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個時候液晶電視剛興起,價格都比較貴,夏普更是最高端的品牌,不光東西好,還有劉若英代言。」在北京消費者姚志明眼裡,夏普有著不同尋常的意義,「北京奧運會那年我結婚裝修,咬著牙花了1萬多買了臺夏普電視,一直看到前年才換掉。」
在那個液晶電視蓬勃發展的年代,睥睨全球的日系品牌與艱難突進的中國品牌以及強勢亂入的韓系品牌一道,形成了三足鼎立的局面,其中被譽為「液晶之父」的夏普無疑佔據著金字塔尖的位置。但網際網路時代的到來讓電視行業驟然巨變,智能電視大行其道,「內容」、「生態」賺盡眼球,夏普等日系品牌因為沒有跟上這股潮流而陷入困境。
被國貨逼到牆角的外資品牌以線上市場為重點開始反攻。8月19日,賽迪研究院和中國電子報聯合發布的2017年上半年家電網購報告顯示,夏普線上市場零售額增幅達90%以上,份額超過三星、索尼,成為線上外資第一品牌。
短短幾年,「電視工匠」夏普是如何重新贏得中國消費者的青睞的?
成名於自動鉛筆的「液晶之父」
1912年,東京商業區的一間小小民居中,一家普通的金屬手工業作坊開業了,創業者的名字叫做早川德次。19歲的他用心琢磨出了一款獨特的搭扣式皮帶扣,取名「德尾鎖」,並以此取得了新發明專利,生產後大受歡迎。值得一提的是,這種便利的皮帶扣沿用至今。之後,早川德次又改良發明了「早川式自動鉛筆」,也就是現在我們用過自動鉛筆的雛形,贏得了市場的美譽。此後,在經歷過關東大地震的家破人亡後,早川德次沒有氣餒,再次創業,生產了日本第一臺本土產的礦石收音機,大獲成功。早川德次從「早川式自動鉛筆」英文翻譯「Ever Sharp Pencil」中提取了「Sharp」作為公司和品牌的名字,這也就是今天的夏普。
沿用至今的「德尾鎖」是由夏普的創始人早川德次發明的
「我們要做讓別人模仿的產品」是早川德次經常掛在嘴邊的話,也成了夏普的核心精神和企業文化。日本第一臺本土產的黑白電視和彩色電視、第一款量產微波爐、全球第一款名片型的超薄計算器、全球第一款搭載攝像頭的手機……夏普在自己百餘年的發展歷程中創造出了一個又一個的「第一」。
1972年,夏普開始嘗試將液晶應用於顯像領域。1973年,夏普研製成功世界第一臺利用液晶顯示的全功能一體化(COS)電子計算器,並轟動世界。之後的30年間,夏普持續投入巨大的人力財力,改良液晶顯示效果。2000年第一臺液晶電視問世,再到2010年開創四色液晶顯像技術(在RGB三原色基礎上加入了Y黃色,極大提高色彩表現力,降低了能耗),夏普幾乎以一己之力推動了液晶的普及,液晶電視的發展史幾乎就是一部夏普的企業發展史。正因如此,夏普才被譽為「液晶之父」。
對於消費者來說,衡量一臺電視值不值得購買,首當其衝被考量的因素就是屏幕。即使是在今天,我們還常常會看到「XX電視採用了夏普液晶面板」之類的宣傳,以期獲得消費者的認可。似乎說到夏普的液晶屏幕,大家的第一印象就是品質保證。
確實,作為百年品牌,夏普從早川德次的年代就一直奉行精緻、極致、追求完美的品牌精神,為市場帶來有口皆碑的優質產品,這是日本工業中司空見慣的「匠人之心」。
2007年,「融合了知性與感性的才女」的劉若英與 「隱含的奢華、明淨的優雅」的夏普,在當時被看作是珠聯璧合
這個階段的夏普,毫無疑問走的是高端路線。2007年9月,劉若英成為夏普AQUOS液晶電視的形象代言人。素以「融合了知性與感性的才女」而著稱的劉若英與以「隱含的奢華、明淨的優雅」傲視群雄的夏普,在當時堪稱珠聯璧合。所以當身著黑白兩色及地長裙形象的劉若英出現在中國消費者面前的時候,夏普AQUOS銷量也在不斷猛漲,那也是夏普在中國市場的黃金歲月。
在人們的印象裡,日本人或是日本企業或多或少都有點兒「一根筋」。往好了說是「匠人精神」,但同時也有不夠變通的缺憾,這同樣體現在企業經營上。當時間來到網際網路時代,電視逐漸成為尺寸更大的智慧型手機顯示屏,而以夏普為首的日系企業,卻依然走著硬體技術升級之路,最終品嘗到了跟不上市場變化的苦果。
電商帶來的網際網路基因
如何讀懂中國市場,是夏普的當務之急。
2016年8月,鴻海向夏普出資3888億日元(約合38億美元)獲得其66%股權。之後夏普藉助富士康的零部件採購及生產能力降低成本,售價也平民化了很多。換言之,現在的夏普已經從高高在上的「白富美」逐漸向更接地氣的平民化靠攏。
夏普認為,網際網路經濟驅動下中國消費市場主體更加年輕化,需求更新也變得更快,因此迅速進行深度轉型,植入「網際網路基因」。土化、年輕化、網際網路化成為夏普最看重的發展基石。夏普一改曾經的「高冷範兒」, 轉向拉近年輕消費群體。最典型的例子莫過於「進口小哥哥」迪瑪希擔任夏普京東旗艦店的首位明星店長,開啟線上渠道的店長日活動,並進行了一場「與視界較真」的直播。「更年輕更有活力的明星活動顛覆了夏普以往帶給人們的固有印象,不僅得到粉絲們的大量響應,更進一步鞏固了夏普「年輕化」的品牌形象,傳遞了夏普新的消費主張。」 富士康集團CMO袁學智說。
網際網路之於夏普,一方面是產品設計的優化埠,可以在夏普電視內容應用上,做到更開放,更具個性。另一方面,夏普深信在強化技術優勢的同時必須在內容上發力,頻繁布局以打造自身的第二個頂級優勢,於是在中國最大的家電銷售商京東上嘗試推出大量網絡電視產品。這些產品普遍具備了智能化的功能以及海量的內容資源,能夠滿足消費者對網際網路電視的需求,獲得了良好的市場反饋。
此外,夏普還意識到伴隨著中國的消費升級,電視這個市場對產品創新的要求也在不斷提高。夏普在創新設計層面有很強的優勢,富士康則擁有強大製造能力,今年更與廣州政府合作,斥資610億,建成了液晶面板的10.5代線。兩者結合可以發揮產業鏈優勢,鞏固品質同時,重組生產要素,降低成本效益,擴大規模量產,能夠讓消費者買到高貴不貴的優質產品。
年輕充滿活力的迪瑪希和迪麗熱巴,成為夏普新的形象代言
在營銷層面,夏普採用了更加符合中國特色的營銷策略,加大了在網際網路渠道的營銷力度,不僅全面布局線上商城和線下的京東幫體系,展開更加深入的合作,京東更成為夏普高端品質新品及8K生態圈體系面對終端消費者的重要平臺及體驗中心,多維度、多渠道,創新性地推廣夏普品牌。
2017年618期間,夏普聯手迪瑪希、拳王鄒市明、迪麗熱巴與在京東平臺與粉絲互動,以明星店長宣布福利的形式將促銷信息發布。僅6.12當天,迪瑪希京東直播平臺觀看點讚人數就打破了平臺紀錄。這也讓夏普在銷售方面取得了輝煌的戰果:6.18當天京東平臺整體銷售量和銷售額雙第一、8.15京東家電周年慶整體銷售量和銷售額雙第一、紅6月年中購物節期間京東黑電平臺的品牌第一、618實現夏普全渠道累計銷售額超10億……
京東,已經成為夏普在第四次零售革命中最重要的戰略合作夥伴及玩轉中國市場的那把鑰匙。
作為全球最大的消費市場之一,中國對任何家電企業都有著舉足輕重的影響力,誰讀懂中國消費者,誰就能搶佔第四次零售革命的先機。藉助蓬勃發展的中國電商平臺,成功從曾經的「高冷御姐」轉型為「熱力小哥」的夏普,正依託強大的品牌效應和新的網際網路思維,在中國市場完善和塑造著夏普的新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