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非遺DIY 宅家「勞動」有樂趣

2020-12-23 珠江時報

■師傅在製作九江煎堆。 ■師傅教小朋友做西樵大餅。

■貼金木梳成品。

■南海藤編作品。珠江時報記者/戚偉雄攝

掃碼可看教學視頻

「五一」假期,除了外出放飛自我,相信還有不少市民會選擇宅在家裡,這時候,大家不妨體驗一番「勞動」的樂趣。近日,南海博物館在線上開闢了「周末探索工坊」勞動最美麗主題活動,第一期推出了竹編非遺技藝體驗,專業老師教大家用竹篾製作香囊包。

其實,除了竹編,南海還有很多非遺項目值得大家動手一試。本期,我們為大家介紹九江煎堆、吳氏金箔、南海藤編、西樵大餅等的簡單製作方法,讓大家在DIY中感受南海非遺的魅力。

九 江 煎 堆

煎堆是廣東的傳統年俗食品,一般都是帶芝麻的大圓球狀。不過,九江的煎堆卻是扁圓狀,裡面還有餡,像一塊油炸過的芝麻小燒餅。色澤金黃,皮有蜂窩,入口甘香松酥,這就是好煎堆的標準。

相傳九江煎堆形狀的改變與九江人鄒便南有關。光緒年間,鄒便南每年都會幫人製作煎堆。一天,他做煎堆時不小心把餡料掉地上,擔心師傅責罵,於是用腳將餡料一踩並踢進了桌底。但後來還是被師傅發現,鄒便南便撿回踩扁了的煎堆餡,並急忙裹上麵皮。結果炸出來後,有一個煎堆是扁的,師傅試吃後發現扁煎堆不但容易入口更是相當酥化,非常好吃。此後,當扁煎堆出現在圩場店鋪後,前來購買的人比買圓煎堆的人還多。在九江煎堆製作技藝省級非遺傳承人胡伯倫看來,看似簡單的形狀改變,實際上蘊藏了九江人對美味的極致追求。

九江煎堆製作方法

●材料:

糯米粉(生熟漿比例7:3)、芝麻、花生油、清水

餡料:爆米花、冰片糖(黃糖)、白砂糖、花生仁等

●方法:

1.麵皮製法:將糯米粉加入適量的清水,搓揉成麵團,再將麵團加入到冰片糖水中煮熟,取出冷卻,將其揉搓成長條,揪成鴿子蛋大小的麵團,再擀成碗碟大小的薄皮,即成麵皮。

2、餡料製法:將優質糯米在鐵鍋內高溫爆成爆米花,清除雜質和未爆開的米粒,然後按比例加入花生仁,注入以冰片糖煮成的糖漿,攪勻即成餡料,再迅速揸成圓形,放入扁圓形木印或圓淺碟裡壓成圓球形餡料球。

3、包餡料:在煎堆餡坯上層包上一層麵皮,敲出餡料,用另一塊麵皮包住餡料下方。麵皮上可以撒點水,然後拍上芝麻。

4、炸法:將煎堆放入170攝氏度左右的花生油鍋中炸,先炸有芝麻的一面,至淡黃色時,翻轉炸另一面,約炸20分鐘,炸至金黃色即成。炸的時候可以用鍋鏟一邊炸一邊拍打煎堆,這樣煎堆就變成扁扁的了。

西 樵

大 餅

西樵山的大餅已有300年歷史,遠近馳名,其特點是鬆軟、香甜、入口鬆化。因為是用西樵山清泉才能製成此餅,其他地方仿製不及此味,所以被稱為西樵大餅。相傳「西樵大餅」名稱是由明朝史部尚書方獻夫所取。

西樵大餅外形圓大,大者有兩斤,小餅一兩左右。因餅形如滿月,有花好月圓的好意頭,因此西樵人嫁娶喜慶、探親和過年過節,都以此作禮品送人。

西樵大餅製作過程

●材料:

白麵粉、水

輔料:白糖、豬油、雞蛋、鹼

●過程:

1、將300克麵粉放在案板上開窩,加入熟豬油、酵面,160克清水和勻後揉勻。

2、餳發30分鐘至麵團發酵酥鬆隆起呈包狀後,將溶解的白糖加入麵團揉勻,再餳發2小時,麵團產生微酸味便好。

3、將剩餘的250克麵粉開窩,加雞蛋液、鹼和20克清水,攪拌揉勻成麵團後,再同發好微酸麵團搓揉成團。

4、將麵團分成6個大劑子,逐個搓圓壓扁,入烤爐烤熟即可。

吳 氏 金 箔

金箔在清末民初的佛山曾廣泛運用於佛像、木雕、牌匾的貼金裝飾中,當時佛山金箔、銀箔、銅箔、錫箔四箔鍛造業十分興旺。發展至今,佛山只剩羅村聯和金箔廠,由金箔鍛造技藝省級非遺傳承人吳深龍與市級非遺傳承人吳煒全共同生產經營。

吳深龍師承其父——民國金箔行「昌盛號」老藝人吳寶光,如今羅村聯和總排村的一條小巷中,當年的金箔鍛造廠已裝飾一新,變為非遺傳習所。吳煒全將關注重點放在了文創產品的開發上,利用貼金技術連續開發了梳子、掛牌、書籤、碳盤、工藝品等系列貼金產品。2018年,「佛山吳氏金箔」淘寶店開業。

貼金木梳製作過程

●材料:

木梳、生漆、金箔、小刷子、保護油●步驟:

1、按照梳子所貼位置大小,先將金箔進行切割,打開玉扣紙(收金箔的特殊紙張)後,用竹刀將金箔輕輕挑到皮盤(一種特製的皮製託板,用來放金箔)上進行切割,切成規定形狀,剩餘的可再放回玉扣紙中。

2、在梳子上抹上一層生漆,用竹挑將切好的金箔挑起一張放在梳子貼金部位,可用嘴輕吹上去,再用軟毛小刷子沿著貼金箔的地方輕輕地掃,讓金箔緊緊地貼合在梳子表面,未貼到的地方可以重複補貼。

3、貼完後可以再刷上一層保護油,可讓金箔長期不掉。掉下來金碎可以搜集好循環再用。

注意:一次要準備多點金箔,金箔厚度只有0.11毫米左右,薄如蟬翼,所以手不能觸碰,多汗時也不要貼,挑金箔時要屏住呼吸,要在不通風的環境中操作。

小貼士:網上有金箔賣,4.3釐米寬的金箔1.8元/張左右,也可關注「佛山吳氏金箔」淘寶店,上面可買全套的貼金木梳材料。

南 海 藤 編

唐宋時期,南海就有人用本地野山藤編織藤蓆。鴉片戰爭後,印尼「洋藤」在珠三角普及。晚清時期,白沙、陳溪、湧口三鄉編織的枕席遠近聞名。

解放後,南海藤廠、東風藤廠的建立帶動了南海藤業的發展,藤製品品種繁多,出現了8000多個花色品種,主要有藤皮、藤芯、藤蓆、藤笪、藤織件、藤家具六大類,成為當地外貿創匯的經濟支柱。

南海藤編省級非遺傳承人梁燦堯,5歲時便跟隨母親在家學習編織藤蓆,他創立了「藤王府」藤家具品牌,負責公司藤木家具的設計,並參與到藤編工藝品的推廣和藤編非遺傳承中。

藤編杯墊製作過程

●材料:

水、剪刀、藤條●步驟:

1、先把藤條泡水軟化,過一下水即可,注意開杆的藤骨不用泡水。

2、將12根26釐米長的藤條(藤骨)分成兩組,6根一組,十字交叉,居中對齊。

3、取一根泡過水的藤條,夾住一邊6條藤骨,上下交叉編織固定藤骨,一圈後開始分杆,以2條藤骨為一組,也是上下交叉編織,下面的藤條要拉緊些。

4、分杆後開始編織,一條在上、一條在下重複編織,如果藤條不夠長時需接口,可以將長藤條繼續編織一圈後壓住短條,放在一根杆上,再找一根藤體接著繼續編,杯墊如果想做大一點,可以重複多編幾圈。

5、收線時,藤條上下交叉固定在兩根藤骨上編織,固定杯墊不讓其鬆散。

6、收口時,6組藤骨沿順時針方向一上一下穿插固定,第一條藤骨不要收太緊,方便對最後一條藤骨的收口,收完口後剪掉多餘的藤條即可。

文/珠江時報記者王方亞圖片由受訪者提供(署名除外)

相關焦點

  • 小勞動大成長!南海實驗幼兒園勞動教育有「高招」
    在勞動教育日趨受重視的背景下,如何在學生中弘揚勞動精神,教育引導學生懂得勞動最光榮的道理?今年以來,舟山南海實驗幼兒園以「五愛印記」園本課程的理念為指引,關注幼兒當下的需要,通過以情觸動、以行推動,從「感知-體驗-實踐-鞏固」這樣循環上升的模式,開展了一系列「我是生活小主人」的勞動教育。新學期開始園部就出臺了「我勞動、我快樂」的活動實施方案及《小朋友自己的勞動禮包》文件,各年段以「禮包」裡的內容為指引開展活動,讓勞動的種子在孩子們的心中破土萌芽。
  • 「宅家」有擔當,勞動創意多!鄭州市金水區文化路一小開展線上勞動...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趙騰飛 通訊員 管莉3月16日下午,鄭州市金水區文化路第一小學線上公開課之勞動教育系列課程第二講《宅家勞動歡樂多》如期上線。本次公開課由文一金桂校區德育處金翠老師主講。金老師給同學們展示她的創意作品課程一開始,金老師便帶領同學們一起回顧了線上學習以來,同學們自主學習、體育鍛鍊、家務勞動以及評價展示的精彩畫面,向同學們展示了「宅有所獲」的文一榜樣風採。
  • 宅家抗疫情,勞動促成長!
    民辦行知二中實驗學校的同學們積極響應號召,與爸爸媽媽一起宅在家,一起抗擊疫情;同學通過家務勞動,了解了社會生活,培養了勞動觀念,掌握了勞動技能,增強了家庭責任感,讓我們的居家生活更有情! 湯靖雅:2020年的春節,本是中國人舉國歡慶、闔家團圓的日子,然而突如其來的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卻打破了所有中國人歡度新春的計劃。
  • 聚焦文化產業周:非遺文化DIY市集吃喝玩樂趣無窮
    2020年晉江文化產業周在昨日拉開了帷幕,作為配套活動之一的「古早遺味 吉食行樂」非遺文化DIY市集備受市民青睞,集吃喝玩樂於一體的趣味DIY體驗成為市民周末的理想活動。  昨日,五店市傳統街區的囍園熱鬧非凡,不少市民來到「古早遺味 吉食行樂」非遺文化DIY市集參觀體驗。拳頭母、麻糬等古早味美食,市民們並不陌生,但是自己動手製作還是第一次,趣味性和新鮮感十足。
  • 兒童之家滿「樂趣」
    暑假期間,在安徽省淮北市相山區婦聯組織指導下,各級婦聯因地制宜、精心設計特色課程,累計開展「童樂童趣」第二季暑期兒童之家活動80餘次,就近服務兒童需求,豐富兒童假期生活。繪畫、手工、安全教育、實地體驗……「童樂童趣」充滿兒童之家,為這個暑假留下了健康、安全、文明、愉快、有意義的完美印記。
  • 精彩表演弘揚非遺,南海九江《少年說非遺》決賽名次出爐
    8月27日晚,南海九江鎮《少年說非遺》決賽舉行,《九江燈謎代代相傳》在21個表演節目中脫穎而出,獲得第一名,《九江煎堆的前世今生》和《「數」說周家拳》分別獲得第二名和第三名。九江鎮歷史悠久,素有「儒林之鄉」的美譽,九江鎮文化發展中心主辦《少年說非遺》大賽,面向全鎮小學生弘揚九江傳統文化,旨在加強九江非物質物文化遺產的推廣和傳承,引導廣大學生對家鄉本土文化有更多了解和進行更深一步探索。
  • 宅家有方 自得其樂益身心
    受訪者供圖 搜集防疫知識向長輩科普、看書跳舞陪孩子、與孩子一同練字、一家人打桌球跳廣場舞、自製廣東確診病例地圖……面對疫情來襲,許多南海市民紛紛響應疫情防控要求,不串門、不聚會、不逛街,安心在家裡利用有限的空間,以各種「宅」家活動尋找樂趣,減少疫情的擴散蔓延,以自身行動支持抗疫阻擊戰。
  • 「e家書房」:宅家也能遇見詩和遠方
    婺劇書畫攝影閱讀文物非遺應有盡有| 「e家書房」:宅家也能遇見詩和遠方 婺劇書畫攝影閱讀文物非遺應有盡有|
  • 染護領域 爭奪「宅家DIY」賽道
    原標題:染護領域 爭奪「宅家DIY」賽道   花上一個半天的時間去專業美發機構進行染髮或者護理,對於不少上班族來說著實稍顯奢侈。
  • 美宅DIY:3D智能設計 打造網際網路家裝生態圈
    美宅DIY(微信公眾號:meizhaidiy,網址:www.mzdiy.com)的用戶自主智能設計模式,提供了一個從更深層次解決用戶真正「痛點」的可行路徑:以傻瓜式智能設計為入口,無專業知識用戶可「3步30秒」設計出自己心目中的家,圍繞業主需求打造網際網路家裝的智慧生態圈,滿足用戶「我的家,我做主」的深層次裝修需求。
  • 糖玩意兒親子diy烘焙讓你收穫動手的快樂
    那就快來加入糖玩意兒親子diy烘焙吧,讓你和孩子在親手製作美味同時,共同收穫成長!diy烘焙中的各種手工DIY及烘焙工具,都會激發孩子的無限興趣。通過動手學習,即提高了孩子動手實踐的能力,又讓孩子從中獲得樂趣,更是從中學習到了知識,印象更深刻。 2啟發孩子想像力 diy烘焙需要孩子自行DIY造型,孩子充分發揮想像空間,自行設計出的天馬行空的造型,看著自己的作品香噴噴地出爐,然後美滋滋地吃下肚,那個滿足與成就感是日常蛋糕店無法滿足孩子的。
  • 美食「小廚神」、勞動小能手!封開這所學校「宅」出花式小智慧
    停課不停學,宅家一樣學出新意、玩出精彩!今天,小編帶大家走進江口鎮封川小學,與你一同感受老師和孩子們的宅家智慧吧!4月11日至12日,封川小學開展「我是小廚神,『宅』家樂無窮」勞動小先鋒美食製作活動,通過讓孩子在生活中鍛鍊,掌握自食其力、學會生存生活的能力。孩子學習固然重要,可是生活技能對於孩子的成長而言同樣是必不可少的。看看他們是怎樣宅的吧!
  • 廣東佛山:非遺走進生活 讓青少年成非遺傳承重要力量
    自2016年起,在佛山市文化廣電旅遊體育局的指導下,佛山市博物館、佛山市非遺保護中心主辦佛山秋色賽會「小手拉大手·大城小工匠」活動,每年一屆,由非遺傳承人傳授,佛山青少年親手製作非遺作品,經過展覽和評選、投票,獲獎學員將有機會在秋色巡遊中向觀眾展示自己的優秀作品。
  • 宅家記丨蒸饅頭、刷白牆、磨豆腐?特殊假期濟南小學生勞動技能升級
    這段宅家時間裡,這些可愛、優秀的孩子們都有哪些收穫?大眾網·海報新聞發起「宅家記」策劃,探秘山東娃兒們的宅家故事。大眾網海報新聞濟南4月2日訊(記者 陳洋洋)蒸饅頭、刷白牆、磨豆腐......記者從濟南市中區教體局獲悉,特殊假期中,市中區多所小學開展了「勞動教育」,學生們變身勞動小達人。
  • 【活動回顧】親子糕點DIY,發現動手的樂趣
    ||有一種甜蜜是味覺延伸的幸福感有一種幸福是親手製作的成就感為了讓寶貝們體驗手工DIY的樂趣,融媒體小記者團聯合夏恩英語舉辦了「糕點diy」親子活動!
  • 宅家賴床,不如DIY刷牆
    在這個漫長的疫情隔離期,宅家,辦公、讀書、追劇、曬廚藝…愛家承載著,日常生活的點點滴滴,是的,家,是我們一生最珍愛的避風港,無論何時,永遠為你敞開大門的,是家港真,宅家修仙室內空氣品質至關重要,別提什麼輕硬裝、斷舍離、極簡路線北歐風…身體健康才是革命的本錢
  • 滬上中小學、幼兒園勞動教育集錦!快看有你家孩子嗎→
    快看有你家孩子嗎→ 2020-11-30 18:1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嘉定這家文創館啟用 現場非遺文化體驗樂趣多
    嘉定這家文創館啟用 現場非遺文化體驗樂趣多 2020-05-29 04:1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宅」家勞動,風景獨好——延遲開學期間市北區中小學勞動教育側記(二)
    孩子們用辛勤的勞動告訴大家他們每個人都是最棒的勞動小能手。壽光路小學為豐富同學們的「宅家生活」,組織開展了「花樣動起來,解鎖勞動新技能」主題活動。各年級老師通過「雲」端課堂指導同學們學習勞動技能,開展豐富多彩的家務勞動和形式多樣的體驗活動,再加上學生有時間在家中實踐,人人樂在其中。
  • 羅源二附小「快樂勞動,健康成長」主題活動成果展示
    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說過「離開勞動,不可能有真正的教育。」勞動教育,有利於培養學生的勞動興趣,磨練學生的意志品質。為此,羅源二附小結合學校實際,利用暑期開展了豐富的勞動教育主題活動。2美食篇 暑假宅家也可以宅出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