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位海歸老師直接成為北大特聘教授,迎娶小14歲的學生,受到爭議

2020-12-11 騰訊網

在大學老師的工作崗位上,有一個不成文的規定,那就是具備海外留學背景的老師更容易在職稱評定的過程中脫穎而出。尤其是在北京大學和清華大學的老師之中,大部分教授都有海外留學背景的經歷。一些海歸老師回到國內的頂尖大學之中,可以直接成為教授,而國內大學的學者通常要從講師開始做起。

比如這位海歸老師在回國任教的時候,是美國科羅拉多大學的副教授,而來到北京大學任教的時候,直接成為北大的「長江學者計劃特聘教授」。這位從海外歸來的老師就是後來的武漢大學副校長舒紅兵院士,同時也是中科院武漢病毒研究所所長王延軼的丈夫。

舒紅兵教授來到北京大學任教的時候,只有33歲,但是在生命科學專業領域的影響力已經基本奠定,可以說是一個年輕有為的青年學者。查看舒紅兵教授的教育履歷,我們可以發現他是通過一步一步努力實現當時的成績,本科就讀於蘭州大學生物學系,而那個時候的蘭州大學生物學系可是赫赫有名的專業。

後來的舒紅兵來到中國醫學科學院基礎醫學研究所,從事細胞生物學的研究。獲得碩士學位之後,舒紅兵前往美國埃默裡大學攻讀博士學位,而後在美國猶太醫學研究中心及科羅拉多大學健康科學中心免疫學系擔任助理教授,並做到了副教授的位置。此時的舒紅兵獲得了北京大學的任教機會。

但是舒紅兵回國任教的時候,並沒有全職擔任北大的長江學者計劃特聘教授,依然在科羅拉多大學擔任副教授。從這一點來看,國內大學教授的評價標準和國外大學教授的評價標準,存在一定的區別。在北京大學擔任特聘教授的舒紅兵,在同一時期的科羅拉多大學只是一個副教授。

差不多在舒紅兵教授回國任教的同一時期,王延軼進入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開始本科階段的學習,而當時的專業老師之一正是舒紅兵。在王延軼從北京大學畢業之後,離婚的舒紅兵迎娶了比自己小14歲的王延軼,並前往武漢大學擔任生命科學學院的院長。

在舒紅兵擔任武漢大學生命科學學院院長的時候,王延軼在丈夫任教的美國科羅拉多大學拿到了碩士學位,然後選擇來到武漢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攻讀博士學位,同時擔任武漢大學的講師,可以說是求學和工作兩不誤。而王延軼從武漢大學獲得博士學位之後,很快從講師的位置升到了副教授的位置。

同時,舒紅兵在2011年的中科院院士增選過程中,競爭過北大生命科學學院院長饒毅教授,清華的生命科學學院院長施一公教授,中科院的生命科學研究院副院長高福教授,成為了中科院的院士。身邊有了舒紅兵院士的支持,王延軼的提升進程繼續加快,用了8年時間,從武漢大學副教授做到了武漢病毒研究所的所長。

而舒紅兵也成為了現在的武漢大學副校長,還時常與王延軼一同發表重要的SCI論文。但是在王延軼陷入「雙黃連」的爭議漩渦之後,舒紅兵也因為夫妻二人相似的教育背景和相應的論文,而受到爭議。

對於舒紅兵對王延軼的幫助程度,以及其妻子王延軼是否有真才實學擔任武漢病毒研究所所長的問題,在沒有充分根據的情況,難以進行深入探討。隨著時間的推移,相信現實會讓清者自清,也會讓濁者自濁。

相關焦點

  • 海歸老師直接成為北大特聘教授,迎娶小14歲的學生,受到爭議
    在大學老師的工作崗位上,有一個不成文的規定,那就是具備海外留學背景的老師更容易在職稱評定的過程中脫穎而出。尤其是在北京大學和清華大學的老師之中,大部分教授都有海外留學背景的經歷。一些海歸老師回到國內的頂尖大學之中,可以直接成為教授,而國內大學的學者通常要從講師開始做起。
  • 北大校花王延軼:嫁給大14歲導師,29歲成教授,8年後進正廳
    今天故事裡的主人公,就是一位相當優秀的女性,她19歲考入北大,23歲進入美國科羅拉多大學攻讀碩士,26歲進入武大攻讀博士,29歲就成為武漢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副教授,在37歲那年
  • 她25歲是北大的學生,30歲是北大的教授,50歲是北大的校長!
    她25歲是北大的學生,30歲是北大的教授,50歲是北大的校長!有多少人和我一樣,上學的時候夢想當上自己學校的老師,因為那個時候覺得,老師是學校的「主宰」,管理這麼多的學生,多威風,長大後才知道留校任教這種事壓根不是我這種差生該想的。
  • 翁帆嫁給楊振寧教授,而這位北大才女嫁給自己的老師,網友:很值
    翁帆嫁給楊振寧教授,而這位北大才女嫁給自己的老師,網友:很值 一個女人最幸福的事莫過於嫁給了真正的愛情,汕大才女翁帆和北大才女田曉菲,都嫁給了屬於自己的愛情,這2位才女都嫁給了比自己年紀大很多的教授,由於和伴侶之間在年齡的隔閡,對於她們所收穫的愛情也是頗受爭議和質疑。
  • 北大才女王延軼:嫁大14歲老師,碩士畢業6年成教授,再6年升正廳
    比如,她曾經是北大校花,她曾經嫁給了比自己大14歲的老師,她還曾經在碩士生畢業6年後成為了教授,然後又在6年的時間裡做到了正廳級的幹部。 他們的婚姻是在23歲的時候完成的,比她大14歲的丈夫舒紅兵以愛情的名義與她結為一體,從此開始了他們兩人在學術上和權力上的比翼雙飛。她的丈夫舒紅兵是一個非常了不起的人,因為早在與王延軼結婚之前,他已經是成名已久的大人物了。
  • 18歲高中生迎娶14歲初中女生,這樣子真的合適嗎?
    最近網傳在某地區,一名18歲男子迎娶了一位14歲的初中姑娘,這位男孩子其實目前也只是一名高中生而已,這個事情一經曝出,在網絡端就迅速引起了巨大爭議,這都什麼年代了,怎麼還有這樣的事情發生?18歲高中生迎娶14歲初中妹,難道是真心相愛?
  • 上海財大11位"海歸"副教授、助理教授將上崗
    「博士生導師」的崗位向來是教授專屬,上海財經大學準備「破一破」。昨日從該校傳出信息:下學期開始,財大經濟學院將有11位「海歸」副教授、助理教授帶教博士生,他們平均年齡不到36歲,其中包括8位剛剛畢業的博士。院方稱,今後若國內教師在專業上特別出眾,同樣也有機會。
  • 北大教授「工資單」曝光,實發工資引發爭議,到底哪裡出錯了?
    北大教授「工資單」曝光,實發工資難以置信最近一張「北大教授工資單」曝光,引發了很大的爭議,從這位北大教授曬出的工資單中我們看到北大教授的工資主要由崗位工資、薪級工資和校內崗貼三部分組成。集中交通補貼、物價補貼、教育補貼等各種補貼加起來不到1000元,合計加起來北大教授的應發工資是15335元。
  • 28歲長沙妹子任中南大學特聘教授!湖南「90後」教授天團了解一下?
    其中,1991年10月出生的女學者劉惠穎已經擔任了中南大學公共管理學院社會學系特聘教授,入職時間為2019年8月31日。劉惠穎系湖南長沙人,2010年入讀南開大學社會工作與社會政策系本科,隨後在香港大學社會工作與社會行政系獲碩士、博士學位。
  • 北大教授日照買海景豪宅 講師助教月薪僅千餘元
    一時間,大學教師的薪酬問題成為媒體和公眾關注的焦點。  多數青年教師和學歷低的講師助教,每月只靠一兩千元的基本工資生活  今年6月,江西南昌大學新聞系的年輕教師劉易成(化名)帶課的第一屆學生就要畢業了,班上幾名很有心的班幹部想給老師一個驚喜,沒打招呼就帶著禮物敲開了劉易成的家門。劉易成尷尬地將學生讓進屋,家裡連椅子都找不齊。
  • 66歲北大教授跨越13小時14000公裡的硬核課堂
    北大歷史學系教授閻步克老師2018年北大專門設立「教學成就獎」獎勵為人才培養做出重要貢獻具有很高聲譽和影響力的資深教師閻步克老師是首位榮獲該獎項的教師點擊視頻,聽閻步克老師講述心中的歷史學「對我這樣奔七十歲的老年教師,這是一次新嘗試」說到線上教學,閻老師稱之為一場全新的體驗。「對我這樣奔七十歲的老年教師,是一次新嘗試,需要學習摸索。」面對直播視頻軟體的使用,閻老師做了很多功課,包括嘗試一些直播平臺。
  • 13歲被北大破格錄取,35歲成哈佛教授,如今的田曉菲怎樣了?
    4歲就在報刊上發表詩歌,13歲被北大破格錄取,16歲寫出被課本錄入的文章,35歲就成為哈佛大學的教授…… 種種的榮譽之下,都是一個天才的「神」操作,而除了這些榮譽之外,田曉菲最引起世人爭議的地方就是博士畢業就嫁給自己的美國導師,從此沒再回國的事情。 那麼多年過去,如今的田曉菲怎樣了呢?
  • 網曝廣東一18歲高中生迎娶14歲初中生,網友卻表示羨慕
    14—18歲的年齡正是讀書的黃金時期,然而在一些偏僻的地區,有的學生卻早早就輟學回家「結婚」生子。11月28日,有網友在網上發布了一段14秒的視頻稱:「廣東汕頭一18歲的高中男生迎娶14歲的初中女生」。
  • 匪夷所思,北大博士,985高校教授,去高中當普通老師!
    那麼如果是讓你選擇985高校的教授和一名普通的高中老師,你會選擇哪個呢?985高校教授辭職當中學老師。我想絕大多數都會選擇當一名高校的教授,畢竟在許多人的認知中高校的老師是非常輕鬆的。對於許多人來說,在大學平常時期如,果你不主動的去找輔導員,可能你半學期都見不到輔導員一面。
  • 經濟學家陳雲博士被聘為北大博雅特聘教授
    2018年11月起北大博雅智庫全面開啟了全行業跨學科跨領域智庫建設。  2019年首批北大博雅智庫高級研究員、特聘教授、客座教授近日增選活動圓滿完成,獲聘專家聘書將錄入國家發改委國家信息中心。增補活動期間,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專家學者、商界精英等社會各界人士廣泛參與,經單位推薦,北大博雅學術委員會審核,並報北京大學博雅教工委領導審批,最終確定了從各大專院校、科研院所及社會各界增選第三批智庫人才共35名,分別來自不同研究領域的專家學者和行業翹楚。  據悉,日前正在英國劍橋大學訪學的陳雲博士獲聘北大博雅智庫經濟管理方向特聘教授,任期三年,並成功入選北大博雅智庫專家組成員。
  • 震驚:14歲學生在校外將老師殺死……
    在人生接觸的關係中,老師是佔有著十分重要的位置,甚至有時候老師對於學生的陪伴會比家長陪伴的還要久。12月28日,黑龍江傳出了一個報導,在黑龍江省的一名14歲的男孩在校外將自己的老師給殺了。根據報導的內容看到,男孩在學校外,用刀子刺傷了老師,老師送往醫院後搶救無效宣告了死亡。
  • 她是河南女神童,14歲參加高考進清華,在美國做助理教授也不回國
    她是河南女神童,14歲參加高考進清華,在美國做助理教授也不回國學習需要天賦,尤其是高中考大學,能夠被清華北大錄取的學生不只是努力,他們還有讓人羨慕的高智商。這些學生往往都是老師和同學眼中的天才神童,他們一目十行、觸類旁通,再難的知識在他們的腦子裡都是水到渠成,很容易就能領會貫通。這些小天才、小神童們,往往也寄託了很多人的希望,期待他們學成之後,能夠利用自己的聰明才智為祖國的建設添磚加瓦。然而,河南有一位家喻戶曉的女神童,14歲就參加高考,幾乎以滿分的成績奪得河南狀元,被清華大學錄取。
  • 13歲被北大錄取,27歲獲哈佛博士學位,28歲卻嫁美國教授更改國籍
    在田曉菲13歲的時候,她進入了無數學子夢寐以求的北大,在西語系讀英美文學專業就讀。而在北大就讀的時候,田曉菲結識了著名的作家海子先生。其實算起來的話,孩子應當是田曉菲的學長,海子當年也是在15歲的時候,被特招進北大的法律系。田曉菲久仰海子,於是就拿著自己寫的詩歌去詢問海子的意見。
  • 這位北大教授,想做個語言學的麥田守望者
    第一年不在燕園,和師兄師姐、老師的接觸相對較少,講座資源也有限,不過昌平園也因此成為心理狀態的中轉站,讓汪鋒喘了一口氣,不急於進入狀態。汪鋒加入了昌平園的廣播站(用他自己的話來說是「混入」的),負責周一的新聞節目,一群年輕人覺得「廣播站」氣勢太小,於是自稱「電臺」,每天傍晚開播時,都是「北京大學昌平園廣播電臺現在開始廣播」的聲音。
  • 80後海歸博導漸成趨勢?「新海歸」我們讚美什麼
    「時尚」與「進取」,是華中科技大學碩士研究生楊京得知本校出現「80後」海歸博導時,條件反射般閃現在腦海裡的兩個詞。「這打破了我對高校處事風格墨守成規的刻板印象。」楊京眨眨眼睛說,「能否成為博導不關乎年齡,而在於老師的學術水平、職業道德規範和教學培養理念。」在他眼裡,後者才是成為博導的必要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