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閨蜜和我吐槽,雖然疫情讓她和孩子有了更多的相處時間,但是4歲半的兒子太難帶了,簡直比上班還累!
每天在家就喜歡爬高上低,一刻不閒著,就連睡覺也不老實,360度旋轉,不知道為什麼那小小的身體中永遠有著無窮能量~我都身心俱疲了,而他還沒「放完電」~
我安慰她說
其實,不僅是寫字、畫畫,運動也是可以培養的,爸媽們要做的就是幫助孩子發現運動興趣,並給予肯定和鼓勵。
趕快抓住身高增長的黃金時機,幫孩子圓夢長高!
學齡前是孩子運動發展的關鍵期,而且運動還能幫助身體分泌更多的生長激素。
由於男孩、女孩有生理、心理方面的不同特點,即他們有不同的愛好,在運動項目的選擇上,爸媽們可以通過孩子日常的表現從而發現適合孩子的運動。
孩子對活動的興趣,是獲得良好依從性、達到運動效果的重要前提。
可見,找到適合自己孩子的運動方式是培養興趣的關鍵一步。
愛因斯坦也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
孩子在發展興趣愛好的過程中,總會表現出不協調、做不好的時候。這是因為學齡前兒童處於基礎動作能力發展期,動作不夠平穩、靈敏協調能力較差,有些孩子的運動能力發展落後一些也很正常。
這時候爸媽們要給予孩子一定的鼓勵,而不是責備孩子沒天賦、玩不好。
「別拿滑板車了他玩不好」
「孩子這麼瘦別讓他累著」
「就是原地跳,怎麼還學不會跳繩」
……
正是家長的話和態度強化了這種想像出來的「弱」,孩子也會慢慢對這項運動失去興趣。
所以,不要給孩子貼標籤,弱者的心理暗示是孩子運動路上的一塊「絆腳石」。
很多家長在知道運動的好處後,長時間讓孩子進行某一項運動,盲目地追求運動效果。
其實,爸媽的要求會讓孩子的運動變得更有目的性,從而降低了運動本身的魅力,增加了枯燥的感覺,這樣反而不利於培養孩子的運動積極性。
之前小編告訴過大家:
學齡前兒童每天各種類型的活動時間應累積到3小時以上,其中中等強度運動要達到1小時以上。
這裡的3小時包括了一天中任何強度的活動,並非是讓孩子進行3小時的體育運動。
3-6歲的孩子最好還是以愉快的遊戲為主要運動形式,循序漸進,不要過早要求孩子完成超出其能力的運動,這樣才能更好的保護孩子運動的興趣。
值得一提值
較高強度的運動能有效提升孩子的心肺功能和刺激骨骼成長。
隨著孩子運動能力的增強,我們可以在之前的基礎上多鼓勵孩子做一些強度較高的運動,從而更好的幫助身高增長。
其實每一個孩子都是獨特的,在發現孩子運動興趣後要給予肯定和鼓勵。
小編相信,適當運動帶來的不僅是身高增長,自信和快樂也是運動最好的副產品。
Tips:疫情尚未完全結束,帶孩子出門活動的時候口罩防護還是不能忘哦~
參考資料:
[1]. 兒童基本動作技能發展特徵研究.李小剛、鄭磊、陳茜.《新教育時代電子雜誌(教師版)》.2019年43期
[2]. 不知道孩子的興趣點?從這個開始準沒錯.年糕媽媽
[3]. 不同年齡適合什麼運動?熱門體育項目一次說清楚.父母世界Parents
[4]. 運動對生長激素分泌的作用及其影響因素,李志清,中國運動醫學雜誌2001年第20卷第3期;
[5]. 指南解讀之系列文章(二):學齡前兒童運動的時間推薦
[6]. 香港衛生署.二至六歲幼兒體能活動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