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豈曰無衣與子同袍」今年的高考作文如果考到《詩經》你有準備嗎

2020-08-26 輕煙說育兒


高考日漸臨近,猜猜今年的作文題會跟啥相關?我覺得會跟疫情中的古詩詞有聯繫。

此次疫情中日本人給我上了很好的一課,他們在捐贈的物資上寫了一句話「豈曰無衣?與子同袍」,這簡簡單單的八個字,一度被推上熱搜。兩國人民千百年來的兄弟情誼,盡在不言中。懂點文化的人,就會知道這句話出自《詩經·無衣》中,一部《詩經》將兩個民族血肉相連,可見詩經的文化魅力深遠,雖是已隔千年,但風華依舊。

很快就要高考,今年的高考作文,估計與疫情脫不了關係。這些國家相互援助時的詩詞唱和,說不定會出現在高考題中。父母想要幫助孩子快速讀懂《詩經》裡的精華,刻不容緩。但距離高考時間已經越來越少,想要快速梳理出《詩經》裡的考點,一本幫你解讀《詩經》的好書必不可少。


來自網絡


今天介紹由冰心散文獎獲得者王福利專門為學生群體寫的《詩經是一本故事書》,全書以《詩經》為載體,以通俗的語言,生動的故事情節,展現西周至春秋的生活細節。從飲食、工作、學習等方面,對《詩經》背後的真實故事、周朝禮儀進行小說式呈現,使孩子們通過一個個引人入勝的鮮活場景,達到讀懂《詩經》、了解歷史、悟透周禮的三重閱讀效果。


《鹿鳴》:呦呦賢音之始

呦呦鹿鳴,食野之蘋。我有嘉賓,鼓瑟吹笙。吹笙鼓簧,承筐是將。人之好我,示我周行。

呦呦鹿鳴,食野之蒿。我有嘉賓,德音孔昭。視民不恌,君子是則是效。我有旨酒,嘉賓式燕以敖。

呦呦鹿鳴,食野之芩。我有嘉賓,鼓瑟鼓琴。鼓瑟鼓琴,和樂且湛。我有旨酒,以燕樂嘉賓之心。

諾貝爾獎獲得者屠呦呦的名字以及青蒿素的命名就來源於此篇詩歌。其實這篇《鹿鳴》講的是周天子請客的情形,他請的可不是普通人,而是諸侯大臣和賢人。不僅要請他們吃飯還得送上貴重的禮物,送禮物的目的,是要表達天子的求賢之心,天子用這些禮物,換得賢者的治國良言。

不同身份的人,有不同規格的宴席標準,最起碼是「食禮」,到了春秋時期,甚至會拔高宴會標準,比如在請大夫級別的人吃飯時,用上了公卿級別,甚至是國君級別的禮節。齊桓公派管仲到周襄王那裡去的時候,周襄王明知管仲的級別是下卿,卻用了上卿規格的國宴,就是為了討好對方,以幫助自己穩定天下。

難怪我中華被稱為禮儀之邦,從這小小的飲食細節就可以看出來。


來自網絡


《無衣》:當兵最光榮

豈曰無衣?與子同袍。王興於師,修我戈矛。與之同仇!

豈曰無衣?與子同澤。王興於師,修我矛戟。與子偕作!

豈曰無衣?與子同裳。王興於師,修我甲兵。與子偕行!

這首詩,一時間風靡網絡,簡簡單單幾個字,就將我們和日本一衣帶水的情誼,表達得淋漓盡致。這首《無衣》其實出自《詩經》的秦風篇,講的是秦國士兵之間濃濃的戰友情緣。

戰友情是什麼樣的?好到兩個人可以穿一件衣服、蓋一張被子。當時的軍隊實行「五人為伍」的編制,就是鄉裡五家挨著住的鄰居,一家出一個人當兵,到了軍隊就組成一「伍」。這五個人,從小一起長大,親如兄弟,到了部隊更是滔天戰火裡生死與共。他們之間,連性命都不分你我,更何況是一件「袍、澤、裳」呢?

當國家面臨危難的時候,這樣一群有著深深家國情懷的人聚在一起,一腔熱血一身豪情,將會共同譜寫一曲鏗鏘激昂的鐵血榮歌。


來自網絡



《詩經》中是一部泱泱中華的浪漫歷史記錄,它不僅是經典,是中國文學史上首部詩歌總集,更是流傳千年的唯美古詩詞,集學術價值、藝術價值於一體,是人們走進國學必經的一道門檻。

現在的語文課本裡,國學部分的比重大大加強,復興傳統文化已經上升到國家層面。前不久鍾南山在接受記者採訪時,也曾寄語學子們:「一定要學會基本功,只有具備了最基本的知識後你才能往上走。而在基本功裡學會語文是最重要的,學好了語文才能對事情進行分析、總結和綜合。」語文的學習,在於深入地了解文化,想幫助孩子們學好語文,就從最古老和浪漫的《詩經》講起吧,這本《詩經是一本故事書》值得一看。

相關焦點

  • 2020高考作文:《豈曰無衣,與子同袍》-時代的召喚,你我共創
    演講稿:攜手同一世界,青年共創未來桂臨塞上2020年全國2卷作文嗚呼哀哉,已亥歲末,庚子未春, 九州傳大疫,肇於楚,核在鄂,經月餘,濫虐天下,萬人染疾, 亡者時有聞。民眾惶恐,城封門閉,舟下楫,車停頓,路斷往來,馬卸鞍,人解革,皆留戶而不出。
  • 諾亞舟廣漢師大附幼致敬最美逆行者「—「豈曰無衣,與子同袍「
    諾亞舟廣漢市師大附幼幼兒園家園共育主題活動「致敬最美逆行者」—「豈曰無衣,與子同袍」諾亞舟廣漢市師大附幼幼兒園「疫」不容辭丨家園共育主題活動致敬最美逆行者「豈曰無衣,與子同袍」- 《戰「疫"記》 -《冠狀病毒那些我們不知道的事》親愛的家長朋友們,在「了解病毒」和「防範病毒」的小主題裡,我們通過科普
  • 99歲許淵衝再度獻聲《朗讀者》,朗讀英文版「豈曰無衣?與子同袍」
    蒼勁的聲線傳達著慷慨激昂的熱血之勢,更透露出老人對「抗疫」這場特殊戰爭的關切:豈曰無衣?與子同裳。王於興師,修我甲兵。與子偕行!Are you not battle-drest? Let’s share the kilt and the rest. We shall go up the line.
  • 大秦軍歌:豈曰無衣與子同袍,正是赳赳老秦共赴國難的豪邁
    《大秦賦》中秦昭襄王生命的最後時刻,與兒子安國君、孫子嬴子楚一起唱起了「豈曰無衣?與子同袍。王於興師,修我戈矛。與子同仇!……」聞者動容,出殯時全場齊唱更是讓人傷感又悲壯。這首歌從秦襄公保護周王室一直唱到秦始皇一統天下,是秦人代代相傳的軍歌、出徵之歌,也傳唱到了2020年春天的抗疫行動中。在剛剛過去的2020年年初,「豈曰無衣,與子同袍」這句古老的詩歌,更是成為全國人民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中,最溫暖人心、最鼓舞鬥志的力量之一。一批來自日本的捐贈物資,寫著這樣的詩句鼓舞中國人民,伊朗外長也在推特上用這句詩聲援中國。
  • 《大秦賦》中的「豈曰無衣?與子同裳」何意?專家:多數人理解錯
    當然,作為一位詩詞迷,讓筆者印象最深的還是那句多次出現的「豈曰無衣?與子同裳」。但對於這句「與子同裳」的意思,其實一直都是有爭議。我們先來讀一讀全詩: 《秦風·無衣》 豈曰無衣?與子同袍。王於興師,修我戈矛,與子同仇! 豈曰無衣?與子同澤。王於興師,修我矛戟,與子偕作! 豈曰無衣?與子同裳。王於興師,修我甲兵,與子偕行!
  • 《大秦賦》裡反覆吟唱的「豈曰無衣」出自哪裡?都是什麼意思?
    大家好,我是」文以載道,成風化人」的小夜,今天和大家聊的主題是:《大秦賦》裡反覆吟唱的「豈曰無衣」出自哪裡?都是什麼意思?看過這部電視劇的朋友對其中 一個場景一定很熟悉,就是每次有重大儀式的時候,所有秦人都會唱「豈曰無衣」,秦國君臣在昭襄王大喪時、嬴政和軍民在嫪毐造反時……他們都唱了「豈曰無衣,與子同袍。王於興師,修我戈矛」,這樣的場景,實在是太有儀式感了!那他們唱的這首歌出自哪裡呢?
  • 2020年《開學第一課》觀後感:豈曰無衣,與子同袍
    豈曰無衣,與子同袍!豈曰無衣,與子同澤!   在這個戰場上,更有兩位值得我們敬佩的老人,84歲的老爺爺鍾南山院士和73歲的李蘭娟院士。已經耄耋之年的他們,依然掛帥親徵,逆行奔赴抗戰一線,與新型冠狀病毒戰鬥,令人敬佩。
  • 內地警察給香港同仁回信:豈曰無衣,與子同袍!
    昨天世警會開幕式上香港警察入場贏得全場觀眾最熱烈的歡呼,今天香港警察的一封感謝信刷爆朋友圈:中國內地警察的兄弟們:當我們香港警察兄弟看完這些視頻的時候,我們真的感動到哭了!香港警隊有內地的同行們!有13億人民在支持我們!我們並不孤單!
  • 《豈曰無衣 與子同袍》我們在一起 聲音傳遞愛 原創公益朗誦作品
    今天,小編精心從眾多投稿作品中選出活動推介作品《豈曰無衣 與子同袍》。致敬戰鬥在疫情防控一線的人員。致敬所有在一線的醫護人員,「願您們,平安回家」《豈曰無衣 與子同袍》作 者:老房子朗 誦:董 凡「如有需要,我自願報名申請加入醫院各項治療病毒性肺炎的活動不計報酬,無論生死!」——我看到華科校友圈幾天前的微信。而此時醫院第二批志願者報名已滿員。
  • 豈曰無衣,與子同袍:ETS贈送KMF考滿分防護用品,共抗疫情!
    隨口罩一起的,還有來自ETS的執行總裁的一封信,信中有這樣一段話:We’re very grateful that your staff at Kao Man Fen continue to work with our ETS Princeton teams remotely during this time
  • 少年遊35上|豈曰無衣,與子同袍,一根藍絲帶挽住前世今生
    「哎,子墨,你身上這外套……剛才好像穿在班長身上啊。」張文杰扯了扯魏子墨的衣袖,一臉驚奇。魏子墨握拳掩嘴,輕咳兩聲,旋即理直氣壯說道:「豈曰無衣,與子同袍。我跟羽塵是知己好友,共穿外套算啥?」「哦哦哦,好吧好吧,你倆關係真是夠鐵!我呀,羨慕嫉妒不恨。」張文杰笑著將傘遞過來。
  • 日本捐贈武漢物資上寫「豈曰無衣,與子同裳」,是什麼意思?
    一些捐贈給武漢的物資包裝箱上寫著「山川異域,風月同天」、「豈曰無衣,與子同裳」。針對個別國家出現的極端歧視性言論,日本厚生勞動省官員在記者會上表示,「壞的是病毒,而絕非是人」。我還聽說,有日本學校給學生家長寫信,教育孩子們不要帶著惡意去談論中國武漢。
  • 疫難見真情,「與子同袍」是人類可貴的情感
    來源:新華每日電訊2020年春天,「豈曰無衣,與子同袍」這首古老的詩句,成為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中,最溫暖人心、最鼓舞鬥志的力量之一。一批來自日本的捐贈物資,寫著這樣的詩句鼓舞中國人民,伊朗外長也在推特上用這句詩聲援中國。更不必說各地救援物資、八方馳援人員奔赴湖北時,常以這樣的詩句相互激勵。
  • 《詩經》兩首《無衣》詩:最美的請示和反戰的戰歌
    孔子從三千多首民歌中,刪除重複的,精選對禮義廉恥有教育意義的,好中選優,一共精選了三百零五篇,都配上了音樂。雖然是十裡挑一,但巴塔君竟然發現,其中有兩首詩,不僅題目相同,開頭第一句也完全一樣,這是怎麼回事呢?這兩首便是《無衣》。
  • 豈曰無衣,與子同裳……這些絕美的詩句原來出自《詩經》
    「豈曰無衣?與子同裳」,是《詩經》中《秦風·無衣》的兩句詩,意思是說:誰說沒有戰衣?我們與君同穿裳衣。
  • 「豈曰無衣,與子同裳」,那些刷屏詩詞用英文怎麼說?
    而王毅外長的演講中同樣引用了 「豈曰無衣,與子同裳」。 除此之外還有不少「金句」, 值得我們學習 那麼,這些刷屏「金句」用英文怎麼表達呢, 接下來,東方君就給大家一一總結一下, No.1 豈曰無衣,與子同裳
  • 豈曰無衣,與子同裳,「日本詩詞大會」背後的中國人
    之後,一箱箱來自日本的捐贈物資仿佛掀起了「詩詞大會」:「豈曰無衣,與子同裳」、「同氣連枝,共盼春來」……不少網友看到這些詩句後感嘆自愧不如,還有網友溫馨提示,今年高考很可能考這幾句詩詞。2月4日,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在例行記者會上說,病毒無情人有情,中方注意到了日本人民溫暖人心的舉動,對包括日本在內的其他國家人民給予中國的同情、理解和支持表示衷心感謝,銘記在心。
  • 「宅」在家裡,與子同袍——武漢,我們和你一起加油!
    這樣的生活值得被傳遞和共享,在省委宣傳部、省委網信辦、省廣電局的指導下,荔枝新聞、我蘇聯合快手APP及江蘇省市縣三級媒體在2月4日上線推出《曬出你的花式「宅」生活》,專門記錄樂觀向上的普通人們不普通的「宅」家趣事,用走心的愛,在家為武漢應援!截至目前,活動後臺收到超過2000條視頻投稿,到8號晚間,活動僅在荔枝新聞、快手等平臺的點擊量已達2.6億。
  • 與子同袍,萬裡馳援!企業欲向歐洲捐口罩,檢察官:我來對接
    與子同袍,萬裡馳援!媒體 青山一道,同擔風雨豈曰無衣
  • 人文課堂|《詩經》中的社會生活(四):「零雨其濛」的戰爭生活
    《詩經》包羅萬象,記錄了周代社會生活的諸多方面,政權興衰、勞動生產、婚戀嫁娶等社會現象在《詩經》中都有描述和反映,而對於戰爭這一社會生活中十分重要的內容亦有不少詩篇加以記錄和描寫,這些詩篇不僅成為後世研究先秦戰爭的寶貴材料,更以其極高的思想價值和極強的藝術感染力而傳唱千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