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昌借力航天科技守好青山綠水

2020-12-16 騰訊網

  哪裡河流有排汙?哪裡有非法養殖的魚蝦塘?哪裡有非法採砂採礦?哪裡有違法建築的苗頭?近年生態環境的變化趨勢如何?……如今,在文昌,打開電腦網頁,或者點擊手機上下載安裝的軟體,便可從衛星圖上清楚地看到每一塊森林、河流、海洋和陸地,讓破壞生態環境的行為無處遁形。

  文昌航天發射場 西海 攝

  得益於航天資源優勢,在中央明確了海南「三區一中心」的戰略定位、國家提出「支持海南布局建設一批重大科研基礎設施和條件平臺,建設航天領域重大科技創新基地和國家深海基地南方中心,打造空間科技創新戰略高地」的大背景下,文昌市在文城和清瀾區域之間選取1.8萬畝土地作為文昌國際航天城起步區,啟動文昌航天超算中心暨航天大數據產業集群項目建設,於今年1月21日成功發射海南省首顆商業衛星「文昌超算一號」,建成文昌市資源環境監管大數據服務平臺,在全省率先將航天超算大數據、衛星遙感等技術運用到生態環境監管領域。

  同時,文昌採取「邊規劃、邊招商」的方式推進起步區建設,將文昌超算中心暨航天大數據產業集群項目現有建成區域作為航天城起步區的產業孵化區,委託中國信通院開展航天產業孵化器的編制工作,擬將其打造成航天和5G等高新技術應用的展示和應用示範區,加快推進海南文昌國際航天城建設,爭當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的排頭兵。

  借力航天優勢闖出環保新路

  「海南椰子半文昌」。文昌,自古地理位置獨特、生態環境優美,這裡擁有銅鼓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東郊椰林、會文溼地等自然資源,野生動植物資源豐富,海岸線長達289.82公裡,擁有潮間帶灘涂8963公頃,有著讓人流連的綠水青山。

  然而,近年來,由於不合理的開發利用,生態環境保護問題日益突出。如何加快整改,建立科學監管體系,讓最好的生態環境,配上最先進的管理水平,迫在眉睫。

  航天,是文昌發展的獨特優勢和最強勁引擎。這裡有低緯度的濱海發射場,具有可減少推進劑消耗、提升運載能力,降低發射成本、射向範圍寬廣、可滿足多種太空飛行器發射任務、安全性高等優勢;這裡,已陸續圓滿完成長七、長五首飛,天舟一號發射等一系列重大發射任務,後續將主要承載重型運載火箭、探月工程、載人航天工程等一系列具有國際重大影響的任務,目前承載著我國多顆遙感衛星的數據接收運行任務,具有強大的衛星數據接收能力。

  為此,文昌市委、市政府敢為人先、主動作為,積極借力航天優勢,引進航天科技集團、中科院、現代科技集團、長光衛星、海南聚能科技創新研究院、國智恆北鬥等單位和企業,加快了商業航天技術應用和推廣的步伐,並結合文昌實際,率先將衛星遙感大數據應用於生態環境保護,為守護青山綠水闖出一條新路子。

  今年1月21日,成功發射升空的「文昌超算一號」進入預定軌道,與此前發射的10餘顆長光衛星組網,實現超大海域的快速覆蓋,實時採收全新視野的對地空間數據。與此同時,文昌市資源環境監測監管大數據服務平臺也迅速進入研發試驗階段。經過一段時間的籌謀,該平臺得以順利上線,即將啟用「兩違」整治監管、河長制管理、非法採砂採礦監管、生態環境保護服務等四大應用示範系統。

  率先開發四大應用示範系統

  文昌市資源環境監測監管大數據服務平臺具體內容包括:一套數據體系、一個基礎平臺、四大應用示範系統。

  其中,一套數據體系指的是建立文昌市全域統一的時空數據基準,集成全域覆蓋的多比例尺、多類型、多時相地理信息,集成全域的多尺度多時相衛星遙感數據構成時空影像信息等;一個基礎平臺是指全市統一、按需服務的基礎平臺,可提供提供數據管理服務、數據分析服務、平臺運營維護等。

  四大應用示範體系聚焦當下環保問題熱點,主要有「兩違」整治監管系統、河長制管理信息系統、非法採砂採礦監管系統、生態環境保護服務系統,可全面、高效、精準、公正地為水務、綜合執法、國土等部門開展業務提供圖文數據分析和決策支撐。

  與應用體系相對應的,文昌市還將全市轄區劃分成多個責任網格,每個網格安排工作人員,及時對網格內的反饋問題作出處理。

  值得一提的是,「兩違」整治監管系統設置有定位調查的功能,網格巡查員可通過手機APP平臺,隨時隨地比對查詢巡查地段建築物是否合法;河長制管理信息系統可追蹤各「河長」巡查軌跡,當巡查發現排汙口時,巡查員需追蹤溯源,了解排汙口的情況,並拍圖和視頻上傳系統,可進行大數據分析。

  文昌市政府相關負責人介紹,通過衛星遙感大數據,不僅可以及時、準確地發現違規違法破壞環境的行為,予以監控和管理,而且,通過每月數據的跟蹤、比對,也能清楚地看到文昌境內生態環境的變化趨勢。未來,文昌的資源環境監測監管大數據服務平臺還將增加用戶互動功能,發動市民遊客拍照上傳,進一步完善文昌生態環境監管機制體制。

  文昌經驗值得推廣複製

  「文昌河經過一段時間的治理,水質已經有明顯改善,以前從衛星上看是黑色的,現在已經變黃、漸清,局部有一段暗黑處,疑似仍有人偷排,我們可以按照定位地址讓無人機跟進拍攝以核實,核實後的信息會反饋給相關部門及時處理。」

  打開資源環境監測監管大數據服務平臺,操作人員一邊演示一邊解說,整個文昌,甚至整個海南島的地理環境都能清晰看到。

  衛星遙感大數據應用圖示

  業內人士注意到,文昌衛星遙感大數據應用服務平臺有五大特點和優勢:首先是全,利用衛星的開闊視角,可全面觀測地面情況,這是無人機等手段遠遠不及的;其次是快,文昌以政府購買服務的方式,委託相關企業進行圖文資料搜集和大數據分析,可每月進行匯總和比對;第三是準,衛星大數據結合地面無人機影像,可準確捕獲生態環境信息,防控破壞生態環境行為;第四是省,改變傳統地面小網格化的「人海戰術」,節省了大量人力、物力和財力;第五,以電腦代替人腦,客觀地記錄和反饋,可以有效防止人為監管的腐敗,促進實現公正、公平。

  「我們希望更加高效、科學地進行環境治理,全面提升生態文明程度,為海南探索建設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提供文昌實踐案例。」文昌市政府主要負責人說,衛星遙感大數據助力環保不僅在文昌可以施行,在整個海南島甚至全國範圍都可以推廣、複製。

  文昌航天超算大數據產業集群項目

  文昌航天超算中心設計效果圖

  依託文昌航天發射中心,以航天超算中心為核心,收集航天大數據,集中推進航天信息科技、航天空間信息、航天裝備設計、航天生命科學四大產業園區建設,可為海南創新產業即時提供全球空間、地理、在線人流、車流及城市交通數據,同時為全域環境汙染、農業生產、病蟲害防治、安全生產、抗災救災提供即時數據及圖像視頻等服務。項目規劃佔地面積約1060畝,總建築面積約90萬平方米,計劃分兩期建設完成。

  來源:海南日報

  記者:李佳飛

  註:本圖文由文昌發布編輯發布,轉載須註明出處。

相關焦點

  • 海南日報數字報-借力航天科技 守護青山綠水
    3月23日,海南日報記者來到文昌航天超算中心,工作人員劉琪源一邊演示文昌航天大數據服務平臺作業系統,一邊這樣介紹道。  為加強生態環境保護,文昌市藉助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的地緣優勢,引進航天超算大數據產業集群項目,率先在全國市縣一級將衛星遙感、航天超算等航天應用技術運用到具體實踐中,開發建設了文昌市資源環境監測監管大數據服務平臺,助力執法部門提高效率。
  • 海南日報數字報-借力航天科技 呵護青山綠水
    ■ 本報記者 李佳飛  經過近一年的謀劃醞釀和研發,文昌市資源環境監測監管大數據服務平臺正式上線運用,在全省率先將航天超算大數據
  • 嫦娥五號為什麼要在文昌發射?海南又為什麼會成為航天熱土?
    關注「黑洞科技觀察」傳遞科技背後的思考今天凌晨4時30分,在海南文昌航天發射中心,長徵五號運載火箭成功將嫦娥五號送入預定軌道。在靜待嫦娥五號返回的同時,讓我們把目光轉向海南文昌,看看我國維度最低的航天發射中心,到底有什麼不一樣?為什麼前四次嫦娥發射任務,都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而這次卻選在了文昌航天發射中心?
  • 海南文昌加速打造航天產業集群
    新華社海口11月25日電(記者陳凱姿)隨著嫦娥五號探測器的成功發射,海南文昌航天產業邁上新起點。記者25日從在海口舉辦的首屆文昌國際航空航天論壇上獲悉,海南正持續加大航天產業和太空經濟的支持力度,打造以航天高端產品研發製造、空間大數據、空間信息應用為代表的產業集群。
  • 文昌「三招」夯實航天科技城產業基礎
    堅持規劃先行 完善配套設施 大力招商引資文昌「三招」夯實航天科技城產業基礎  本報文城3月19日電 (記者李佳飛 張期望 特約記者黃良策)記者今天從文昌市獲悉,為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的「建設航天強國」「實施軍民融合發展戰略」和省第七次黨代會關於建設文昌國際航天城的部署
  • 文昌清瀾大橋開通 東郊借力打造椰林風情旅遊小鎮
    其中,受益最大的文昌東郊鎮將借力打造成椰林風情旅遊小鎮。  清瀾大橋開通企業受益 1年可省60萬運輸成本  進入文昌東郊鎮,隨處可見結滿果子的成片椰子樹和大大小小的椰子加工廠,「椰子之鄉」的美稱名副其實。
  • 文昌航天旅遊吉祥物求取名 採用獲千元航天禮包
    人民網海南視窗海口6月14日電 文昌航天旅遊吉祥物今起邀您來「取名」,根據公布的3個吉祥物圖片形象,對每一吉祥物分別徵集命名。作品一旦被採用,將獲得價值1000元的航天禮品禮包,徵名截止日期6月25日。
  • 文昌旅遊LOGO新鮮出爐 三個航天吉祥物邀您來起名
    LOGO以國際慣用符號與文昌之「文」字結合而成,寓意著空天與文化的交融,彰顯航天科技的速度與力量,具有極強的視覺感。天際線一划而過,代表著劃出了浩瀚的外太空,劃出了碧海的海平面,更劃出了文昌的航天文化與全域旅遊的融合,實現了航天夢想與千年文昌的天人合一。
  • 追夢中華·魅力僑鄉行|文昌:航天帶出小康村
    7月30日,距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7公裡的龍樓鎮海邊村民宿,依舊滿房,航天發燒友們、遊客們坐在觀海的露臺上喝著椰子水,享受這片星辰大海的愜意。 僑鄉文昌,因航天之城這張靚麗的新名片,備受關注。這裡既是散布在全球的120多萬華僑的故鄉,也是中國第四座航天之城,擁有唯一的濱海發射場。近年來,航天給文昌龍樓鎮帶出了一個個小康村。
  • 新時代·幸福美麗新邊疆 | 探訪文昌航天主題樂園 網媒記者開啟...
    14家中央重點新聞網站的20多名記者共同品味文昌這座古老小城美麗嬗變,開啟新一代航天城的「發現之旅」。  近距離體驗航天「魅力」  走進文昌航天主題樂園,網媒記者立刻被這裡的航天元素所吸引。「通過參觀文昌航天主題樂園,學習了不少航天方面的知識。同時,也親眼看到了中國航天事業發展的成就。」中國日報網記者王晗說。
  • 「中國航天公益形象大使」走進海南文昌航天小學
    11月23日,國家航天局新聞宣傳辦公室聯合海南省委宣傳部、中國航天基金會舉辦了「我的航天故事」——「中國航天公益形象大使」走進海南文昌航天小學活動。  國家新聞出版總署原副署長李東東,西昌衛星發射中心原黨委書記孫保衛,中國探月工程總設計師、中國航天公益形象大使吳偉仁,湖南省政協常委、湖南省政協文教衛體和文史委員會副主任、中國航天公益形象大使汪涵,國家航天局新聞宣傳辦公室主任孟華,海南省委宣傳部副部長、海南省新聞辦主任吳澤明、中國航天基金會秘書長王程、海南省委宣傳部新聞處副處長潘楊、文昌市委宣傳部部長李嬌慧等嘉賓出席本次活動
  • 61歲「西瓜王」航天育種文昌西瓜(圖)
    身為海南省西瓜專業協會會長、海南創利農業公司董事長的梁亞寬,曾兩次把文昌的西瓜種子送上太空旅行。  梁亞寬說,文昌西瓜以果肉細脆、含糖量高、口感好享有盛名。2005年5月,他將8個品種的西瓜種子用特快專遞寄到北京。隨後,這批西瓜種子轉交給國家農業部,經國家農業部與國家航天部聯繫,國家航天部同意海南文昌的西瓜種子隨「神舟六號」飛船進入太空。
  • 遊玩文昌,文昌介紹
    文昌,為海南三大歷史古邑之一,海南閩南文化發源地,國第四座航天之城,有中國椰子之鄉、華僑之鄉、國母之鄉、航天之鄉、將軍之鄉、書法之鄉以及長壽之鄉等「九鄉」之美譽,自然風景優美,文化底蘊深厚,有椰子大觀園、雲龍灣、高龍灣、銅鼓嶺等著名景點,被譽為「陽光東海岸上的明珠」。
  • 40年「守廟人」講述文昌閣崇廉故事
    40年「守廟人」講述文昌閣崇廉故事 2020-12-23 20:1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文昌國際航天城攜手西安國家民用航天產業基地
    11月5日上午,文昌國際航天城管理局與西安國家民用航天產業基地管委會在西安籤署《友好園區合作協議》,雙方就開展「飛地經濟」合作、共辦航天主題活動、定期交流互訪、建立聯合工作小組等方面將加強合作,締結為深度友好園區,擬通過友好合作,實現攜手共贏。
  • 推進文昌國際航天城建設 實現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主動融入新發展格局,科學謀劃部署文昌「十四五」時期及未來長遠發展,穩步推進海南文昌國際航天城建設。文昌主動把握機遇、錨定奮鬥目標,以海南文昌國際航天城建設為總抓手,圍繞旅遊、現代服務和高新技術三大產業廣招商、擴投資、上項目,為高質量高標準建設海南自貿港貢獻文昌力量。  堅持創新引領,推動航天城建設邁上新臺階。今年以來,國際航天城「三橫五縱」路網工程、文昌超算中心等項目相繼開工,目前已有100餘家企業在園區註冊。
  • 文昌航天漁人碼頭成旅遊景點 居民遊客享政策福利
    今年2月,航天漁人碼頭動工建設。8個月後,新建的大型海鮮碼頭全部完成招商,10多家餐廳、文創主力店、量販式KTV、精品超市、海鮮餐吧投入營業,這裡成為文昌旅遊新名片。現在,航天漁人碼頭平均每天能夠接待1000多名遊客,在國慶長假期間,甚至有一天接待遊客量達8000人。到這裡來遊玩吃海鮮的人中,不僅有文昌本地人,更多的是來自海口和島外的遊客。
  • 航天遊帶來新客人
    12月22日,長徵八號火箭發射之際,文昌銅鼓嶺海暇民宿臨近的海邊,早已匯集大量人群,大家仰望著不遠處的發射塔架,紛紛舉起手機,提前架好相機的則默默開始倒計時,只待烈焰噴薄、火箭騰飛的那一刻按下快門。文昌銅鼓嶺海暇民宿臨近海邊,靠近文昌航天發射場,是觀看火箭發射的理想之地,為佔據觀看火箭發射的最佳位置,民宿的房間早已被住客預訂。
  • 海南日報數字報-文昌邀您感受航天魅力體驗椰鄉風情
    在葫蘆村,總有前來休閒度假的遊客,他們或是在農家小院裡採摘、或是坐在村中的咖啡廳喝咖啡、品茗,遠離塵囂,怡然自得;在下東村,有將廢棄的老營房改造成的生態椰吧,有由村中空地「變身」而成的休閒廣場,還有剛從樹上採摘下來的新鮮椰子;在白土村,池水清碧,樹茂林豐,小鳥啁啾,好不愜意;在水吼村,幽然如世外桃源,淳樸的民風延續了500多年……  航天之城  隨著中國首個濱海航天發射場在文昌建成
  • 「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獲命名,基本滿足衛星發射各種要求
    這也是新建成的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首次執行飛行試驗任務。  視覺中國 圖我國在海南建設的新一代航天發射場,日前正式命名為「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這是我國自主設計建設的第一座綠色生態環保、完全對外開放的現代化新型航天發射場,將開啟我國發射大推力運載火箭的新徵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