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年「守廟人」講述文昌閣崇廉故事

2020-12-27 澎湃新聞

40年「守廟人」講述文昌閣崇廉故事

2020-12-23 20:1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民國長沙大鹽商李炳初在公館磚牆上雕飾青蓮

告誡後人清廉守節

實業家任理卿將公館取名竹益堂

寓意做人如竹剛直不彎

……

見證長沙600餘年文脈延續的文昌閣文物古建群

無聲回放著代代傳家的勤廉文化

今日,開福區湘雅路街道文昌閣社區邀請守護老街文物逾40年的「守廟人」,開展「文物頌廉」主題文化活動,由文物守護者分享好家風故事,並以文史廉政知識搶答等互動活動,弘揚傳播崇廉尚潔的文明價值理念。

「當年修復文昌閣及長沙縣學宮,就是為了重樹先賢之風,教化官民勤廉守節。」文昌閣街89號居民胡國斌的住處就是長沙城區僅存的文昌廟花廳一角,從他父親起全家就擔當起保護文廟古建的「守廟人」職責。史料記載,康熙22年,長沙知縣朱前詒帶頭捐款主持重修文昌閣及長沙縣學宮,期待屈賈、朱張遊歷講學過的長沙城能成為人才的淵藪。作為清廉知縣,其勵精圖治的故事如今仍被後人津津樂道。

81歲的居民遊嫦娥是民國大鹽商李炳初的兒媳,雖說公公1935年修建的老公館如今產權在公家,但她一直把這座銅柱青瓦的老宅當成生命的一部分來守護。三進深五開間的李炳初老公館,青石磚牆上雕刻著隱約可見的「青蓮」圖案,遊娭毑回憶說,當年先輩曾以青蓮圖案明志,告誡後人要清廉守節。

社區十街頭巷的任理卿公館又名竹益堂。其主人是「任氏雙老」之一的任理卿,曾任上海恆豐紗廠廠長,是實力救國的代表人物。自發在這裡守護文物50年的羅喜根夫婦說,以竹命名就是取竹剛正不阿之意。曾同住十間頭的任理卿堂兄、教育家任邦柱是廣益中學創始人,毀家辦學傳為佳話。

文昌閣社區黨委書記陳利霞告訴記者,社區通過提質提檔,將工農街56號破舊老院,升級建成廉政文化與文物歷史相結合的主題公園,將泥沙路面重新修繕,並在兩旁建設黨建文化長廊,以中國優秀家訓經典、傳統好家風為主題,藉助文物老街巷的淵源,把文昌閣老街建成清廉文化的網紅打卡地。

來源│長沙晚報全媒體記者 李卓 通訊員 李奕

編輯│炎炎

一審│饒麗

二審│李香

三審│李亞雄

出品│開福區融媒體中心

原標題:《40年「守廟人」講述文昌閣崇廉故事》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高州府學吳川風水布局,黃坡嶺頭文昌閣,俗稱文昌樓.布局五行文昌風水,改善孩子文昌大運!
    建於明洪武元年(1368年),民國1934年李漢魂將軍出資重修。      因是高州府學的魁星樓,名為:"文昌閣"。舊日閣上懸有"魁星樓"匾額。高州府學文廟建築,已陸續圮毀,現在吳川境內僅存文昌閣,閣高兩層10米左右。文昌閣為八角三級磚木結構建築,與北京天壇的祈年殿相似。閣的底層,四面闢有拱門,與田野相通,閣的第二層,四周虛窗,皆可輸轉。舊時登樓二眺,遠近大海,盡收眼底。
  • 保存這麼好的文昌閣,在廣西除了灌陽文市鎮月嶺,不知哪裡還有?
    網上看到一個資料,說文昌閣目前全國各省市共有文昌閣35座,其中最著名的當屬北京頤和園內的文昌閣。這35座文昌閣分布在中國哪些地方,我沒有考究,但當我見到廣西灌陽縣文市鎮月嶺村有這樣一座文昌閣時,我是暗自感到驚訝的。
  • 誰人知文昌閣內是啥模樣
    昨日下午,記者跟隨市文化廣電和旅遊局(市文物局)的工作人員,進入文昌閣內部修繕現場探訪,得以一窺文昌閣內部奧秘。記者在現場看到,目前,一、二、三層及周邊環境都在緊張施工中,整個工程在國慶節前將全部竣工。
  • 「嶺南古都」肇慶文昌閣二百餘年依舊
    「嶺南古都」肇慶文昌閣二百餘年依舊 2008年08月07日 02:16 來源:中國新聞網   作者 黃耀輝 李文華   由於城區學前東巷的部分民居拆遷,一座歷經二百四十九年的清代文昌閣「重見天日」,至今仍讓「嶺南古都」廣東肇慶人沉浸在厚重的歷史文化之中。
  • 遊記:大阪城內天守閣
    金碧輝煌的天守閣是大阪城內主體建築,它巍峨宏偉,鑲銅鍍金,十分壯觀。它面南而建,巍峨、秀麗的天守閣屹立在城中央,碧瓦白牆、雕梁飛簷,鬥拱綺戶,金碧輝煌。經過1997年3月的大相改修後,綠色屋頂上的黃金與白牆相互輝映,其華美的姿態得以重現。天守閣收藏約有8000件文物和資料,寺內收藏的法華經扇面,為日本的國寶。
  • 海南文昌東閣粿仔 味美又養生
    海南文昌東閣粿仔 味美又養生 2019年05月08日 15:13   來源:海南日報
  • 文昌閣片區的歷史文化遺蹟
    文昌閣片區的歷史文化遺蹟 長沙市開福區已啟動湘雅路街道文昌閣片區的有機更新改造。文昌閣片區還包括十間頭和工農街兩條主要街巷。這一片區雖在老城區城牆之外,但歷史底蘊十分深厚,有十餘處文物保護單位和著名歷史遺址,分別介紹如下。
  • 文昌東閣粿仔味美又養生
    東閣粿仔。海南日報記者 李佳飛 攝文昌民間有句諺語:「小吃小,能量大。小孩大人都能吃,文昌小吃甲天下。」說的是文昌擁有各色小吃,不僅味美,而且有益健康,因此,深受男女老少歡迎。而說到文昌小吃,東閣粿仔一定繞不過去。在文昌各地的酒店、老爸茶店和街頭的大排檔裡,都少不了東閣粿仔的身影。
  • 靖西舊州的文昌閣最獨特的地方
    舊州的文昌閣最獨特的地方在於——這是全國唯一一座建在水上的文昌閣,因為古代建造文昌閣的先人堅信「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成就萬物」。文昌閣吸收天地靈氣,閣中供奉著文曲星和魁星,自古就是考生們必去的朝聖之地!
  • 甲秀樓·文昌閣遊記(作者:廣州 劉建)
    《好山好水》微信公眾號推薦:甲秀樓·文昌閣遊記11月18日和20日,借給貴州中煙工業公司的青年骨幹培訓之機,參觀了貴陽的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甲秀樓·文昌閣。甲秀樓始建於明朝萬曆二十六年(1598年),取「科甲挺秀」之意,它是貴陽歷史的見證和文化發展史上的標誌,並作為「文昌閣和甲秀樓」的組成部分被確定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甲秀樓景區裡有一翠微園,由翠微閣、拱南閣、龍門書院組成,將明清古代建築的特色充分詮釋。
  • 文昌東閣粿仔怎麼樣?夜晚來東閣就為吃它!
    第9期 今天我又來東閣吃粿仔啦!不用想都知道這是一道非常有魅力的美食,不然我怎麼會又在夜晚為了它來到東閣呢?這次進的是一家東閣人強烈安利給我的非常傳統的小店。店鋪已經很老舊了,以至於我第一次從它跟前經過根本沒有看到它。 那麼,東閣人心中超級地道的東閣粿仔到底是什麼樣的味道呢?
  • 清遠市古建築「文昌閣」常吸引珠三角的虔誠信眾前來求神
    ,閣高兩層,木質樓梯,二樓供奉「九天開化文昌帝君之神位」,此神是傳統社會中主管文化教育的神靈。據 《馮氏族譜》記載,三和洞馮姓一族在歷代取得秀才以上功名者共有五十九人,其中明朝十一人,清朝四十八人。現在,村裡幾乎家家戶戶都有後人通過求學,成為醫生、教師、公務員、工程師等等,人才得以輩出。
  • 等待10年!萬象匯攜眾多頂級品牌登場!文昌閣商圈二次覺醒 !
    文昌閣商圈——曾經的蘇中北第一商圈;全揚州包括高郵寶應儀徵乃至泰州、淮安的消費者都一度對它趨之若鶩!風光無限! 可是伴隨著區域經濟的自我發展,以及多個商業體如雨後春筍般的湧出,文昌閣商圈的霸主地位正在逐步被挑戰;直到2013年文昌閣商圈的營業額首次被京華城超越,之後京華城商圈異地崛起,
  • 日本天守閣,最怕的是火
    有一種說法是:到日本一定要看天守閣,這是其有代表性的傳統木結構建築,也是日本歷史的縮影。現在,國寶級天守閣所在的日本松本城、姬路城等都開始緊急進行消防設備檢查,加強防火演練。天守閣,日本獨有建築天守閣又被稱為「天守」,據記載是戰國時代開始修建的大型城郭。
  • 寧波5A級景區,因為名字火了,這個小鎮講述了一個家族故事
    蔣氏故裡的主要的景點都在老街上,包括武嶺門、文昌閣、小洋房、溪口博物館等景點,老街就是那種每個景區都會有的那麼一條街,在街上大家可以買到溪口的各種特產,比如大芋頭和千層餅。我們穿過城門口走上臺階就能看到文昌閣,這裡是以前蔣介石的私人別墅和藏書樓,文昌閣建於清雍正9年也是清代溪口十大景點之一。
  • 臺南地標,登海神廟解讀赤崁樓歷史,觀文昌閣周邊感慨滄海桑田
    赤崁樓建築群庭院南面的海神廟和北面文昌閣,是兩座紅瓦飛簷的中國傳統建築,懸掛「赤崁樓」門匾的閣樓就是海神廟。安平古堡位於臺南,又稱奧倫治城、熱蘭遮城、安平城、臺灣城,是臺灣地區古老的城堡。每到黃昏落日景色優美,「安平夕照」也被譽為臺灣八景之一。雖已歷經多次整建,不復當年碉堡宏偉壯麗,但是所保存的豐富史料和代表的文化意義,仍是非常值得一遊的勝地。
  • 看廣陵文昌閣房價走勢
    其中廣陵文昌閣12月二手房參考均價18136元/平,環比11月上漲1.10%,同比去年同期上漲4.76%。一、文昌閣二手房房價走勢廣陵文昌閣12月二手房參考均價18136元/平,環比11月上漲1.10%,同比去年同期上漲4.76%。最近一年中,8個月房價上漲,4個月房價下跌。
  • 日本天守閣,最怕的居然是火!
    但到了天正時期(1573年—1593年),開始作為城主的住宅使用,天守閣的數量與規格都有了很大突破,普遍建得輝煌壯觀。例如兵庫縣的姬路城,日本重要文化遺產——熊本城等,都是江戶初期建立的。天守閣內部還設有廚房、臥室、衛生間等,是城主生活和辦公之處。在古代日本,天守閣是一座城的標誌,也是城主權力的象徵。
  • 神秘守廟人系列終篇 :鬼身報盡得人身,九死一生後成守廟人
    神秘守廟人系列終篇 :鬼身報盡得人身,九死一生後成守廟人01我與老楊相識是在寺廟裡,他雖然沒有對外宣稱自己是佛教徒,但是對出家人卻是十分的恭敬,尤其是對那些真正一心一意修行辦道的僧人,更是親自請到廟裡來常住,為其護法,飲食起居照顧的無微不至。
  • 澳門媽閣廟內供奉的女神—媽祖
    媽閣廟位於澳門南端媽閣山西麓,原名天妃宮、媽祖廟、天后廟,相傳是由居澳的福建鄉親創建,是澳門最古老的廟宇,創建於明朝弘治元年(公元1488年),迄今已有500多年歷史。媽閣廟是一座具有中國民族特色的古老建築,背山面海,依山而建,由山門、牌坊、石殿、正殿、弘仁殿等主要建築組成,均飛簷凌空,氣勢雄壯。廟內古木參天,景色清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