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價值,做多中國,大家好,我是孫文勝!
今天上證指數一度跌了40多點,我想這個行情大家都沒想到,而我也沒有想到。從12月月初的一根大陽線突破前高,仿佛新的一輪行情來了,結果走出了連續殺跌的走勢。
我們講既是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這個行情也能解釋得過去。
首先,我們看今天殺跌的板塊中,傳媒娛樂、IT設備、軟體服務、廣告等板塊的估值都非常高,也包括半導體。
我們之前就給大家講過A股整體市盈率偏高,市盈率中位數在50倍上下。很顯然這是巨大的估值泡沫。那麼出現了泡沫,最終還是要由市場來買單。上漲的時候有多亢奮,最終償債的時候就有多慘痛。
所以擠泡沫的過程是我們認為應該發生的,只是時間比我們預期的要超前一些。我們之前也提醒過大家,高估值的板塊未來還有暴跌的可能和空間,一旦下殺,威力也十分的驚人。
市場上已經給我們一個例子,仁東控股出現了多少個跌停,我沒有去數,而我們前期提示過的國聯證券、中芯國際等巨大的泡沫,將來誰來買單?
在年末我們比較樂觀的時候,開始收割,在我們意料之外,但它符合價值規律,所以我們說又在情理之中。
讓我更沒有想到的是什麼呢?
月初的時候我們以為低估值板塊會有一波好的表現,而且大家那個時候也一致唱多順周期板塊。比如我們看好的金融地產,市盈率都特別低,但實際的走勢讓我們大吃一驚,走出了七連陰,這個完全沒有想到。
我就覺得有點兒納悶,到底是什麼原因呢?是不是機構投資者提前得到了什麼消息?
比如針對房地產有進一步的調控政策,或者是對房產稅提前做出了反應,這個我不好說。
但是我必須要告訴大家的是:
第一,中國經濟向好的大趨勢沒有改變,銀行作為百業之母,不可能都是壞帳和垃圾資產。他們的長期分紅能力依然優秀,作為高分紅資產還是會受到保險資金的追捧。
所以對銀行股極端看空的觀點,我們是不贊同的。
第二,對於房地產,國家不可能把它從支柱產業上削弱變涼,而只會為它降溫。維持房地產的健康平穩發展,是國家一直所倡導的,打擊的是投機炒房的行為。
所以我相信這一波的下跌和危機可能就是為了來年這兩個板塊的大漲奠定了基礎。
高收益是建立在下跌的基礎上的,連續上漲的股票再讓它繼續上漲比較困難,但下跌反而會吸引抄底資金,尤其是保險資金,他們就喜歡高分紅、穩健型的股票。
另外,我們始終給投資者的建議都是組合投資,不要盲目去押寶,一聽我說金融地產,就全部買金融地產股,這個是不對的。
組合投資裡金融地產可以成為重要的一部分,但不要成為全部,其實類似新能源、半導體行業中真正的好股票我們都是不排斥的,當然,還包括醫藥和消費板塊。
這樣,你作為一個組合投資者,遇到大的調整,心態也會更穩定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