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江湖必備話術:「學會糊弄學,聊遍天下都不怕」

2021-02-15 南大好實習

你們一定有一個喜歡曬娃的朋友,對朋友圈的曬娃,我們一般是一笑而過。

 

但是,人在江湖飄,哪能不社交,實際生活中,我們常常需要做出積極回應。

 

對此,魯迅先生教給了我們一套經典句式:「那麼,你得說:『啊呀!這孩子呵!您瞧!多麼······。阿唷!哈哈!Hehe!He, hehehehe!』

魯迅:「這話我真說過」

圖源豆瓣網友@小番茄種植基地

儘管我們並不十分了解和關注朋友的孩子怎樣,豐富的語氣詞和真誠的感嘆已經足以讓我們的朋友滿意而歸,如上就是「糊弄學」的經典案例。

 

人生在世,糊弄一下也沒什麼不可以。今天,時間君要和大家分享豆瓣小組「糊弄學」。

作為一個擁有18萬學員、上過熱搜、被媒體報導過的網紅小組,「糊弄學」發展至今已經為網友提供了豐富的糊弄經驗。

 

當你的朋友遭遇挫折,向你傾訴生活的痛苦,你想鼓勵朋友相信自己,卻不知道該如何回復時,你可以學習伊能靜的經典話術:「你知道我有多想成為你這樣的人嗎?

 

 

當你聊天時不知該如何回復,你可以運用以下四兩撥千斤的經典句式。

 

比如,當你的朋友反覆問你是否要做某件事情時,你可以回覆:「該XX就XX。

 

又比如,當你買了一件新衣服,跟朋友分享卻遭到抬槓時,你可以回覆:「我覺得挺適合我的。

 

再比如,當你的朋友跟你講了某件事情,但你卻不知道怎麼回復時,你可以用疑問的語氣重複對方的話或者最後幾個字,舉例:「某某某真的很離譜」——「離譜?」

 

再再比如,當比你資歷高的同事問你的工資多少時,你可以直接回覆:

沒多少,只夠吃飯

和上月一個樣,x姐你呢?【加大聲音】我問你這個月多少多錢啊?

 

神通廣大的糊弄學學員貼心總結如下:

 

話術集錦 豆瓣網友@王百萬

 

如果你覺得以上話術太過敷衍,不夠真誠,糊弄組學員還會大家提供了馬克思主義糊弄法(以下經驗來自豆瓣網友@一歲的單親寶寶)

 

當別人來問我一些重要人生抉擇的時候:

「這種東西要辯證的看,有好的也有壞處吧。」

(口語化:分兩邊看都有好處,看你怎麼想了)

「因人而異,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你怎麼想?」

 

如果對方想做一些明顯不好做的事情:

「你可以發揮你的主觀能動性」

(口語化:相信自己,我覺得人可以改變命運)

 

對方想做很離譜的事情:

「雖然但是,也要尊重客觀規律吧」

(口語化:還是要考慮一下實際情況呢)

 

對方吵了架很沮喪:

「矛盾無處不在,無時不有,積極面對!」

(口語化:人哪有不吵架的,想辦法解決就好啦)

 

對方搞不明白做什麼選擇:

「抓住主要矛盾,看重點就好」

(口語化:可以找到重點哇,人不可能怎麼都做到最好的!)

 

除了日常的聊天場景以外,貼心糊弄學員也和大家分享了生活中更多的糊弄場景。

 

比如,豆瓣網友@江湖騙子就和大家分享了心理醫生教的糊弄學,「你已經成年了,現在輪到你糊弄父母了。你沒有撒謊,你只是說了未來會發生的事情,省去了』未來』兩個字而已。

 

舉例,父母在沒有見到人,完全不了解的情況下反對博士男友,覺得他學校差,不如你時,心理醫生教你:「你就告訴他們你男朋友是教授,他們又不會跨省追查,一年見不到一次的,你沒說謊,他確實未來會是教授,只是不是現在。」

又比如,糊弄組也會有如下溫馨的糊弄場景,時間君相信,對於豆瓣網友@桃子吃不飽分享的被兩歲半兒子糊弄的故事,看過的人都會露出一臉姨母笑。

 

兒子選擇性聽不見,在門口念叨:你可別燙著手了哦~我再和你說一遍啊,你可別燙著手了啊~兒子日常愛誇我哄我開心,有時候實在想不起誇哪裡就有點糊弄了,那天在吃飯:「謝謝媽媽給我做的飯!」「寶寶這是買的」「謝謝媽媽給我買的飯這麼好吃!」

 

糊弄學傳授的經驗不外乎兩種:一種是針對不必要信息的糊弄,此類話術一般簡潔有效,目的在於減少不必要交流,提高社交效率;一種是針對必要情緒的糊弄,此類一般用於我們想要回復、卻不知如何做的場景,根本目的在於個人情感的表達和對社交關係的維繫

那麼,糊弄學為什麼這麼流行?

哈佛大學社會學教授尼古拉斯•克裡斯塔基斯認為:「人類連接在一個巨大的社會網絡上,我們的相互連接關係不僅僅是我們生命中與生俱來的、必不可少的一個組成部分,更是一種永恆的力量。」

 

高速發展的社交媒體呈現出一種強連接和過度連接狀態,公共空間和私人空間界限被模糊,每天在不同的平臺上和不同的對象進行互動,高頻次的、並髮式的互動導致我們的精力和思想遭到了無意義的消耗。

 

以色列作家阿摩司·奧茲自傳體小說《愛與黑暗的故事》裡就寫到:「不要再竊取我的時間了,大家都來佔用我的時間,沒有意識到每時每刻都是我個人的財富,它就這樣消失了」。

 

糊弄學是對無意義社交關係的反抗,也是對傳統社會規則秩序的權力反叛。

 

瀏覽糊弄組我們會發現,大多場景都是對社會規則下的上位者的反叛,比如父母、領導、年長者等,傳統社會秩序不允許我們對他們有不禮行為,上位者也常常無法體會我們的真實想法。

 

他們只會要求我們做出回應,卻並不關注這是否只是一些重複性的、機械化的狗屎工作,糊弄學的出現則是正好幫助我們在社會規則下維護了自己的限定自由。

太過認真,我們會累,完全自由,則會走入另一種孤獨。

著名心理學家、哲學家艾裡希·弗洛姆在《逃避自由》中就說:「他自由了,但這也意味著:他是孤獨的,他被隔離了...也已失去了與人及宇宙的統一感,於是他被一種個人無可救藥,一無所有的感覺所籠罩。」

 

如果不是在乎和你的關係,我連糊弄都不屑去做」,當糊弄成為一門我們精心研究的學問,其實已經體現了我們對社交關係的維護,以及對自我情感的保護。

 

哈佛大學社會學教授尼古拉斯•克裡斯塔基斯認為:「當我們對社會連結關係的期望與實際的社會連結關係不一致時,孤獨感就會油然而生。」

一方面,並非每個人都是談話大師,能夠用恰當的語言對身邊的人進行合理開解,另一方面,我們的投入並不能得到對等的回覆,我們的糊弄,是對個體情感的最佳保護。

豆瓣網友@流水就對此說道:「糊弄就是為了保護自己的能量吧。這世界,錢不重要,請客吃飯不那麼重要,發紅包不重要,物質上的小恩小惠不重要,但情緒、能量、情感很重要。」

 

在社交關係中,我們無法保證在每一時刻都做到完全自主,但是至少在糊弄的這一瞬間,我們能夠獲得真正的快樂,此時我們既不需要完全投入,又不會成為一個孑然孤立面對世界的孤獨者。

 

最後,時間君聲明,糊弄學奉行的是清楚自己可以糊弄的範疇而有選擇地糊弄,不是萬物皆可糊,也不是沒有情感的「嗯嗯嗯」「哦哦哦」。

  

參考文獻:

(美)艾裡希·弗洛姆著;劉林海譯. 逃避自由[M]. 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 2015.06.

(美)尼古拉斯·克裡斯塔基斯,(美)詹姆斯·富勒著;簡學譯. 大連接 社會網絡是如何形成的以及對人類現實行為的影響 經典版[M]. 北京聯合出版公司, 2017.07.

尤可可,馬廣軍.「強連接」與「圈層化」:社交媒體人際連接的雙螺旋[J].視聽界,2020(01):46-51.

相關焦點

  • 打工人生存必備技能:糊弄學
    畢竟,每個人的出場都無法做到完美,人生最重要的學會relax啊。 01用糊弄學應付那些屎上雕花的事情 生活中總有些人的話你不想回復,總有些難纏的問題讓你束手無策,這時候使用一點糊弄學的招數,就能讓你金蟬脫殼。
  • 「糊弄學」走紅,你怎麼看?
    在某社交平臺「糊弄學」小組中,有16萬餘成員每天分享著他們的「糊弄」心得,甚至還有人研究出一套「感嘆詞+評價事情+感受」萬能回答公式。對此你怎麼看?  「糊弄學」挺好  ■靜子  雲淡風輕、傍花隨柳,每個「打工人」都想漫步如此景致中。
  • 兩性糊弄學一覽,誰還不是床上弄弄子
    糊弄學出自豆瓣「糊弄學小組」,組內的學員們分享糊人糊事,求助糊弄經驗,共商糊弄大法。這種實用且接地氣的生活智慧,在親密關係中,也十分常見。在情侶相處時,一方面對對象的提問或者分享,不想回應卻不得不回應時,採取的看似走心實則套路滿滿的話術就是兩性糊弄學。
  • 「糊弄學」,就那麼管用?
    文 | 常瑩「什麼是糊弄學?」「這是個好問題。」這個對話,是「糊弄學」經典話術。繼「凡爾賽文學」「打工人」梗席捲網絡後,「糊弄學」接棒走紅。「糊弄學」是什麼?「糊弄學」為何就火了?與「打工人」相似,網絡熱梗的流行背後,都隱藏著生活觀念和個體情緒的微妙變化。在人人都是自媒體的時代,人們傾向於呈現出更加完美的自我形象。在越來越多被動的社交和機械化的對話中,糊弄本身,也是一部分人對社交中的焦慮情緒的一種抵抗,圓滑背後是無奈,遊刃有餘隱藏著態度上的疏離。
  • 摩洛哥王子一生都在學習的糊弄學,留學生可太懂了
    面對生活中看似無解的難題,都可以巧妙糊弄過去,為尷尬的社交尋找靈魂的出口。比如利用萬用句式進行回覆:·哈桑說起……在豆瓣,摩洛哥王子穆萊·哈桑是糊弄學的重點研究對象。摩洛哥王子身體力行的演繹了《糊弄學:從入門到精通》。
  • 光明時評:「糊弄學」,是個什麼學?
    這個對話,是「糊弄學」經典話術。繼「凡爾賽文學」「打工人」梗席捲網絡後,「糊弄學」接棒走紅。「糊弄學」是什麼?它指的是,以看起來不敷衍的方式,去應對生活中難以推脫之事。
  • 糊弄學是什麼意思 丁真舅舅糊弄學大師是什麼梗
    自丁真走紅後,網絡上每天基本都有關於丁真的新聞,而且還都上了百度熱搜。而近日有媒體採訪丁真舅舅,被網友調侃丁真的舅舅簡直是糊弄學大師。那麼,糊弄學是什麼意思,丁真舅舅糊弄學大師是什麼梗?下面跟小編一起來看下吧。
  • 16萬人總結的糊弄學,簡直是社畜福音
    這些回答,好像說了什麼,但又好像什麼都沒說。這種不太會讓對方察覺到自己在敷衍的回答,都出自豆瓣小組「糊弄學」。在這個以「共同鑽研、交流、學習如何糊弄屎上雕花的工作、提出無理要求的甲方、推不掉的邀約...」為目標的小組裡,有十六萬多人在用各種糊弄的方式,和不情願的事做抗爭。
  • 《橫掃天下》之笑天下 江湖茶館「戲說天下」
    《橫掃天下》之笑天下將於8月29日逍遙公測!新資料片更顯深厚的文化底蘊,根植市井文化的說書運動「戲說天下」也將隆重登場!風雲客棧來了一個通曉天下大小事的說書人,掀起了襄陽百姓聽書會友、品茶論道的新風尚。只要你光臨「戲說天下」,邂逅每日奇遇任務,你也可以暢享如故事中的傳奇江湖!
  • 做直播必備的臺詞 網絡主播要怎麼開頭聊些什麼主題?
    做直播必備的臺詞無疑就是歡迎用語和轉折開場等等,這些很多主播都可以學習我們的主播必背語錄,可以看我們網站的本欄目其他文章。
  • 快手直播間怎麼帶動氣氛 新人主播必備的暖場話術
    很多抖音的朋友不知道直播如何提高人氣,其實這種問題大部分新人主播都遇到過,那麼快手直播間怎麼帶動氣氛呢?接下來給大家盤點新人主播必備的暖場話術吧。
  • 新人帶貨主播直播話術 做直播必備的臺詞技巧
    很多剛剛進入抖音帶貨的朋友不知道直播如何提高人氣,其實這種問題大部分新人主播都遇到過,那麼直播間怎麼帶動氣氛呢?接下來給大家盤點做直播必備的臺詞技巧,一起來看看吧。 很多剛剛進入抖音帶貨的朋友不知道直播如何提高人氣,其實這種問題大部分新人主播都遇到過,那麼直播間怎麼帶動氣氛呢?
  • 聊天中勾引人出來的話術-成人聊天話術大全
    聊天中勾引人出來的話術有哪些?如果你想泡妞,首先你要會一些勾引人出來的小套路,而這些,需要靠你的巧舌如簧,接下來小編就為小夥伴們帶來成人聊天話術大全,一起來看看吧!
  • 丁真的舅舅簡直是糊弄學大師!接受採訪神回復 還直接騎馬跑了
    丁真的舅舅簡直是糊弄學大師!接受採訪神回復 還直接騎馬跑了時間:2020-12-04 14:10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丁真的舅舅簡直是糊弄學大師!必須回答的問題,舅舅就只會「是的是的」,「謝謝啊謝謝」,堪稱糊弄學教授。就算有正面回答的問題,也是基本只用幾個字簡明扼要的回答。   舅舅:很善良。   主持人:愛說話嗎?   舅舅:愛說話。
  • 珠寶銷售技巧757:顧客進店就問活動,這段話術要琢磨10遍!
    珠寶銷售技巧:這種才是你們一直想學會的,怎樣巧妙地引導顧客,而不是被顧客帶著跑。顧客:旁邊都是打7折,你們還打8.5折。提醒第二點:假如你第一次問顧客,想看哪方面的產品,她沒回復,你就不要再問第二遍,不然顧客會反感。
  • 五十億影帝,黃渤的口才和情商,才是一本行走的教科書!
    高明的話術機智地應對就成了為自己的星途保駕護航的法寶。有一次,記者問他,你能否取代葛優。明顯又是一個不好應對問題,但黃渤怎麼應對呢?他說,這個時代不會阻止你自己閃耀,但你也覆蓋不了任何人的光輝,因為人家是開天闢地,在中國電影那樣的時候,人是創時代的電影人,我們只是繼續前行的一些晚輩,對這個不敢造次。
  • 讓這屆年輕人沉迷的「糊弄學」到底是啥學?
    這屆「打工人」,奔走在繁瑣的工作和複雜的人情之間,逐漸摸索出了一套既能應付他人又能取悅自己的方法,並將其命名為「糊弄學」。「糊弄學」的起源是由於豆瓣網友「@摸魚的阿湯」上網時,看見了一個運營畫風很野的微博——發過最多的博文是各種「咯咯噠」,於是被自家董事長找上門,懷疑他整天在糊弄工作。
  • 女生日常聊天話術大全-和女孩子聊天話術
    和女孩子聊天話術有哪些?和女孩聊天其實技巧真心沒那麼多,也沒有那麼困難。只不過男生自己,要先把自己打造成,一個幽默開朗的樣子,下面就給大家帶來女生日常聊天話術大全,希望能幫到大家。
  • 為什麼年輕人迷戀「糊弄學」?
    首先要懂得他們的生活糊弄學!你有什麼生活糊弄學小訣竅嗎?__________________策劃|有數青年觀察局文案|肥鴨、Fei插畫|小鴿鴿
  • 「糊弄學」並非萬能,「弄弄子」要掌握好度
    繼「凡爾賽文學」「打工人」梗席捲網絡後,「糊弄學」接棒走紅。「糊弄學」是什麼?它指的是,以看起來不敷衍的方式,去應對生活中難以推脫之事。在某社交平臺「糊弄學」小組中,有16餘萬成員每天分享著他們的「糊弄」心得,甚至還有人研究出一套「感嘆詞+評價事情+感受」萬能回答公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