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為作者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嬸嬸家的文文是要進入到大班的孩子,因為在孩子上中班的時候因為家裡要搬家的原因,就導致這次孩子要上的幼兒園就不是之前孩子上的哪一家。
孩子的媽媽和孩子睡的時候就已經感受到了孩子的不愉快,媽媽就和孩子講「我們這次的上的幼兒園旁邊有好多的小賣鋪哦,況且這次的幼兒園會有文文最喜歡的滑滑梯哦。
而且你的好朋友莉莉也在這個幼兒園哦,你要是去了這家幼兒園你每天都能見到你的好朋友了。」文文可能已經被媽媽的說的有的心動了,可是好景不長,再過了幾天以後。孩子就直接的和媽媽說「我不想去上學了。」
對於孩子上學的問題,對很多的家庭,都是一個很難教育的問題。家長一想到為孩子的上學的問題困擾就會很迷茫。
因為很多時候孩子突然的一個不想上學了,家長就很有可能想到是不是孩子在學校受委屈了或者是被老師罵了,又或者孩子的發生了什麼事情,不想跟爸爸媽媽進行溝通。
作為父母,面對孩子這些問題的時候,有的時候就會感到無比的發愁,因為很多辦法都是對孩子來說沒有一點的效果,那麼這樣的問題到底是出現在哪呢?
v 分析孩子的行為
在託馬斯戈登博士《P.E.T父母效能訓練中》就提到了幾點:
1.所有的行為都是為了滿足他們的需求。
2.孩子和成人一樣,也有一些重要的基本需求,他們會努力做一些事情來滿足、達到自己的需求。
3.孩子沒有不聽話,因為他們的行為只是為了滿足他們的一些重要需求而採取的行動。
在託馬斯戈登博士《P.E.T父母效能訓練中》中我們是可以看到,孩子有些時候做出的一些行為或者是提出的要求都是合理的,這是因為孩子要為了滿足他們內心的要求。
但是這樣的一點就不代表著父母會接納孩子的所有的行為或者是需求。比如孩子不想去上學,想要獲得很多的玩具,不想做作業等等行為。
一個簡單的例子理解:放學媽媽來接孩子回家,路上經歷一個精品店,孩子就會對媽媽表達自己想要買一樣東西,因為自己喜歡就看上了。
這個時候孩子的內心就會開始認為自己有了喜歡的東西就會很開心其實這個時候孩子只是想要獲得開心,並不是得到這個想要的東西就會開心了。
比如現在通知孩子明天放假說不定孩子會更加的快樂。媽媽這個時候拒絕了孩子的要求,因為家長很有可能是看中孩子想要這個東西,而沒有看到孩子想要的是「開心。」
仔細看看孩子的行為,他們就是想到滿足的自己內心的需求,但是就是沒有採用到家長可以接受與接納的辦法。
因為不符合家長的期望家長就會拒絕。可是父母的直接拒絕孩子的行為也是運用的辦法不正確,沒有考慮到孩子的行為的背後的需要。
v 父母應該怎麼做才是解決問題的最好的方式呢?
託馬斯·戈登博士在《P.E.T.父母效能訓練》中給父母的建議是:當孩子的行為給父母造成困擾時,第一時間就需要找到行為背後的需求。
然後根據需求確定真正要解決的問題,最後列出可能的解決方法,找出雙方都可接納的解決方法,實現雙贏局面。具體應該怎麼做才是最好的辦法呢?
第一步.通過家長的提問形式,家長要找到孩子真正需要的是什麼
這是很關鍵的一步,只有真正找到了孩子內心需要是什麼孩子的問題才可以最後得到真正的解決。那麼家長就可以對孩子的行為進行提問找出對方的真正需求:
l 這個可以為我們或者你或者我帶來什麼呢?l 你這樣做可以對我們或者你或者我帶來什麼優勢或者是利益嗎?l 你需要這麼做可以對我們或者你或者我的生活有什麼改變嗎?
家長的問題是為了解到孩子背後到底是在隱藏著什麼,了解孩子背後的目的是什麼。當然這樣的問題父母可以去問問自己,幫助父母對自己的認知或者需求有很明顯的幫助以及清晰的認知。
第二步.了解到孩子的需求以後,家長根據需求找到正確的解決辦法
l 根據孩子的需求確定問題
我們了解到孩子出現這樣的行為背後的原因是什麼的時候,家長就需要開始重新定義一下問題,找到合適的解決辦法這樣才是有解決問題的針對性。
比如孩子不喜歡上課的背後是想要擁有更多玩的時間,那麼我們需要解決的問題就是如何讓自己的孩子在上課期間還可以讓孩子擁有玩的時間呢?
l 家長列出問題的解決辦法
針對問題找出相對的辦法這一點才是關鍵的一點。家長可以邀請孩子一起進行頭腦風暴,讓孩子大膽的提出他的想法,家長也提出相對應的解決辦法,將問題進行整合。
比如孩子不喜歡上課只想要去玩,他的解決辦法就是不上課了,直接玩。那麼家長就要開始整合,可以根據孩子的上課時間進行調整,可以在休息日陪孩子玩或者是在放學回家以後給孩子時間玩耍。
l 找出大家都滿意的辦法
在進行上一步的時候,大家都已經進行了一次頭腦風暴。將自己的想法以及問題都表達出來了。那麼這個時候就要開始統一匯總到最合適的大家都願意接受的意見。
孩子不想去上課想去玩最後定出的解決辦法就是;孩子按照要求去學校上課,家長可以同意孩子在放學以後可以下學校玩一個小時後再回家。讓孩子得到滿足,雙方得到一個雙贏狀態。
對於孩子提出的要求我們作為家長一定是要了解這個行為背後到底是因為什麼而產生的,找到在這個背後出現的原因以及真正的解決辦法應該是怎麼樣的。實現到雙贏的狀態那麼就需要孩子與家長之間相互的配合,這才是最關鍵的一步!
本文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