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屆教學觀摩月活動紀實(八):建設海洋科學一流專業,樹立為國育才教育理念
12月9日,海洋學院召開教師教學能力提升教學研討會,分享教學經驗及感悟,探討課堂教學方法,並聽取了《海洋學院教師聽課管理辦法》徵求意見。學院黨委書記成軍、院長孫軍、黨委副書記鍾蘋、副院長姜濤、陳剛、宮勳,以及三級單位負責人、學院教學督導、教師培訓人員、新入職青年教師代表參加會議。會議由教學副院長姜濤主持。
-
首屆教學觀摩月活動紀實(十七):發揮名師引領作用,提升教師執教能力
徐思煌教授是湖北省教學名師,教學經驗豐富,授課深受學生喜愛。12月1日下午,徐思煌老師在教一樓105教室講授《普通地質學》示範課,學院組織31位青年教師到課觀摩學習。徐老師首先用問題引入的方式對上一章內容進行了回顧,之後重溫了課程的知識體系及本章內容在課程知識體系中的作用,接著教授本章節的內容。
-
中國地質大學逸夫博物館建設國家二級博物館紀實!
多年來,逸夫博物館緊密圍繞學校建設地球科學領域國際知名研究型大學辦學目標,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推進"雙一流"建設,立足學校、面向社會,不斷提高管理服務水平,廣泛傳播地學知識,大力弘揚地學文化,精心打造地學特色育人平臺,講好地大故事,開展了系列豐富多彩的科普活動以及系列特色展覽,獲得了系列重要獎項,博物館社會影響力和美譽度不斷提升。
-
中國地質大學:地大與您攜手共建美麗中國宜居地球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是教育部直屬全國重點大學,是國家「211工程」、國家「雙一流」建設高校;是國家批准設立研究生院的大學;是一所以地球科學為主要特色,多學科協調發展的大學。 學校創建於1952年,由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天津大學、唐山鐵道學院等著名大學的地質系、科合併組建而成的北京地質學院。
-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積極助力美麗中國建設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積極助力美麗中國建設 2018-06-14 來源: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打造生態型大學,引領綠色教育發展。
-
地表地下連起來 地質人才強起來 ——東華理工大學新工科建設探索...
近年來,東華理工大學相繼獲批全國首批「新工科」研究與實踐項目和全國首個旅遊地學與規劃工程新工科專業,自此新工科建設在東華理工轟轟烈烈展開。「我們要始終高舉核、地兩桿大旗,充分發揮該新工科專業『頭雁』效應,扎紮實實推進新工科建設,為服務國防建設和江西發展提供人才與科技的強大『核動力』。」東華理工大學黨委書記柳和生表示。
-
優學派智慧教育助力教師備戰2020央館教學觀摩活動
中央電化教育館主辦的2020年新媒體新技術教學應用研討會暨第十三屆全國中小學創新課堂教學實踐觀摩活動新媒體新技術大賽已拉開帷幕(以下簡稱「觀摩活動」)。這場教育信息化領域的「春晚」開賽在即,全國各地優秀教師摩拳擦掌,準備在舞臺上更好的展示自己的風採。
-
中煤長江地質集團:變「廢」為寶 助力「美麗地球」建設
黨的十八大以來,特別是近年來,中國煤炭地質總局中煤長江地質集團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積極踐行總局「美麗地球」建設戰略願景,累計實施1000多項危險性地災評估,完成100多個礦山環境治理項目,連續三年在太湖、星雲湖、巢湖實施大口徑藍藻治理深井施工,
-
首屆中國基礎教育「新教學」觀摩研討活動(小學語文)成功舉辦
聚焦「大單元 大情境 大任務」,展核心素養為本的「新教學」風採!2019年4月15~16日,由上海現代新課程研究發展中心擔任學術指導,宏程教育、中文在線聯合主辦的首屆中國基礎教育「新教學」觀摩研討活動(小學語文專場)在江蘇省常州市武進區星河實驗小學報告大廳成功舉行。
-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專心培養地球科學人才
【首屆「招辦主任光明大直播」】 光明日報記者 陳鵬 徐譚 「好厲害,我都想去學了」「好華麗」「這都是無價之寶」……6月26日上午11時許,首屆「招辦主任光明大直播」走進中國地質大學(
-
基於創課堂AI雙師教學校際觀摩研討活動圓滿舉行
基於創課堂AI雙師教學校際觀摩研討活動圓滿舉行 2020-11-11 16:00:39 來源:商業頻道
-
中國地質大學分營:科學營,一次與地球科學的邂逅之旅
茫茫宇宙中漂浮著一顆蔚藍色的星球,我們在那裡生存繁衍,那是我們賴以生存的生命家園——地球。為使廣大青少年走進地球科學,深入了解地大,2020年青少年高校科學營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分營於8月15日正式開啟。
-
中國地質大學分營:科學營,一次與地球科學的邂逅之旅
茫茫宇宙中漂浮著一顆蔚藍色的星球,我們在那裡生存繁衍,那是我們賴以生存的生命家園——地球。為使廣大青少年走進地球科學,深入了解地大,2020年青少年高校科學營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分營於8月15日正式開啟。
-
NWU工科專業首次 | 地質工程、資源勘查工程專業通過教育部工程教育認證
2個專業通過認證這是西北大學工科專業首次通過工程教育認證教育部工程教育認證是實現工程教育國際化的重要標誌,也是我國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舉措。2017年12月,2個專業認證申請獲得受理。2018年6月,經現場考查,2個專業通過專家組審查。「十三五」期間,西北大學實施《西北大學本科教育質量提升計劃》,大力推進工程教育認證工作。通過此次工程教育認證,學校在培養目標、畢業要求、課程體系、師資隊伍等方面進行了全面的梳理,確立了「學生中心、產出導向、持續改進」的教學理念,促進了專業建設和教學改革,提升了人才培養質量。
-
...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第三次全體委員會議暨第八屆全國地質工科...
教育部高等學校地質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第三次全體委員會議暨第八屆全國地質工科院長論壇於11月21日-23日在長沙召開,本次會議由教育部高等學校地質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主辦、中南大學承辦。地質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全體委員及全國地質類專業高校的近300多位教師參加了這次會議。我院教育部地質類專業教指委委員餘繼峰、地科學院院長常象春、副院長尹會永參加了會議。
-
理解數學·理解學生·理解教學 ——蘭州市第五十六中學基地校組織 「自學·議論·引導」教學法2019年教學觀摩研討活動
為進一步推進李庾南老師「自學·議論·引導」教學法在蘭州市第三片區及皋蘭縣初級中學的實踐應用,促進課堂教學改革、提升初中數學教師專業能力,提高初中數學教育教學質量,充分發揮名師的示範、引領、輻射作用。2019年11月29日,蘭州市第五十六中學舉行基地校「自學·議論·引導」教學法2019年教學觀摩研討活動。
-
「深地過程與地球宜居性」香山科學會議召開
9月21日,以「深地過程與地球宜居性」為主題的香山科學會議第675 討論會聘請中國科學院廣州地球化學研究所研究員徐義剛、中國地質大學(北京)教授李曙光、中科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員朱日祥和南京大學教授沈樹忠四位中科院院士擔任會議執行主席。 討論會圍繞「地球深部結構和深部引擎」「地球物質循環與宜居地球」「重大地質事件與宜居地球」「地球內外系統的聯繫機制」等中心議題進行了深入討論。
-
中國地質大學分數線,2020湖北預估線,「中國地球科學最高學府」
導讀:「中國地球科學最高學府」,中國地質大學近二年全國錄取分數線,2020湖北預估線。學校簡介:中國地質大學位於武漢東湖之畔,南望山麓,教育部直屬全國重點大學, 是國家批准設立研究生院的大學,國家「211工程」、國家「雙一流」建設高校。學校以地球科學為主要特色,學科涵蓋理學、工學、文學、管理學、經濟學、法學、教育學、藝術學等門類。
-
我市舉辦首屆小學校長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展示活動
為推進思政課建設,提高校長思政課建設能力,引導校長走進思政課、上好思政課,激勵廣大思政課教師創新教學方法、提升教學質量,推動形成全社會努力辦好思政課、教師認真講好思政課、學生積極學好思政課的濃厚氛圍,市教育局12月29日在山南小學舉行首屆小學校長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大賽及觀摩活動。
-
比地球更宜居!科學家找到24顆「超宜居星球」,上面會有生命嗎?
這個問題暫時還沒有定論,但科學家們以地球為模板對其他星球進行對比。宜居星球的可能性有很多,它或許是衛星,或許是行星,而宜居行星則一般為巖質行星,因為地球也是一顆巖質行星,生命需要在堅實的星球表面上生存,像木星、土星這些氣態巨行星並不具備這樣的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