為「世界自閉症關注日」,在這個特殊的日子裡,讓我們一起關愛自閉症兒童,為星星的孩子點亮一盞藍燈。而小蔡以「爸爸愛喜禾」為名的微博粉絲也在短期內狂增十倍以上,被譽為「自閉症之父」。在兒子喜禾被確診為「自閉症」之後,小蔡用詼諧幽默的語言和戲劇性的細節場景記錄喜禾的生活點滴,小心翼翼地繞開了悲劇的漩渦,展現出來的是笑中帶淚的樂觀和對生活的熱愛。
  • 你認為的自閉症「天才」,他們離正常生活有多遠?
    2020年4月2日是第13個世界自閉症日!據了解,目前全球自閉症患者已超過6700萬人,平均每150個新生兒中就會有一個自閉症患者。在我國,調查數據顯示,自閉症發病率已居各類精神殘疾之首,平均每500個兒童中就有一個是自閉症患者。《中國自閉症教育康復行業發展狀況報告》顯示,目前中國自閉症患者已超1000萬,其中0到14歲兒童患者超過200萬,近年來患病率仍有上升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