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姐為自閉症弟弟寫的22篇日記——這就是自閉症的日常

2020-09-05 蝸牛夏至

4月27日

五一假期,我回家了。

據爸媽的描述,在我大三回校後,弟弟已經很久沒有踏出家門一步,一直呆在家裡。

結果在我放假回來的第一天,他神使鬼差般又想到了要外出去走走。

我的出現好像讓他想起了什麼,又好像打破了他的生活軌跡般。

不知道自閉症的兒童心裡,是否有 「久違」 這個詞?

以上這篇日記,是我偶然在網上看到的。

來自於一個姐姐記錄的,關於比她小8歲的自閉症弟弟的日常,這只是22篇日記之一。

01

☉ 姐姐自述:

我是今年的應屆畢業生,現在在找工作中。因為我家庭的原因,我母親不太願意我回老家工作,寧願我留在大城市。

她說「你自己一個人才能夠快活,回來面對這些幹什麼?」可是漂泊在外也哪能快活得起來?我到現在都還很迷茫,夢想是離我很遙遠的了。

我這種學渣儘管希望渺茫還是有在備考公務員,準備和別人同擠一條獨木橋,就只是想拼拼看能不能讓未來有個保障。

我想儘量找離家近的地方工作,往後家裡可能就只剩我有社會勞動力了。

的確,有自閉症兒童的家庭,物質上的消耗並不可怕,可怕的是精神上的煎熬。

但人的承受能力到底來說還是很強悍的,想像不到的痛苦也只能說是沒經歷過吧,其實很多困難人還是能承受的。

十幾年說長不長,也就這麼過來了。我自己的影響還算小,日日夜夜對著我弟弟無法抽身的母親我更為她難受,我也有在努力消化源自於她的負能量。

自閉症孩子中有一部分是屬於高功能的患者,就是某一方面的技能特別厲害,不過我弟弟不在這10%的範疇內。

他屬於重度自閉的那種,語言社交存在嚴重障礙,我只希望有件事情能讓他靜下心去做,繪畫也好其他事情也罷,只要能在不傷害別人和不殘害自己的情況下成長就好了。

這個堅強懂事的女孩子,有一個鰥患孤獨症的14歲的弟弟。

因為弟弟從小社交障礙,還有很多問題行為,所以對於弟弟的感情,有血濃於水的愛和心疼,也有不可言說的生分、尷尬、甚至埋怨……

02

一個家庭裡有一個孤獨症孩子是什麼樣的呢?

姐姐通過這22篇日記的文章,讓大家對生活中的自閉症孩子,有了更多認識。

01 刻板、機械的行為

1月30日

又是關於自閉症的刻板行為。

每天都會在同一個時段翻閱日曆,從頭翻到尾,再從尾翻到頭。似乎無目的地數著日子。

數完之後,將日曆掛回原來的地方,並撕下當天的日曆紙。

有時候這個動作會剛好發生在12點整。

2月16日

開始長成了個小夥子了。手指第二指節關節處已經全都皴裂破皮冒出血珠讓人不忍看,可還是停止不了每天定時玩水的機械行為。

7月5日

孤獨症的孩子總是會機械性地做一些事情,例如,數彩票。

每天都會坐在床上數彩票的旭兒,已經讓家裡大大小小的盒子箱子罐子都裝滿了彩票,不知道他什麼時候才會停止這一項工作呢?

此次回來,他不喜歡和我擁抱了。

8月9日

小夥子也是個晚睡強迫症,每晚都要三四點以後才入睡,於是每天固定中午起床,起來後固定只吃一種午餐——乾麵。

除非是發生一些意外或插曲,要不這種狀態會一直持續下去,這種就是孤獨症兒童的機械思維。我奇怪的是,父母好像也從沒想過要去打破這種狀態。

吃完飯,固定玩水,摻一堆沐浴露玩泡泡,一邊玩會一邊發出不明的「嗚嗚」聲。這種規律好像從沒被打破過。

自閉症孩子總會有一些狹隘或固定的興趣和重複刻板行為,不同的孩子所表現的具體行為不盡相同;

同一個自閉症孩子的某個固定興趣和刻板行為可維持相當長的一段時間,也可隨著年齡增長而發生變化。

02 無意識的壞脾氣和問題行為

2月5日

到了14歲,再也不是兒童而是進入青春期的少年,留存的照片也不再是萌娃的樣子了。任何突兀的姿勢、動作,都會引來側目。

在大庭廣眾之下,那孩子尖叫,嘶吼,轉圈,揮動手部,家長只能臉上一陣紅一陣白,卻別無他法。

頂著旁人的不解和竊竊私語,原來是那麼難熬的。

母親不想我回家鄉工作,我去留不是。

可是總得撐下去,沒有崩潰的理由。

8月4日

自閉症兒童有時會產生自我刺激的行為,用手擊打自己的頭部臉部胸膛,等到他冷靜下來時已經是鼻青臉腫,嚴重的時候還會毆打攻擊他人。

能讓其冷靜下來的方法多半需要採用精神藥物。

帶他出外有時候真的很尷尬,因為自閉症患者的不按牌理出牌很讓人頭疼,有時候實施起暴力自殘和打人掐人就更麻煩。

之前放假回家,發現我爸媽身上有傷痕,心裡真的是很難過,我爸媽也漸漸老了,經不起這樣的折騰。

有自閉症兒童的家庭普遍壓抑,壓抑久了就經常性的爆發,相互怨懟的家庭爭吵源源不絕。

長此以往,大家的心都病了,好脾性也回不來了,家庭條件日益走衰。且這樣的環境,恰恰對病童有著十分惡劣的影響。

自閉症兒童會因為種種原因突然間向身邊的人施加暴力,孩子一天天長大,力氣與反應力見長,家長會漸漸壓制不住來自病童的暴力,被打傷擰傷的情況更為明顯。

所以在未來很長的日子裡,家長除了要控制自己的情緒之外,更重要的是要學會處理孩子的問題行為。

03 他們也是有情感的

9月19日

和父母通完電話,今年中秋還是沒有回家過。

老小孩好像也隱約感覺到這是一個團聚的日子,電話那頭傳來了一種莫名的小興奮。

8月2日

我的手和弟弟的手還真是鮮明的對比呢.....

和他說多兩句話這孩子就會很燥,特別不喜歡和人互動。

但,要讓他抓住我的手他還是會配合的。

很多時候,我們覺得孤獨症的孩子是「不通人情」的,但是實際生活中,從他們微小的動作和表情可以看到,他們也是有感情的,只是不懂得表達。

社交障礙讓他們無法正確表達自己的需求和情感,但是有良好的互動和正確的引導,他們也可以是貼心的小棉襖。

姐姐的字裡行間很讓我動容,她不吝於通過日記表達對弟弟的憐愛,也能體諒父母的不易。

相對於沒日每夜陪伴弟弟的父母,姐姐的角色或許像是一個旁觀者,但是對於父母的無奈和心酸都深有體會。

不敢想像在親身經歷的廣大孤獨症家長們,是怎樣度過漫長且無助的生活。

只願在未來的日子裡,孤獨症家庭能熬過所有苦,所有孤獨症孩子也能被溫柔以待,不再孤獨。

——————

文章內容來自LOFTER【孤獨症觀察日記】

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姐姐為弟弟寫的22篇日記——這就是自閉症的日常
    據爸媽的描述,在我大三回校後,弟弟已經很久沒有踏出家門一步,一直呆在家裡。結果在我放假回來的第一天,他神使鬼差般又想到了要外出去走走。我的出現好像讓他想起了什麼,又好像打破了他的生活軌跡般。不知道自閉症的兒童心裡,是否有 「久違」 這個詞?
  • 假如你是一個乘風破浪的姐姐,卻有一個自閉症的弟弟
    類似的話題還有「我有個自閉症弟弟怎麼辦?」「弟弟是自閉症,姐姐怎麼辦?」如上面兩位匿名留言網友的故事一樣,作為姐姐或者哥哥,他們有一個自閉症的弟弟,而這個家庭又從一開始就是貧窮的,這就直接導致送自閉症弟弟去康復機構進行康復訓練只能是一個可望而不可及的夢想,於是康復的希望都沒有。只要是讓他活著就已經耗光了這個家庭的所有。
  • 《小豬佩奇》的弟弟喬治是自閉症?你對自閉症的偏見究竟有多深?
    ,這是我的媽媽,這是我的弟弟喬治,我是佩奇,」一度成為孩子們模仿的最熟悉語錄。文中指出,弟弟喬治已經到了上幼兒園的年紀,而且在動畫片中有進入幼兒園的場景,但是,大部分時候,喬治的語言發育有一定的問題。喬治似乎只會說:恐龍、你好、奶奶、爺爺、巧克力蛋糕、討厭、再見,這幾個詞。作為到了三歲的孩子,喬治除了詞彙量太少,說話也都是往外蹦單個詞兒,最多只說「爸爸」「媽媽」「我要」等兩個詞。
  • 多年診斷幹預,姐姐終於擺脫自閉症的可能,3年後,弟弟被確診了
    當面容和善的醫生問出了這句話,洋洋媽一下子呆在了原地。這三個字在他們家原不是陌生的詞彙,因為在此之前,自閉症的陰雲就曾糾纏了她好幾年。 作為新手媽媽,結合網絡上對自閉症的一些零碎的描述,洋洋媽認為,「自閉症就是沒有情感、眼神交流,動作各方面會比較笨拙,然後有轉圈等各種刻板行為的。」 而當時最讓他們懷疑女兒可能是自閉症的原因,主要是女兒動作異常笨拙,平衡感差等問題。
  • 我與自閉症共舞的十一年
    今天小編想給大家介紹的就是這樣一位不被家人和周圍人理解的特教老師,從義無反顧的懵懂到顛覆認知和理念,在與特需孩子共舞的11年裡,她發現,特殊教育是一門太奧秘精深的專業,稍有不慎或方式不對,將對孩子產生二次傷害。她和特需孩子一起成長,打磨專業、更新認識,將特殊教育認定為一生的志業。
  • 自閉症姐姐因癌症去世,我想分享與她相處16年的人生體驗
    Mary4歲時,在芝加哥大學被診斷為自閉症。而在2012年10月,她與癌症抗爭失敗、不幸去世,而那時的她才年僅41歲。Mike是Mary的弟弟,雖然僅與姐姐生活了32年,但在這不長不短的歲月裡,他體會到了不一樣的人生……如今,他寫下了這封信,講述這些年與姐姐生活在一起的感受,也為了他紀念生命中最重要的人。1.
  • 小豬佩奇,弟弟喬治是自閉症嗎?
    昨天看到一篇文章,說小豬佩奇的弟弟喬治是自閉症為了確認這事兒,我還特意看了20集《小豬佩奇》動畫片,也是很拼了。(話說《小豬佩奇》確實挺好看的)很多人對自閉症有很大的誤解,認為不愛說話、不愛跟人交往、不愛看人就是自閉症,並且自閉症都不理人、不說話、不看人,其實並不是這樣的。
  • 第一個被診斷為自閉症的孩子,後來怎麼樣了?
    在那篇題被盛讚為奠定了當代自閉症研究基礎的論文裡,裡奧·康納通過對11個年齡不同、症狀各異的小病人的了解觀察,得出結論:這些小病人所呈現的極端自閉,強迫,刻板,回聲性言語等症狀,應該被總結歸納成一個新的發育障礙——自閉症。
  • 助人者也需要幫助:郭沙沙為弟弟走入特教行業
    學幼師的郭沙沙在大學畢業這一年,無意中看到自閉症幹預機構Alsolife的招人啟示,她就選擇了加入。這既是為幫助別人,也是為了治好弟弟的病。現在,24歲的郭沙沙已是ALSO·IN鄭州中心一位高級教師。通過學習與實踐,她認為弟弟是屬於輕度的自閉症,但她日常忙碌於拯救一位位「小天使」,無暇回到烏蘭察布的家鄉,去帶弟弟做進一步的確診。ALSO·IN鄭州中心的督導老師朱穎說,郭沙沙是ALSO·IN鄭州中心最早的一批老師。早在入職培訓時,她就非常認真努力,雖然能力不是特別突出,但她很執著,改變與進步都很大。
  • SHANK這一家子自閉症基因
    在《自閉症基因系列之SHANK3》一文中,椰菜君把之前零碎寫的幾篇SHANK3基因文章整理到了一起,以便閱讀。文後有讀者留言提出,是不是可以談談SHANK2這個基因?本文是對該留言的回答,也是對前文的補充。SHANK3,SHANK2,自然還有SHANK1,是一個小小基因家族的三兄弟。
  • 自閉症者都是資優生具天賦?喜歡自閉就是自閉症嗎?
    自閉症者都是資優生具天賦?喜歡自閉就是自閉症嗎?我還不足稱作是自閉症的專家,但我所接觸過的星兒,從兩歲幼兒到三十歲的成人,從輕度的高功能自閉症、亞斯伯格,到重度的無口語兼智能障礙,聽到這些誤解,忍不住想為這群外觀與他人一樣,行為卻令人不解,猶如住在另一星球的星兒們說點話。
  • 與自閉症患者一起生活:亞歷克斯的故事
    我9歲的弟弟麥凱患有自閉症。  自閉症是一種精神障礙,它不僅給得病兒童本身帶來困難,而且給整個家庭也帶來不便。自麥凱出生以來,我的父母,我的兄弟丹和我的生活都以這個不能用語言表達自己的孩子為中心。  患有自閉症的孩子對父母帶來令人難以置信的困難。但是我的父母在他們的成長過程中是不需要象丹和我那樣去承受由一個患自閉症的弟弟所帶來的影響的。
  • 熱播動畫《小豬佩奇》弟弟喬治是自閉症?輿論話題引發家長恐慌
    「這是我的爸爸,這是我的媽媽,這是我的弟弟喬治,我是佩奇」一度成為孩子們爭相模仿的經典語錄。許多家長也會購買相關的周邊玩偶,給自己的孩子玩。文中指出,佩奇的弟弟喬治已經到了上幼兒園的年紀,作為一個三歲的孩子,喬治似乎只會說:恐龍、你好、奶奶、爺爺、巧克力蛋糕、討厭、再見,這幾個簡單的詞彙。
  • 這就是全球第一個自閉症確診者的晚年生活
    提到唐納德,不少譜系圈內人馬上就會想起一個標籤「第一個確診自閉症的人」。 他幼年的描述和記錄,大家耳熟能詳,可鮮少人知道他成年後,經歷了什麼。 2010年,當唐納德被確診自閉症67年後,美國著名雜誌《大西洋月刊》的記者專門趕赴他的家鄉福雷斯特小鎮,探訪了他的日常。
  • 寶寶不說話就是自閉症嗎?自閉症兒童有這些語言障礙
    大部分自閉症兒童都存在語言障礙,這篇文章,將從溝通、語言理解、語言表達和非語言溝通溝通障礙大部分自閉症兒童缺乏溝通交流的意願,並且有明顯的言語感知、語言理解以及語言表達的問題。所以自閉症兒童難以掌握溝通的技巧。由於口語表達困難,自閉症兒童無法與他人進行有效的互動溝通,導致他們缺乏溝通動機,往往很少有主動言語;有些自閉症兒童說話以自我為中心,不在乎他人感受。
  • 小兒自閉症
    小兒自閉症  小兒自閉症是人為地自我封閉於一個相對固定與狹小的環境中,由於隔絕了與人的交往而產生的心理障礙的症候群。 這是一種廣泛性發展障礙,以嚴重的、廣泛的社會相互影響和溝通技能的損害以及刻板的行為、興趣和活動為特徵的精神疾病。是現代社會中發病率越來越高、越來越為人所重視的一種精神和心理上的疾病。
  • 原創 《擁抱小星星》一個自閉症兒童爸爸的日記 第五篇 誤診
    聽說了「自閉症」這個詞,我開始查這方面的資料去了解。同時我也帶奕含來醫院檢查,因為奕含對她不喜歡的環境會很抗拒,所以她從進入醫院開始就一直在哭鬧,更是根本不會配合醫生的測試和檢查,醫生簡單看了一下奕含的行為,又讓我填了一張奕含日常行為的調查表,隨後在診斷病例上寫下了「自閉症,建議住院治療」。看到這樣的結果,我隱約覺得可能以後我的人生要不一樣了。
  • 21歲代課老師當姐又當媽 帶著自閉症弟弟上班半年
    21歲代課老師當姐又當媽    帶著自閉症弟弟上班半年   這個清遠女孩如今面臨失業困境,想找一份工作既能搵食又能照顧弟弟   在廣東省清遠市佛岡縣,21歲的偉玲面臨著多數同齡人都難以想像的生活壓力。9年前父母離異,她跟著母親到了外省,而比她小8歲、患有自閉症的弟弟鏗仔則跟父親留在廣東。
  • 自閉症的表現,自閉症從0到12歲不同階段的行為表現圖文詳解
    自閉症的表現有哪些?自閉症從0-12歲不同階段發展的行為表現有哪些?星悟說自閉症今天為大家進行圖文講解。 自閉症兒童在不同的年齡階段表現出來的行為具有較大的差異,從出生到成年之間達到數十個標誌性表現階段。
  • 99種自閉症雙星家庭的苦
    ,老大手快拿到穿上了,看著她穿著姐姐的校服,瞬間我淚崩了,幻想著她們不是星寶,幻想她們上學的畫面,可那永遠不可能了,覺得對不起孩子!顧上姐姐,顧不了弟弟。沒有支援,孤軍奮戰。工作不能丟,醫院上班,一個個24小時值班,節假日加班,顧了工作,顧不了孩子。上班時常常想:我和娃的爸都在救死扶傷,可誰來拯救我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