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糊弄學」,就那麼管用?

2020-12-11 光明日報

文 | 常瑩

「什麼是糊弄學?」「這是個好問題。」

這個對話,是「糊弄學」經典話術。繼「凡爾賽文學」「打工人」梗席捲網絡後,「糊弄學」接棒走紅。「糊弄學」是什麼?它指的是,以看起來不敷衍的方式,去應對生活中難以推脫之事。在某社交平臺「糊弄學」小組中,有16餘萬成員每天分享著他們的「糊弄」心得,甚至還有人研究出一套「感嘆詞+評價事情+感受」萬能回答公式。

面對不得不去做卻不願意做的事情,「糊弄學」小組提供了一系列經驗和技巧,讓同樣有糊弄需求的人用最短的時間應付過去。仔細想想這樣的行為其實很有趣,思維上的反叛與言語上的奏效,形成一種鮮明反差,讓人忍不住把「糊弄學」當做拯救「社恐」的社交神器。

在「糊弄學」的秉持者「弄弄子」們的理解下,這似乎是一種生活小智慧。不必直面拒絕所帶來的壓力,也無需周旋於無意義的社交,與其在被動的社交中消耗精力,不如模糊自己的觀點,以最小的時間成本維護著人際關係的和諧。

「糊弄學」為何就火了?與「打工人」相似,網絡熱梗的流行背後,都隱藏著生活觀念和個體情緒的微妙變化。在人人都是自媒體的時代,人們傾向於呈現出更加完美的自我形象。在越來越多被動的社交和機械化的對話中,糊弄本身,也是一部分人對社交中的焦慮情緒的一種抵抗,圓滑背後是無奈,遊刃有餘隱藏著態度上的疏離。「弄弄子」們逐漸意識到部分社交中的「無意義」,這樣的焦慮蔓延後,「糊弄學」變成了消解情緒的出口。

從更深層次看,「糊弄學」的走紅,與當今碎片化的信息流也有關。「糊弄學」的本質問題也可以理解為,一個人的時間和精力應該怎樣分配?

在以色列作家阿摩司·奧茲自傳體小說《愛與黑暗的故事》裡,他寫到:「不要再竊取我的時間了,大家都來佔用我的時間,沒有意識到每時每刻都是我個人的財富,它就這樣消失了」。雖然他寫得有點誇張,但這可能是「弄弄子」們內心的真實寫照。

當焦慮產生時,它極大地佔用人們的注意力,但越是信息發達的社會,注意力越容易成為置身網際網路語境的個體所懷揣的稀有資源。從前車馬慢、郵件慢,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社會節奏的不斷提速,處在社會空間的個體獨自支配的時間和空間不斷被壓縮。「弄弄子」們在社交媒體中的行動實踐,折射出他們面對社會焦慮的時候如何情緒布局、最大化地保留自己的個人時間與空間。

看待「糊弄學」,與看待「打工人」等網絡現象一樣,是年輕人跨越年齡、職業的身份認同,它體現著網際網路發展中社交群像中的一個小小剖面。其實糊弄群體的出現也折射著當代年輕人對於社會結構的思考。面對急劇變遷的社會,多元分化的人群在社會焦慮和消費主義的夾擊下去尋找自我確證的空間,「糊弄學」隨之滋長。

在社交夾縫中的「弄弄子」們通過不斷分享的經驗輸出,試圖讓這一行為體驗合理化,變為可利用的人際交往潤滑劑。然而,萬事皆糊弄的態度也許並不可取,交際有了萬能模板後,單一回復充斥的社交對話中,誠意和趣味還剩下幾分呢?

持續的被動回應並沒直面社交問題的內核,「糊弄學」只是暫時的緩解,並沒錨定生活焦慮的核心痛點。如此重複循環,只會讓自己離生活的主導權越來越遠。其實,每一件事情都是有著轉圜的空間,不妨試試帶著積極的心理暗示主動出發,迴避潛意識裡的糊弄慣性,也許,努力的快樂就會暗藏在另一種選擇中。

相關焦點

  • 糊弄學是什麼意思 丁真舅舅糊弄學大師是什麼梗
    而近日有媒體採訪丁真舅舅,被網友調侃丁真的舅舅簡直是糊弄學大師。那麼,糊弄學是什麼意思,丁真舅舅糊弄學大師是什麼梗?下面跟小編一起來看下吧。糊弄學是什麼意思糊弄學的意思是指把糊弄當做人生信條的一門學問,糊弄學所研究的內容便是不必較真,不必事事抬槓,要四兩撥千斤,和周遭的一切耍太極,就是應對生活中一些難以推脫的事情的技巧。 所謂的 糊弄 學, 旨在讓人以最少的精力圓滑地完成事務,並不讓對方察覺到你的敷衍。
  • 「糊弄學」走紅,你怎麼看?
    編者按 繼「凡爾賽文學」「打工人」梗席捲網絡後,「糊弄學」走紅。「糊弄學」是什麼?它指以看起來不敷衍的方式,去應對生活中難以推脫之事。在某社交平臺「糊弄學」小組中,有16萬餘成員每天分享著他們的「糊弄」心得,甚至還有人研究出一套「感嘆詞+評價事情+感受」萬能回答公式。對此你怎麼看?  「糊弄學」挺好  ■靜子  雲淡風輕、傍花隨柳,每個「打工人」都想漫步如此景致中。
  • 光明時評:「糊弄學」,是個什麼學?
    這個對話,是「糊弄學」經典話術。繼「凡爾賽文學」「打工人」梗席捲網絡後,「糊弄學」接棒走紅。「糊弄學」是什麼?它指的是,以看起來不敷衍的方式,去應對生活中難以推脫之事。
  • 兩性糊弄學一覽,誰還不是床上弄弄子
    糊弄學出自豆瓣「糊弄學小組」,組內的學員們分享糊人糊事,求助糊弄經驗,共商糊弄大法。這種實用且接地氣的生活智慧,在親密關係中,也十分常見。在情侶相處時,一方面對對象的提問或者分享,不想回應卻不得不回應時,採取的看似走心實則套路滿滿的話術就是兩性糊弄學。
  • 為什麼年輕人迷戀「糊弄學」?
    首先要懂得他們的生活糊弄學!你有什麼生活糊弄學小訣竅嗎?__________________策劃|有數青年觀察局文案|肥鴨、Fei插畫|小鴿鴿
  • 16萬人總結的糊弄學,簡直是社畜福音
    這種不太會讓對方察覺到自己在敷衍的回答,都出自豆瓣小組「糊弄學」。在這個以「共同鑽研、交流、學習如何糊弄屎上雕花的工作、提出無理要求的甲方、推不掉的邀約...」為目標的小組裡,有十六萬多人在用各種糊弄的方式,和不情願的事做抗爭。
  • 「糊弄學」並非萬能,「弄弄子」要掌握好度
    繼「凡爾賽文學」「打工人」梗席捲網絡後,「糊弄學」接棒走紅。「糊弄學」是什麼?它指的是,以看起來不敷衍的方式,去應對生活中難以推脫之事。在某社交平臺「糊弄學」小組中,有16餘萬成員每天分享著他們的「糊弄」心得,甚至還有人研究出一套「感嘆詞+評價事情+感受」萬能回答公式。
  • 打工人生存必備技能:糊弄學
    01用糊弄學應付那些屎上雕花的事情 生活中總有些人的話你不想回復,總有些難纏的問題讓你束手無策,這時候使用一點糊弄學的招數,就能讓你金蟬脫殼。 所以,糊弄學正是打工人調節緊張的生活節奏的必備技能。畢竟,生活已經太辛苦了,我們的精力需要更加合理的分配。 有位組員就總結了應對事業單位中無意義工作的糊弄方案:
  • 「糊弄學」,是個什麼梗,為啥這麼多人在學?
    繼凡爾賽文學、打工人後,「糊弄學」已成為近段時間的第三大網紅語言,指以看起來不敷衍的方式,能糊弄就糊弄、能將就就將就地去應對工作、生活中難以推脫之事。在某社交平臺「糊弄學」小組中,有16萬餘成員每天分享著他們的「糊弄」心得,甚至還有人研究出一套「感嘆詞+評價事情+感受」的萬能回答公式。有人認為「糊弄學」是對他人的不尊重,是消極應付的表現,應該給予批評、予以制止。上有政策,下有對策。「糊弄學」走紅,首先該反思的是領導管理方式是否科學。
  • 摩洛哥王子一生都在學習的糊弄學,留學生可太懂了
    前幾天,豆瓣糊弄學小組,火了。這個坐擁11萬粉絲的小組,最重要的工作就是研究糊弄學奧義。
  • 行走江湖必備話術:「學會糊弄學,聊遍天下都不怕」
    對此,魯迅先生教給了我們一套經典句式:「那麼,你得說:『啊呀!這孩子呵!您瞧!多麼······。阿唷!哈哈!Hehe!He, hehehehe!』」作為一個擁有18萬學員、上過熱搜、被媒體報導過的網紅小組,「糊弄學」發展至今已經為網友提供了豐富的糊弄經驗。
  • 讓這屆年輕人沉迷的「糊弄學」到底是啥學?
    這屆「打工人」,奔走在繁瑣的工作和複雜的人情之間,逐漸摸索出了一套既能應付他人又能取悅自己的方法,並將其命名為「糊弄學」。「糊弄學」的起源是由於豆瓣網友「@摸魚的阿湯」上網時,看見了一個運營畫風很野的微博——發過最多的博文是各種「咯咯噠」,於是被自家董事長找上門,懷疑他整天在糊弄工作。
  • 丁真的舅舅簡直是糊弄學大師!接受採訪神回復 還直接騎馬跑了
    丁真的舅舅簡直是糊弄學大師!接受採訪神回復 還直接騎馬跑了時間:2020-12-04 14:10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丁真的舅舅簡直是糊弄學大師!必須回答的問題,舅舅就只會是的是   原標題:丁真的舅舅簡直是糊弄學大師!接受採訪神回復 還直接騎馬跑了   最近陸續有媒體去採訪丁真的舅舅,試圖通過他挖掘丁真的成長經歷,但結果卻讓不少網友笑了,因為在舅舅這兒基本套不出話。
  • 天真姑娘李沁一米長發、糊弄學大師丁真舅舅像瘋了的鄭伊健
    李沁古裝角色:當我看見雞腿姑娘出現的那一瞬間,我便相信了一見鍾情丁真舅舅太搞笑了,不愧是「糊弄學」大師,不想回答的問題就當聽不見或者回答「是的是的」然後騎馬跑了!網友形容丁真的舅舅「像瘋了的鄭伊健」,我快要笑瘋了。哈哈哈哈這屆網友真的太優秀了!
  • 最新糊弄學!樸燦烈孫彩瑛陷負面,SM與JYP均沒有官方立場
    在一陣調侃聲中,網友們一致稱這個"沒有官方立場"為"最新糊弄學",反正說了跟沒說一樣。不管怎樣,最焦灼的,還是當事人粉絲。真是憐愛粉絲了!
  • 網上那麼多招,還是奶奶祖傳的最管用
    網上那麼多招,還是奶奶祖傳的最管用!這道菜每年過年都做,漂亮大氣,鮮美營養,寓意紅紅火火過大年!時間真快啊,還有10天居然就過年了!小時候,最喜歡過年了,有新衣服穿,有大魚大肉吃,天天玩也不會挨罵,哈哈!
  • 為什麼有些985、211的學生即使很水,在找工作時學歷卻那麼管用?
    知乎上有個熱門問題:「為什麼有些985、211的本科學生即使在大學裡混得很水,在找工作時學歷卻那麼管用」,這個問題我相信除了你,也是很多人的心頭困惑雖然一部分人是畢業於985、211的本科生,但是他們在學校根本就沒有好好學習專業知識,提升水平,那為什麼那麼多工作機會都是他們的?這是公平的嗎?其實並不是不公平的!
  • sci的通訊作者和第二作者哪個管用
    那麼,sci的通訊作者和第二作者哪個管用?正常情況下,sci的通訊作者和第二作者都有一定的用處,但第二作者與通訊作者區別,導致兩者起到的效果是不同的。至於哪個管用,卻沒有統一的標準,只能依據相應的考核條件來判斷。本文就以評職稱文件為例來闡述。首先,sci的通訊作者和第二作者都管用職稱單位不同,認可sci作者的位置有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