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南京小露
今年高考還有不到20天了,高考也是大部分人改變人生的最好機會,然而想在高考中考上好的大學往往需要各種因素共同決定。在任何環境之下都有不同人才的誕生,而高考這個「戰場」,每年都出現了各類「人物」。
我們熟知的才女武亦姝,高考參加清華大學的「領軍計劃」被錄取,現就讀於清華大學新雅學院。
她是什麼樣的家庭背景呢?她的爸爸畢業於吉林大學,是名律師,她的媽媽是位小學美術老師。
我想正是這樣的「書香世家」從小時候就開始重視教育,並通過家長和孩子的一併努力,才會成功。否則,孩子很可能就是泯然眾人矣。
而說到這裡,武亦姝的家庭有著很大的功勞,父親不論再忙都會抽出時間陪武亦姝看書,同時沒有把很多家長的壞毛病帶到家庭教育當中。
而武亦姝也正是在父親母親的正確教育之下,形成了愛學習和愛思考的習慣,武亦姝的自律給2020年即將參加高考的學生有很大的啟示。
那就是自律和內因才會有將來,想最終高考和將來有所成就,要養成好習慣,更需要自己時時刻刻保持的自律,你認同這樣的看法嗎?
內因有多麼的重要很多人應該都有所體會,在同樣一個環境和前提之下,有人成功了有人卻失敗了。
而這兩個人其實在智力上面並沒有明顯差異,這就要從個人對成功的動機和努力上找尋原因了,可以看到成功的人往往對目標有著很強的追逐性。
同時還始終保持了良好的學習習慣,特別是面對很多誘惑和幹擾的時候更是以一種十分強的定力來要求自己。
在高考中也是如此,我們可以看到可以成為名校生的學生,特別是清華北大的高考生,往往都是有著不一般的自律性。
在學習上根本無需督促和別人的監督也可以做到足夠的優秀,而在去年的高考當中,來自於上海的武亦姝同學就是十分典型的代表。
對很多農村家庭來說,很多的家長甚至不知道大學還有985、211之分,在印象中只有一本,二本,還有三本。我們平時所看到的寒門學子金榜題名,比例太小。
我們可以看到,有學者做的調查統計中,大部分的頂級高校的學生,他們的父母都是公務員,教師,或者是經商類的背景,農村只佔了很少的一部分,並不是說農村的經濟前提就肯定比不上城市,是這些家長本身的學歷文化水平,還有他們的眼界,教育方式決定了自己下一代能走多遠。
(本文圖片來源於網絡)南京小露,85後寶爸,記錄育兒路上的點滴;期待你的關注和神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