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7-07 16:5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醫生,救救我吧!……」
近日,耳鼻喉科來了一位年逾古稀的特殊病人——王老先生,他飽受頑固性鼻出血困擾長達30餘載。
鼻血「止不住、治不好」
我該怎麼辦?
30餘年前,王老先生開始莫名奇妙出現流鼻血的症狀,一開始的時候量很少,左右鼻孔交替出血,用棉球填塞壓迫之後多可自止。可隨著時間的推移,鼻出血的情況變得愈加頻繁,不僅間隔時間越來越短,出血量也越來越大,甚至鼻腔填塞也難以止血,給他的生活和工作帶來了非常嚴重的困擾。
最近幾個月,王先生鼻出血頻發,由原先半月的間歇期,加快到3-4天一次。王先生逐漸發覺自己胸、腹、四肢等多處皮膚出現針尖樣或小結節樣紅色斑點,嘴唇和舌頭表面也有類似紅斑……長期反覆的鼻出血還造成了王先生重度貧血,經常感到頭昏、耳鳴、失眠、多夢、記憶力明顯減退,貧血嚴重時,他的血紅蛋白不足60g/L,甚至為此還多次輸血救治。
家人陪著王先生四處求醫,但結果卻令人失望:按照一般性鼻出血予以鼻腔填塞等對症治療,只是治標不治本;試過在醫院門診雷射治療,但出血情況仍有增無減;血液科診斷其為「缺鐵性貧血」,給予補充鐵劑,鼻出血並沒有好轉,胃腸道反應倒不小,最後王先生只能無奈自行停藥……
難道,真的沒辦法了嗎?
診斷疾病不容易
手術治療解難題
不久前,王老先生在家人的陪伴下來到了曙光醫院耳鼻喉科就診,張治軍主任為王老先生安排了仔細、全面的檢查。張治軍發現,王老先生面色蠟黃,甲床蒼白,雙側鼻腔黏膜多處毛細血管擴張且有結節樣紅色突起,手、足、顏面、唇、口腔等部位的皮膚和黏膜亦可見到類似紅色毛細血管擴張斑點,直徑範圍在1~3mm之間。
張主任心裡隱隱有些判斷,於是又詢問了王老先生的家庭情況——結果正如他所料,王老先生的母親、外祖母和兒女,也在不同程度上存在反覆鼻出血的症狀。
綜合上述信息資料,張主任診斷,王老先生的情況是「遺傳性出血性毛細血管擴張症」(又稱郎-奧韋症候群)。
診斷一定,張治軍立刻安排王老先生入院治療,並安排王老先生在局麻下行鼻腔責任血管電凝止血術。
手術過程中發現,王老先生雙側鼻黏膜存在數十處粟粒狀、丘狀、或斑點狀血管瘤樣突起,輕觸就很容易出血,甚者呈波動性出血,一度流入口腔。大量的出血極大影響了醫生對出血點的精準判斷和電凝止血。由於是局部麻醉手術,王老先生的情緒有些緊張,張主任一再勸慰他務必放鬆精神,積極配合吐出咽部積血,以減少精神緊張造成的出血加劇。
採用2%利多卡因腎上腺素棉片收斂壓迫,邊推進邊電凝的方式,準確阻斷責任血管血供,消除瘤體,納吸棉覆蓋創面……最終,在袁波、董雪林兩位醫生和手術室護士殷瑩的密切配合下,手術取得圓滿成功,術後,王老先生的鼻子也未再出現流血的情況。
TIPS:鼻血「常流」,儘快就醫!
雖然出血病因明確了、手術成功了,但長期的患病史和疾病的複雜性決定了王先生的治療並沒有結束。進一步的檢查涉及腦、肺、胃腸和肝臟等相關臟器,鼻腔情況仍需要定期複查,以便及時消除瘤樣擴張血管,防止出血再次頻發。由此可見,經常流鼻血不是小問題,碰到類似情況,一定要儘快前往醫院檢查並接受治療。
原標題:《【曙光·科普】30年鼻衄頑疾告訴你,別小看「流鼻血」的危害……》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