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後半夜不準孩子玩遊戲,我們還能做點什麼?

2020-12-25 澎湃新聞

除了後半夜不準孩子玩遊戲,我們還能做點什麼?

2019-11-08 17:5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在防沉迷遊戲、保護未成年人的這條路上,能夠有的規則,都已經有了。

我們還能為孩子做一點什麼呢?

近日,國家新聞出版署下發《關於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網路遊戲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

除此前報導的未成年人單次遊戲充值不得超過100元外,《通知》還要求嚴格控制未成年人使用網路遊戲時段時長。規定每日22時到次日8時不得為未成年人提供遊戲服務,法定節假日每日不得超過3小時,其他時間每日不得超過1.5小時。

儘管我們都知道,這樣依然難以根治青少年的遊戲成癮。就和這一代父母在少年時,曾經遇見過的校園周邊杜絕三室一廳的往事一樣。

可除了規則,我們還能做點什麼?

可以做的很多,千萬別說無能為力。

遊戲廠商或許可以多做一點事

不是說怕孩子拿父母手機、用長輩身份證號碼來破解防沉迷系統嗎?為何不能用人臉認證呢!每一次登錄遊戲都要刷臉,總能又杜絕一批吧。

或許有人會說,如果我長得嫩,刷臉被誤判了咋辦?我想說,一切為了孩子、為了孩子的一切,就不能做點犧牲嗎!何況長得嫩,本就是好事,有得就有舍嘛。

何況,這只是極其少數的特例罷了。

或許有遊戲公司會說,頻繁的刷臉會影響到遊戲體驗!那麼,你覺得麻煩大可以不玩。如果想玩,又何懼刷臉。

如果所有的遊戲都要刷臉了,大家也就扯平不扯皮了。

遊戲廠商或許還可以多做一點事

不是說有很多遊戲廠商不守規矩,尤其是一些小程序裡,大量免驗證、無防護的小遊戲,在肆無忌憚的肆掠嗎?

友商這時候就應該出手,該舉報就舉報。至少讓小遊戲們,沒辦法成為孩子的遊戲避難所。

同樣也在做遊戲的騰訊,也該繼續發揮微信一發火,連自己人都滅的精神,對於自家平臺上的小遊戲,早點上「手段」,做「規範」,這才是科技向善。

至於那些大型遊戲,友商應該有強烈競爭精神,你懂的。

遊戲廠商或許又能多做一點事

遊戲不僅僅要防沉迷,保護學生的視力,留夠學習的時間,還應該能夠在孩子必然傾心的遊戲興趣上,在自己遊戲裡多一點有用的東西。

甭一天到晚就是各種爆乳美女、血花飛濺,您甭學昆丁·塔倫帝洛的暴力美學,多來一點潛移默化的東西不更好!

有些有古代人物的遊戲,已經在挖掘人物故事、崑曲演繹、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說它作秀也好,化解輿論壓力也罷,至少人家開始去做了。

總比還在那裡氪金、傷肝,天天叫嚷著「渣渣輝」、「是兄弟一起玩」之類的無腦遊戲要好得多。

至於怎麼做?打敗這些無腦的,用有用有意義的遊戲佔領市場,就好了。

遊戲廠商或許還要去做一點事

從去年開始,大家一直叫著嚷著要做功能遊戲,然後呢?貌似後來沒太多消息了。

其實,一些想法真的不錯,比如小遊戲裡的《子曰詩云》《歷史人物知多少》,手遊裡有《腫瘤醫生》《家國夢》《納木》。

有很多科學實驗,本身就可以在觸摸帶來的沉浸感中達成;有很多文化經典,本身就可以在遊戲的代入中其中。

都別說什麼《我的世界》教育版,這麼低調的遊戲。有多少人是在玩《三國志》系列遊戲裡記住了三國歷史、熟悉了《三國演義》;在《大航海時代》系列遊戲裡,把全球各大城市和古蹟的地理位置……

上述都是經典遊戲,而且是數十年暢銷,這難道還不夠刺激起衝動嗎?非不能也,實不為也。為了賺快錢,跟風走偏分,遊戲廠商們早把底線給丟掉了,是該重新撿回來的時候了。

突然,想起了《頭號玩家》裡的結尾,為了讓大家都能從虛擬世界裡走出來,每周那個全球爆款都會停機維護一下。

其實,後半夜直接拉閘,也挺好的。

國外服就按時差來唄。

張書樂 人民網、人民郵電報專欄作者,網際網路和遊戲產業觀察者

關鍵詞 >> 遊戲防沉迷系統,未成年人上網,功能遊戲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相關推薦

評論()

相關焦點

  • 除了玩手機,現在的孩子還能玩什麼?
    現在,很多孩子上網、玩遊戲成癮,不僅嚴重的耽誤了學習,而且還損害了視力,成了一個個的近視眼。要是批評,他們說起理由來似乎還理直氣壯,我父母沒有時間,不能陪伴我,我不上網、不玩遊戲幹什麼啊,都怪他們。乍一聽起來,似乎有些道理,但是越想越不是那麼回事,越想越是這孩子在為上網、打遊戲找藉口。那麼,如果家長不能陪伴孩子,就只能上網、玩遊戲嗎?除此之外,孩子還可以幹點什麼呢?其實,健康、陽光的遊戲還是有很多的:第一:看書 俗話說「腹有詩書氣自華」嘛,看書可以提高一個人的文化水平和素質,還能使一個人的內心更加充實,人生更加幸福。
  • 孩子總是說「我不會」,除了焦慮我們還能做點啥
    我不甘心,於是決定嘗試一下,有一天晚上,我跟糖豆說,我們一起玩動力沙吧,糖豆說好,然後我們就坐在陽臺上,開始玩起來。 糖豆果然就坐在那無所適從的感覺,看著我在那抓沙子,捏沙子,完全沒有動手的意思,然後拿了模具讓我給她做東西。我說:「糖豆也一起做吧。」糖豆搖搖頭:「我不會做。」
  • 除了玩遊戲,你還能用NDS幹什麼?(軟體篇)
    除了玩遊戲之外,你還能用NDS幹什麼?(軟體篇)  這周的暑假特企的話題是「擴展應用」,眾所周知,NDS能做的事情太多了,所以人家要出一篇文,而我們則要出兩篇。今天要說的其中的一部分,也就是不含任何輔助硬體或外接設施的情況下,用NDS來做別的事情。
  • 職業啟蒙,除了扮演遊戲我們還能做什麼?
    怎樣種植小麥、水稻,怎樣儲存食物、怎樣使用弓箭打獵、怎樣躲避毒蛇、老虎等很多技能,是父母長輩們傳授給孩子,孩子長大後又把這些技能傳給他們的孩子,這樣代代相傳下來的。,由老師統一教授各科知識,就這樣,將我們人類社會的文明一代一代傳承下來。
  • 「這麼點小事,有什麼好哭的」:我們憑什麼不準孩子哭
    有時候,孩子哭只是在表達自己的情緒,而父母不問緣由的制止,很可能影響孩子的一生。換句話說,我們憑什麼不準孩子哭。曾經在網絡看到這樣一個事例,孩子的名字我不記得了,為了述說清楚,暫且就叫小向吧。小向的家在農村,從小跟著奶奶生活。或許是奶奶咄咄逼人性格的原因吧,小向平時無論做什麼都不能討奶奶的歡心,讓奶奶滿意。有時小向找不到東西,奶奶就會破口大罵:「你有什麼用?連個東西都找不到,是不是眼瞎?」
  • 「每天不玩兩小時,不準做作業」!我承認我酸了……
    「每天不玩兩小時,不準做作業」據悉,這個暑假羅格沒有讓孩子上補習班,而是學習了各種戶外運動:皮划艇、滑雪、野外生存等等。兒子羅漢說,為保護視力,父親要求他有足夠的戶外運動時間,還對他說「每天不玩兩小時,不準做作業」。因為父親羅格認為,孩子擁有健康的身心更重要。
  • 「每天不玩兩小時不準做作業」:會玩,竟然對孩子這麼重要
    01暑假眼看就要結束了,還記得小時候放暑假,你會做什麼呢?湖南有位爸爸給孩子做的暑期安排很有意思,他沒有給9歲兒子報補習班,而是讓孩子學習各種戶外活動,比如皮划艇、滑雪、野外生存等。為了保護孩子的視力,爸爸要求孩子有足夠的戶外運動時間,他甚至對孩子說:「每天不玩兩小時不準做作業」。
  • 是不是還在為孩子玩遊戲傷神?教會他「做遊戲」的主人吧
    ,每天除了學習就是學習,孩子很容易產生厭煩的心理。在家長心中,遊戲早已成了洪水猛獸,只要孩子開始接觸遊戲,家長就會粗暴地制止,不行、不準、不可以。什麼情況下可以玩遊戲,什麼情況下不能玩遊戲,都可以和孩子一一探討,通過簡單的規則制定,讓孩子清楚地認知玩遊戲的邊界,而不是沒有度地沉迷遊戲。
  • 不知道和孩子玩什麼?800種遊戲全書給你點靈感
    所謂和孩子痛痛快快地玩一場,並不一定要去聲光嘈雜的遊樂場,在家裡,在小區廣場,在公園等自然環境,都有非常豐富的遊戲選擇。對於不知道玩什麼的家長,推薦看看在日本暢銷30年的遊戲全書《遊戲圖鑑》,這本書按照【花草遊戲】【野外遊戲】【自然和遊戲】【傳統遊戲】【手工遊戲】分門別類地介紹了800種日常遊戲。在翻閱這本書的過程中,我的童年記憶迅速地被激活了。
  • 除了電子產品,我們還能和孩子們一起玩兒什麼?
    難得的8天小長假裡,帶娃的日常是既要讓孩子玩兒的開心,又要來點什麼特別的。 去網紅地打卡, 帶娃去遊樂場,假期過半了的時候該收收心了, 這個時候給孩子輔導一下作業,看看動畫片。如果假期的後半程就這麼過去了似乎是有些單調的了呢。 那麼有沒有什麼好玩的能在家就能玩的呢?
  • 「虎爸」另類帶娃獲點讚:每天戶外玩2小時,沒玩夠不準做作業
    前不久,來自湖南長沙的一位父親由於「要求兒子每天戶外玩兩小時,否則不準寫作業一事」引發了不少網友們的關注和討論。而骨骼起到支撐人體,保護內臟的作用,讓孩子堅持運動還能促進人體血液的循環,堅強骨質,促進骨骼的快速生長,孩子個子也能長得更高。
  • 「不許哭」「不要跑」:除了說「不」,我們還能說什麼?
    那麼除了說「不」,我們還能說什麼?我們沒有人會故意去針對孩子,都是覺得有道理才這麼說的,而且很順口,因為我們就是這麼長大的。所以我們現在對孩子也基本都是脫口而出,可是結果往往不是我們想要的。正面管教會我們用正面語言和孩子們來溝通,我們不是要控制孩子,而是要用溫柔堅定的態度告訴孩子界限,讓孩子自己來做判斷,是尊重。用清楚而具體的語言有條件的許可。
  • 聖誕除了《賽博朋克2077》還能玩什麼遊戲?
    但是宅在家裡也沒有什麼不好啦,短暫的休閒時光,叫上三五好友、開著暖氣、窩在沙發上、打著遊戲簡直不要太快樂!想不想知道今年有哪些適合在聖誕節玩的新遊戲呢?現在,就讓小編來盤點一下好玩的聖誕遊戲!男女老少、一起打遊戲!讓你的聖誕節更happy!《集合啦!
  • 孩子玩遊戲還能玩出高智商,那些你不知道的陪玩技巧,趕緊學
    愛玩是孩子的天性,父母陪孩子一起玩耍更是能夠增進與孩子之間的感情,同時父母之間的陪玩還能夠不斷提高孩子的智商和情商。儘管很多父母都會給孩子毫不吝嗇的購買非常多的玩具,但事實上這些新玩具多半也就三分鐘熱度就會失寵。所以陪孩子玩耍就成了每一個父母的必修課。
  • 爸爸要求兒子「每天不玩兩小時不準做作業」,你認同這要求嗎?
    「不玩兩小時不準做作業」你見過家長對孩子提這樣的要求嗎?>湖南長沙的一位老爸羅格對9歲的兒子羅漢提出硬性要求每天要有足夠的戶外時間「不玩兩小時不準做作業孩子玩耍的開端,是來自親子互動。比如我們熟悉的雙手掩面躲貓貓遊戲,嬰兒被逗得哈哈大笑,這是因為他感受到了玩耍的愉悅。和孩子一起享受玩耍的快樂,不僅有助於建立良好的親子關係,還能在玩耍中教育引導孩子,寓教於樂。
  • 和喜歡女生玩什麼遊戲有趣還能增加感情?
    想在約會過程中和女生玩遊戲吧,又不知道玩什麼。別擔心,下面浪跡情感小編為大家推薦一些和女生玩的遊戲,教你怎麼和女生玩遊戲有趣又能增進感情。1、 有趣文字互動遊戲假如你們在點餐之後無聊的等待上菜,這個過程中就可以來個有趣文字互動遊戲,打發無聊時間,還能套路一下女生,比如:男生:上菜還有一會兒,就這樣幹坐著多無聊,我們一起來玩個遊戲好不好?女生:好呀好呀!
  • iPad除了玩遊戲看電影還能幹什麼,買多大內存合適!
    iPad是在蘋果公司推出iPhone智慧型手機之後於2010年推出的平板電腦,可以說它是大屏幕版本的iPhone但不支持直接撥打電話的功能,它除了我們平常看電影和玩遊戲之外還能做些什麼?購買多大的內存才夠用呢?帶著這些問題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 【玩具】除了樂高,還能玩什麼積木?
  • 遊戲還能玩什麼?弱Gameplay未來趨勢探討
    因為我們如果回顧市面上的「弱Gameplay」遊戲,我們會發現雖然這些遊戲中也包含很傳統的Gameplay,例如回合戰鬥、QTE等等,但如果我們去找一個遊戲的核心玩家問他「你玩這個遊戲是在玩什麼」,他的回答一定不會是這些傳統Gameplay。真正讓這些玩家能夠留存、心甘情願付錢的,並不是遊戲中回合戰鬥、QTE的部分,而是人設、劇情、換裝等。
  • 這四點告訴你,孩子最討厭爸媽做什麼
    「作業沒做完,不準看電視。」「放學立馬回家,不準逗留,我算著時間呢,超時了我唯你是問。」「不可以跟你同學出去玩,心都玩野了。」我們經常打著為孩子好的「理由」去幹涉他們的自由,但偶爾也容易給他造成不少痛苦;就像「籠中之鳥」,失去了自由它還能開心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