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是孩子離開父母家人的懷抱後接觸的第一站,把孩子送去幼兒園,家長們免不了擔心孩子在幼兒園過的好不好、和同學相處的怎麼樣、有沒有受到欺負、老師喜歡他嗎、孩子會不會受到不公平的待遇......
因為幼兒園算是孩子接觸的第一個「小社會」,有些家長們就會把幼兒園想像的過於複雜,每天追問老師孩子的情況,生怕自己孩子受到什麼委屈。
1. 乖巧懂事
一個孩子又乖巧又懂事,別說是幼兒園的老師,所有人都喜歡這樣的寶寶。因為幼兒園孩子眾多,一個老師往往要負責好幾個孩子,個個都是鬧騰不休的話,老師肯定不好管理。
而乖巧懂事,懂得配合老師的寶寶會讓老師省心很多,對於這樣的乖學生,老師不自覺的就會多照顧一些。
2.嘴甜懂禮貌
嘴甜的孩子誰會不喜歡呢?想一下,如果一個孩子早上入園就甜甜的跟老師問好,跟同學們打招呼,有禮貌又會講話,所謂伸手不打笑臉人,這樣的孩子自然會更受歡迎一些。
3.表達能力好
把孩子送到幼兒園自然都希望自家孩子得到全面的照顧,但是孩子還小,有的可能性格內向表達能力也比較弱。
自己有什麼需求也沒有及時和老師表達出來,老師同時要看顧一個班級的孩子,孩子不表達出來老師很有可能就會注意不到。
等到孩子放學家長發現了問題又會去找老師,覺得老師沒有照顧好自家孩子,雙方心裡都不好受。
所以,有一定表達能力的孩子可以說出來自己的需求,老師就能夠及時的去看顧孩子,不會造成這樣的事情,導致老師和家長之間產生嫌隙。
不止孩子,家長的行為跟孩子受不受歡迎也有很大關係。
1. 開明配合老師的家長
老師對待孩子的態度跟家長對待老師的態度有很大關係。在與家長們溝通交流的時候,有些家長不配合老師的工作,就會導致老師很難做。
而那些懂得配合老師的家長,老師的教育工作做起來就會比較順利,老師會覺得這個學生的家長明事理,對這個孩子的態度自然也會很好。
2.對老師寬容不多事
有些家長只要孩子在幼兒園受到一點委屈,就覺得是老師沒有照顧好,要去找老師討說法。
怕孩子受到欺負是對的,但是要注意方法,至少先去了解清楚事情的真相,不要一衝動就去找老師麻煩,不然如果是誤會怎麼辦?這樣老師心裡肯定會有心結,最後受苦的還是孩子。
3.不過分懷疑老師
這段時間曝光的幼兒園老師虐童事件大家應該也都有所耳聞吧,這就導致很多家長過分擔心,害怕自家孩子也受到虐待,孩子身上一旦發現什麼印記就覺得是老師「虐待」了自己的孩子,在群裡說自家孩子受傷了,是不是老師「打的」,但其實就是孩子玩的時候不小心碰到的。
任誰被這樣懷疑心裡都會不好受,不過分懷疑老師的家長都會先問一下孩子到底是怎麼回事,或者私下找老師溝通,這樣的方式更容易讓人接受。如果真的確定是老師的原因,再讓大家都知道也不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