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航陳小武對女生性騷擾被證實,我們該如何對職場性騷擾說「不」

2020-12-17 職場特訓營

2018年第一天,中國社交媒體上也發生了「me too」運動,「北航女博士實名舉報長江學者陳小武性騷擾女學生「,在網上掀起軒然大波。經過10天的查證,北航官微宣布:陳小武存在對學生的性騷擾行為。根據國家和學校相關規定,經研究決定,撤銷陳小武研究生院常務副院長職務,取消其研究生導師資格,撤銷其教師職務,取消其教師資格。

2018年的這第一起性騷擾事件最終在當事人打破沉默、勇敢說出和民眾的支持關注下,讓侵害者得到了一定的懲罰。也許這件事能夠推動整個社會「揭開性騷擾的蓋子,不做沉默的大多數「。

職場性騷擾一直是整個社會存在的毒瘤,我們該」如何在性騷擾發生前對潛在騷擾者構成震懾力,如何在被騷擾中勇敢對騷擾者說NO,如何在被騷擾後取證自保「呢?

1) 如何在性騷擾發生前對潛在騷擾者構成震懾力?

A、職場衣著簡潔大方,拒絕過於性感和展現曲線的款式

過於性感和展現曲線的款式易讓有的人以為有機可乘,增加被性騷擾的風險,也不利於塑造專業的職業形象;而簡潔大方的款式能夠天然在和異性之間樹立界線,並提升自己的職場個人品牌形象和專業度。

B、 職場上要樹立自己的原則和底線

職場鹹豬手性騷擾選擇的對象會傾向於那種傳統的乖乖女,這種類型的女孩從來不會拒絕別人的要求,也會過於考慮別人的感受,在受到冒犯後,並不敢於第一時間主張自己的利益,這就給了加害者得寸進尺的機會。

而如果在同事面前一直是有主見,有原則有底線的,則會讓加害者有所忌憚,甚至刻意避開。

我讀大學時曾在報社實習,報社主任經常讓實習生陪同出席應酬場合,我也不例外。只是普通聊聊報導、聊企業情況倒是沒關係,但有一次一位企業老總在我再三推辭下,還非要我喝酒。我就拿了6個杯子,一一斟滿,將3杯放在他面前,然後對他說:」某某總,你這麼盛情難卻,我再推辭也不好意思,那這樣,我把三杯連著喝了,你隨意。「在他還沒反應過來時,我就把3杯都幹了。他和報社主任面面相覷,最後落不下面子,也只能把3杯都喝了。

後來再一塊吃飯,他再也不勸女實習生喝酒;而報社主任也不再拉著我出面這種應酬的場合,即使一塊吃飯,有人敬我酒,他也會主動擋住,說我不太能喝酒。為什麼?因為發現把我逼急了,我不會給任何人面子,他當然不敢冒得罪客戶的風險。

C、 一旦有讓自己不舒服的情況發生,要第一時間表明立場,說No

性騷擾最初都是始於一些細枝末節,比如一塊加班很晚後的一條暖昧的簡訊,或一塊出差時一點親暱的小動作。很多女性雖然感覺不舒服,但卻懷疑是不是自己過於敏感了,這只是普通同事間調節氣氛;出於禮節會回應;甚至很多男的堂而皇之認為這些只是職場男女搭配幹活不累的一點調情的小情趣。

但在職場上對於性騷擾要零容忍,只要自己覺得不舒服,不想接受,就第一時間說No,比如在同事在給你發色情圖片或曖昧簡訊時,直接回復」這些信息讓我不舒服,請不要再發此類信息。「不要給對方任何想像的空間,不要忍氣吞聲。

不要擔心因為這樣影響自己在職場的表現,在職場上,畢竟大多數人都傾向於能夠和自己一起把業績做得更好的合作。一旦發現你不是他可以曖昧的對象,就會轉移目標。

D、 有性騷擾的可能時,堅決拒絕

職場上和領導及同事保持適當的邊界和原則,說話客客氣氣,平時沒事的時候不要在辦公室開曖昧的玩笑;交往儘量在公共場合,拒絕去對方指定的私密空間或回應對方的私密話題。

比如對方說邀請你去家裡時,如果不是確認有同事集體活動,就要找各種理由拒絕;對方和你說夫妻關係不好,孤獨、寂寞就不予理睬或直接說明你不希望談這些私密話題。

2) 如何在被騷擾中勇敢對騷擾者說No

A、對方一旦有性騷擾苗頭時,你就要開始收集證據,讓自己佔據主動

如果某人讓你覺得不舒服但又還沒有明確的行為時,你就要開始收集對方性騷擾的證據,讓自己在後續的發展中掌握主動。比如聊天記錄、語音信息、圖片、電子郵件等等一切有利於指控他性騷擾的證據。

B、 曉之以利,輔之以證據,讓對方出於利益的考慮,打消性騷擾的念頭

人總是趨利避害,那些性騷擾的加害者為什麼要實施性騷擾的行為?因為很多是出於佔便宜的心理。他認定受害人怕名聲壞了肯定不敢說出去,而自己也不會有什麼損失。對於這種人,最好方法是比他不要臉面,比他更狠!只要他敢下手你就威脅,已經將他此前性騷擾的證據留存,如果他再妄為,自己臉面不要了,也要將他的行為發到公司群、發到社交網絡,讓他聲敗名裂,人財兩空,看誰輸得起。如果他因為沒有得逞對你打擊報復,你也會不計後果讓他付出代價。

在這種情況下,利益擺在面前呢,沒有幾個人會因為一時的色心而放棄自己更重要的利益。在實際利益時,這些加害者會一個比一個精。

這種作法在以前也許沒有什麼作用,但在社交網絡發達的現在,卻是一用一個準,不論是對於企業高管還是政府領導,都有十足的威懾力。2017年,不有不少銀行高管、證券金領或領導幹部因為被網上舉報性騷擾最後丟官革職的麼?

C、 借相關背景的人士為背書,增加對加害者的威懾力

認識律師或是政法系統有朋友或親屬,在關鍵時候對於性騷擾的加害者還是有威懾力的;即使沒有,你也可以現編,讓對方對於繼續實行性騷擾的後果有所忌憚。

3) 如何在被騷擾後取證自保

A、第一時間報警

很多人在被性騷擾後出於種種顧慮,而沒有在第一時間報警,就錯失了最寶貴的取證時機。報警即使最後因為證據不足或是情節不夠犯罪的程度而無法讓加害者得到法律的懲罰,也會留下報警記錄,給對方以威懾而不敢再膽大妄為。

B、 保留現場證據

如果發生實質性侵,一定不要洗澡、洗衣,而應該留存對方犯罪的物證,以為後期的法律介入提供依據。

C、 通過網絡發布真相,推動法律的介入

在現實生活中,可能會因為種種原因你的案件並不受重視或受到非法幹預,這時候,適當地運用網絡能夠最大披露真相,推動案件的民眾關注,最後讓罪行受到懲處。

如今,職場性騷擾不僅僅限於女性,也不斷有男性被性騷擾的新聞爆出。只是相比女性,男性被性騷擾更被視為」不可描述「的事情,甚至很多人在評論這類個案時,寫上」放開他,衝我來吧。「這類調侃的話語。性騷擾與我們每個人都相關,如果坐壁上觀,也許某一天受到傷害的就是你的妻子,你的姐妹,你的女兒。

我們拒絕職場性騷擾,不是爭取單一女權,而是爭取每個人生而有之的權利。而這一目標,需要我們一起努力。

相關焦點

  • 北航陳小武被撤職,還有多少性騷擾事件藏在緘默之中?
    這些被曝光的事件,真實發生的時間絕大部分都已是很久以前。
  • 陳小武北航劣跡斑斑怎麼處理了 性騷擾女學生羅茜茜事件回顧
    陳小武北航劣跡斑斑怎麼處理了 性騷擾女學生羅茜茜事件回顧。昨天,北航官博深夜發文坐實教授陳小武性騷擾女學生。 北航此舉獲得了很多校友的讚揚,更多的人則向堅持實名舉報的女博士羅茜茜致以感謝。
  • 性騷擾女學生,北航教授終於被懲處!但這只是冰山一角
    昨天(1月11日)晚間,前段時間鬧得沸沸揚揚的北航教授性騷擾女學生的事件,終於有了正式處理結果。昨晚23點05分,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官方微博表示,該校教師陳小武已被證實存在對學生的性騷擾行為,其研究生院副院長和教師的職務已被撤銷,同時取消其研究生導師和教師資格!
  • 北航教授性騷擾女學生,學校處理結果令網友沸騰了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對陳小武的處理結果一經發出頓時引起廣大網友的熱議。網友:我們的期待沒被辜負在舉報事件僅僅過去10天後,北航就在第一時間作出了反饋。這一舉動堪稱神速,通報「不遮不掩、不偏不倚」,微博收穫一眾讚譽。大家對敢於發聲的學姐和敢於主動承認事實的母校點讚。要知道,撤銷一切職務已經是學校在操作層面上做到的最嚴厲的處罰了。
  • 「北航教授性騷擾事件」引爆高校,中國版「Me too」在行動
    幾個小時後,她在北航同學群裡看到了知乎上有關北航教授陳小武涉嫌性騷擾女學生的內容。她蒙了,內心開始劇烈活動,因為作為陳小武曾經帶的博士生,她本人也有過類似遭遇。12年前,陳小武藉口請羅茜茜幫他姐姐澆花,將其帶至家中,並對羅茜茜說,「和師母關係不好」,「性生活不和諧因為師母太保守」,而後就要「霸王硬上弓」。
  • 北航教授否認性騷擾 舉報女博士再次公布截圖和錄音證據
    1月1日,女博士羅茜茜在12年之後,通過微信公眾號發文,實名舉報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教授陳小武性騷擾女學生。當天,陳小武在接受北京青年報採訪時回應稱,其沒有做過違法亂紀的事。1月2日,羅茜茜再次通過微信公眾號發文,例舉證詞、錄音,以及第三方佐證懷孕女生的存在等證據,「隔空」質問:「這已經是很強的證據鏈了。你還敢說自己沒有違法亂紀?」
  • 扳倒北航「長江學者」陳小武的女性們
    陳小武被撤職後,她們才走到公眾面前。1月13日,作為北航性騷擾事件的調查者,黃雪琴在中央人民廣播電臺中國之聲和騰訊新聞聯合出品的特別節目「聽我說」現場,講述了這段女性自救的故事,她一字一頓地說道——   被性騷擾並不光彩,我們沉默著,忍受著,以為自己是孤島。其實,我們並不孤單,我們暗暗相連。
  • 女博士舉報北航教授性騷擾:有受害者被他電話施壓
    )教授陳小武涉嫌性騷擾女學生的信息,在網上持續發酵。是很晚了,但是晚做比不做好。」另據羅茜茜透露,涉事女學生公開時有7人。公開後又有兩位女學生聯繫她,並告訴她曾經被性騷擾。「晚做比不做好」封面新聞:從舉報內容看,你遭到陳小武的性騷擾,應該是12年前。時過這麼久,你緣何才發文舉報?羅茜茜:我以為我是孤例。直到我看到知乎首發帖女生,我才覺得我可能只是一個開端而已。
  • 對校園性騷擾堅決說「不」!
    羅茜茜自述被陳小武性騷擾經過(來源:微信公眾號ATSH)2004-2005年,羅茜茜在保送直博後,曾被陳小武叫到他姐姐家,試圖對其圖謀不軌。在看到知乎上的帖子後,羅茜茜選擇站出來,聯繫其他受害者,搜集陳小武性騷擾女學生的證據。而在知乎上關於陳小武的帖子卻被大規模刪除,陳小武還給其中一名女生打電話施壓。
  • 女博士羅茜茜舉報北航陳小武事件最新:曾有懷孕女生被封口
    而女生C在組群初期還說一兩句客套話,在我表明來意以後,徹底陷入了沉默,在那之後再也沒有在群裡說過任何一句話。    「我很肯定女生C被陳小武性騷擾過。女生C曾經和同門抱怨過,對陳小武的性騷擾不勝其煩。」    羅茜茜稱,在水果硬糖群在討論時,女生B主動透露了她有錄音。在她連續被性騷擾的兩年裡,為了自保,她迫不得已買了錄音設備,斷斷續續錄了一些被性騷擾的過程。
  • 女博士舉報北航教授性騷擾 12段錄音能作為證據嗎
    原標題:北航女博士微博中提到涉及性騷擾的12段錄音,可否作為證據?2018年1月1日,新年第一天,微博上因為「北航女博士實名舉報遭遇教授性騷擾」一話題,炸開了鍋。紅星新聞第一時間採訪到實名爆料人,根據證詞,被該教授性騷擾的女性已知有7位。?
  • 北航已與4名性騷擾舉報者聯繫,校方調查工作進展到哪一步了?
    「我們幾乎每天都有聯繫,主要是提供證據和互相打氣。」羅茜茜稱,她能感覺到,在這個過程中,北航母校紀委方面也有很大的壓力,「因為在調查過程中,有人退出,也有取證不順,難免會出現消極的情緒。」每當這時,「武老師說的最多的一個詞是共同努力。」
  • 北航已與4名性騷擾舉報者聯繫,校方調查工作進展到哪一步了?北航82歲校友力挺羅茜茜
    「我感覺他們的壓力也蠻大,武老師對外說的最多的一個詞就是共同努力。」至今,北航紀委方面已與包括羅茜茜在內的4名知情人取得了聯繫。此外,羅茜茜還與他人聯合發表了一封名為《請別辜負我們的勇氣和期待》的公開信,希望北航在對舉報學生身份保密的前提下,儘快對陳小武展開調查並將調查結果公布於眾,並推出有效的校園性騷擾防範機制。
  • 女生舉報北航教師,高校為何是性騷擾重災區?
    高校性騷擾遠比你想像中的多據舉報人羅茜茜稱,在她讀博期間(2004年底到2005年初),副導師陳小武對她進行過性騷擾。陳小武將羅茜茜帶回家,說其與妻子關係不好,隨後企圖對羅茜茜進行性騷擾。
  • 性騷擾查實!長江學者陳小武被撤教職!怎樣能讓「羅茜茜」們不再受傷害?
    北航的盡責與速度對得起他們的學生,也無愧於他們的校訓。有不少網友痛斥陳小武為人師表,卻做出如此可恥的事情;也有網友稱這一舉動堪稱神速,北航的通報「不遮不掩、不偏不倚」,收穫一眾讚譽。羅茜茜舉報陳小武事件,勾起了公眾對過往諸多性騷擾事件的記憶,還引發了更深入的討論,什麼樣的機制,才能預防和制止類似的罪惡?1月4日,公眾號「ATSH」發出了一封以「北航學子」署名的聯署信,下面第一個籤名的就是羅茜茜。
  • 北航性騷擾事件受害者回應:站出來是不想讓其他女生受傷害
    「中國之聲」微信公號1月12日消息,2018年首日,華裔女學者羅茜茜實名舉報了12年前作為她博士生副導師、現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博士生導師、長江學者陳小武,稱陳小武曾對她以及另外6名女性學生進行過性騷擾。
  • 北航女博士微博中提到涉及性騷擾的12段錄音,可否作為證據?
    2018年1月1日,新年第一天,微博上因為「北航女博士實名舉報遭遇教授性騷擾」一話題,炸開了鍋。紅星新聞第一時間採訪到實名爆料人,根據證詞,被該教授性騷擾的女性已知有7位。▲發在微博上的舉報文章 微博截圖1月1日晚上7時左右,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官方微博發布聲明,稱已迅速開展調查核實,並已暫停涉事教授陳小武的工作。
  • 職場性騷擾不比高校少:如何將#Metoo效應擴散出去?
    近幾個月,從美國好萊塢刮來的 #Metoo 風,在很多國家,反性騷擾運動全面開花,演藝圈、文藝界和政界的反響最為強烈,而反觀中國,校園裡如火如荼,其他領域卻一片沉寂,而這並不說明其他領域的性騷擾問題沒有高校嚴重。正相反,在普通職場,甲乙方陪酒、上下級潛規則等性騷擾行為,甚至早已成為慣例。
  • 舉報北航教授陳小武性騷擾 羅茜茜微博地址 性騷擾怎麼定義
    同樣的行為,可能對某些人就不構成性騷擾,但對其他人構成性騷擾,即便對同一個人來說,同樣的行為,是否構成性騷擾還要看所處的環境。  馮媛(中國婦女研究會理事):  黃段子、國罵中大部分是不尊重女性、把女性當成性客體。無論主觀客觀,只要和性有關的言行對接受方來說是非意願的,那麼就應該被看成性騷擾。
  • 北航陳小武個人資料遭人肉 性侵女學生羅茜茜事件截圖錄音證據
    北航陳小武個人資料遭人肉 性侵女學生羅茜茜事件截圖錄音證據。2018年的第一天,北航畢業生羅茜茜實名舉報其博士生導師陳小武性騷擾,一時掀起了軒然大波。與此同時,曾經就讀於陳小武門下被他騷擾過的女生們也不斷站出來,說出了她們自己的經歷。而陳小武卻在接受採訪時矢口否認,稱自己沒有做過違法亂紀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