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人大代表劉建超:監察體制改革不是寫意畫是工筆畫

2020-12-22 中國新聞網

  全國人大代表、浙江監察委主任劉建超表示 去年浙江紀檢監察機關處理問題線索43807件

  「監察體制改革不是寫意畫是工筆畫」

  3月14日,在出席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的浙江代表團駐地,全國人大代表、浙江省監察委員會主任劉建超接受北京青年報記者採訪。他認為,監察體制改革不是一個寫意畫,它是一個工筆畫,一定是精準的。

  劉建超曾任外交部新聞發言人,2015年,他轉戰反腐敗工作領域,出任中央紀委國際合作局局長等職。2016年12月,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五次會議表決通過《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在北京市、山西省、浙江省開展國家監察體制改革試點工作的決定》。2017年1月,國家監察體制改革三省市試點工作進入實質層面。同年1月22日,浙江省監察委員會正式掛牌。2017年5月,劉建超出任浙江省委常委、紀委書記。兩個月後,劉建超當選為浙江省監察委員會主任。

  談及監察體制改革下的「浙江經驗」,劉建超說,對於監察體制改革,「浙江經驗」就是全面、準確地落實中央的決策。

全國人大代表、浙江省監察委主任劉建超。

中新社

記者 滿會喬 攝

  談留置措施

  會告訴被留置對象在留置期間的權利

  北青報:監察法草案中規定了留置等12項監察委調查措施,在浙江改革試點中,留置措施具體是怎麼執行的?

  劉建超:目前監察法草案還沒有通過,浙江監察委目前開展監察試點工作是依據《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在北京市、山西省、浙江省開展國家監察體制改革試點工作的決定》,這個決定在通過之時就把談話、訊問、留置等12項調查措施權限賦予三個試點省份。

  留置審批程序如何呢?在實際中,是監察委相關專案組在掌握了相關證據,並判定涉及幾種具體情形後,提出工作意見,最後由同級黨委主要負責人批准執行留置措施。執行留置措施,有兩方面力量:一是監察委的調查人員,二是公安人員。主要是確保法律嚴肅性,確保依法留置,同時利用公安執法的能力和權力採取留置措施。

  北青報:實踐中,留置的場所具體指什麼?對被留置人的生活起居保障是怎樣的?

  劉建超:執行地點,監察法草案規定留置是在特定場所。浙江的實踐是,特定的場所是指,利用原來紀委辦理黨員違紀,就是紀律審查的場所,也叫「兩規」場所,現在繼續運用為留置場所。國家監察委成立後,會有四級監察委,市級以上有「兩規」場所,縣以下也就是鄉鎮、街道是沒有監察委的,也就是沒有「兩規」場所。所以我們就採取了另外的辦法:第一,縣以下採取留置措施的,可以放到市一級監察委留置的場所去留置;第二,對公安機關管理的看守所部分設施進行改造,成為留置場所。

  雖然地點是公安機關管理的看守所的區域,有些設施比如吃飯區域通用,但開闢的留置專區和看守所的其他區域性質是不一樣的。留置時,我們會告訴被留置對象在留置期間他的一些權利。留置開始後,他會被安置在一個相對舒適的地方,非常安全,飲食也有保障。

  談監督

  留置是在24小時監控下

  北青報:被留置人權利保障靠什麼監督?

  劉建超:這是有嚴格的紀律和法律要求的。比如浙江,留置是在24小時監控下,從留置的第一分鐘到解除留置的最後一分鐘都是處在監控之下,也就是「全程留痕」。監控系統內部有幾個規定:一,調查組自身要有監督,調查組組長要按照相關規定,嚴格執行相關規定;二,監察委內部有一個案件管理部門,對留置期間的所有事情進行監督和管理,出現問題要及時報告,違規的問題要及時制止。同時,公安機關也要對留置場所進行24小時監控。其間的談話、詢問也是有嚴格規定的,夜裡11點前必須結束談話,保證被談話人的休息時間。

  談力量融合

  從融合的效力看1+1>2

  北青報:目前,檢察院反貪反瀆職部門的人員轉隸到監察委,兩支力量融合、機構改造,兩支力量如何融合?如何達到1+1>2的效果?

  劉建超:第一是職能的融合。原來紀委不具備執法的職能,檢察機關不具備執紀的職能。之前紀律檢察機關是監督執紀問責,現在監察機關監督調查處置,這些職責都要靠融合後的人馬。

  第二是能力的融合。現在要求監察委工作人員既要對黨章黨紀充分認識,同時要具備依法監督調查和提出處置意見的能力。這一過程中安排大量的培訓、大量的案件總結,加快兩支隊伍融合。

  第三是機構的融合。浙江省監察委沒有對轉隸過來的檢察機關的人員單獨組建部門,而是和原來紀委處室混編。現在已經分不清誰是原來紀委機關,誰是轉隸過來的。從融合方面,1+1=1,而從融合的效力看是1+1>2的。

  可以說,案件工作做得很細緻,包括今年春節我們工作人員在各個留置場所給被調查對象包餃子,組織他們看春晚等。並不是原來的檢察機關的這種逮捕和採取拘留這樣的司法強制措施,對被調查對象採取留置措施時,安全有保障、權益有保障。現在監察機關不是紀律檢察機關和檢察機關的效力簡單的疊加,而是一個效力放大。

  談反腐成績

  去年浙江處理問題線索43807件

  北青報:如何看待監察體制改革以來反腐的效率?

  劉建超:效率還是很高的。截至2018年3月11日,浙江各級監察委員會共對292名被調查人採取了留置措施,辦結的案件中,涉及行使公權力的公職人員這一類被留置對象,百分之百被移送起訴。

全國人大代表、浙江省監察委主任劉建超。

中新社

記者 滿會喬 攝

  浙江省監察委成立以來,截至3月11日,調查的廳級幹部達到了28起、29人,其中涉及職務犯罪的有8人,同比增長了60%。2017年,全省各級紀檢監察機關處理問題線索43807件,同比上升了84.4%。從效率看,我們移送起訴的案件(涉及職務犯罪),平均留置的時間是42.5天,比改革之前,紀委「兩規」和檢察機關偵查階段平均用時縮短了61.4%。

  談下一步發展

  精準有序地推進監察體制改革

  北青報:監察體制下一步如何完善?

  劉建超:監察法(目前還是監察法草案)其實是一個基本法或者說根本法。之後根據實踐,以及在實踐中出現的問題,現在正考慮制定監察法的實施細則。首先目前這個監察法的草案我認為是成熟的,是基於三個試點省市過去一年所形成的實踐經驗;其次,新事物在運行過程中肯定還會遇到這樣那樣的問題,比如反腐敗向下進一步延伸的問題,現在監察委只是設到縣一級,鄉一級怎麼辦?目前,監察法草案規定可以使用派出的監察辦公室和派出的監察專員解決這一問題,下一步還需要進一步探索。

  北青報:作為監察體制三個試點省市之一,浙江有哪些特點?

  劉建超:我覺得,浙江監察體制改革和山西、北京都是在中共中央的決策和全國人大決定的基礎上來開展相關的工作,儘管做法上可能有一些區別,但取得的成效都是一致的。至於「浙江經驗」,有個形象的比喻就是,改革就像一個人的身體,為了保持一種活力,不但這個人身體中的主動脈血液要走通,毛細血管也要通。下一步會繼續精準有序地推進監察體制改革。監察體制改革不是一個寫意畫,它是一個工筆畫,一定是精準的。

  文/本報記者 趙萌 攝影/本報記者 郝羿

相關焦點

  • 寫意國畫、工筆畫、油畫、水彩畫哪種值錢,一人簡說
    比中國傳統繪畫,不管是寫意還是工筆貴的多。先說說油畫到底有多麼的值錢,再說說為什麼會值錢。插個題外話,值錢還是說說已經賣出的畫作。雖然有些畫賣出了天價,但是我個人覺得不值。目前中國傳統繪畫最貴的作品,也是最貴的寫意國畫。9.315億元成,齊白石先生的《山水十二條屏》,這個作品是12幅畫構成的。下圖,《山水十二條屏》其中四屏要特別說明一下,我非常看中的一件事情。
  • 【聚焦】監察體制改革的衝突與妥協
    儘管在2018年3月召開的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上,憲法修正案的審議表決先於《監察法(草案)》的審議表決,但在改革過程中,制定一部監察法的方案就一直在推進。這主要是由我國的立法體制所決定的——全國人大的會期較短,而立法草案審議主要由全國人大常委會完成。國家監察立法是改革的具體要求,也是改革成果之體現。
  • 功利主義使工筆畫被誤讀
    相關連結:工筆畫盛行造就大批畫匠 近年來,全國大型美展上工筆畫扎堆出現頗受關注。2009年第十一屆全國美展工筆畫佔了半壁江山,此後中國美協平臺每年至少舉辦一個專門工筆畫展,筆者注意到,2011年第四屆全國青年美展中,有印象的寫意畫作品不出20件,其餘百餘件幾乎都是工筆形式。雖然有評論認為這是工筆畫復興的可喜跡象,但也受到許多人的詬病,工筆畫的品質和社會影響受到質疑,更有評論者指出「工筆畫造就大批畫匠」。 筆者認為出現這種局面絕非偶然。
  • 國家監察體制改革的實踐考察和理論省思
    2016年12月25日,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五次會議通過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在北京市、山西省、浙江省開展國家監察體制改革試點工作的決定》(以下簡稱《試點決定》)。對試點文件主要內容梳理如下:    1. 提升政治站位。國家監察體制改革,不是簡單的機構改革,是國家監察制度的頂層設計、事關全局的重大政治體制改革。
  • 攝像技術發達的今天,工筆畫存在的意義何在?工筆畫和照片不一樣
    中國畫分寫意畫和工筆畫,寫意畫是用誇張的書法筆法描繪物象,表達情感,抒發情懷。工筆畫也叫「細筆畫」「工致畫」,使用精煉的書法筆法展現物象,表達情感,抒發情懷。人們喜歡寫意畫,主要是因為寫意畫營造的意蘊,能給人無限的想像空間。
  • 工筆畫的問題在於「工筆」嗎?
    進入新世紀以來,工筆畫在藝術觀念、形式語言、技術方法等方面都有了空前的拓展。從近幾屆全國美展以及美術界的其他一些畫展反映的情況來看,當代中國畫創作尤其是在花鳥人物畫創作領域中工筆畫的比例越來越高,年輕一代畫家的創作更是如此,在全國性展覽中工筆畫更是成為摘金奪銀的主力畫種。
  • 治理之道:充分認識國家監察體制改革的意義
    深化國家監察體制改革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作出的事關全局的重大政治體制改革,是強化黨和國家自我監督的重大決策部署。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審議通過的國家監察法,為構建集中統一、權威高效的中國特色國家監察體制,實現對所有行使公權力的公職人員監察全覆蓋,確保反腐敗工作奪取壓倒性勝利提供了堅強法治保證。從目前情況看,深化國家監察體制改革已顯示出多方面的重要意義。加強黨對反腐敗工作的集中統一領導。
  • ——解讀國家監察體制改革
    ——解讀國家監察體制改革  新華社記者 朱基釵 齊雷傑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深化國家監察體制改革,將試點工作在全國推開,組建國家、省、市、縣監察委員會。同時明確,「推進反腐敗國家立法」「用留置取代『兩規』措施」。
  • 全國人大代表董開軍:制定監察法是反腐法治化的必然要求
    全國人大代表董開軍:制定監察法是反腐法治化的必然要求 2018-03-16 09:11:00來源:央廣網
  • 發篇舊作抒胸襟‖由一檄文引發中國畫寫意精神缺失現象的些許淺議
    中國國家畫院院長、中國美術家協會副主席楊曉陽接受雅昌藝術網記者採訪時談到:「寫意畫、水墨畫之所以興起是因為它最具中國特色,但是它的難度是世界美術史,古今中外所有的畫種中間,生宣紙水墨寫意技術難度最大的,所以在這個展覽中間水墨寫意畫顯得不足,不只是這一次。歷屆全國美展我們評完了以後都發現水墨欠缺、寫意畫欠缺。」
  • 基層實踐丨四川開展省屬本科高校紀檢監察體制改革試點
    本期看點四川省在全國率先開展高校紀檢監察體制改革試點,由省紀委監委向省屬本科高校派駐紀檢監察組,加強對高校黨組織和黨員幹部的監督,實現對省屬高校公職人員的監察全覆蓋。通過上級紀委監委直接派駐,監督執紀更權威;聚焦主責主業,監督執紀更精準;推動完善制度,管黨治校更規範,有效推動高校全面從嚴治黨向縱深發展。
  • 圖文教程:寫意畫荷速成
    寫意畫荷的用筆方法大寫意畫法       這種方法為大寫意常用之法,無論各色荷花均可使用,選擇較大的行筆如鬥筆、提筆,先飽蘸水分,然後調上曙紅寫意畫荷步驟       勾線畫荷步驟:先勾出背面花瓣(前面的),然後按順序逐一勾出側面、後面的花瓣,最後用濃墨點蕊。↓↓↓
  • 零基礎如何學習工筆畫?工筆畫自學教程大全,值得收藏!
    中國的工筆畫歷史悠久,從戰國到兩宋,工筆畫的創作從幼稚走向了成熟。工筆畫使用「盡其精微」的手段,通過「取神得形,以線立形,以形達意」獲取神態與形體的完美統一。在工筆畫中,不論是人物畫,還是花鳥畫,都力求於形似,「形」在工筆畫中佔有重要的地位,與水墨寫意畫不同,工筆畫更多地關注「細節」,注重寫實。零基礎如何學習工筆畫?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
  • 學術 | 基於大數據視域的監察體制改革模型構建
    推進大數據在監察體制改革中的深度運用,是實現國家治理體系現代化建設的重要任務。在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第十九屆中紀委第三次全體會議上的重要講話背景下,探索大數據技術與監察制度發展的深度融合,是實現監察機關自身規範化建設的重要內容。因此,深入分析當前大數據模型構建和技術實現存在的緊迫問題,提出解決建議和思路,具有一定的理論價值和實踐意義。
  • 書法篆刻家曾翔:「寫意篆刻」是針對寫意精神的缺失
    大家都在一窩蜂地追摹所謂的典雅、工穩、精緻、流美那種製作的篆刻風氣,我們因此就想提倡一下寫意精神。這些年的美術展覽,工筆畫屢屢獲獎,寫意畫反而不行。這可能與我們大的社會環境和審美是相關聯的。大家認為,寫意精神越來越缺失,印章在這種大的環境下不能不受到影響。提倡什麼,往往就是什麼缺失了。比如,我們要提倡捨己救人、吃虧是福,實際上就是這些東西少了,多了也就不必提倡了。
  • 馬鳴工筆畫作品鑑賞
    1989年作品《報春》、2002年作品《落葉不是無情物》、2006年作品《我想有個家》入選全國首屆、第五屆、第六屆工筆畫大展,並獲獎或收藏;2011年《奉獻》入選全國中小學美術教師作品展;2015年《家園》入選第二屆全國少兒美術教育學術展。
  • 工筆畫可以自學嗎?工筆配色表,工筆畫技法名詞解釋,工筆畫欣賞
    工筆畫在我國歷史上有著悠久的歷史文化,宋代是中國工筆花鳥畫輝煌燦爛的黃金時期。花鳥畫創作題材廣泛,在留存至今的傳世精品中有禽鳥、昆蟲、蔬 果、花卉、水族、走獸,花籃博古,折枝花卉,還有山澗水口以及融入景觀的花鳥畫。在體裁形式上也是多種多樣,有紈扇小品、橫披手卷、大幅巨作等,從中可以了解到中國工筆花鳥畫傳承和發展的軌跡及高超的繪畫技巧與豐富的創作理念。
  • 楊永福到甘南徵求全國、省人大代表對法院工作的意見建議
    楊永福到甘南徵求全國、省人大代表對法院工作的意見建議 2020-12-24 20:1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李墨竹工筆畫藝術研究院院長李墨竹先生經典作品欣賞
    河北邯鄲人,1964年生,李墨竹工筆畫藝術研究院院長,中華人民共和國一級書法家丶一級美術師。自幼酷愛書法與繪畫藝術,並以畫清竹為趣,故得名李墨竹。初工於工筆肖像,而後鍾情於筆花鳥和書法創作,李墨竹工筆畫藝術研究院在國內、外頗具影響力。自少年時期學畫,李墨竹先生始終懷著一份對藝術誠摯的熱愛,鍥而不捨,孜孜不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