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萬人總結的糊弄學,簡直是社畜福音

2020-12-15 澎湃新聞

這是網易文創數讀出品的「組學研究」第 3 期。

「組學研究」是一個聚焦豆瓣小組的欄目,豆瓣小組是一個神奇的存在,這裡聚集了各式各樣好玩的年輕人,也為中文網際網路提供了諸多話題。

讀懂年輕人,先來讀懂「組學」。

——

生活中,總會遇上一些對你過於關心的人:「這麼大了還不找對象呀」「你到底喜歡他哪點啊」「你們怎麼還不生娃吶」……這些問題認真回答起來不僅累,而且沒必要。

其實,這種時候,準備一些萬能回答就很必要:「我覺得挺適合我的」「你這個問題難倒我了」。

這些回答,好像說了什麼,但又好像什麼都沒說。這種不太會讓對方察覺到自己在敷衍的回答,都出自豆瓣小組「糊弄學」。

在這個以「共同鑽研、交流、學習如何糊弄屎上雕花的工作、提出無理要求的甲方、推不掉的邀約...」為目標的小組裡,有十六萬多人在用各種糊弄的方式,和不情願的事做抗爭。

生活這麼難,糊弄一下不行嗎

「糊弄學」小組創始人摸魚的阿湯說,所謂「糊弄學」,就是以看起來不敷衍的方式,去應對生活中難以推脫之事。

那麼,在生活中,大家都遇到了哪些難以推脫的事情呢?

是的,如何糊弄別人和自己的對話聊天,是大家最多的需求。

同學無休無止地聊愛豆自己卻無感,怎麼辦?糊弄。朋友把自己當情緒垃圾桶一直倒苦水,怎麼辦?糊弄。閨蜜不顧單身的自己瘋狂秀恩愛,怎麼辦?糊弄。

不僅是聊天,他人的打探、邀約、求幫忙……這些社交場景中經常出現的事情,都是小組裡常常被提的問題。

在社交過度、人情難卻、生活節奏又快的當下,沒什麼人能像薛寶釵那樣八面玲瓏、面面俱到,只好通過糊弄的方式來減輕自己的社交負擔。

弄弄子們(小組成員暱稱)發掘總結了各種糊弄學技巧,如:不管對方笑話好不好笑,都要回「哈哈哈哈哈哈哈哈」「xswl」;不用仔細聽對方倒的苦水,只要用「感嘆詞+評價事情+感受」的萬能句型回答;雙十二老有人讓你「砍價助力」,準備一張「已停止訪問該網頁」的手機截圖。

甚至還有人從明星那兒學習高超的糊弄手法。

「學習了伊能靜的先進經驗,當有人向你抱怨工作上的不如意時,你只需要肯定他,再放低自己的身段,(你只需要說:你知道我多想成為你這樣的 xxx 嗎?)你就可以糊弄過去,並獲得人家的好感。」——豆瓣用戶@管理の員

圖片來源:豆瓣「糊弄學」小組

做明星辛苦,離不開各種社交來提升知名度,糊弄水平自然不低。另外,不少弄弄子發現,自己的爸媽竟然也是糊弄學高手。

其實,糊弄並非當代年輕人獨有的社交技巧。百年前的魯迅早就在傳授糊弄學技巧了:

「我願意既不說謊,也不遭打。那麼,老師,我得怎麼說呢?」「那麼,你得說:『啊呀!這孩子呵!您瞧!多麼……。阿唷!哈哈!Hehe!He,hehehehe!』」——《野草》

朋友曬娃時這麼用,妥妥過關。

狠起來連自己都糊弄

不過,弄弄子要糊弄的並不是只有這些與外界發生的事,正如一條帖子所寫的那樣「糊弄學的最終歸宿就是糊弄自己」。

是的,弄弄子們連自己都能糊弄:有看了豆瓣評論,就等於看過這部劇的;有以「天氣不好」等各類理由說服自己別去鍛鍊的;還有不想費心費力做飯,亂燉了事的。

這些糊弄自己的故事中,有些倒挺令人意外地起到了積極作用。

比如有位弄弄子就發現糊弄有利於家庭和睦。曾是講衛生、愛整理的她,因為看不慣老公的邋遢,幾乎天天提醒,結果兩人經常爭吵。

在幾年說教無望後,她開始改變自己,「對待家務我開始糊弄,對待老公的個人衛生習慣,我開始忽略。」這之後,家庭氛圍好多了。

是的,有時候生活就是這麼難,為了更大的目標,降低一下標準,的確會有作用。

不過,如果時時糊弄、事事糊弄,就很容易變成百年前胡適在一篇寓言裡諷刺的一個形象——差不多先生——不僅處事不認真,處世也不認真。

那麼,糊弄這樣的行為到底有沒有可取之處呢?

親朋好友,我們最常糊弄的人

在「糊弄學」小組裡,偶爾也有帖子會質疑糊弄行為是否必要:「為什麼有些人寧願費盡心思糊弄,也不願意認真處理事情呢?」

是啊,如果是對方要求不合理、問題很唐突,為什麼不直接拒絕,而是要想方設法糊弄呢?

那我們先來看看「糊弄學」小組裡,大家主要是因為什麼原因沒有拒絕。

不好意思、說不出口、為了禮貌,這些是大家在組裡提到自己沒能直接拒絕掉對方的最主要原因。用一個流行詞說就是,這是討好型人格在作祟。

什麼是討好型人格?比如與人打交道時,最怕的就是冷場尷尬;為了照顧他人情緒,寧願花費自己大量時間和精力;非常在意他人的評價,渴望好評;怕自己的真實情緒引起他人反感而隱藏,委曲求全。

所以,即使不想說話,也要在計程車裡配合著司機一起聊;團隊合作中,哪怕這些工作是別人的,也主動攬下。

但這種委曲求全騙得了別人,卻騙不了自己,長期以往容易從不好意思轉為滿腹怨念。

另一方面,看看大家的糊弄對象,也會發現為什麼這些事明面上拒絕這麼難。朋友、父母、伴侶,最想推脫的事情,都來自自己的身邊人。

難怪大家不能直接躲開。

就像一個弄弄子說的那樣,如果是陌生人,肯定立馬拒絕,但正因為是低頭不見抬頭見的身邊人,只好以委婉的方式糊弄過去。

糊弄,也要有底線

最常糊弄的人是自己的親朋好友,這更讓一些人感到不理解:「糊弄是針對那些說個沒完的人、自己無感的人,朋友和自己傾訴或者討論些什麼東西,這也要糊弄?到底會不會尊重人!究竟是在糊弄朋友還是在糊弄自己?」

的確,不少時候,被糊弄的滋味還是相當不好受的。

在組裡,也有人分享了自己遇到的糊弄,有些可以一笑而過,有些卻讓人笑不出來。

拖欠工資、發錯商品、裝修偷工減料……隨便哪件事發生在自己或周圍人身上都是萬分糟心的。

更何況,弄弄子們自己也有翻車的時候。正所謂常在河邊走,哪有不溼鞋。而且被對方揭穿時,場面還是挺尷尬的。

還記得那個在 Github 火了的「狗屁不通文章生成器」嗎?不少人都用它應付讀書筆記、講座報告。有人用它生成了一篇軍訓後感,結果被學校抽中要在全年級面前朗讀。想矇混過關卻被抓住,社會性死亡了。

也因此,組長摸魚的阿湯在糊弄組的組規中不忘補一句:「糊弄組奉行的是清楚自己可以糊弄的範疇,而有選擇地糊弄。」

只是,這份組規同樣難讓人認真對待。因為眼尖的人發現,最初它就是組長從別的豆瓣小組那兒複製黏貼過來,糊弄組員的。

相關焦點

  • 糊弄學是什麼意思 丁真舅舅糊弄學大師是什麼梗
    而近日有媒體採訪丁真舅舅,被網友調侃丁真的舅舅簡直是糊弄學大師。那麼,糊弄學是什麼意思,丁真舅舅糊弄學大師是什麼梗?下面跟小編一起來看下吧。糊弄學是什麼意思糊弄學的意思是指把糊弄當做人生信條的一門學問,糊弄學所研究的內容便是不必較真,不必事事抬槓,要四兩撥千斤,和周遭的一切耍太極,就是應對生活中一些難以推脫的事情的技巧。 所謂的 糊弄 學, 旨在讓人以最少的精力圓滑地完成事務,並不讓對方察覺到你的敷衍。
  • 丁真的舅舅簡直是糊弄學大師!接受採訪神回復 還直接騎馬跑了
    丁真的舅舅簡直是糊弄學大師!接受採訪神回復 還直接騎馬跑了時間:2020-12-04 14:10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丁真的舅舅簡直是糊弄學大師!必須回答的問題,舅舅就只會是的是   原標題:丁真的舅舅簡直是糊弄學大師!接受採訪神回復 還直接騎馬跑了   最近陸續有媒體去採訪丁真的舅舅,試圖通過他挖掘丁真的成長經歷,但結果卻讓不少網友笑了,因為在舅舅這兒基本套不出話。
  • 「糊弄學」,就那麼管用?
    文 | 常瑩「什麼是糊弄學?」「這是個好問題。」這個對話,是「糊弄學」經典話術。繼「凡爾賽文學」「打工人」梗席捲網絡後,「糊弄學」接棒走紅。「糊弄學」是什麼?在某社交平臺「糊弄學」小組中,有16餘萬成員每天分享著他們的「糊弄」心得,甚至還有人研究出一套「感嘆詞+評價事情+感受」萬能回答公式。面對不得不去做卻不願意做的事情,「糊弄學」小組提供了一系列經驗和技巧,讓同樣有糊弄需求的人用最短的時間應付過去。
  • 「糊弄學」走紅,你怎麼看?
    編者按 繼「凡爾賽文學」「打工人」梗席捲網絡後,「糊弄學」走紅。「糊弄學」是什麼?它指以看起來不敷衍的方式,去應對生活中難以推脫之事。在某社交平臺「糊弄學」小組中,有16萬餘成員每天分享著他們的「糊弄」心得,甚至還有人研究出一套「感嘆詞+評價事情+感受」萬能回答公式。對此你怎麼看?  「糊弄學」挺好  ■靜子  雲淡風輕、傍花隨柳,每個「打工人」都想漫步如此景致中。
  • 光明時評:「糊弄學」,是個什麼學?
    這個對話,是「糊弄學」經典話術。繼「凡爾賽文學」「打工人」梗席捲網絡後,「糊弄學」接棒走紅。「糊弄學」是什麼?它指的是,以看起來不敷衍的方式,去應對生活中難以推脫之事。
  • 「糊弄學」,是個什麼梗,為啥這麼多人在學?
    繼凡爾賽文學、打工人後,「糊弄學」已成為近段時間的第三大網紅語言,指以看起來不敷衍的方式,能糊弄就糊弄、能將就就將就地去應對工作、生活中難以推脫之事。在某社交平臺「糊弄學」小組中,有16萬餘成員每天分享著他們的「糊弄」心得,甚至還有人研究出一套「感嘆詞+評價事情+感受」的萬能回答公式。有人認為「糊弄學」是對他人的不尊重,是消極應付的表現,應該給予批評、予以制止。上有政策,下有對策。「糊弄學」走紅,首先該反思的是領導管理方式是否科學。
  • 「糊弄學」並非萬能,「弄弄子」要掌握好度
    繼「凡爾賽文學」「打工人」梗席捲網絡後,「糊弄學」接棒走紅。「糊弄學」是什麼?它指的是,以看起來不敷衍的方式,去應對生活中難以推脫之事。在某社交平臺「糊弄學」小組中,有16餘萬成員每天分享著他們的「糊弄」心得,甚至還有人研究出一套「感嘆詞+評價事情+感受」萬能回答公式。
  • 打工人生存必備技能:糊弄學
    01用糊弄學應付那些屎上雕花的事情 生活中總有些人的話你不想回復,總有些難纏的問題讓你束手無策,這時候使用一點糊弄學的招數,就能讓你金蟬脫殼。 所以,糊弄學正是打工人調節緊張的生活節奏的必備技能。畢竟,生活已經太辛苦了,我們的精力需要更加合理的分配。 有位組員就總結了應對事業單位中無意義工作的糊弄方案:
  • 為什麼年輕人迷戀「糊弄學」?
    首先要懂得他們的生活糊弄學!你有什麼生活糊弄學小訣竅嗎?__________________策劃|有數青年觀察局文案|肥鴨、Fei插畫|小鴿鴿
  • 行走江湖必備話術:「學會糊弄學,聊遍天下都不怕」
    作為一個擁有18萬學員、上過熱搜、被媒體報導過的網紅小組,「糊弄學」發展至今已經為網友提供了豐富的糊弄經驗。」 神通廣大的糊弄學學員貼心總結如下:  比如,豆瓣網友@江湖騙子就和大家分享了心理醫生教的糊弄學,「你已經成年了,現在輪到你糊弄父母了。你沒有撒謊,你只是說了未來會發生的事情,省去了』未來』兩個字而已。
  • 兩性糊弄學一覽,誰還不是床上弄弄子
    糊弄學出自豆瓣「糊弄學小組」,組內的學員們分享糊人糊事,求助糊弄經驗,共商糊弄大法。這種實用且接地氣的生活智慧,在親密關係中,也十分常見。在情侶相處時,一方面對對象的提問或者分享,不想回應卻不得不回應時,採取的看似走心實則套路滿滿的話術就是兩性糊弄學。
  • 讓這屆年輕人沉迷的「糊弄學」到底是啥學?
    這屆「打工人」,奔走在繁瑣的工作和複雜的人情之間,逐漸摸索出了一套既能應付他人又能取悅自己的方法,並將其命名為「糊弄學」。「糊弄學」的起源是由於豆瓣網友「@摸魚的阿湯」上網時,看見了一個運營畫風很野的微博——發過最多的博文是各種「咯咯噠」,於是被自家董事長找上門,懷疑他整天在糊弄工作。
  • 摩洛哥王子一生都在學習的糊弄學,留學生可太懂了
    前幾天,豆瓣糊弄學小組,火了。這個坐擁11萬粉絲的小組,最重要的工作就是研究糊弄學奧義。
  • 夏日必備的4款洗髮水,清爽又控油,簡直是油頭女孩的福音
    夏日必備的4款洗髮水,清爽又控油,簡直是油頭女孩的福音頭髮是我們的臉面,禿頭,頭屑各種問題困擾我們。而且頭髮是必須洗的,不化妝可以,頭髮一定得洗,不洗頭真的很難出門見人,俗話說「頭可斷,血可流,髮型一定不能亂!」
  • 若望福音總結複習(內容)
    若望福音總結複習(僅供參考)一、若望福音總共多少章?作者簡介?寫作目的?答:1、總共二十一章。
  • 27歲的社畜,溫柔體貼的「宅系大哥哥」——社築
    巧了,我恰好有幾個,但是在這些人之中有一位是讓我風非常喜歡的存在,那就是27歲的社畜,溫柔體貼的「宅系大哥哥」——社築!所以,今天,我們就來說一說這位27歲的大哥哥。社築是にじさんじ旗下的虛擬主播。從2018年6月5日開始在YouTube上活動,原SEEDs一期生出身。公式文寫道:「26歲男性IT企業的社員,編程的能力十分優秀。
  • 最新糊弄學!樸燦烈孫彩瑛陷負面,SM與JYP均沒有官方立場
    網友們簡直滿頭黑線。不管是樸燦烈還是孫彩瑛,不管是SM還是JYP,怎麼都沒有官方立場?這到底是什麼意思?有網友猜測說,這個意思就是自暴自棄、默認的意思吧,翻譯過來就是"我累了,愛咋咋地吧"。
  • 天真姑娘李沁一米長發、糊弄學大師丁真舅舅像瘋了的鄭伊健
    李沁古裝角色:當我看見雞腿姑娘出現的那一瞬間,我便相信了一見鍾情丁真舅舅太搞笑了,不愧是「糊弄學」大師,不想回答的問題就當聽不見或者回答「是的是的」然後騎馬跑了!網友形容丁真的舅舅「像瘋了的鄭伊健」,我快要笑瘋了。哈哈哈哈這屆網友真的太優秀了!
  • 拌飯拌麵都超級美味的萬能拌醬,簡直就是上班族的福音!
    原文標題:拌飯拌麵都超級美味的萬能拌醬,做一次可以吃三天,簡直就是上班族的福音!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眉眉健康廚房,ID:tbhjkcf】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來一碗醬香濃鬱的三丁肉醬,食材豐富又營養,做法簡單,拌麵拌飯都超級美味,每次可以多做一點,放入冰箱冷藏,做一次可以吃三天,簡直是上班族的福音,動手試試吧!
  • 山東3種海邊美食,鮮嫩爽滑吃到飽,好吃不胖簡直是「妹子福音」
    山東3種海邊美食,鮮嫩爽滑吃到飽,好吃不胖簡直是「妹子福音」炎熱的夏天已經到來了,很多女孩子都踏入了減肥的行列,夏天的燒烤小龍蝦真的是無法抵擋,所以體重也根本減不下來,今天小編給大家推薦三種海邊美食,鮮嫩爽滑吃到飽,好吃不胖簡直是「妹子福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