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秘守廟人系列終篇 :鬼身報盡得人身,九死一生後成守廟人

2020-12-18 騰訊網

神秘守廟人系列終篇 :鬼身報盡得人身,九死一生後成守廟人

01

我與老楊相識是在寺廟裡,他雖然沒有對外宣稱自己是佛教徒,但是對出家人卻是十分的恭敬,尤其是對那些真正一心一意修行辦道的僧人,更是親自請到廟裡來常住,為其護法,飲食起居照顧的無微不至。

40多年來,小廟裡從來沒有斷過僧寶。(PS由於本人在宗教局工作過,對鄉鎮的寺廟狀況特別清楚,註冊的廟很多,廟裡有出家人的卻很少。也就是二寶廟多,三寶廟少)所以老楊算得上是,不是佛教徒的佛教徒,不是護法居士的護法居士。他本人也從來不在意那些頭銜,其實連死都不怕的人,世間的名利自然也要比常人淡很多吧。

02

老楊做的齋飯我吃過,真的是色香味俱全,有緣吃過的人都讚不絕口。吃著他做的飯,聽他講故事,真的是一大享受。

扯遠了,話說回來,近年廟裡來了一位和尚,修行有些年頭,禪定功夫了得,我有幸遇到,於是就老楊的經歷,特別請教了他。和尚很謙虛保守,不過還是經不起我的死纏亂打(這裡我要懺悔),和我透露了一些。

佛氏門中,有一部著名的經典《地藏菩薩本願經》。這部經文的淺層意思一般大眾都是能看的明白。文中介紹了很多因果道理以及不同維度的生命。尤其是對地獄惡鬼道的眾生,有很詳細的描述。

老楊的今生與前世有著十分密切的因果關係,一起來聽聽這位神通人士是如何說的吧。

03

老楊的前世其實是一位鬼王,府邸有一幫小鬼隨時聽候差遣,他的福報很大,雖然是鬼身,享樂卻如同人間的帝王。鬼類的習性一般都是晝伏夜出,其他與人道區別不大。人有三六九品,鬼類也是有嚴格的等級區分的。

閻羅天子就是三惡道的頭頭,然後就是各類鬼王,《地藏菩薩本願經》中記載了一部分鬼王的名稱,其實鬼王的數量遠遠不止那個數。老楊身為鬼王的時候,曾於地藏王菩薩前發願護持我佛正法,直至鬼身報盡,他都盡心盡力的做著護法的工作。所以今生每次尋死的時候,地藏菩薩都敕小鬼暗中保護他,也有些鬼本來就曾經是他的手下,所以他的惡願(自殺)很難實現。

然根本還是他過去護法的功德力在起妙用。這裡大家明白麼?護持佛法的事情,一定要努力去做,功德不可思議,比如護持三寶,流通經典等等。又因為守不住口業,所以今生他最大的惡果就是嘴巴被刺爛,永遠合不嚴實,且極為難看。

早些年間,他的樣貌看上去跟鬼也相差無幾了,鄉親們誰家小孩不聽話,只要提老楊的名字,那是立竿見影,小孩絕對大氣都不敢喘一下。由於今生積累的福報資糧增長了,老楊現在的樣子才慢慢的向人靠攏。

這裡也說明,積德行善,建寺安僧,護持三寶,確實可以令一個人身心內外發生改變。

04

和尚還說,其實老楊從小就有鬼通,能看到鬼類,只是他從來不說,這是他身為鬼王時的報通。他想死除了過去的惡業成熟之外,其實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他留戀前生鬼王的生活。真是江山易改,本性難移,修行辦道,首先就要直面自己的習氣啊。

改頭換面,得此人身,也是地藏王菩薩的一片苦心,助其早日修成正果,因為只有人身才是修行辦道的法器啊。

05

聽完和尚師父的一番話,再回顧老楊的人生經歷,確實是那麼一回事兒。當然,也願所有讀過此文的瓜眾,感嘆老楊神奇經歷的同時,善待自己的生命,畢竟老楊只屬個例。每每看到上一秒還是活的,下一秒就發生意外的各類視頻,內心總覺得很可惜很難受。

絕大部分人的生命都是脆弱的,經不起折騰,各種威脅生命的事情能避免儘量避免吧。因為一旦失去人身,再想為人太難太難了。具體有多難,大家可以百度(人身難得幾個字)。會找到滿意的答案。

若此文有點滴功德,全部回向老楊及其眷屬,同共一切讀者,法界一切眾生,早得解脫,共證菩提。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

相關焦點

  • 40年「守廟人」講述文昌閣崇廉故事
    40年「守廟人」講述文昌閣崇廉故事 2020-12-23 20:1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故事:狼守廟十年,只為報恩
    說是寺廟,倒是勉強,廟很小,也沒有香火。只是大門上,一個佛字,彰顯著這是個寺廟。廟中只有一老和尚,孤家寡人,村民在山中,偶爾遇之,其都是一杖、一笠、一缽盂的打扮。老和尚每次見到村民,都雙手合十,說聲「善哉」,村民見了,則愛理不理。一日,風輕雲淨,老和尚去山中採野果。走在山路時,見一夥村民迎面而來。老和尚一細看,見一頭白狼四肢被縛,串在粗棍上,被人抬著。
  • 臘月到了,為什麼農民說守村不守有廟村,其中有什麼含義?
    老鄉親們常說「屠夫不殺五趾豬,守村不守廟村」,這是什麼意思?首先大家看一下,這頭五趾豬的來歷,針對在農村,屠夫的生意還是很不錯的,除開年底屠夫比較累成狗,其他時間屠夫也比較累成狗,畢竟屠夫的活兒幹得不好,而且屠夫的活兒不是傳家寶的,因為屠夫覺得自己的活兒不好,每天都要殺生,所以說她們覺得自己罪孽深重,而且自己的後代也要免受傷害,因此說自己在村裡基本上是一個人,自己的子孫不容易參與。
  • 精準扶貧讓廟窪舊貌換新顏
    市場中,西紅柿、蘿蔔、蘋果等果蔬應有盡有,村民們正在分揀、裝箱,忙得不亦樂乎,一箱箱印著「高山綠色蔬菜」字樣的產品將由此發往全國各地……這是筆者近日在陝州區西張村鎮廟窪村看到的景象。  該村幹部介紹,以前的廟窪村通村道路、村內道路大多為「水泥路」,一下雨路面都是泥漿,村裡種的果蔬大多運不出去而壞到了地裡。村裡的產業發展也缺乏引領,村民守著幾畝薄田看天吃飯,收入沒有保障。
  • 民雄何氏家廟
    又據「興寧何氏譜源流考」證稱,韓王安之後,韓緘,漢文帝時人,避父仇,跡盧江,遇人詢問其姓氏,指水以應,蓋其意以水寒喻韓,而人以為其姓河, 答以姓氏從人豈有從水得倖免於難,遂以何為氏,是故何氏乃韓氏所分。何氏源出韓國,其後繁衍於今安徽盧江一帶,成為當地望族,後世子孫傳嬗各地,並以「瀘江」為堂號者,所在多有。
  • 清末仙女廟兩次搶米事件(揚州江都仙女廟)
    當時,江都有一首《米貴謠》,記述了此次搶米事件的緣由與過程,譴責地方官吏不體恤百姓疾苦,助紂為虐,終至激成民變的經過。民謠道:「市廛民物貴,米價猶高翔。一鬥值五百,人心殊惶惶。……米愈售愈少,價愈過愈昂。所以民食艱,道殣遙相望。……試問賢官長,何術安窮甿?長官欲恤甿?又恐礙商務。朝為平糶謀,暮受苞苴賂。婪利智即昏,得錢民弗顧。豈知窮黎飢,憤激不復飾。振臂一呼號,同聲爭應赴。
  • 在臺灣的媽祖廟
    有關這方面的記載在周璽的《彰化縣誌》也有,此志卷十一有記載:「貓兒幹、南社番,有說興化話者,想系興化人入社所傳。」相習到今,「語未嘗考」。由於可知閩臺親緣關係之深厚。    人稱為海峽女神的媽祖,自宋代以後百姓對她的賢德極其崇敬,立廟奉祀。隨之歷代帝皇逐步敕封為「天妃」「天后」「天上聖母」。在碧波環繞的臺灣島,隨處可見媽祖廟,計有四百多座之多。
  • 《易經說什麼》之 「王假有廟」
    本篇將分析戰後在朝歌城內發生的標誌性事件,"王假有廟"。《先夏歷史研究與評論.山海經探秘》之「崑崙」系列,作者考證得出結論:濟源市西北部的析城山,王屋山,鰲背山分別是「帝之下都」,「天下之中」,和「崑崙」,這裡只強調一點,王屋山是唯一以「王」命名的上古名山,以上對「王」字理解,以及」王"和「中」以及「紫微」的關係,算是從一個新的角度佐證王屋山在上古某個重要的時期,確為天下之中。
  • 泰興野廟口,頗為有來歷
    筆者為了滿足許多讀者的這些要求,幾乎於本公眾號每期都要撰文「說莊道巷」;不過,佤泰興歷史悠久,村莊眾多,差不多是一村有一史,筆者所知僅是九牛一毛,而民間多少閱盡滄桑的知之者、耳濡目染的傳承者則隱於市井鄉野,欲識卻無緣,由是總想以拙文會佳友,以寡知獲眾知,如能遂願,則餘之大幸也!
  • 易縣奶奶廟的啟示
    然而,在注意力渙散的當下,建築如何儘可能多地獲取民眾的關注,這已經成為建築師必須面對的新挑戰,這種挑戰在帶有品牌宣傳和商業推廣任務的建築項目中體現得尤其明顯。因此,從現有的「網紅建築」現象中總結出一套「網紅建築」的操作方法就顯得十分必要。本文以奶奶廟為例,分析其在物質環境上的獨特機制和媒體傳播文案上的創作特點,以期明晰打造「網紅建築」的基本思路。
  • 「李健篇」心懷天地,便已擁抱萬物,守得寂寥,終《心升明月》!
    在昨日這篇這篇文章中:《心升明月》大背景——守得寂寥,終「心升明月」2003年-2009年,是李健離開「水木年華」後的七年。在這七年裡,箇中艱辛,也唯有李健自己方才最是清楚吧。關於這7年的沉寂時期,之前的兩篇文章中都略有提到:
  • 廟有陰陽之分,陽廟拜神,陰廟拜鬼
    昨天我們講了「寺」與「廟」的區別,「寺」相信大家都不陌生了,今天我們來重點講一講「廟」。生活中常聽人說要「去廟裡燒香」此類的話,可見普通認知中廟只是燒香拜佛或者求神祈願的地方,但大家可能不知道,廟是分陰陽,不可亂進,陽廟自然可以燒香拜神,只是一定要注意千萬不要誤入陰廟。
  • 儋州故事| 中和鎮建海南首座冼夫人廟
    你得知道她為儋州做了多少事。」儋州史學家謝有造介紹說,冼夫人是公元6世紀嶺南百越傑出的女首領,一生經歷梁、陳、隋三個朝代,為國家統一、民族團結和社會經濟文化的發展立下了不朽功勳。當地有傳說她四進儋州,建置崖州、遷城高坡、移民南荒、傳授農經、教化黎民,為儋州的經濟和文化發展立下汗馬功勞。  一進儋州撫峒首。梁大同年間,冼夫人多方規勸,解仇息兵,降服諸越,統一嶺南。
  • 臺灣廟文化盛行!陰廟為最,什麼是陰廟?陰廟又是怎麼來的呢?
    清代《重纂福建通志》亦云:[照得閩人好鬼,習俗相沿,而淫祀惑眾……從未有淫汙卑辱,誕妄兇邪,列諸象祀,公然祈報,如閩俗之甚者也。]也將閩系好巫尚鬼的文化進行了再次的強調。最開始的小祠《春秋傳》中寫道[鬼有所歸,乃不為厲]既是,人死後,如果有後人祭祀,就不會變成厲鬼。
  • 臺灣桃園大溪黃氏家廟江夏堂
    大溪黃氏家廟,江夏開基堂上歷代始祖,安福殿言政事官拜尚書令束觀考試官諡文強黃香公,紫雲始祖考溫陵名宦黃守恭公,南靖開基一世祖諡鴻基黃壽夫公傳至岸公、崖公,分派為二:崖公遷居泉州,傳下有守恭公,為紫雲開宗始祖。岸公遷居莆田,其後復支分三派,即莆田派、檗谷派、(廣東)南雄珠璣派等是也。」江夏是漢朝在武昌一帶所設的郡名,當年黃香學識之博,時人稱「天下無雙 ,江夏黃香」。江夏聲名之旺,無出其右者,歷來各地黃姓,均以郡望江夏為榮,相傳至今。
  • 商城縣教育人物丨觀廟高中陳家明的教學苦旅
    2020年高考揭曉,觀廟高中再創佳績!600分以上計29人。每接一個班級,陳家明對學生的愛好、特長、性格等都了解得清清楚楚,詳細記在本上。陳家明自感責任重大,得用實際行動鼓舞學生、激勵老師,引領全校。陳家明用守關愛學生,鼓舞他們自律拼搏。
  • 佛山有個大院子,葉問守正門,黃飛鴻守後門,莫非是保護孔子?
    佛山有個大院子,葉問守正門,黃飛鴻守後門,莫非是保護孔子?文圖/二指禪掌門去廣州的時候,聽說廣佛同城,地鐵直接到佛山,就想去會會葉問大俠。你可別小看祖廟,與肇慶悅城龍母廟、廣州陳家祠合稱為嶺南古建築三大瑰寶呢。轉了一圈,大開眼界。簡直是民俗博物館啊!當然,最吸引我的是孔廟、黃飛鴻紀念館和葉問堂。至於祖廟供奉的道教真武玄天上帝,就先在一邊涼快吧。
  • 俗語「寧住廟前,不住廟後」是什麼意思?寺廟後面真的不能住人嗎
    在日常生活中有這麼一句俗語「寧住廟前,不住廟後」,為什麼有這種說法呢?佛教和道教在中國存在了數千年,它們也成為傳統文化的一部分,我們所說的「廟」一般指的是佛教和道教的出家人修行之所,世人一般會把這些地方稱之為寺廟。嚴格來說佛教與道教對這些場所的稱呼是不同的,道教一般稱為「廟」、「宮」、「觀」;而佛教則一般會稱為「寺」。
  • 紫微神數,貪狼星坐守十二宮遷移宮
    是福是禍,得看星曜之廟陷、有吉無吉及有制無制來定。一、貪狼星坐守遷移宮之論斷在紫微鬥數中,貪狼星為詩酒應酬的星曜,坐守遷移宮主人喜好剌激變化的人生,自我表現力強,朋友眾多,多風流事,多變動,不斷有新的愛好和追求,常為轉業、搬家而勞碌,在外辛勞,但勞中獲益,經拼搏會有意外的成就。
  • 「誦讀經典」溫倩倩:《清廟》——於穆清廟,肅雍顯相
    清廟:清靜的宗廟。⑵肅雝(yōng):莊重而和順的樣子。顯:高貴顯赫。相:助祭的人,此指助祭的公卿諸侯。⑶濟濟:眾多。多士:指祭祀時承擔各種職事的官吏。⑷秉:秉承,操持。文之德:周文王的德行。⑸對越:猶「對揚」,對是報答,揚是頌揚。在天:指周文王的在天之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