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上幼兒園後,表面上看家長確實輕鬆了許多,但是只有當事人才知道,他們的心始終是「揪」著的。
為什麼這麼說呢?
因為孩子小的時候,自己時刻都能看護著,所以不用擔心他們是不是受欺負了,餓著了,穿少了等等。
可是上幼兒園後,家長就要學會全方面的信任老師,對孩子開始慢慢放手,看不到孩子的一舉一動,很多當媽的內心其實是慌亂的。
此時,幼兒園老師就成了她們的「救命稻草」,在這個過程當中,不少家長想和老師搞好關係,卻又不知道該如何做。大部分父母可能想到送紅包,但是怎麼送,送多少又成了一個問題。
而且話又說回來了,隨著社會的進步,送紅包的效果其實是微乎其微的。
第一,老師不肯收。第二,如果老師收了,不管你送多還是送少,從此以後老師對你的孩子都會有種「忌憚」心理。
什麼意思呢?
當你孩子做了錯事或者無理哭鬧時,老師本應該斥責,可看在「紅包」面子上,她就改變教育方式,無關痛癢的說一下而已,這樣真的是愛孩子的表現嗎?
所以家長想要和老師搞好關係,不是說送紅包就可以了,送紅包只能是表面看起來「好」,而不是真正的好。真想達到關係好的目的,家長不如試試這些辦法。
這點看似簡單,其實很難做到。
首先我們要想到,怎麼才算不給老師添麻煩。如果你家孩子總是遲到,吃飯速度慢,衣服不會穿,中午不肯睡覺,上完廁所不會擦屁股,你說這樣是不是在給老師添麻煩?
其實在之前的文章中我就講過,有些孩子獨立能力不強,其實是不建議過早送幼兒園的,因為這樣不但孩子無法適應,老師也會覺得很麻煩。
一個幼兒園班級,少則二十幾個小朋友,多的能達到三十幾個,而老師的配置通常是「2+1」,也就是兩位任教老師和一個後勤老師,相當於平均每個大人要看護10個孩子左右。
你可是設想下,你一個人帶一個孩子都覺得累,那一個人看10個孩子有多累?
所以想要和老師打好關鍵的第一步就是:不給老師添麻煩,培養好孩子的獨立能力。
不誇張的說,我身邊很多家長都覺得,只要上了幼兒園自己就輕鬆了。
如果你也是抱有這樣的想法,我勸你趁早打消念頭。
我們家姑娘開學的第一個家長會上,老師就說了:「希望家長不要覺得孩子上了幼兒園後,教育就是老師一個人的事情,很多時候我們更需要家長的幫助。」
比如學校搞活動時,父母是否能夠到位?注意,老師說的是父母,不是爺爺奶奶或者外公外婆。
越是好的幼兒園其實越看中父母的配合度,一般來說父母接送孩子上下學,要比老人接送孩子更受老師歡迎。
同時在幼兒園搞活動慶典時,家長如果能夠抽出時間幫助老師排練,那是再好不過了。在排練過程中,你和老師之間的關係也就自然而然的拉近了。
這種情況下,老師對你的孩子也會「另眼相看」,畢竟和你共事時,你的為人處世老師都看在眼裡,她會觀察你和孩子的相處模式,潛移默化的學習你對孩子的態度,然後再用這種態度對待你的孩子,你說這算不算一件好事呢?
其實作為一個過來人,我很想告訴各位家長,你們在想和老師打好關係的同時,老師也很想和你們打好關係。
因為幼師是她的職責,她想更好的管好小朋友,就要得到家長的理解和支持,你的一言一行都會讓老師「敏感」。
比如這個家長很通情達理,而那個家長是個「刺頭」,這家孩子很乖很勇敢,可那家孩子比較驕縱等等,老師都會有自己的判斷。
因此與其想著送紅包,不如想想怎麼教育好孩子,怎麼做好自己。信任和支持老師的工作,就是對她們最大的肯定,只要你做到了,我相信你和老師的關係不會差到哪去哦!
本文由兜兜的媽咪原創,關注我,了解更多有趣的育兒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