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學霸收到首封錄取通知書
她家裡三代人結緣電子科大
天府早報記者王亞楠 攝影李國東
昨日下午2點左右,2015年四川省第一封高考錄取通知書從電子科技大學發
出。收到這封錄取通知書的幸運考生名叫張怡翔,以理科642分的高分考上「成電英才計劃」實驗班。據張怡翔介紹,選擇電子科大讀大學是因為他們一家人均與電子科大有緣,所以無形中對科大有一份特殊的感情。
通知書
全省第一封
也是電子科大第一封
昨日13時左右,當記者來到電子科大沙河校區時,整個電子科大通信樓的招生辦辦公室內已擠滿了媒體記者。辦公室桌面上躺著一張錄取通知書,一疊電子科大到校須知和一隻EMS的信封袋。
據招生辦主任方曼介紹,這封通知書將要送到將讀英才實驗班的張怡翔同學手中。據了解,此次電子科大英才實驗班調檔線為634分,全省招12人,均為理科生。方曼介紹道:「這封錄取通知書不僅是電子科大第一封寄出去的通知書,同時也是全省第一份快遞出去的錄取通知書。」
14時50分,電子科技大學英才實驗學院副院長蒲曉蓉和郵政的兩位工作人員,一同將通知書和鮮花交到了從小區門口出來的張怡翔手中。
另外,蒲曉蓉還帶了電子科大校長送來的紀念品,表示對張怡翔取得理想成績的祝賀與期望。
考生
平時年級第5名愛聽歌看電影
張怡翔戴著黑框眼鏡,笑容靦腆。她說:「上午10點接到招辦電話的,沒有想到是全省第一個收到錄取通知書的,真的是特別幸運。」由於目前對專業領域不太了解,而英才實驗班是本碩連讀,可以三年後再選專業,給自己一個緩衝時間。
「我目前對電子信息專業最感興趣。」她表示,未來還想繼續深造。
據了解,出生於1997年、今年18歲的張怡翔,之前就讀於成都鐵路中學12班,他們年級有700多人,她表示自己在全年級排名中一般都在第5名左右。可以被稱為學霸的她,平時會聽聽歌、看看電影,「有壓力的時候,就會去看東野圭吾的玄幻小說。」她說,這是她排遣壓力的方法。
「這次考試沒什麼壓力,考前也沒怎麼擔心會考不好,這次高考分數是平常的水平。」張怡翔說,她在學校的三次診斷成績一次比一次好。
拿到通知書後的她打算趁假期和朋友一起去西嶺雪山遊覽,回來後才會考慮去更遠的地方旅遊。
新聞視角
「從小就想將來到這裡讀書」
值得一提的是,張怡翔與電子科大有著奇妙的緣分。她的整個童年都是在電子科大的幼兒園、小學度過的,爸爸、媽媽、舅舅也是從電子科大畢業的,外公、外婆還執教該校。
據張怡翔的媽媽介紹,他們一家三代,包括張怡翔在內,外公、外婆、舅舅和爸爸媽媽都與電子科大有緣,「可能正是家族原因,使得電子科大成為了張怡翔的第一選擇。」
據了解,張怡翔的母親劉克新和父親張俊峰當年是電子科大自動控制專業的同班同學,外公、外婆現在還在電子科大的機械學院教力學。「我從小就在學校裡面玩,當時就想將來到這裡讀書。」張怡翔說。
當張怡翔昨天得知自己會收到四川省第一份錄取通知書,母親劉克新接到電話後趕忙回家。她表示,完全沒有想到自己的孩子會收到全省第一份錄取通知書,雖然知道會被提前批錄取,但完全沒有想到如此幸運地成為第一個。
張怡翔的母親和父親在採訪中一直面露笑容,母親劉克新坦言自己在平時的教育中不會因為孩子沒考好去罵她,「只要孩子盡了力,就覺得可以了。考前我們一家人都很平和,孩子和我們都不緊張,大家該做什麼就做什麼,只要她正常發揮就沒什麼問題。」
劉克新說,女兒進入大學也希望她能繼續努力,好好學習。在嚴格要求女兒的同時,張怡翔的父親母親同時也十分尊重張怡翔的自主發展性,在女兒的專業選擇上,劉克新和張怡翔的爸爸張俊峰選擇「放手」,讓張怡翔選擇自己喜愛的專業去攻讀,「我們知道她對電子信息感興趣,她想學就讓她去學,我們希望能讓她自由成長。」
「只要孩子盡了力,我就覺得可以了。考前我們一家人心態都很平和,孩子和我們都沒有感到緊張,平時生活上,大家該做什麼就做什麼。」
—母親劉克新
新聞存檔
電子科大英才實驗班
「成電英才計劃」實驗班實行優秀本科生和研究生貫通培養,實行「3+1」的培養模式,即前三年按照電子信息類培養,第四年學生根據意願任選專業,進入科研課題組,在導師的指導下完成專業學習,與研究生培養銜接。
這些年,四川省發出的第一封高考錄取通知書
2014年,電子科大
2014年7月9日,四川省高考首封錄取通知書從電子科技大學沙河校區發出,送達成都市東珠市街一位名叫王陽超的考生手中。王陽超高考取得理科643分,成為當年「成電英才計劃」實驗班錄取分數最高的考生。
2013年,四川師大
2013年7月6日,四川省第一封高考錄取通知書從四川師範大學發出,大邑中學的陳美聰同學被四川師範大學美術專業錄取。
2012年,成都體院
2012年7月9日,四川省第一封錄取通知書從成都體育學院寄發,獲得該錄取通知書的考生是仁壽縣鏵強中學的考生周俊鑫。
2011年,成都體院
2011年7月8日,四川省2011年第一封高考錄取通知書從成都體育學院發出,順利送至北京師範大學成都實驗中學高三體育特長考生趙涵宇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