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風雪鐵龍天逸C5 AIRCROSS又雙叒叕在CCPC奪冠了,但我覺得,四冠王的稱號對它來說真的不用覺得太在意,畢竟作為WRC的百冠王,CCPC的四連冠不過是給雪鐵龍的輝煌再添一些筆墨罷了。
話說回來,天逸C5 AIRCROSS這次創造了整個CCPC歷史上麋鹿測試的最好成績,3.369秒的通過時間碾壓了在場參賽的所有車輛(很多人可能會有疑問,國際上麋鹿測試是以進入麋鹿測試時的起始速度來分高下,而CCPC為什麼給出的是通過時間?這其實很好理解,畢竟擁有更高的起始速度,才能達成更短的通過時間,而通過時間相比起始速度更能展現各個車輛在成功避障以外的操控細緻差別),同時,在與操控有關的雪地街道挑戰賽以及雪地越野賽上,也分獲組別冠軍。
曾經有這樣一句話——你可以對雪鐵龍車型的某些層面有異議,但其底盤調校的功底絕對毋庸置疑。作為一輛重心比轎車高出不少的SUV車型,能夠在麋鹿測試上碾壓全場對手(包含轎車甚至運動車型),足以看出天逸C5 AIRCROSS在操控方面的實力。實力的展現,來源於東風雪鐵龍一如既往地在底盤調校層面的高水準,那麼作為一部為家用而生的城市SUV,天逸C5 AIRCROSS是如何達成舒適與操控兼顧的呢?
在我們日常行駛的路況中,經常會遇到來自路面的各種不同的震動,通常車輛的避震器對這些震動的處理幾乎都是一個模子刻出來的,避震筒身被壓縮到什麼程度,處理震動的方式都一直會是被壓縮到這個程度的處理方式。這種處理方式在遇到單獨震動時其實並沒有什麼問題,但在遇到連續震動時,差異便會體現出來。對於一般的避震器來說,如果要獲得更舒適的駕乘感受,只能將壓縮阻尼往偏小的方向設定,以換取更好的減震效果,不過這樣,會犧牲掉避震對車輛的側向支撐,從而影響操控,這也是為什麼即便現在很多車型為了兼顧舒適和操控,讓駕駛者感受到初段柔,中後段韌的情況下,仍舊不能較好地應對連續的中大幅度震動的原因。
但在這種情況下,天逸C5 AIRCROSS的避震器所擁有的PHC自適應液壓穩定技術這項「黑科技」,便擁有更為優異的表現。PHC自適應液壓穩定技術通過在避震器下端增加的漸進式液壓緩衝器,來強化避震器在不同路況不同振幅下的減震表現,這套漸進式液壓緩衝器能夠改變筒身內部對流孔的截面面積,從而在不同的路況條件下用不同的阻尼來進行應對。
在這項「黑科技」的加持下,天逸C5 AIRCROSS在面對並不強烈的連續顛簸的路段,因漸進式緩衝器的存在而可以設計得較大的對流孔,能夠賦予避震器較小的阻尼,輕鬆化解連續顛簸到來的震動,為車內乘員營造一個舒適的乘坐感受;而在遇到單次幅度較大的震動時,能夠通過漸進式液壓緩衝器來避免剛性衝擊,同時在車輛過彎時懸掛持續受到壓力,漸進式緩衝器也會介入,並通過減小對流孔截面面積來增大阻尼,為車輛提供強有力的側向支撐,同時也加快了懸掛整體的反應速度,在面對連續重心轉移時,這看似細微的改變,能為車身動態帶來質變,這也是為什麼天逸C5 AIRCROSS擁有優異操控的原因之一。
其實天逸C5 AIRCROSS這次在CCPC上的四連冠並不令人驚訝,延續自WRC的拉力基因以及雪鐵龍一貫在底盤技術上的優勢,都會讓人認為這只是天逸C5 AIRCROSS的常規操作,然而難能可貴的是,作為一部城市SUV,天逸C5 AIRCROSS在擁有良好操控性的前提下還能保證優異的舒適性。值得一提的是,此次CCPC之後,東風雪鐵龍還加入了中國汽車舒適性研究工作組,足以說明其在底盤調校上的專業度深受認可。
寫在最後
當然,天逸C5 AIRCROSS的操控與舒適兼得,除開PHC自適應液壓穩定技術之外,雪鐵龍近百年來一直專注的底盤舒適性調教同樣功不可沒,天逸C5 AIRCROSS帶橫向穩定杆的可變橫梁式後懸掛經過雪鐵龍特殊調校後,在強調穩定性的基礎上實現了媲美獨立懸掛的舒適性,其與PHC技術的配合,為消費者帶來了「1赫茲」動態舒適的駕乘體驗,讓天逸C5 AIRCROSS在用戶群中樹立了「長途不累、簸路不顛、彎道不飄」的高品質良好口碑,我們期待東風雪鐵龍未來能夠為國內消費者帶來舒適性更好,同時操控更優異的家用車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