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要求兒子「每天不玩兩小時不準做作業」,你認同這要求嗎?

2020-09-05 有聽故事FM

「不玩兩小時不準做作業」

你見過家長對孩子提這樣的要求嗎?


你沒有看錯

這是近日在網上

引發熱議的一個話題



湖南長沙的一位老爸羅格

對9歲的兒子羅漢

提出硬性要求

每天要有足夠的戶外時間

「不玩兩小時不準做作業」


因為羅漢十分喜歡水上運動

羅格為兒子選的

大部分都是與水相關的項目

在嘗試皮划艇後

羅漢又選擇了漿板


羅格表示

漿板比劃皮划艇更能舒展自己

兒子十分喜歡這個項目



羅格介紹,兒子羅漢兩歲多就開始慢慢接觸戶外活動。他發現,兒子上學後戶外活動時間減少,不利於視力,於是做了這個大膽的決定。如今兒子已經掌握了皮划艇、滑雪、野外生存等各項技能。

羅格希望通過這種方式,在保護孩子視力的同時,也能讓孩子更好地感受自然界,促進孩子健康成長。



父親羅格的做法贏得了許多網友的稱讚。在如今手機、遊戲、補習班充斥滿孩子們的休閒時間的當下,羅格卻格外重視陪伴孩子參與戶外運動。每天兩個小時的戶外運動,按理說應該是理所當然的,但如今卻變得很珍貴。


01

在大眾的認知裡:玩物喪志,孩子學習才是正業,玩兒是一種不務正業的表現。


有位幼兒園老師曾經提到過自己的經歷,新生入學那段時間,總有家長問老師:「幼兒園具體教些什麼?不教寫字嗎?是不是整天都在玩兒?」


一聽孩子在幼兒園的主要活動是玩兒,家長們就開始擔心。但事實是,孩子在玩耍中所學到的東西遠遠超出家長的想像。


羅漢的成績雖然不突出,但一直能保持中等成績,也沒有偏科,更優秀的是,他現在可以連續遊泳5個小時,曾參加過長沙市紅十字會溺水救援演習,是市內第一個具有皮划艇協會認證的小學生,還參加過天文比賽。


玩耍,看起來是沒有意義的折騰搗亂,但對於孩子的成長卻非常重要,它是每個人童年時期不可缺少的一項學習活動。


02

美國作家理察·洛夫在《林間最後的小孩》中曾提到,在一次與兒子的交流中,兒子問他:「為什麼你的童年比我的更有趣?你們可以在林間奔跑,可以在樹屋附近捉迷藏,還可以騎馬穿過沼澤?」


兒子的問題讓他陷入了沉思。兒童天然親近大自然,但如今科技在進步,自然在後退。於是他提出了一個裡程碑式的概念——「大自然缺失症」。


它不是一個醫學名詞,但卻引發了全球對兒童身心健康的持續關注。科學家們紛紛提供證據,認為由於缺乏與大自然的接觸,如今的孩子出現了一系列令人擔憂的問題,包括兒童肥胖、注意力缺陷、多動、孤獨、抑鬱、哮喘等。這種「去自然化」的童年,造就了作家三毛筆下的「塑料兒童」——從小被電視、可樂、零食、動漫包圍,只知道上課、補習,對室外遊戲、夏夜星空、月光下的山巒毫無興趣。


魯迅在《風箏》中說:「遊戲是兒童最正當的行為,玩具是兒童的天使。」在遊戲中,孩子可以從中獲得情感、認知、社會性、意志、人格等方面的發展。


走出家門,遊戲使他們融入自然,孩子在遊戲中可以自由地變換動作、自由地重複感興趣的活動,從而提高身體素質。


同樣,遊戲也使孩子們融入集體。會玩兒的孩子,是不會缺少朋友的。遊戲裡有規則、有合作、有競爭、有妥協,孩子在這個過程中能更好地學會交往。在玩樂中,通過和同齡人的接觸,有助於培養孩子的社交能力、創造力,讓他們學會如何應對挫折、克服困難等等。


如果孩子從小就開始和電子產品、網路遊戲打交道,家長別抱怨孩子沉溺虛擬世界,因為他們沒有見識過大自然的美妙之處。如果生活中有比網路遊戲更好玩的事情,就算你給他手機和電腦,他也不會沉溺其中。


孩子在想像力爆棚、好奇心充分、創造力強的階段,不能總讓他宅在家裡,多帶孩子出去玩耍,才能夠滿足其這些能力的發展。


03


除了支持孩子玩以外,父母最好還要陪著他一起玩兒。


孩子玩耍的開端,是來自親子互動。比如我們熟悉的雙手掩面躲貓貓遊戲,嬰兒被逗得哈哈大笑,這是因為他感受到了玩耍的愉悅。和孩子一起享受玩耍的快樂,不僅有助於建立良好的親子關係,還能在玩耍中教育引導孩子,寓教於樂。


隨著孩子慢慢長大,父母更要重視每天和孩子在一起的時光,不要把陪伴孩子當作一種任務,更不要隨便應付孩子。孩子的眼睛是雪亮的,我們的一舉一動,他們都會盡收眼底。很多父母跟孩子一起玩的時候,常常心不在焉、左顧右盼,讓孩子感覺是在應付差事,而不是高質量的陪伴。陪伴的時候,請放下手機和工作,全心全意加入孩子的遊戲,並儘量多帶孩子去戶外玩耍。


梁文道在《悅己》中如是說:「讀一些無用的書,做一些無用的事,花一些無用的時間,都是為了在一切已知之外,保留一個超越自己的機會,人生中一些很了不起的變化,就是來自這種時刻。」

在家長看來,玩遊戲就是「看起來無用」的事,但正是這些事,可以激發孩子終生受用的各種潛能。



玩和學並非彼此對立,而是相輔相成。很多時候的玩耍其實也是一種學習。

願每個孩子的童年都能擁有最純真的快樂。

相關焦點

  • 爸爸要求兒子「每天不玩兒兩小時不準做作業」
    「不玩兩小時不準做作業」你見過家長對孩子提這樣的要求嗎?對9歲的兒子羅漢提出硬性要求每天要有足夠的戶外時間「不玩兩小時不準做作業」每天兩個小時的戶外運動,按理說應該是理所當然的,但如今卻變得很珍貴。不教寫字嗎?是不是整天都在玩兒?」一聽孩子在幼兒園的主要活動是玩兒,家長們就開始擔心。但事實是,孩子在玩耍中所學到的東西遠遠超出家長的想像。羅漢的成績雖然不突出,但一直能保持中等成績,也沒有偏科,更優秀的是,他現在可以連續遊泳5個小時,曾參加過長沙市紅十字會溺水救援演習,是市內第一個具有皮划艇協會認證的小學生,還參加過天文比賽。
  • 爸爸要求兒子每天戶外玩2小時,玩不夠時間就不準做作業
    8月25日據媒體報導,今年46歲的羅格是長沙人,他的9歲兒子羅漢暑期沒有上補習班,而是學習了各種戶外運動:皮划艇、滑雪、野外生存等。羅漢說,為保護視力,父親要求他有足夠的戶外運動時間,「每天不玩兩小時不準做作業」。父親羅格認為,孩子擁有健康的身心更重要。網友評論網友:孩子會不會覺得寫作業是種幸福?
  • 爸爸要求兒子每天戶外玩兩小時,不夠不準做作業,網友:神仙爸爸
    「作業沒寫完,不許出去玩!」這話幾乎貫穿了無數人的學生時代。然而,長沙這位爸爸卻很不一樣,他對孩子說:「在外面玩不夠兩小時,不許做作業!」長沙有一位與眾不同的虎爸羅格,要求自己的兒子每天必須戶外運動2小時,否則不準寫作業。
  • 「每天不玩兩小時不準做作業」這才是最美的家庭作業
    今年46歲的羅格是長沙人,他的9歲兒子羅漢暑期沒有上補習班,而是學習了各種戶外運動:皮划艇、滑雪、野外生存等。羅漢說,為保護視力,父親要求他有足夠的戶外運動時間,「每天不玩兩小時不準做作業」。父親羅格認為,孩子擁有健康的身心更重要。這娃娃也真是夠幸福的。
  • 爸爸要求兒子每天戶外玩2小時,沒達到不準做作業
    爸爸要求兒子每天戶外玩2小時,沒達到不準做作業​喬志峰​爸爸要求兒子每天戶外玩2小時,沒達到不準做作業。羅漢說,為保護視力,父親要求他有足夠的戶外運動時間,「每天不玩兩小時不準做作業」。父親羅格認為,孩子擁有健康的身心更重要。(8月26日《三湘都市報》)​戶外活動,不僅可以保護視力,也可以通過運動強健體魄,同時更能開闊視野、培養孩子多方面的興趣。古人云:讀萬卷書、行萬裡路,後者往往比前者更能塑造一個人的性格,實現綜合素質的養成。
  • 「家庭」爸爸要求兒子「每天不玩兒兩小時不準做作業」
    「不玩兩小時不準做作業」你見過家長對孩子提這樣的要求嗎湖南長沙的一位老爸羅格對9歲的兒子羅漢提出硬性要求每天要有足夠的戶外時間「不玩兩小時不準做作業」每天兩個小時的戶外運動,按理說應該是理所當然的,但如今卻變得很珍貴。
  • 要求兒子「每天不玩兒兩小時不準做作業」,你敢這麼做嗎?
    「不玩兩小時不準做作業」你見過家長對孩子提這樣的要求嗎?提出硬性要求每天要有足夠的戶外時間「不玩兩小時不準做作業」他發現,兒子上學後戶外活動時間減少,不利於視力,於是做了這個大膽的決定。如今兒子已經掌握了皮划艇、滑雪、野外生存等各項技能。羅格希望通過這種方式,在保護孩子視力的同時,也能讓孩子更好地感受自然界,促進孩子健康成長。
  • 爸爸要求兒子每天戶外玩2小時,玩不夠不準做作業
    但在長沙,卻有這樣一位「虎爸」羅格,反其道而行之,要求自己9歲的兒子每天必須戶外運動2小時,否則不準寫作業。對於大家口中的「另類教育」,羅格卻有著不同的看法。8月25日,三湘都市報記者採訪了這對父子。他告訴三湘都市報記者,每天2個小時的戶外運動,大兒子已經堅持了7年。皮划艇、槳板、爬樹、荒野訓練,9歲的羅漢都不在話下。現在,剛滿2歲的小兒子也參與其中。「現在的小孩子在家閒下來,不是看電視就是玩手機,很小就戴上了眼鏡,我家孩子就沒有這方面的擔憂。」羅格說,兩個小時的戶外運動不僅增強了孩子的體能,還降低了近視的風險。
  • 虎爸要求兒子每天戶外玩夠2小時,不達標不準寫作業!
    居然有爸爸要求兒子每天戶外必須玩夠2小時你沒有看錯這是近日在網上引發熱議的一個話題湖南長沙的一位老爸羅格對9歲的兒子羅漢提出硬性要求每天要有足夠的戶外時間>「不玩兩小時不準做作業」因為羅漢十分喜歡水上運動羅格為兒子選的大部分都是與水相關的項目在嘗試皮划艇後羅漢又選擇了漿板
  • 東方快評丨「每天不玩兩小時不準做作業」,這個「硬核要求」可以有
    今年46歲的羅格是長沙人,為保護9歲兒子羅漢的視力,羅格每天要求兒子有足夠的戶外運動時間,「每天不玩兩小時不準做作業」。這對於孩子們而言,不能不說是一種「悲哀」。雖然各級教育行政部門三番五次下文件、發通知,要求開齊開足體育課,要求確保孩子每天鍛鍊一小時,要求精選作業,要求不過量布置課後作業,以保證孩子有足夠的時間加強體育鍛鍊,但「文件歸文件」「通知歸通知」,一些學校依然還是「重智力輕體育」,學生依然還是「埋」在題海中,「泡」在作業裡。
  • 爸爸要求兒子每天戶外玩2小時,玩不夠時間不準做作業,你認可嗎?
    導讀:前段時間,湖南長沙的一位硬核老爸羅格成為了網絡眾人的熱議對象,因為作為爸爸的他有一個奇特的要求,就是要兒子每天戶外玩2小時,不玩夠時間就不準寫作業,這種的「虎爸」模式讓很多家長都感到詫異,如今孩子的學習功課難麼緊張,居然還有這樣的要求。
  • 硬核爸爸要求兒子每天戶外玩2小時,玩不夠時間不準做作業
    前段時間,湖南長沙的一位硬核老爸羅格成為了網絡眾人的熱議對象,因為作為爸爸的他有一個奇特的要求,就是要兒子每天戶外玩2小時,不玩夠時間就不準寫作業。羅漢說,為保護視力,父親要求他有足夠的戶外運動時間,「每天不玩兩小時不準做作業」。父親羅格認為,孩子擁有健康的身心更重要。
  • 「爸爸要求兒子每天戶外玩2小時」不然不準做作業,網友怎麼看?
    「爸爸要求兒子每天戶外玩2小時,不然不準做作業」這種方法是好還是不好?今天微博有一條熱搜吸引了小編的注意:「爸爸要求兒子每天戶外玩2小時」這位爸爸今年46歲,是個長沙人,為了保護9歲兒子的視力,他要求兒子每天有足夠的戶外運動時間「每天不玩兩個小時,不準做作業」。
  • 爸爸要求兒子每天戶外玩2小時,玩不夠時間不準做作業,你認可?
    important}導讀:前段時間,湖南長沙的一位硬核老爸羅格成為了網絡眾人的熱議對象,因為作為爸爸的他有一個奇特的要求,就是要兒子每天戶外玩2小時,不玩夠時間就不準寫作業,這種的「虎爸」模式讓很多家長都感到詫異,如今孩子的學習功課難麼緊張
  • 爸爸要求兒子每天戶外玩2小時 網友:寫作業是種幸福
    【爸爸要求兒子每天戶外玩2小時】8月25日據媒體報導,今年46歲的羅格是長沙人,他的9歲兒子羅漢暑期沒有上補習班,而是學習了各種戶外運動:皮划艇、滑雪、野外生存等。羅漢說,為保護視力,父親要求他有足夠的戶外運動時間,「每天不玩兩小時不準做作業」。父親羅格認為,孩子擁有健康的身心更重要。
  • 爸爸要求兒子每天戶外玩2小時,不運動連作業都不配寫
    爸爸要求兒子每天戶外活動2小時,時間不夠就不能寫作業!8月26日,「爸爸要求兒子每天在戶外玩2個小時」,以425萬觀看次數,在百度的熱門搜索列表中排名第五,讓我們不禁呼喚:這樣的好爸爸再多一點吧來讓我們認識一下這位爸爸,羅格是長沙人,有一個9歲的兒子羅漢。
  • 爸爸要求兒子每天戶外玩2小時 沒達到不準做作業
    羅漢說,為保護視力,父親要求他有足夠的戶外運動時間,「每天不玩兩小時不準做作業」。父親羅格認為,孩子擁有健康的身心更重要。(梨視頻)
  • 爸爸要求兒子每天一定要在戶外玩2小時,「讓你玩個夠」成褒義詞
    圖片來源網絡近日,網際網路上出現了一件非常有意思的事,就是一位爸爸要求兒子每天必須在外面玩夠兩個小時才能回家寫作業,真正的讓「讓你玩個夠」成褒義詞,網友:看看人家的爸爸!圖片來源網絡據羅漢說,為了保護視力,父親要求他有足夠的戶外運動時間,每天必須在戶外運動,不在外面玩夠兩個小時不準回家寫作業。很多學生夢寐以求的事情真的實現了。
  • 爸爸要求兒子每天戶外玩2小時,這是為什麼呢?
    長沙的這個爸爸要求兒子每天戶外玩2小時,各種戶外運動:皮划艇、滑雪、野外生存等,這是非常有益於孩子身心健康的,父母陪伴還能增進感情,理念是很好的。但參加這些活動也很耗錢,一般家庭和貧窮家庭還是比較難承受的。
  • 硬核爸爸要求兒子每天戶外玩2小時,玩不夠時間就不準做作業
    近日,湖南長沙一名硬核爸爸火遍了網絡。他規定,兒子每天必須戶外玩兩個小時,玩不夠時間就不準做作業。 這位爸爸的做法,頓時引起了軒然大波,網友紛紛伸出大拇指,給這位爸爸瘋狂點讚。對此,男童爸爸則表示:孩子擁有健康的身心比學習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