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土地新的改革,未來農村土地究竟屬於誰?農民:左右為難
隨著農村的發展,農民的生活也發生了很多的改變,物價不斷上漲,糧食的價格卻並不高,對於在家種地的農民來說,雖然機械化的耕作越來越簡單,但是糧食的產量並未有著太大的改變,種地的收入難以支撐生活的需求。
農村收入低,城市發展卻是越來越快,與此同時農民不斷的進城,打工成為多數家庭最大的收入來源,家庭生活、教育和醫療都依靠打工來維持,農村的人口不斷降低,土地的管理自然也有所疏忽。
有專家表示,農村土地不能放鬆,土地資源珍貴,糧食的的生產更是吃飯的保障,針對目前農村的發展,土地或將有著新的改革。農民則是感慨,進城工資高,土地疏於打理,在家務農雖然不用背井離鄉,但是收入無法保障生活,未來農村土地究竟屬於誰,也是左右為難。
最近有消息報導,近年來城市逐漸朝著自動化發展,農民打工在有些崗位已經逐漸降低,工作的機會有所縮減,但是回到農村卻又不得不面臨新的問題,生活的壓力不會因為工作的改變而改變,農民的生活面臨一定的困擾。
報導稱,現在不只是年輕人不種地,能打工的中年人也是不想種地,土地的歸屬權到底又將何去何從讓人擔憂,對於農民而言,土地是生活的最後保障,但是卻無法滿足生活,有土地管理不夠精細,沒有土地生活保障更低,進退兩難。
曾有數據表明,如種植7畝田地,除去所有開支之後半年僅能結餘4千元左右,在如今高物價的前提下,一年收入萬餘元連生活都困難,由此可見僅靠土地收入已經很難保障農民的基本生活,改革早已勢在必行。
對此相關工作人員表示,農村要想發展更好,土地改革勢在必行,接下來土地或將迎來幾種變革,關係到70多萬村莊,農民朋友要關注。
第一,近年來土地確權不斷推進,如今也已逐漸進入了尾聲,為了應對新的環境,保障農民的權益,確權工作落實了土地所有權、承包權和經營權,實行三權分置,兩權抵押,讓農民拿到了土地證書,也確保土地所有權屬於自己所有。
對於農民來說,無論是土地流轉還是面臨集體承包經營,確權都是權益的保障,減少了許多隱晦的過程,農民也可以安心。
第二,農村土地性質屬於集體所有,在最初是不允許出租和流轉,此次土地確權,一定程度了增加了土地的用途,農民可以將土地以集體為單位來促進農民資產集中化,這也為農村土地流轉經營提供了有利的條件。
土地不能浪費,糧食關乎吃飯,人均土地不多收益自然不夠,讓土地自發的逐漸集中,願意從事農業的人去靜心耕作,無心農村的人則是可以選擇外出務工等,對於農民也就有著更多的選擇。
第三,隨著土地確權結束,未來農村土地有望於在一定程度上同等進行市場流通,這也為未來宅基地入市奠定了堅實的基礎,讓農民的收入有著更多的渠道。
農村不僅有著土地種植糧食,也有著大量的宅基地,相比於閒置浪費,逐漸讓宅基地產生價值,無論是從事農家樂還是各種相關規定允許的行業,出租產生收益等都可以充分利用土地資源,農民增加一份收入。
相關專家表示,土地流轉或入市對於農民來說是一把雙刃劍,雖說該政策可以最大程度上提高土地價值,但也增加了一部分的風險,畢竟土地對於農民的意義很大,如果單純的為了眼前的利益失去了土地,而又沒有養老金的保障,老年生活或將有著更多的困擾?
農村發展不斷前行,對於土地的改變你又是怎麼看的呢?歡迎下方留下你的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