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孩子在大自然中撒個歡兒

2021-01-10 北京海澱

「小朋友們,問你們一個問題,這段時間在家裡運動了嗎?」

「沒有!」

「現在還能不能跑100米了?」「我還能跑400米呢!」

離開城市,來到大自然中間,綠草如茵、微風習習,難得的愜意時光讓孩子們一下子就放飛了自我,面對「老師」的提問,七嘴八舌說個不停。5月29日區婦聯在樸樂樸親子活動基地舉辦了「與幸福同行——童快樂、同成長」慶「六一」親子實踐活動,讓陽光碟機散疫情的陰霾,給孩子們一個親近自然、感受自然的機會。

來自海澱區的30戶家庭參加了本次活動,其中區婦聯特別邀請到了在新冠肺炎疫情中奮戰在最前線的醫護家庭,為智能抗疫貢獻智力腦力的科技支援家庭,在各個崗位任勞任怨的服務保障家庭,也正是這些普普通通的爸爸媽媽們,舍小家為大家,在3個多月的全民疫情阻擊戰中與全國人民一起打贏了一場漂亮的勝仗。

「確實很難有機會跟孩子一起這麼玩,尤其是這段時間。」來自海澱區婦幼保健醫院的李姍姍在採訪中告訴記者,她4歲的兒子正是活潑調皮的年齡,採訪中也一直關注著身後遊戲的「戰況」,迫不及待想加入進去。

手腳並用撿垃圾正是結合時下生活熱點又增長知識的小遊戲,孩子們在起點處排好隊,工作人員在長長的小路上隨意地丟下寫著不同垃圾的卡片,小朋友們需要將手腳放在小路相對應的圖案上才能前進,撿到垃圾不算完,路盡頭的分類垃圾桶還考驗著小朋友們的垃圾分類小知識,準確地放進垃圾桶裡才能得分。是紅隊得分高還是藍隊獲勝了呢?

對於小朋友們來說誰贏誰輸都不重要,能夠在戶外享受新鮮的空氣,伴隨著涼爽的微風,認識新朋友是最開心的事情。

「海澱婦聯一直非常關心孩子們成長過程中的身心健康,受到疫情的影響,小朋友們今年以來都缺乏戶外活動的機會,一些家長也因為長期堅守一線,不能夠陪伴在孩子身邊,這次我們組織這個活動,既是給孩子們送上節日的祝福,也是給家長們一個增進親子關係的機會。」區婦聯黨組書記吳紅蓉說。區婦聯還為前來參加活動的小朋友們準備了寓教於樂的兒童節禮物。

據了解,本次活動也拉開了海澱區婦聯慶祝「六一」系列活動的序幕,全區各級婦聯將圍繞「與幸福同行」這一主題,通過開展尋找閱讀小達人活動、兒童繪畫作品、垃圾分類家庭短視頻徵集等活動,豐富孩子們的課餘生活,讓他們度過更有意義的夏日時光。

相關焦點

  • 考完之後撒個歡兒
    高考完的學子們大可以釋放一下自己,盡情地撒個歡兒,做一些平日裡想做,卻因學業而被擱置下來的事情。如果要把最辛苦的人群排個隊的話,大概非高中生莫屬,所以絕大多數考生的心願,大概就是好好地睡上一覺,在率性盡情地「補覺」後,滿血復活的學生們第二想做的事情是什麼呢?男孩子或許是上網打遊戲,女孩子則有可能追劇?總之是做些平常老師和家長要求遠離的事情吧。
  • 寒假來了,帶孩子到大自然中用石頭搭建自己的藝術世界
    怎麼過個有意義的寒假呢?這個寒假不妨帶孩子到大自然中與石頭來一場靈魂的對話吧!去溪邊、去林間、帶孩子去大自然撒個歡兒,玩石頭幾乎是孩子的天性,你會發現孩子們都喜歡蹲在地上撿石頭,翻來覆去玩著幾塊不起眼的小石頭,著迷得不得了。對於他在自然中找尋的寶貝,如何善用這些小石頭,讓孩子的在玩樂中培養創造力呢?
  • 如何幫助孩子認識大自然,熱愛大自然,在大自然中啟發孩子
    如何幫助孩子認識大自然,熱愛大自然,在大自然中啟發孩子秋天在自然界看到什麼?初秋時細白樺樹枝上首先長了「金錢」,剛剛在八月份就出現了黃葉,接著榆樹及其他樹冠也開始變黃。秋天的落葉給人留下難忘的景象。孩子們把樹葉連結成腰帶或小帽,把樹葉烘乾後擺成美麗的圖案。
  • 畢業前,再一次撒個歡兒——幼兒藝術中心東達山營地反饋
    好評反饋四天的農耕體驗活動不僅讓孩子們體驗了城市以外不同的生活方式,而且我們採用「以大帶小」的形式,讓孩子們跨越年齡的界限交朋友,寶貝們一起合作、交流、學習,大班孩子給小班孩子樹立了很好的榜樣 通過此次活動,孩子們親近大自然
  • 在大自然裡撒個歡兒——杭錦旗億利東方幼兒園舉行秋季研學活動
    多年來,億利東方幼兒園一直將「做有溫度的教育」確定為幼兒園的辦園理念,期望每個孩子在悉心培育下都能成長為一棵棵健碩的青苗活動中,
  • 接受大自然的美好饋贈,讓孩子沉浸在大自然的天然「圖書館」中
    大自然的魅力是無窮的,沉浸在大自然的世界裡,既能夠讓人特別的放鬆還能讓人得到休息。沉浸在大自然的世界裡,各種知識遍地都是,不用刻意的教,刻意的傳授,寶寶在不經意間也可以學到很多知識。大自然它就是一部天然的百科全書,它裡面有著豐富的知識,這些知識帶著孩子一起去探索,一起去摸索,在不經意間寶寶卻會收到很多意想不到的收穫。寶寶天生充滿好奇怪,沉浸在大自然的世界裡,寶寶對什麼都非常好奇,都非常關心。聽到風吹過草的聲音,寶寶就會抬起頭去尋覓,去尋覓是從哪裡來的聲音。
  • 讓孩子在大自然中盡情遊戲
    溫州日報記者 林慎在濛濛細雨中,一群三至六歲的孩子穿上防水服在遊泳池裡盡情地踩水、潑水,乘著自製的小木船在歡快的吶喊聲中進行划船比賽;孩子們專注地拿著放大鏡在小山坡上找小蟲、看小草,探索大自然的秘密……這就是溫十六幼開發的「三生五場」自然遊戲課程。
  • 吳青峰叫劉歡暱稱「歡兒」被拒絕,理由只有一個,發音不準不能叫
    劉歡說,在北京的朋友都是叫暱稱「歡兒」的,記住,這是兒化音,其實就是一個字「歡」但是當吳青峰叫劉歡暱稱「歡兒」被拒絕,理由只有一個,發音不準不能叫。吳青峰問,我能不能這麼叫呢?劉歡原話是這麼說的,你要先學會了,不能叫成歡兒。吳青峰是臺灣人,根本不懂得北京的兒化音,叫起來確實有點怪怪的,不知道的還以為是叫歡兒子的意思。
  • 讓孩子體會大自然,多親近大自然
    專家點評:你有一顆痛惜地球、感恩大自然的心嗎?當你日日沉浸在這世界的懷抱中,田野、遠山,藍天、白雲,大海、帆船,陽光、月色…你每天都在領受大自然給予的種種恩賜與禮物,你是否為此欣喜和沉迷了呢?大自然生生不息的永恆魅力,世世代代滋養著人們的勇敢與聰明才智,使人們在大自然充滿神秘的生命創造過程中汲取高貴而自由的生命意義,使人類從精神到物質走向一種更高的境界。但如果所有人都缺乏一顆「償還的心,那麼,大自然也許就不會再有任何的給予了。大自然以其博大無私的胸懷哺育人類生生不息,作為人類,珍惜資源、尊重自然、維護人與自然的平衡就是對自然的回報之道。
  • 帶孩子親近大自然
    生命源於自然,一切大自然中的動植物都擁有至真至性的一面,是孩子情緒控制和品行塑造的良好導引。可是,幾乎所有父母都遺憾地提到,現在的孩子離大自然越來越遠了。我們該怎樣做,才能讓孩子重新走進大自然的懷抱?一。
  • 把公益課堂搬進大自然 讓孩子愛上大自然
    剛剛過去的這個周末,天氣晴好,適合戶外活動,不少父母帶著孩子外出遊玩,親近大自然,享受大自然。小朋友一起用手環繞著一個圈,在獵人、松鼠和大樹的趣味遊戲中,體會保護生態環境的重要性。為了留住美麗的秋天,孩子們撿起一片一片的落葉,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用不同形狀的樹葉和顏料,繪製拼貼出一幅幅充滿童趣的樹葉畫。
  • 暑假讓孩子宅在家?3個戶外遊戲讓孩子愛上大自然
    《髒一點也沒關係》是一本為家長提供可供孩子戶外活動的50個遊戲的參考書,裡面的遊戲簡單易行,而且每一個都妙趣橫生,孩子都很喜歡。本書的作者是美國作家雅希雅.西特倫,她崇尚孩子與大自然接觸,幾乎所有的遊戲都是與大自然有關,不過,對於一直生活在城市中,周邊小溪、森林相對會比較少的家庭,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選擇一些相對更加簡單、更加容易操作的遊戲,跟孩子一起實踐,畢竟,遊戲並不在於多少,而在於孩子是否能接受,是否喜歡,是否有收穫。
  • 暑假讓孩子宅在家?3個戶外遊戲讓孩子愛上大自然
    《髒一點也沒關係》是一本為家長提供可供孩子戶外活動的50個遊戲的參考書,裡面的遊戲簡單易行,而且每一個都妙趣橫生,孩子都很喜歡。本書的作者是美國作家雅希雅.西特倫,她崇尚孩子與大自然接觸,幾乎所有的遊戲都是與大自然有關,不過,對於一直生活在城市中,周邊小溪、森林相對會比較少的家庭,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選擇一些相對更加簡單、更加容易操作的遊戲,跟孩子一起實踐,畢竟,遊戲並不在於多少,而在於孩子是否能接受,是否喜歡,是否有收穫。
  • 大自然,孩子最好的老師
    ,缺少對外界新鮮事物的興趣,不能感受到大自然中的美好事物,情商低,缺少同情心。孩子在大自然中如何提高認知發展的認知是指人獲得和使用知識的過程,比如在平面上畫一個三角形讓孩子看,他知道這是個三角形,但是這種認知並不全面,因為三角形還可以是立體的、不同質地的、是多種多樣的。認知具有環境嵌入性。環境或情境是保證認知的不可缺少的條件。
  • 讓天真的孩子走出戶外 接觸大自然 了解大自然,融合大自然
    天真孩子何處去?新陸春天觀光園!張然紅薯是如何長成的?動物園中的山羊有敵意嗎?這裡的小豬與家圈養的有區別嗎?孔雀開屏是啥樣的?這一連串的問題在孩子們頭腦中,有的會有一些印象,有的根本沒有一點概念,那麼如何讓孩子們知道這些?掌握這些?
  • 把課堂搬到大自然中 這群孩子在杏葉上寫詩
    把課堂搬到大自然中 這群孩子在杏葉上寫詩 2021-01-04 17:2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鬆開手,把孩子交給大自然
    自然教育,是在自然中實踐的、倡導人與自然和諧關係的教育。它能讓孩子在自然中感受生命的豐富與美好,讓智力、情感、意志在自然的環境中逐漸完善。那自然在哪裡?自然無處不在。在鳥兒的歌聲中、在大樹的枝頭上、也在天空的雲朵裡。
  • 大自然英語火熱招生中 | 情景遊戲教學,讓孩子愛上英語
    大自然之語教育本著 「人人用美好的語言溝通,人人用美好的行動與人和自然連結」的願景,踐行「讓更多人輕鬆、自然、快樂地學好英語和其他學科,並有機會到大自然中學習」的使命,加強學員的學習興趣、鍛鍊專注力、創造性思維、提高主動思考和學習的能力。 目前大自然之語教育主要開設大自然英語課程。
  • 要想培養一個優秀的孩子就把他放到大自然中去
    抑或是讓孩子親自去種上一顆樹,給這棵樹澆水施肥,讓他們看到一棵樹從幼苗到成長的全過程,激發孩子們對大自然的好奇心。這些種種是無法在短短幾十分鐘裡的課堂所汲取到的,卻是可以從大自然中所獲得的知識。正如龍應臺所說,上一百堂美術課不如把孩子放到大自然中去一天。
  • 到大自然中去,才是一個孩子該做的正經事
    義大利幼兒教育家蒙臺梭利說,「讓孩子們到大自然中去吧,因為在那裡,有他們最想要的東西。」嗯,和「宅娃」相比,到大自然中去登高、賞花、觀景,看魚兒遊泳、小鳥飛翔、蟲子打架,才是一個孩子應該做的正經事。如果到大自然中去,登高望遠,觀景賞花,享受陽光浴,對視力有很大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