娃上幼兒園要不要給老師「紅包」?幼師現身說法:不如做好這些事

2020-12-11 錦鯉媽咪

相比給老師「塞紅包」,家長倒不如把該做的事做好。

執筆:張大貓

編輯:張大貓

定稿:歐陽比文

隨著9月到來,大大小小的孩子們都開始了新學期之旅,同時也有一批新生開啟了自己人生的新篇章——適齡的娃娃們開始上幼兒園了。

作為天生敏感多慮的寶媽,面對娃上幼兒園這種「大事」,自然會早早的做足功課。上到各個幼兒園的辦學背景,下到每個當班幼師的個人喜好,恨不得都扒個乾淨後再做出選擇。

但即便如此,最終確定了去哪所幼兒園,在臨開學的前幾天,還是會很擔心,甚至整夜睡不著,害怕孩子會在幼兒園不適應,出現各種狀況。

於是,很多家長都考慮,要不要給老師塞個紅包呢?

到底該不該給老師「塞紅包」?

昨天群裡聊到這話題,大家討論的熱烈異常,寶媽們也都各執一詞,最終誰也沒能說服誰。

嬌嬌媽說,「不送心裡不踏實啊,孩子第一次去幼兒園,總覺得不塞點兒紅包過意不去啊,給了好幾次,老師最後也收了,這說明肯定還是得送啊。

桃子媽說,「我兒子今年上中班了,換了個老師,之前那個老師就不收紅包,這個老師也不收,幼兒園這一塊管的還是挺嚴的。

萱萱媽則說,「其實我給老師送紅包主要還是因為孩子,我倒不是擔心老師對孩子不好,不敬業,而是我知道我家娃被老人溺愛的有些過分,自理能力很差,送紅包算是對老師彌補吧。

另一個皮皮媽以前就是幼師出身,對這件事自然最有發言權,「其實說真的,我們老師每天才是最糾結的,相比之下孩子自理能力好一些,就比啥紅包都強。

「很多家長只想著給老師送禮,擔心孩子,卻從未站在老師的角度想一想,我們有多糾結,我們不收你們的紅包、禮物,也會擔心的睡不好,收了心裡不安,不收又怕家長多心。」

其實,比起紅包,老師們更在乎的是家長的尊重和理解,尤其是老師偶爾會出現一下小疏忽的時候,家長的不理解會更讓人心碎。

比如孩子在學校回答問題答對了,但老師忘記了獎勵一顆小紅花,結果家長因此就到幼兒園大吵大鬧,甚至給老師直接扣帽子,這對老師的打擊才是最大的。

很多時候,相信老師,才是對老師的最大支持,這比送了多少紅包都來得實在。

不給老師送禮,家長怎麼跟老師搞好關係?

還有些家長擔心,不給老師送禮,就不容易和老師搞好關係,害怕孩子在幼兒園不被重視不被照顧。其實,如果你做好下面這幾條,不送禮照樣能和老師關係融洽。

1)提升孩子的自理能力

老闆最喜歡能力強事少的員工,同樣,幼兒園老師也最喜歡自理能力強、少讓他們操心的孩子。

所以,與其擔心老師照顧不好孩子,不如提前把孩子訓練好。教會他上幼兒園必備的技能。下面這幾條尤為重要。

儘量準確的表達自己的意思,比如能準確說明白要上廁所;自己能吃飯、上廁所、穿鞋脫襪;作息時間調整到和幼兒園的作息時間一致;對基本的生活必需品都認識,能準確說明白它們的名字;提前帶娃熟悉幼兒園,認識老師,熟悉環境。2)百分之百的信任老師,信任孩子

一旦找好了某個幼兒園,考察完畢準備把娃送去之後,家長就應該有這種心態和認知,百分之百的信任老師,信任幼兒園。收起自己的「柯南心」,沒事不打擾,是對老師最大的支持。

孩子的一切其實從其每天放學後的狀態就能窺測一二,同樣的,家長也應該充分信任孩子,只要家長之前的教育到位,孩子在學校肯定會做的很好,至少不會太差。

因為一些幼兒園虐童事件的發生,家長們擔心也是正常的,但與其杞人憂天不如選擇之前就擦亮雙眼,一旦做出了選擇就別再胡思亂想,多和孩子溝通足矣,否則只能苦了自己也為難了孩子和老師。

3)尊重並且認可

在我眼裡,老師一直是非常值得尊重的職位,哪怕在外人眼裡只是「帶孩子」的幼師。

在老師的循循善誘下,孩子每天都在逐漸的獲取知識、養成好的生活習慣、開闊眼界、獲得積極向上的正能量引導。這一切都值得感恩。

但有家長卻覺得,我把孩子送去幼兒園了,我花了錢了,孩子就理所應當的受到各種照顧,受到各種福利,對老師就可以挑三揀四,稍有不順就可以大加指責,甚至在公共場合呵斥。

這種行為在我看來真是愚蠢。你這麼做只會讓老師和孩子之間的關係變尷尬,孩子和同學的關係也會變尷尬,到最後你還覺得孩子能被照顧?不正是家長自己把娃推到了邊緣化的圈子裡?

發自內心的肯定老師、給予老師尊重,遠比阿諛奉承或者送禮塞紅包要更讓老師們感到舒心。甚至有時候只是一個「肯定的眼神」,一句「老師您辛苦了」,就足以讓他們倍感欣慰。

4)積極主動配合

除了信任和尊重之外,有些時候,班級的一些活動也需要家長們的積極配合。

記得我小時候上幼兒園小班,因為我家住的離學校很近,放暑假時,班裡的幾盆花老師怕沒人澆水渴死了,就拜託我媽把花拿回家照顧一下,母親很爽快的答應了,老師一直很感謝。

因為類似的小事父母總是願意幫忙,之後上了中班、大班,老師們對我也都挺照顧的,現在想來,這其實就是一種相互成就的配合。

錦鯉媽咪有話說

其實說到最後,當過老師的朋友大致都會有這種感受,如果孩子本身很乖很懂事,那麼老師都會很喜歡,可如果正相反,孩子不懂規矩、沒禮貌甚至喜歡冒犯別人,那麼家長送禮再多老師也會倍感頭疼。家庭的教育遠比幼兒園的教育更重要。

教育的真正內核,還在父母身上。相比靠給老師送禮來緩解壓力,倒不如花精力更科學的教育孩子。

相關焦點

  • 娃上幼兒園要不要給老師「紅包」?幼師現身說法:不如做好這些事
    塞紅包」,家長倒不如把該做的事做好。上到各個幼兒園的辦學背景,下到每個當班幼師的個人喜好,恨不得都扒個乾淨後再做出選擇。於是,很多家長都考慮,要不要給老師塞個紅包呢?」萱萱媽則說,「其實我給老師送紅包主要還是因為孩子,我倒不是擔心老師對孩子不好,不敬業,而是我知道我家娃被老人溺愛的有些過分,自理能力很差,送紅包算是對老師彌補吧。」另一個皮皮媽以前就是幼師出身,對這件事自然最有發言權,「其實說真的,我們老師每天才是最糾結的,相比之下孩子自理能力好一些,就比啥紅包都強。
  • 娃上幼兒園要給老師「送禮」嗎?幼師坦言:不如做好這些事
    幼師坦言:不如做好這些事於女士的女兒星星到了上幼兒園的年紀,為了能夠讓星星在幼兒園順順利利地學習,於女士在挑選幼兒園之前進行了一番深思熟慮。她將本市的幼兒園進行了對比,從幼兒園的設備到老師的教育經驗,都在考量範圍之中。最終經過精心挑選,於女士給女兒選擇了一所近年來口碑不錯的幼兒園。這所幼兒園課程豐富,有助於培養孩子的能力和雙商。
  • 孩子上幼兒園要不要包紅包?幼師:包了也沒用,不如做好這4件事
    孩子上幼兒園到底要不要給老師包紅包?前段時間,萱爸和朋友聊天,說到了孩子幼兒園開學的事情。朋友說,原先一直帶她兒子的老師升職調崗,不在現在的園區了。等9月開學,她的兒子就會換一個新老師。她說自己已經加上新老師的微信,還和老師簡短交流了一下,感覺對方是一個比較年輕的女老師。說到這裡,朋友停頓了一下,有些苦惱地詢問萱爸:「你說,我要不要給這個新老師包個紅包呢?」
  • 初上幼兒園的娃如何獲得優待?家長做好幾件事,給老師的印象滿分
    令她非常無語的是,從上學的第一天開始,每天都要收到這位家長的「電話轟炸」,繼而連三響起的手機鈴聲讓她倍感無奈,孩子的媽媽不是讓娃喝牛奶,就是讓娃上廁所,每隔一段時間的「慰問」,讓雯雯感到精疲力盡。儘管已經明確婉言地告知這位家長要適可而止,可是對方不以為然、置之不理。
  • 孩子上幼兒園後家長如何跟老師搞好關係?這些辦法比塞紅包管用
    此時,幼兒園老師就成了她們的「救命稻草」,在這個過程當中,不少家長想和老師搞好關係,卻又不知道該如何做。大部分父母可能想到送紅包,但是怎麼送,送多少又成了一個問題。而且話又說回來了,隨著社會的進步,送紅包的效果其實是微乎其微的。第一,老師不肯收。
  • 為何有的幼師不讓自家娃上幼兒園,而我們得上呢?
    今天在家長群裡,看到一位寶媽拋出這樣的問題:為何有的幼師不讓自家娃上幼兒園,而我們得上呢?其他家長紛紛加入討論行列:有這樣的嗎?為什麼不讓自己孩子上幼兒園啊?自己能唄!哈哈,什麼說法都有。現實中,我倒是沒有遇到幼師不讓自家孩子上幼兒的情況,不過,我在網上倒是看過。
  • 教師節該不該給老師送禮?不送娃會被區別對待嗎?聽聽老師怎麼說
    甚至很多娃上幼兒園的寶媽都有一樣的困惑。昨天群裡還聊到了這個話題,有個今年剛送娃入園的寶媽就非常糾結,當時也完全忽略了快到教師節這個事,剛送娃入園就給老師塞了紅包,還是費了好大勁兒老師才收下。結果這馬上又到教師節了,不知道咋辦了。
  • 幼兒園老師現身說法,為你解決入園焦慮
    作為一個曾經的幼兒園老師,我見過無數孩子入學的時候有入園焦慮。我也見過有的小孩子,從來沒有哭過的。以前我站在幼師的角度,不是很理解為什麼那些家長送完孩子上學要躲在門外牆壁後面觀察孩子呢?一來表現了一種不信任感,二來有時候好不容易安撫好孩子,一看到那躲在門外的家長,又哭了!
  • 幼兒園裡的潛規則:老師不會明說,家長不要揣著明白裝糊塗
    前幾天幾個朋友一起吃飯,其中一個朋友已經在幼兒園當了好幾年幼師了,其中有位兒子快上幼兒園的朋友直接就問幼師朋友,我家娃馬上就要上幼兒園了,聽說現在幼兒園的潛規則就是要給老師送點禮,不然老師會給孩子穿小鞋,到時候送多少紅包合適?
  • 為什麼越來越多的幼師轉行?除了工資待遇還有這些原因,很現實
    在職幼師的感受:A老師:「哎,我原本是很喜歡孩子的,自從畢了業,就在幼兒園上班,可工作幾年後,我覺得我不再喜歡有一群孩子圍著我了,即便孩子們很可愛、很乖巧,但這活真不是人幹的,每天早上6、7點就要到幼兒園做準備工作,放學把孩子送走之後開開會、收收尾,下班已經8、9點了,如果遇到個粗心的家長忘了接孩子
  • 幼兒園裡的3個「潛規則」,老師嘴上不明說,家長心裡要有數
    文章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帶娃本身就不是件易事,好不容易將娃拉扯長大,娃終於到了上幼兒園的年紀,不少家長想著只要把孩子送去幼兒園就萬事大吉了。後來經過高人指點,美美覺得可能是自己「不會做家長」,孩子班上的家長時不時會讓孩子給老師帶點好東西,也就是人們常說的「送禮」,自家孩子從來沒送過,那些送過禮的孩子都被老師罩著,而沒送過禮的孩子就被「孤立」了!美美說完後,我卻無言以對,看來幼兒園的一些「潛規則」真的要提前了解,不然孩子吃虧,家長受累!
  • 家長送禮討好幼兒園老師,不如做好這四件事,老師更樂意關注孩子
    家長做好四件事,老師同樣樂意關注孩子在幼兒園一個班上少則二三十個,多則三四十個孩子。而班上只有兩個老師一個保育員,還要做到對所有孩子的照顧都要「雨露均沾」。家長如果你說班上每個孩子都要受到完全公平一樣的照顧?略略想說根本不可能的。
  • 老牌幼師的心裡話:我不會讓自己家的孩子3歲上幼兒園,原因有三
    小越的鄰居正是一名老牌的幼師,有著非常豐富的經驗。小越跟鄰居說明事情後,鄰居說道自家娃都3歲半了,還沒上幼兒園呢。老牌幼師又表示:「我不會讓自家孩子3歲上幼兒園的,建議你也不用將娃這麼早送去幼兒園。」3歲的娃上幼兒園呢?
  • 孩子3歲要不要上幼兒園,幼師說了實話:具備3技能再上
    上課時還不主動告訴老師要上廁所,接連幾次沒忍住,出現了尿褲子的事情。在老師通知下,欣欣接二連三地去學校送衣服。 老師說現在一一缺乏主動溝通的意識,平時也不太說話,每次儘管老師會提醒上廁所,但是還是沒能倖免尿褲子,建議一一暫緩入園事宜。
  • 天津金色搖籃幼兒園老師針扎小朋友,幼師怎麼變成了惡魔
    首先,大部分幼師都很年輕,一般在30歲以下,甚至一些幼兒園的老師是剛剛幼師畢業,十八九歲的女孩。如此年輕,自己本身都不成熟,還是個孩子。怎麼會有足夠的耐心,去細心周到的照顧孩子。其次,有些幼師從高中考入幼師專科學校,固然是成績不夠好,考不上好大學。雖然不能用成績等同於人品,但成績不好的學生,總有一些自身的原因,好多都是沒有耐心去學習。這樣的人卻去從事最需要耐心的工作,能做好嗎?在幼師學校,她們又學習了什麼?不外乎一些護理教育的理論知識和基本技能。
  • 資深幼師直言:我不會讓孩子上幼兒園,理由不無道理,但不能全信
    文丨C媽學堂孩子到了一定的年齡就應該上幼兒園,這是很多家長都知道的事情。而孩子上幼兒園這件事,也像孩子應該上小學,上中學一樣的平常,但是並不是所有的家長都是持有這種態度的。按照常理來說,這位幼師的話可信度確實比較高,畢竟是行業裡經驗豐富的老師了,幼師的話也值得家長們深思。但是假定幼兒園確實存在這些短板,為什麼大多數的人還是希望孩子能夠按時上幼兒園呢?
  • 資深幼師直言:我不會讓孩子上幼兒園,理由不無道理,但不能全信
    也就是因為這些原因,才讓這位資深幼師覺得沒有必要將孩子送到幼兒園,而不送孩子到幼兒園,不但能夠避開這些問題,還能夠節省一大筆開支,何樂而不為呢?按照常理來說,這位幼師的話可信度確實比較高,畢竟是行業裡經驗豐富的老師了,幼師的話也值得家長們深思。
  • 孩子上幼兒園後,總擔心被老師區別對待怎麼辦?做好這幾點很重要
    9月的腳步已悄然走過了快三分之一的時間,在這一波入學季裡,家長們除了向往常一樣接送孩子早晚上下學之外,關乎疫情的防護原因大家都希望自家的孩子能被老師優待,還有一部分新生家長更是擔心孩子會被老師區別對待,尤其是孩子在上幼兒園並沒有想像當中輕鬆入學時,更是加深了老師區別對待的懷疑。
  • 這些「接娃放學」的方式,幼兒園的老師通常會不喜歡,願你沒做過
    大兒子上一年級,3:20放學。小兒子上幼兒園,3:50放學。兩個學校離的有點遠,中間來回的時間,根本就不夠用。如果先去接大兒子,再跟大兒子一起去接小兒子。那小兒子肯定要在幼兒園多等一會了,閨蜜生怕給幼兒園的老師添麻煩。
  • 幼兒園老師發照片,遭「玻璃心」家長挑刺,網友:不如自己回家教
    做幼師不僅要具備專業素質,還要有足夠好的心理素質。送孩子去幼兒園後,每個父母都希望自家孩子能多受一些優待,現實生活中,很多幼兒園老師都會盡力去照顧好每一個孩子。但是「人無完人」,即使幼兒園老師做得再好,也無法讓所有家長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