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夢中華·魅力僑鄉行|文昌:航天帶出小康村

2020-12-19 騰訊網

「喏,上個禮拜,『天問一號』就是從那裡升空的,站在我們這裡看得清清楚楚。」7月30日,距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7公裡的龍樓鎮海邊村民宿,依舊滿房,航天發燒友們、遊客們坐在觀海的露臺上喝著椰子水,享受這片星辰大海的愜意。

僑鄉文昌,因航天之城這張靚麗的新名片,備受關注。這裡既是散布在全球的120多萬華僑的故鄉,也是中國第四座航天之城,擁有唯一的濱海發射場。近年來,航天給文昌龍樓鎮帶出了一個個小康村。「航天小學」「航天農莊」「航天集貿市場」等在小鎮湧現,當地群眾紛紛圍繞航天主題創業就業。截至目前,龍樓鎮有商鋪900多家,其中酒店和賓館32家,創造了5000多個就業機會。2019年,龍樓鎮人均年可支配收入16514元,是2009年的三倍。

堅守:鑽石大道成了致富路

「如果龍樓沒有航天發射場,我們還是一家夫妻店,起早貪黑,日子過得緊巴巴。」好聖村坐落於銅鼓嶺山腳下,距離文昌航天發射場僅7公裡。村民林春雪經營的農家樂,就在人來人往的村口,平日滿座,趕上火箭發射的前後幾天,食客在店門口排隊等座。

林春雪原本經營一家小賣部,兼修理摩託車。10年前,連接銅鼓嶺景區和龍樓鎮墟的鑽石大道建成通車,她看到了商機。當時,周邊村莊幾公裡內,沒有一家飯館。林春雪成了「吃螃蟹」的第一人。

小飯館開業之初,「只有問路的、歇腳的,很少有點菜吃飯的,開業後的三四年一直虧本」。林春雪一度灰心想做回小賣部,或者出去打工。

轉機發生在2016年6月,長徵七號運載火箭在文昌首發成功。只有兩萬多人口的龍樓小鎮一下子湧來了十幾萬看火箭發射的人。小鎮的餐館、酒店瞬間爆滿。

此時,文昌市也看準了龍樓的航天旅遊產業,在好聖村等發射基地的周邊村莊,力推美麗鄉村建設,保持原有的椰林、瓊北民居建築原貌不變,刷新外立面,增設水泥石板小路,加配汙水處理廠、垃圾轉運站等設施,並進行亮化、綠化、美化。只有11戶68口人的小漁村好聖村,成了遠近聞名的鄉村旅遊打卡地。原本種田、出海為生的村民在家門口端上了「旅遊飯碗」。

林春雪的小飯館收入立馬翻番。她不僅翻新擴建了房子,還請了六七名服務員,把小飯館擴成了農家樂。這下,鑽石大道真正成為閃亮的致富之路。

「上次發射的火箭是去建空間站,這次是去探火星。」林春雪識字不多,但說起火箭發射來頭頭是道,食客討論得多了,遊客問得多了,她耳濡目染,也懂了。每次發射,她都很激動,放下手裡的鍋鏟,跑到海邊擠在人山人海裡,踮起腳來拍照。

歸來:星辰大海在眼前

「如果龍樓沒有航天發射場,我大概還在外面漂著。」土生土長的龍樓人黃元,初中畢業後就到深圳打了10年工,攢錢後和妻子到拉薩經營民宿。「開了3年,賺了些錢,但心裡總不踏實,想著有一天回到文昌。」

2016年,黃元盤掉了拉薩的民宿,回到龍樓,在海邊村租了一間臨海舊宅,取名雲捲雲舒海景客棧。為了能趕上火箭在文昌的首發,他和妻子親自上陣,要改造出一間面朝大海、有著濃濃僑鄉風情的大房子。

可惜緊趕慢趕,還是沒趕上火箭在文昌的首發。開業後的21天裡,一個客人都沒有。當地人來海邊村是為了買剛靠港的新鮮漁獲,遊客更是不知道好聖村的身後還有一個小漁村。村裡的道路又窄又爛,海邊垃圾成堆,垃圾車進不來,每晚收工後,黃元用摩託車載著一袋袋垃圾運出村子。旅客住了一回便不想再來。

正當黃元以為要一直與垃圾鏖戰下去時,海邊村被納入美麗鄉村建設。龍樓鎮政府派人清理、轉運了海邊的垃圾,並硬化、美化、綠化了海邊村的路。一個破舊的小漁村刷新顏值,煥發青春,引來了大批外來客。很多旅居海外多年的文昌華僑,會來這裡尋找僑鄉記憶。海邊村陸續開張了三家民宿、兩家飯館。

前不久,一位9歲的住客讓黃元萌發了繼續改造客棧的想法。「中國發射了多少火箭,成功的和失敗的,每代火箭的設計師是誰,這孩子說得一字不差,可惜客棧沒能提供更多的科普服務。」黃元打算在客棧的房間增添更多的航天元素,同時在村裡建一個航天科普驛站,讓遊客感覺到星辰大海就在眼前。

展望:航天種子落地生根

「如果龍樓沒有航天發射場,我可能還在中藥材種植基地裡修枝剪葉。」在好聖航天農莊舒適的蔬菜大棚裡,一排排綠油油的瓜果正茁壯成長,技術主管符哲向記者展示的航瓜維妮、航瓜綠龍掰下來即可生吃。「這些可都是上過天的種子種出來的瓜。口感更脆、更清甜,蟲害也比普通的果蔬少,所以我們基本不需要噴農藥。」

符哲是龍樓鎮紫微村人,家離好聖航天農莊不過1公裡。2005年,還在上小學的他聽說龍樓會成為航天發射基地。那時,他仰望夜空,經常能看到流星划過龍樓的天空。「我們這裡有紫微村、星光村。」符哲說,光從這些村名,就能感受到龍樓人對「手可摘星辰」的浪漫嚮往。

儘管大學畢業後在武漢從事室內園藝設計工作,收入穩定,但符哲內心一直渴望要回龍樓。「文昌不一樣了,有了航天,我們不用再像祖祖輩輩的文昌人那樣,漂洋過海到外面討生活。」

2018年10月,海南荷泰酒店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在好聖村打造航天農莊並招聘技術主管,符哲得知後立即前來應聘。公司從村裡租來2畝蔬菜大棚和20畝閒置土地,準備種植航天育種蔬菜。

符哲說,一開始對這些上過天的種子高看一眼,以為經歷高壓、缺氧、失重的種子肯定與眾不同。可第一茬種下去,有些品種長勢「愁人」。探究原因和試種了幾輪,才知道原來上過天的種子也有「個性」,有些不適合無土栽培,有些不適合露天種植。

兩年下來,符哲摸索出了航天蔬菜的種植方法,好聖農莊迎來豐產豐收,前來採摘、品嘗、觀賞的遊客絡繹不絕,旺季時每個月能賣出1萬元的果蔬。農莊還通過種植航天牧草餵養文昌雞、黑山羊,發展航天畜禽養殖,種養出來的農產品直供農莊餐廳。

今年,公司聘請專人重新設計規劃,正在擴建餐廳,並規劃出17間傳統民宅發展航天民宿,將航天書屋、航天模型、航天體驗等航天文化項目融進民宿,提升遊客的體驗感。符哲說:「看著龍樓一天天變美變好,有越來越多的龍樓人、文昌人回到這裡,建設家鄉。」

香港文昌同鄉會會長符文靜對家鄉的深厚感情溢於言表:「我的家鄉文昌是一個很美麗、很富裕的地方,人傑地靈、人才輩出,我為家鄉感到自豪。」

相關焦點

  • 新時代·幸福美麗新邊疆 | 探訪文昌航天主題樂園 網媒記者開啟...
    南海網、南海網客戶端文昌6月12日消息(南海網記者 任桐)6月12日,「新時代·幸福美麗新邊疆」海南行網絡主題採訪活動來到文昌航天主題樂園。14家中央重點新聞網站的20多名記者共同品味文昌這座古老小城美麗嬗變,開啟新一代航天城的「發現之旅」。  近距離體驗航天「魅力」  走進文昌航天主題樂園,網媒記者立刻被這裡的航天元素所吸引。「通過參觀文昌航天主題樂園,學習了不少航天方面的知識。同時,也親眼看到了中國航天事業發展的成就。」中國日報網記者王晗說。
  • 海南日報數字報-文昌邀您感受航天魅力體驗椰鄉風情
    「似半月倒影,自古人傑地靈,熱帶的季風,吹過椰林十裡飄香,雄偉銅鼓嶺,群峰連綿不斷,七州列島宛如仙境,木蘭為你指引著航向,這就是文昌,百萬華僑的故鄉,凝聚著世界關注的目光……」  一首歌,道不盡文昌的美,唯有走近她、了解她,才能領略她的風情和獨具特色的魅力
  • 海南文昌- 椰子之鄉,海南孔廟,宋慶齡祖居,航天基地
    出機場並沒有想像中的酷熱,8月份的海南,空氣中有些絲絲涼意。一路樹木蔥翠,繁花似錦,跟內陸並無兩樣。當看到路邊的棕櫚樹、椰子樹,提醒著人們,這裡是海南。抵達文昌,看到最多的是椰子樹,成排成行,鬱鬱蔥蔥,隨風飄舞,在海邊、在路旁、在建築周圍,椰林以優美的舞姿在歡迎著遊客的到來。
  • 臺灣青年嶺南行走進江門 感受僑鄉獨特魅力
    江門日報訊 (記者/皇智堯 通訊員/林希楠) 昨日(12月6日),由省海峽兩岸交流促進會、省文化和旅遊廳主辦,江門市臺港澳事務局、韶關市臺港澳事務局承辦的第七屆臺灣青年嶺南行之廣東世界遺產探尋之旅走進江門
  • 探訪文昌南洋美麗匯:現代南洋風與本地文化的碰撞
    中新網海南新聞9月21日電(凌楠)9月20日,「服務自貿港 ,文化興文昌」海南文昌融媒體行採訪團來到文昌市龍樓鎮南洋美麗匯,這是一個彰顯文昌僑鄉文化特色的旅遊目的地。該項目已經竣工,計劃將今年年底開業迎賓。文昌市龍樓鎮南洋美麗匯。
  • 推進文昌國際航天城建設 實現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主動融入新發展格局,科學謀劃部署文昌「十四五」時期及未來長遠發展,穩步推進海南文昌國際航天城建設。文昌主動把握機遇、錨定奮鬥目標,以海南文昌國際航天城建設為總抓手,圍繞旅遊、現代服務和高新技術三大產業廣招商、擴投資、上項目,為高質量高標準建設海南自貿港貢獻文昌力量。  堅持創新引領,推動航天城建設邁上新臺階。今年以來,國際航天城「三橫五縱」路網工程、文昌超算中心等項目相繼開工,目前已有100餘家企業在園區註冊。
  • 航天日專題直播在中華航天博物館啟動
    今天上午,以「弘揚航天精神、擁抱星辰大海」為主題的航天日專題直播在位於豐臺區東高地街道的中華航天博物館啟動,同時,豐臺區聯合中國航天科工三院同步開展科普課堂、航天線上答題競賽等系列活動,為廣大航天愛好者和中小學生提供普及航天科普知識、感受航天精神、傳承航天文化的平臺。作為中國航天事業發祥地,豐臺區有著深厚的航天文化底蘊。
  • 文昌航天旅遊吉祥物求取名 採用獲千元航天禮包
    人民網海南視窗海口6月14日電 文昌航天旅遊吉祥物今起邀您來「取名」,根據公布的3個吉祥物圖片形象,對每一吉祥物分別徵集命名。作品一旦被採用,將獲得價值1000元的航天禮品禮包,徵名截止日期6月25日。
  • 老華僑追憶僑鄉海南文昌文南老街鄉情風貌
    老華僑追憶僑鄉海南文昌文南老街鄉情風貌
  • 改造後的僑鄉文昌文南老街讓80後店主生意興隆
    改造後的僑鄉文昌文南老街讓80後店主生意興隆   中新網文昌4月1日電(呂燕顏)海南僑鄉文昌文南老街,街道不長,卻商鋪林立,聚集著上百家服裝店、玩具店、理髮店、照相館……它的街面不寬,卻人頭攢動,小轎車、摩託車、舊式拉貨單車川流不息……  在文南老街一家不足10平方米的小店鋪內,「80後」店主陳彩虹正忙著將剛從海口託運回來的摩登服裝、時尚小飾品擺上貨架。
  • 文昌南洋兄弟民宿:詩情畫意,體驗漁家生活
    9月20日,「服務自貿港 ,文化興文昌」海南文昌融媒體行採訪團30多人來到文昌市東郊鎮東郊碼頭下東村南洋兄弟民宿,並坐船遊覽了八門灣紅樹林。文昌南洋兄弟民宿 。劉洋 攝  南洋兄弟民宿面朝廣闊無垠的南海,環抱天然礁石港灣,可東觀銅鼓嶺,西望航天發射塔。
  • 追夢航天向天行——西昌衛星發射中心航天報國50年全景掃描
    新華社西昌12月23日電題:追夢航天向天行——西昌衛星發射中心航天報國50年全景掃描李國利、黃國暢、王玉磊隨著長徵八號首飛成功,西昌衛星發射中心2020年度發射任務圓滿收官。至此,這個中心組建50年來,先後使用10多型火箭實施160多次航天發射,成功將200多個各類太空飛行器送入太空。
  • 文昌旅遊城市推介暨文化交流活動在泰國舉辦
    人民網訊 近日,由文昌市人民政府主辦、中共文昌市委宣傳部、文昌市旅遊和文化廣電體育局(以下簡稱文昌市旅文局)承辦、泰國海南會館協辦的「航天文昌 魅力僑鄉」2019海南文昌(曼谷)旅遊城市推介暨文化交流活動在泰國曼谷的泰國海南會館成功舉辦。現場交流互動氣氛熱烈,效果具佳。
  • 零距離接觸航天科技 「航天精神中華行」杭州站啟動
    浙江在線10月17日訊(見習記者 何冬健 通訊員 張振翔)10月16日上午,「航天精神中華行」(杭州站)活動在浙江展覽館正式啟動。本次活動以「銘記中華歷史,傳承航天精神」為主題,在現場設置了「兩彈一星」、長徵火箭、載人航天、衛星應用、深空探測、航天科技互動、航天技術應用、趣太空VR體驗等50多項內容,展現了60多年來中國航天事業所取得的輝煌成就。
  • 海南鋪前大橋將通車:促進知名僑鄉文昌旅遊煥發新生
    壁畫點綴文昌馮坡美麗鄉村鳳美村。 凌楠 攝中新網文昌12月5日電 題:海南鋪前大橋將通車:促進知名僑鄉文昌旅遊煥發新生記者 張茜翼海南鋪前大橋主橋日前順利合龍,預計今年底或明年初通車,它建成後將把文昌、海口連為一體。
  • 遊玩文昌,文昌介紹
    文昌,為海南三大歷史古邑之一,海南閩南文化發源地,國第四座航天之城,有中國椰子之鄉、華僑之鄉、國母之鄉、航天之鄉、將軍之鄉、書法之鄉以及長壽之鄉等「九鄉」之美譽,自然風景優美,文化底蘊深厚,有椰子大觀園、雲龍灣、高龍灣、銅鼓嶺等著名景點,被譽為「陽光東海岸上的明珠」。
  • 航天遊帶來新客人
    「走,我們一起去海南文昌,看火箭發射!」這是今年11月,北京姑娘馮珏收到的一則朋友的邀請。隨後,她毫不猶豫買了機票,決定來一場說走就走的「追火箭」之行。文昌市旅遊投資控股有限公司旅遊運營總監馬俠告訴海南日報記者,近年來,前往文昌航天主題樂園的遊客量逐年增多,航天科普大講堂接待了一批批來自島內外的青少年學子。每年4月,「中國航天日」來臨之際,文昌航天科普中心還會參與舉辦航天主題系列活動,傳承航天精神,讓更多青少年體驗科技魅力。
  • 豐臺「航天日」 中華航天博物館線上直播開館
    4月24日,第五個「中國航天日」當天,以「弘揚航天精神、擁抱星辰大海」為主題的航天日專題直播在位於豐臺區東高地街道的中華航天博物館啟動,同時,豐臺區聯合中國航天科工三院同步開展科普課堂、航天線上答題競賽等系列活動,為廣大航天愛好者和中小學生提供普及航天科普知識、感受航天精神、傳承航天文化的平臺
  • 文昌借力航天科技守好青山綠水
    「支持海南布局建設一批重大科研基礎設施和條件平臺,建設航天領域重大科技創新基地和國家深海基地南方中心,打造空間科技創新戰略高地」的大背景下,文昌市在文城和清瀾區域之間選取1.8萬畝土地作為文昌國際航天城起步區,啟動文昌航天超算中心暨航天大數據產業集群項目建設,於今年1月21日成功發射海南省首顆商業衛星「文昌超算一號」,建成文昌市資源環境監管大數據服務平臺,在全省率先將航天超算大數據、衛星遙感等技術運用到生態環境監管領域
  • 海南文昌加速打造航天產業集群
    新華社海口11月25日電(記者陳凱姿)隨著嫦娥五號探測器的成功發射,海南文昌航天產業邁上新起點。記者25日從在海口舉辦的首屆文昌國際航空航天論壇上獲悉,海南正持續加大航天產業和太空經濟的支持力度,打造以航天高端產品研發製造、空間大數據、空間信息應用為代表的產業集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