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是孩子第一次進入到集體生活中,因為寶寶年齡小,對於一些事情缺少判斷力,所以父母總是會擔心孩子會被欺負。
前幾天,鄰居家就因為孩子上幼兒園的事情發生了一次爭吵;鄰居的兒子濤濤今年四歲,今年第一次上幼兒園,孩子的媽媽就比較擔心濤濤受欺負,偷偷在孩子的兜裡放了一支錄音筆。
本以為這樣沒什麼,但是在午睡的時候,幼兒園的老師發現了錄音筆,結果當天晚上就被鄰居就被叫去幼兒園,說讓把孩子帶回去,重新找一個幼兒園,家裡也因為這件事情發生了爭吵。
濤濤的爸爸認為,既然讓孩子上幼兒園就要相信老師和園長,在孩子入學前準備工作已經做全了,為什麼要多此一舉。
而濤濤的媽媽表示自己只是為了求一個心安,過兩天就會把錄音筆收回來的,但是沒想到會發生這種事情。
其實濤濤媽媽的心理可以理解,但是行為上的確存在欠缺;孩子早晚都要離開父母的保護下,學會獨立成長;既然把孩子送到幼兒園就要相信老師,如果覺得不踏實,可以選擇和孩子溝通,或者選擇正確的溝通方式,不然反而會影響孩子的園內生活。
1.不信任老師的家長
很多家長雖然將孩子送到幼兒園,但是卻不信任幼兒園的老師,總是想盡辦法去偷偷看孩子的表現,或者給孩子帶一些監控性的東西偷偷放在孩子的口袋裡。
老師雖然理解家長擔心孩子的想法,但是父母這樣的行為還是讓他們心寒。
幼兒園老師都是有一定的職業素養的人,幼兒園老師和家長並不是對立關係,只有團結在一起,孩子在幼兒園才會生活的更自在,老師才敢放心大膽的去糾正孩子的不良行為,如果父母不信任老師,老師也不敢去跟孩子說什麼,萬一家長聽了不高興,受投訴的還是老師自己。
2.不斷叨擾老師的家長
很多家長在孩子上幼兒園的時候總是擔心孩子有問題,於是就會不分時間的叨擾老師,不停的給老師發消息,詢問孩子的情況,但是老師在幼兒園是被禁止玩手機的,大部分的精力都在孩子身上。
老師在休息的時間,總是要不停的回覆家長的消息,難免會有一些自己的情緒,因此對孩子也會受到受到影響;而且幼兒園每次都會拍一些視頻在群裡面,家長只要按時看群就可以了,儘量不要頻繁叨擾老師。
3.不尊重老師的家長
幼師是一個職業,但是很多家長把老師當成是服務員,專門為了幫助他們看護孩子,只要老師稍微有一絲讓家長不滿意,就不分場合的對著老師指手畫腳的批評。
其實幼師也是需要考教師資格證的,他們懂得如何教育孩子,如果對老師有不滿的情況,建議家長首先和幼師進行溝通,了解一下他們想法是什麼樣的,然後再去談怎麼改進。
4.不配合幼兒園活動的家長
一般情況下,幼兒園為了促進親子和諧,都會組織一些活動讓家長參加,或者給孩子布置一些任務,這些都有助於培養孩子的性格以及跟父母的關係;但是很多父母認為這是無用功,總是以任何理由拒絕參加幼兒園的活動。
很多家長完全不把幼兒園的當回事,連請假都懶得請,還要老師親自去問,老師們難免會產生一些情緒,因此可能會影響到孩子。
這4類家長非常容易引起老師的反感,即使老師再喜歡孩子也會受到家長的影響;其實幼兒園和家長之間的關係越和諧,孩子才越受益,學會正確處理和老師之間的關係,老師才更願意多關注你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