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昌「三招」夯實航天科技城產業基礎

2021-01-21 海南省人民政府網

堅持規劃先行 完善配套設施 大力招商引資
文昌「三招」夯實航天科技城產業基礎

  本報文城3月19日電 (記者李佳飛 張期望 特約記者黃良策)記者今天從文昌市獲悉,為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的「建設航天強國」「實施軍民融合發展戰略」和省第七次黨代會關於建設文昌國際航天城的部署,文昌市委、市政府對標省委、省政府要求,正積極推進文昌航天科技城各項工作,不斷夯實產業基礎。

  文昌堅持規劃先行,以省域「多規合一」改革為契機,高起點、高標準做好文昌航天科技城的各項規劃工作,如編制文昌國際航天城規劃和航天軍民融合示範區規劃、組織編制文昌紫貝田園門戶廣場建設規劃、文昌國家生態海岸公園規劃等。

  根據規劃,文昌將在文博高速公路和航天大道西延線互通立交以東片區建設文昌門戶田園廣場,廣場內將有18條以「一帶一路」國家命名的特色商業街及文昌之窗等項目。

  與此同時,文昌加快基礎配套設施建設,清瀾大橋、鋪前大橋、文昌濱海旅遊公路等「兩橋一路」以及文博高速公路等項目建設已接近尾聲。近期,文昌還將投入200億元建設港口、園區等配套設施。

  文昌加大招商引資力度,中國航天建設集團、中實集團、青島萬國雲商、寶能集團、北京九天衛星科技發展有限公司、深圳翎客航天科技有限公司、海南華僑航天科創等企業紛紛與該市政府部門接洽,計劃打造太空主題小鎮、國家航天超算中心、國際航天院士港、航天博覽交易中心等重點項目。

  文昌市委書記鐘鳴明表示,文昌將積極把旅遊、觀光和市場開發等融入航天城建設以及當地人的生活中,依託文昌航天發射場這個優勢,推進航天軍民融合深度發展,為「航天+」產業示範園區等項目建設做好服務。

相關焦點

  • 海南文昌加速打造航天產業集群
    新華社海口11月25日電(記者陳凱姿)隨著嫦娥五號探測器的成功發射,海南文昌航天產業邁上新起點。記者25日從在海口舉辦的首屆文昌國際航空航天論壇上獲悉,海南正持續加大航天產業和太空經濟的支持力度,打造以航天高端產品研發製造、空間大數據、空間信息應用為代表的產業集群。
  • 文昌借力航天科技守好青山綠水
    文昌航天發射場 西海 攝   得益於航天資源優勢,在中央明確了海南「三區一中心」的戰略定位、國家提出「支持海南布局建設一批重大科研基礎設施和條件平臺,建設航天領域重大科技創新基地和國家深海基地南方中心,打造空間科技創新戰略高地」的大背景下,文昌市在文城和清瀾區域之間選取1.8萬畝土地作為文昌國際航天城起步區,啟動文昌航天超算中心暨航天大數據產業集群項目建設,於今年1月21日成功發射海南省首顆商業衛星「文昌超算一號」,建成文昌市資源環境監管大數據服務平臺,在全省率先將航天超算大數據、衛星遙感等技術運用到生態環境監管領域
  • 文昌國際航天城攜手西安國家民用航天產業基地
    11月5日上午,文昌國際航天城管理局與西安國家民用航天產業基地管委會在西安籤署《友好園區合作協議》,雙方就開展「飛地經濟」合作、共辦航天主題活動、定期交流互訪、建立聯合工作小組等方面將加強合作,締結為深度友好園區,擬通過友好合作,實現攜手共贏。
  • 推進文昌國際航天城建設 實現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主動融入新發展格局,科學謀劃部署文昌「十四五」時期及未來長遠發展,穩步推進海南文昌國際航天城建設。  省委七屆九次全會提出,海南要緊緊圍繞「三區一中心」戰略定位,高質量高標準建設自由貿易港。文昌主動把握機遇、錨定奮鬥目標,以海南文昌國際航天城建設為總抓手,圍繞旅遊、現代服務和高新技術三大產業廣招商、擴投資、上項目,為高質量高標準建設海南自貿港貢獻文昌力量。  堅持創新引領,推動航天城建設邁上新臺階。
  • 汨羅循環經濟產業園區夯實基礎招大引強
    作為中南地區最大的再生資源綜合利用園區,汨羅循環經濟產業園區為使產業健康快速發展,打造一流的園區,園區一班人匠心獨運,勵精圖治, 把基礎築牢築實,打造現代化的一流配套設施,為招大引強開創了一片新天地。據介紹,今年來,新入園企業的項目建設與高鐵新城建設同步推進,高鐵大道等6條道路和芙蓉學校、汨羅市第二人民醫院、職校工業園校區等6個配套性項目正按序時進度推進。
  • ...我省加快布局發展高新技術產業,吸引大批科技項目和人才安家落戶
    海南日報記者 武威 攝然而,魯佳寶初到三亞崖州灣科技城時,一切也不是那麼順利。「劣勢體現在這裡的基礎條件差,就如一張白紙,空空如也,生活很不便利。那時候只能住賓館,打車不方便,周邊也沒有超市。」魯佳寶坦言。相關科研單位工作人員告訴記者:「2019年剛來科技城時,出門吃頓飯,飯錢26元,打車費42元。」為解決這些「痛點」,園區積極作為。
  • 文昌旅遊LOGO新鮮出爐 三個航天吉祥物邀您來起名
    LOGO以國際慣用符號與文昌之「文」字結合而成,寓意著空天與文化的交融,彰顯航天科技的速度與力量,具有極強的視覺感。天際線一划而過,代表著劃出了浩瀚的外太空,劃出了碧海的海平面,更劃出了文昌的航天文化與全域旅遊的融合,實現了航天夢想與千年文昌的天人合一。
  • 追夢中華·魅力僑鄉行|文昌:航天帶出小康村
    7月30日,距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7公裡的龍樓鎮海邊村民宿,依舊滿房,航天發燒友們、遊客們坐在觀海的露臺上喝著椰子水,享受這片星辰大海的愜意。 僑鄉文昌,因航天之城這張靚麗的新名片,備受關注。這裡既是散布在全球的120多萬華僑的故鄉,也是中國第四座航天之城,擁有唯一的濱海發射場。近年來,航天給文昌龍樓鎮帶出了一個個小康村。
  • 文昌航天旅遊吉祥物求取名 採用獲千元航天禮包
    人民網海南視窗海口6月14日電 文昌航天旅遊吉祥物今起邀您來「取名」,根據公布的3個吉祥物圖片形象,對每一吉祥物分別徵集命名。作品一旦被採用,將獲得價值1000元的航天禮品禮包,徵名截止日期6月25日。
  • 海南文昌立足本地興產業惠民生 吃上旅遊飯日子比蜜甜
    人民網-人民日報近年來,依託「航天」資源,海南文昌借勢發力,強基礎、興產業、惠民生,開啟「航天+」模式,加快推進經濟社會發展。「航天」優勢,讓文昌百姓收穫了更多幸福感。橋通路通 人心順暢隨著文昌基礎設施建設的逐步完善,尤其是「兩橋一路」建設,行駛在大街小巷,文昌人的心裡更順暢了。
  • 新時代·幸福美麗新邊疆 | 探訪文昌航天主題樂園 網媒記者開啟...
    14家中央重點新聞網站的20多名記者共同品味文昌這座古老小城美麗嬗變,開啟新一代航天城的「發現之旅」。  近距離體驗航天「魅力」  走進文昌航天主題樂園,網媒記者立刻被這裡的航天元素所吸引。「通過參觀文昌航天主題樂園,學習了不少航天方面的知識。同時,也親眼看到了中國航天事業發展的成就。」中國日報網記者王晗說。
  • 6個產業小鎮及37個美麗鄉村建設項目 文昌抓機遇謀項目引八方客
    記者今天從文昌市政府有關部門獲悉,文昌計劃推介全域旅遊、海洋產業、熱帶高效農業、健康醫療、文體產業等8個重點招商產業,推介東郊椰林小鎮、龍樓航天小鎮、會文佛珠小鎮、鋪前民國騎樓旅遊小鎮、潭牛文昌雞美食小鎮和錦山漁牧特色小鎮等6個產業小鎮及37個美麗鄉村,並將在招商現場進行多個項目籤約。
  • 海南文昌立足本地興產業惠民生 吃上旅遊飯 日子比蜜甜
    近年來,依託「航天」資源,海南文昌借勢發力,強基礎、興產業、惠民生,開啟「航天+」模式,加快推進經濟社會發展。「航天」優勢,讓文昌百姓收穫了更多幸福感。
  • 業內大咖看海南航空航天產業:發展正當時
    11月24日至25日,許多航天領域大咖齊聚海口,參加2020文昌國際航空航天論壇,共話航空航天事業的未來。而對於海南如何發展航空航天產業,他們踴躍建言。海南在航空航天產業中佔據重要位置發展航空航天產業,海南有得天獨厚的優勢。
  • 「中國航天公益形象大使」走進海南文昌航天小學
    11月23日,國家航天局新聞宣傳辦公室聯合海南省委宣傳部、中國航天基金會舉辦了「我的航天故事」——「中國航天公益形象大使」走進海南文昌航天小學活動。  國家新聞出版總署原副署長李東東,西昌衛星發射中心原黨委書記孫保衛,中國探月工程總設計師、中國航天公益形象大使吳偉仁,湖南省政協常委、湖南省政協文教衛體和文史委員會副主任、中國航天公益形象大使汪涵,國家航天局新聞宣傳辦公室主任孟華,海南省委宣傳部副部長、海南省新聞辦主任吳澤明、中國航天基金會秘書長王程、海南省委宣傳部新聞處副處長潘楊、文昌市委宣傳部部長李嬌慧等嘉賓出席本次活動
  • 崖州灣科技城,未來三亞的「矽谷」
    說到世界知名科技城,大家第一反應是美國矽谷。矽谷奇蹟誕生來自鼓勵創新的制度機制、引領世界潮流的科技金融產業、高等教育科研三體融合。如今的崖州灣科技城,正從制度創新、產業集聚、人才吸引、民生配套等方面穩紮穩打,依靠創新帶動發展,正成為引人矚目的「發光體」,向著三亞「矽谷」的目標邁進。
  • 「科技日報」海南:建設自貿港 高新技術產業將做足文章
    12月8日,《中共海南省委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以下簡稱《建議》)正式對外公布並提出,「十四五」時期緊緊圍繞「三區一中心」戰略定位,把制度集成創新擺在突出位置,高質量高標準建設自由貿易港,將海南自由貿易港打造成為引領我國新時代對外開放的鮮明旗幟和重要開放門戶,爭創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生動範例。
  • 威海將建設國際海洋科技城
    綜合比較這兩種模式,結合威海的實際情況,提出全域建設國際海洋科技城的設想,基本思路是在具有現實優勢和發展潛力的重點區域,突出主導產業,集聚創新資源,優化產業生態,融合創新鏈、產業鏈和價值鏈,打造優勢產業集群,實現海洋經濟空間布局的整體優化和高質量發展。國際海洋科技城的規劃布局總的思路是「一城三核、科技引領,多區布局、鏈式貫通,條塊聯動、全域覆蓋」。
  • 成都未來科技城按下「加速鍵」!今年33個重點項目安排上了
    根據中國西部(成都)科學城戰略規劃,未來科技城定位為國際創新型大學和創新型企業匯集區,重點圍繞智能製造、航空航天、6G、網絡信息等領域,建設國際合作教育園區,打造國際一流應用性科學中心、中國西部智造示範區和成渝國際科教城。
  • 青山湖科技城LinkPark產業社區啟用
    LinkPark產業社區啟用 這是我市首個集現代辦公、共享空間、園區駕駛艙、科研實驗室、潔淨廠房、食堂住宿於一身的雙創綜合體,一個按現代產業社區概念打造的「都市無煙工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