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節的回憶:一把暖壺和一個花壇

2020-09-10 方圓大語文



又到教師節。扳著指頭數了數,這個節日呼呼啦啦過了36個了。

36年前的第一個教師節,村支書給我執教的村小學辦了兩件實事:買了一把暖壺,砌了一個花壇。

村小學就我一個教師,是老師,也是校長。一個人教了三四個年級二十來個孩子。那些年山區村村有學校。學生少,為了節約教師,基本上都是這樣。這樣的教學形式在山區常見,叫「複式教學」。


還在春天呢,報紙上、廣播裡就開始宣傳,國家設立教師節了。老師們閒聊,也是低聲裡嘀咕,有教師節了,還是第一個,肯定很隆重,估計鎮裡會開個慶祝會,弄不好還會發個人造革提包、搪瓷茶缸什麼的。

從春天到夏天,又到了初秋。那個殷切盼望的節日漸漸臨近了。各村的大隊部的牆裡牆外,多了一些「熱烈慶祝第一個教師節」「國欲興,必先尊師而重教」之類的標語。當然都是教師去張貼的。貼標語的時候,遇到看熱鬧的村民,問又搞什麼運動,少不了一遍遍解釋:老師有節日了,今年第一個。村民笑曰:是不是要買個豬頭過生日那樣過節?貼標語的笑,村民也笑。


標語貼完了。風吹日曬,娃童撕扯,幾天功夫就缺頭少尾了。

這消息就好像村裡誰家生了娃,誰家娶媳婦,談論幾句就一陣風過去了。

忽一日,暑假剛開學吧,村支書王常會到了學校。我正準備敲鐘上課,他進門就說,教師有節了,上頭今天開了會,讓各大隊都要為村學校辦幾件實事。開會的時候我就想好了,準備給你也辦幾件好事。這一嘛,你那辦公室的暖壺不保溫好多年了,因為大隊沒錢,就這麼拖拉下來了。這把暖壺好像是土改的時候剛成立學校時大隊裡買的,換了七八個教師,暖壺也沒換,估摸著暖壺膽的奶嘴破了。這次買把新暖壺,天冷的時候也能喝點熱水。這二呢,把咱小學校院牆砌起來,院子裡美化美化砌個花壇。還有一個星期就是9月10號了,這事得抓緊辦。


村小學幾十年了一直沒院牆,一排八間房子擺在那兒,出教室就是校園兼操場,一畝多地,雜七雜八地長著幾棵彎彎榆樹,村裡人隔三差五地拿斧頭砍些樹枝去餵羊餵兔,樹彎枝禿不雅觀,樹沒樹樣,學校不像學校樣。學區李春溪校長來檢查說學校太荒涼,你這裡常來些記者呀領導呀有頭臉的人物,學校老這樣子可不行,得美化美化。

李校長對王常會唾沫四濺地說了美化的意義。王常會雞啄米一樣地點頭,旱菸袋磕得鞋底梆梆響,說一切聽上級的,砌院牆,美化美化。說歸說,好幾年了,一直乾打雷不下雨。看來這回要動真格了。

我讓娃們自習,和村支書拿一根竹竿滿院子比劃設計,哪兒砌院牆哪兒砌花壇,哪裡豎國旗杆子,哪裡栽花哪裡栽樹。

下午,王常會就召集村民會,安排砌院牆,美化校園。


幾天後,院牆砌成,接著砌花壇。

石匠張松道在城裡建築工地打過工,說花壇其實不難砌,城裡學校見過太多了。圓圓的圈,「十」字花孔。圈大圈小根據院子大小決定。

說著,就開始砌。先用高梁杆子一頭扎個釘砸在地裡劃圈,劃出個直徑3米的圓圈,沿圈砌一層大理石作底座,上面砌磚。這裡一層層地砌上去,周圍一圈村人看熱鬧,一邊看一邊指劃,松道松道,看這裡歪了那裡斜了。


張松道就更得意地指派這個指派那個:你搬磚你運沙。

中午放學的時候,花壇砌成。張松道攔住學生一遍又一遍地吆喝:都隔花壇遠點走,碰塌了就把我的手藝砸了。花壇誰砌的?多少年也別忘了,當了省長也要記住,你松道叔某年某月某日砌的,誰忘了揍他個小狗頭。學生們齊嚷:忘不了忘不了誰忘了揍他狗頭。


王常會來了,挎一提籃,裡面有兩塊豆腐幾頭蒜,一碗鹹辣椒,半碗韭菜花汁,兩瓶「沂水白幹」,幾個酒盅。幾個小娃看見了追著王常會要吃的。王常會捏起一個鹹辣椒往小娃口裡塞,嚇得小娃哇哇哭著鳥散去。家長就笑罵王常會,王常會就仰天大笑。

擺上酒菜,張松道要坐正位,王常會一把把他拉下來,說尊點師重點教行不行。張松道撓撓頭皮坐到一邊,我把王常會推到上邊,王常會愣是不坐我只得上首坐下。幾盅酒下肚,張松道舌頭開始發硬。記住,工錢不要了,為下一代作貢獻了,為第一個教師節做貢獻了。上級來人記住說張松道砌的花壇就行。那是自然。我和王常會忙又給他倒酒。


張松道指指花壇說,光禿禿的可不行,劉勝家有棵大雪松,讓他作貢獻,刨來栽上。

飯後,我和王常會去了劉勝家,常會一個勁地往劉勝嘴上塞煙,一邊塞,一邊大講美化學校的意義,直講得劉勝莫名其妙。把你的雪松貢獻上。王常會亮了底牌。


劉勝一激靈,問,有什麼說法。

王常會說,咋沒說法?你的娃也要上學的,你的娃的娃也要上學。大家教育大家辦,不白貢獻。劉勝支支吾吾,這棵松苗我搭上五斤酒換來的。王常會說:給你十斤,52度的,沂水白幹。


又朝張松道點點頭:去代銷點打一桶酒來,替我摁上手印,記大隊的帳。

一會兒,酒打來了。王常會接過去,擰開蓋子,咕咚咕咚灌上幾口,吧噠吧噠嘴說,地道的52度。

劉勝嘿嘿笑著接過了,剛想遞給婆娘,張松道麻利地接過去也灌上一大口,說就缺一碟花生米。

劉勝呼地站起身來喊一聲:刨,做貢獻了。

一袋煙的功夫,雪松刨出來。帶了磨盤大的土塊。劉勝找來幾根木槓子,拴上繩,四個人喊著號子抬到學校,花壇正中央早有人刨好坑,大家齊用力抬過去栽上。

王常會圍著花壇轉著圈說:美化不美化就是不一樣。


眾人齊點頭:還是美化好,多好的學校!

突然對國家設立的這個節感動起來。

如今,行走在魂牽夢繞的老家「天下泉莊」,最好的建築是學校。那一排排青磚紅瓦的教室,那三季有花四季常青的校園,見證著一代代泉莊人敢為人先、躬身前行的腳步,記錄著泉莊七十多年的變遷印痕,記錄著泉莊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的巨大變化……


相關焦點

  • 沃土|教師節回憶:暖壺與花壇
    1985年的第一個教師節,村支書給我執教的村小學辦了兩件實事:買了一把暖壺,砌了一個花壇。當時,村小就我一個教師,是老師,也是校長,一個人教了三四個年級二十來個孩子。那些年山區村村有學校。學生少,教師也少,基本上都是這樣的教學形式。在山區,這叫「複式教學」。記得那年,還在春天呢,報紙上、廣播裡就開始宣傳,國家設立教師節了。
  • 暖壺掉底 15個月孩子被燙傷
    「暖壺底掉了,燙了孩子。」孩子母親說,孩子今年剛一歲零三個月大,早晨她倒水給孩子吃藥時,暖壺底突然掉了,正在身邊的孩子被灑出來的熱水燙傷了。「這水壺剛買了沒到半年,誰也沒想到水壺底能突然就掉了啊。」看著病床上大哭的孩子,媽媽流出了眼淚。突發的事故讓一家人都蒙了,媽媽說:「孩子才1歲剛過,暖壺裡的熱水是新燒的,換了大人也受不了啊。」
  • 鹿牌暖壺曾經北京人家的「老熟人」 如今成愛好者藏品
    售貨員說著,把一個0.8升的暖壺拿下來,又拿出一個樣子類似但仍在生產的新產品,「你摸摸看,當年的質量就是不一樣。」記者用手輕輕捏了捏,感覺新產品的鐵皮忽悠忽悠發軟,而鹿牌的鐵皮幾乎紋絲不動。「所以,這老暖壺賣得比新暖壺還貴。」同一款鹿牌產品,永安路百貨商場標價65元一個,虎坊路百貨商場則標價120元。
  • 如何設計一個景觀花壇
    一張色彩繽紛的花壇,從春天一直開到秋天,在任何一個花園裡都能吸引著你的注意力,沒有什麼比這更好。如果你想要的是一個花床,上面填滿了大量的相同的植物,如鳳仙花或玫瑰,很容易實現自己想要的。但如果你希望有一個理想的混合形狀鮮花搭配,將延續整個生長季節的空間,你需要花一些時間提前計劃和遵循一些基本植物搭配準則。
  • 「像一個大蛋糕,又像一串串腳印」——天安門廣場國慶花壇裡的...
    新華社北京10月6日電題:「像一個大蛋糕,又像一串串腳印」——天安門廣場國慶花壇裡的「時代印記」新華社記者孔祥鑫、陳旭「祝福祖國」「歡度國慶」……連日來,在天安門廣場的中央,一個直徑50米、簇擁著17米高大型花籃的巨型花壇格外引人注目,成為八方遊客爭相合影留念的最佳背景之一
  • 聊城:暖壺掉底燙傷村民腳 生產銷售互相推諉
    暖壺裡剛注滿熱水,內膽就從暖壺的底部掉到了地上。(視頻截圖)  回家後王大娘往暖壺裡倒滿了開水,剛一提起來暖瓶,內膽就從暖壺的底部掉到了地上。開水直接澆到了王大娘的兩隻腳上,雖然立刻脫掉了襪子,還塗抹了醬油,但是雙腳上還是被燙了滿滿的泡,到現在都快20天了,腳還是疼。  王大娘說,事後她回想了一下,當時買暖瓶的時候,暖瓶的底就擰不上,後來店主拿過去就擰上了,尋思既然可以擰上應該就沒有問題,可意外的事情還是發生了。
  • 關中:從暖壺到暖氣的幸福「升級」
    王瑞芬至今還留著當年曾用過的暖壺。陝西省氣象臺12月12日發布寒潮藍色預警後,剛剛退休不久的西安市民王瑞芬的心又提到了嗓子眼——她一年中最怕的就是冬季。「因為小時候每到冬天,手、腳、耳朵都會被凍爛,所以被凍怕了。」她說。
  • 教師節,一個老師與學生的視野
    這一個習慣,不知道哪一年開始的,一直沒有中斷過。而發給每一位老師的簡訊,都是一個一個編輯。群發或許會是一個好辦法,但是這麼多年來,我總是習慣於一個一個編輯。QQ和微信這些即時通訊工具,加上群發助手,讓所有的祝福都變得那麼沒有意義了。獨一無二的一毛錢一條的信息,在這個時候反而有了幾分誠意。我初中的班主任屈老師說從不換號,仔細想想,似乎每一個老師也不曾換號。現在,連我自己,換號都成了奢望。
  • 2017年國慶北京天安門花壇及長安街一帶國慶花壇的寓意和特點
    此外,長安街沿線還設計了14處立體花壇,這些花壇將以豐富的主題、精巧的造型扮靚長安街,展現我國各領域的輝煌成就。  這麼多的國慶花壇,它們各自都有什麼寓意和特點呢?下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在現場遊玩的朋友們也可掃描花壇旁邊的二維碼來查看有關花壇的詳細信息哦~  祝福祖國  ——天安門廣場中心花壇  設計說明:  花壇以喜慶的花果籃為主景,籃內擺放寓意吉祥的果實和花卉,象徵十八大以來,黨和國家在各個領域取得的輝煌成就
  • 西安新建公園的立體花壇造型特別 空中看像啥
    前段時間就聽說西安市長安區一直在建一個長安區最大的公園,這就是長安公園,這天我終於有時間去轉轉。原以為這座還沒有開放的公園裡面一定還比較雜亂,沒想到公園裡已經繁花似錦,風景如畫。在長安公園裡,有一個造型特別的巨大花壇,這個花壇呈半圓形、階梯狀,是一個多層的立體花壇。在空中俯瞰,造型則更有特色。有人說它很有科技感,像一個晶片。還有人說,像一把鑰匙,各位朋友,你們看像啥?再來看一下另外一個角度的造型,公園裡的小路都很有科技感和圖案感。
  • 教師節,讓我想起一個老師
    今天是教師節,木朵的學校也特別好,老師專門說了不收禮物,我們也不用擔心到底要不要送送什麼禮物給老師的問題了,全班學生唯一送給老師的禮物就是每個孩子畫了一張賀卡,然後負責宣傳的家長(嗯,包括ju)做了一個h5,然後ju順趟開了一個他們班的​訂閱號。
  • 伊川南花壇環島,將改為交通信號燈
    南花壇的改造工作為我縣2020年重點項目,改造範圍西起縣檢察院西門,東至龍都水悅,南起鑫悅商務賓館,北至迪尼斯酒店門口,改造範圍約28300㎡。改造範圍內拆除現狀花壇環島,新建為車行道結構,新建導流島,設置交通信號燈、標誌牌等設施。
  • 從「被褥、臉盆、暖壺」到「電子書、按摩儀、平衡車」——大學...
    李佳很感慨,上世紀80年代初,他帶著臉盆暖壺,提著沉重的行李,從海南鄉下用了3天才抵達武漢的大學。他聽叔父——一位50年代的大學生說,當年上大學,他背著鋪蓋卷,拎著母親手縫的布袋,裡邊就裝著幾件打補丁的衣服。  天貓最新數據顯示,除了手機、電腦和平板之外,2019年大學生的開學行囊裡又增添了「新三樣」:電子書、按摩儀、平衡車。
  • 烘籠、暖壺…… 成都老院壩有了新味道(圖)
    烘籠、暖壺…… 成都老院壩有了新味道(圖) 2017年02月14日 07:06:43 來源:成都日報
  • 上大學的時候,我們用暖壺煮雞蛋煮粥,你試過嗎?簡單方便又好吃
    上大學的時候,因為早上不愛去食堂排隊,就直接用暖壺和雞蛋煮粥,煮出來的粥和雞蛋和食堂打來的一樣好吃.現在早上時間特別緊張的時候,晚上做好準備工作,早上就有一份香噴噴的粥和雞蛋吃了。煮好的雞蛋用暖壺和雞蛋煮粥其實特別的簡單,下面小編就把流程說一下,也許哪天您早上時間特別的緊張,也可以試一下哦。
  • 一個圓形花壇直徑長10m,在花壇外圍修一條寬1m的水泥路這條小路
    題目一個圓形花壇直徑長10m,在花壇外圍修一條寬1m的水泥路,這條小路的面積是多少平方米?普通學生思路:算小路的面積實際就是算一個圓環的面積。小圓就是圓形花壇,其半徑是10÷2=5(m)。大圓就是花壇和小路合起來,其半徑是5+1=6(m),根據公式「大圓的面積-小圓的面積=圓環的面積」列式:3.14×6^2-3.14×5^2=34.54(平方米)。後進生策略:畫出示意圖,標出大圓和小圓的半徑。
  • 美麗的花壇
    ●永嘉縣城西小學三(1)班 周奕豪我們可愛的校園裡有兩個美麗的花壇。走進校園,映入眼帘中的是第一個花壇。花壇的中央矗立著兩棵高大挺拔的玉蘭樹。春天,樹木抽出新的枝條,長出嫩綠的葉子。夏天,玉蘭樹長得蔥蔥蘢蘢、枝繁葉茂,擋住了刺眼的陽光。
  • 組成童年回憶的不只有零食!你在當年的課桌上刻過這些幼稚文字嗎
    這幾天發現很多網友都在回憶童年時期的零食,其中「香菇肥牛」、「南京板鴨」、「牛羊配」、「麥麗素」,都是小編童年時期最愛吃的零食,一下課就飛奔去小賣部買~關於童年,我們真的是有太多的數不完的幸福時光,和小夥伴們一起出去跳個房子都能開心一整天,而現在的小孩子,最開心的卻還是玩手機、看iPad……小時候的我們也會在家裡看動畫片,還會和朋友一起打紅白機,但終究是沒有現在的孩子對於電子產品那麼痴迷
  • 國慶天安門花壇總設計師藍海浪:家裡有近百種花,陽臺上長出芭蕉
    這個18米高的巨型花籃由1000朵花和100隻果組成,花壇底部是10個紅心,象徵著全國人民心心相印,長安街沿線從建國門至復興門的十裡長街上另有10組造型各異的立體花壇,共同祝福祖國繁榮昌盛,人民幸福安康。
  • 江南百景圖花壇怎麼擺放最好 花壇擺放推薦
    江南百景圖花壇怎麼布局?花壇是江南百景圖的裝飾物之一,很多玩家都很喜歡她,那麼在怎麼擺放呢,下面小編帶大家一起看看江南百景圖花壇擺放推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