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興林 油茶山上掛滿「金」

2020-12-16 騰訊網

「真的太感謝你們林業局的同志啦!你看,現在我們的油茶林掛滿了密密麻麻的果子,又大又多,還有哪個地方能比得上?」

「看到你們豐收,我們也非常開心!」

8月11日,伴著秋日暖陽,筆者和冊亨縣林業局的工作人員羅繼魁來到冊亨縣弼佑鎮落江村油茶種植示範基地。迎面走來一位滿臉笑容的農戶,見到羅繼魁就激動上前握手,不住地致謝。

農戶名叫覃建唐,是落江村建檔立卡貧困戶。讓他讚不絕口的是近年來冊亨縣推行的油茶林低改項目。

當了一輩子農民,守了一輩子山。覃建唐和村裡人一樣,嘗試種過杉木、桉樹、油桐、油茶……漫長的生產周期、微薄的經濟收益,讓覃建唐從未想過有一天能靠林脫貧致富。

弼佑鎮是冊亨縣油茶種植大鎮,境內上百年歷史的油茶樹成林成片,當前油茶種植面積達11.8萬畝,佔全鎮林地面積的65.66%。而落江村又是弼佑鎮油茶林最為集中連片,油茶品種和長勢較為優良的村落。

落江落江,林滿山崗。過去,落江村的油茶林「靠天養」,產量一直上不去。覃建唐家20餘畝油茶林,畝產100來斤已經算高產了,很多油茶林畝產不到80斤。

科技興林,來一場全面的低產林改造勢在必行。2011年,弼佑鎮開始推行油茶低產林改造項目。

最開始項目推動十分艱難。覃建唐回憶說,當時很多村民不理解林業站大刀闊斧修剪油茶枝條的原因,不支持甚至圍堵前來宣講的技術人員。

「很心疼,我們一直捨不得砍油茶樹。都希望它越長越大、越來越密,這樣一來,掛果肯定多。樹枝都砍掉了,用什麼掛果子?」覃建唐說出了農戶們心中的憂慮。

為順利推進油茶低改工作,弼佑鎮林業站搞起了低改項目試點基地,通過低改試點林和未低改的油茶林產量成效對比來說服老百姓。帶著搏一搏的心態,覃建唐加入了首批低改大軍。

覃建唐搏對了!第二年,「瘦了身」的油茶樹比原來掛的果子幾乎多了一倍。覃建唐心裡懸起的石頭落地了,村民們也願意參與油茶低改了。

近年來,弼佑鎮整合東西部扶貧協作「油茶一體化項目」幫扶項目、特色林業產業項目等,共投入資金1814.88萬元發展油茶產業。同時,引進經營主體,融合社會資金,採用「企業+合作社+農戶」的組織方式,不斷為油茶產業規模化、高產化發展助力。

截至目前,弼佑鎮完成低產低效油茶林改造3.2萬畝,建成落江村油茶高產示範基地1000畝,年採收油茶籽4780噸。同時,建成偉外村油茶育苗基地,年出苗700多萬株。全鎮油茶產業年產值約1.05億元,油茶種植戶人均收入可達6198元。

如今,覃建唐的油茶林擴種到40餘畝,通過科學修枝、施肥、除草管護,從「靠天養」轉變到「靠人管」,油茶林畝產量從原來的百餘斤增加到300餘斤,增長了2倍。

油茶產量提高了,茶油市場價格也逐步攀升。冊亨縣10餘家合作社、上百家小作坊生產的茶油成了搶手貨,市場價格從往年的每斤45元上升到60元。

近年來,冊亨縣藉助省林業局定點幫扶與東西部對口幫扶等契機,油茶生產銷售端建設得到了完善。

省林業局累計在冊亨縣投入林業項目資金15748萬元,其中油茶產業發展資金2750萬元。同時,安排省林科院、省林業調查規劃設計院等單位的專家到冊亨開展油茶種植技術、低改技術幫扶,改變粗放型經營管理方式。

浙江省寧波市累計投入2150萬元,在冊亨建設年產值1億元的茶油精深加工廠、茶籽烘乾廠、老茶林改造示範基地、良種繁育基地,打造年產值10億元的油茶全產業鏈條。

科技興林,油茶山上掛滿「金」。目前,冊亨縣油茶種植面積達28.5萬畝,其中低產林改造面積達10萬畝。全縣油茶掛果14.5萬畝,年產油茶籽8000餘噸,輻射帶動全縣7.5萬名農戶增收致富。

相關焦點

  • 「聚焦12大產業·特色林業」冊亨:科技興林,油茶山裡掛滿「金」
    弼佑鎮是油茶種植大鎮,境內上百年歷史的油茶樹成林成片,當前油茶種植面積達11.8萬畝,佔全鎮林地面積的65.66%。而落江村又是弼佑鎮油茶林連片集中,油茶長勢和品種優良的村落。  落江落江,江水不見水,林滿山崗。去過的油茶林「靠天養」,儘管市場可觀,但效益仍提不上。
  • 科技興林 推廣先行
    點一點這裡面的『科技視頻』,我剛說的技術這裡應有盡有。」  桂林市林業技術推廣站站長莫永祥在永福縣堡裡鄉堡裡村舉辦油茶種植培訓班時,總是不忘向當地林農宣傳推廣「八桂小林通」APP和微信公眾號,讓林農打開手機就能了解油茶栽培技術,解決種植中遇到的難題。
  • 山西省永和縣:借科技興林 樹綠色豐碑
    在這樣的自然條件下,永和縣在林業建設中,強化科技支撐,向科技要效益,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特別是1978年以來連續實施了三北防護林體系四期工程,工程建設期期有新招,林業發展一期一個新臺階,為改變生態環境、提高經濟效益以及農民脫貧致富做出了極大貢獻。
  • 湖南舉行2018中國(常寧)油茶旅遊文化節新聞發布會
    近年來,我省大力推動油茶產業發展,為促進群眾增收致富、加快脫貧攻堅探索了一條新路徑。衡陽市作為全國油茶核心產區,堅持把油茶產業作為興林富民的支柱產業來抓,打造了「常寧茶油」等知名品牌,有力地帶動了當地經濟社會發展。
  • 廣西實施千萬畝油茶、千億元產業「雙千計劃」
    廣西油茶實施「雙千計劃」的戰略部署是:重點打好油茶精準脫貧、油茶新造林、油茶低產改造和油茶產業轉型升級四大攻堅戰,推動廣西油茶產業從數量型向質量效益型轉變,進一步做大做強,使之成為美麗廣西建設的新亮點、農民增收致富的新途徑、鄉村產業振興的新突破和廣西現代林業發展的新名片。
  • 冊亨:科技助力生真「金」林裡老鄉笑開顏
    金秋時節,行走在南北盤江環抱的山水冊亨,滿山翠綠,滿林「藏金」。進入10月,冊亨縣弼佑鎮落江村的每一座山頭,到處都是鄉親們忙著採收油茶果的身影。因為油茶已成為當地群眾的一項主要收入來源,看著油茶果結得像葡萄串一樣,大家心裡都樂開了花。「油茶結果太多,會降低油茶產量及出油率,對於結果過多的油茶樹要將病果、弱小果摘掉。」夏季疏果期,在冊亨縣弼佑鎮落江村的油茶低產林改造示範基地裡,幾名布依族群眾正圍著滿頭大汗的李志芳。
  • 陝西鎮安發現200餘畝油茶古樹群落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專家在新發現的油茶古樹群裡考察&nbsp&nbsp&nbsp&nbsp記者從陝西省商洛市林業部門了解到,林業專家日前在鎮安縣境內發現了
  • 衡陽市「牽手」中南林業科技大學 助力油茶產業實現「雙500」目標
    中南林業科技大學向衡陽市政府授予「國家林業局經濟林產品質量檢驗檢測中心(長沙)—衡陽油茶產品質量檢驗檢測中心」「中南林業科技大學林學博士工作站」牌匾。紅網時刻5月8日訊(記者 石珊 通訊員 蔣鵬)今天上午,衡陽市人民政府與中南林業科技大學油茶產業發展戰略合作框架協議正式籤約。
  • 林草科技幫扶,為荔波增綠添「金」
    林業是農民最直接、最熟悉的行業之一,利用先進科技發展林草產業對助力農民增收作用顯著。林草科技扶貧工作,不僅能夠促進林草產業發展,創造良好經濟效益,更能夠傳播普及科技知識,提高貧困人口科學技能,提升增收致富能力。定點幫扶荔波33年來,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充分發揮林業行業和資源特色優勢,大力推進科技扶貧措施,助力林業科技走向荔波的田間地頭,成為新的經濟增長點。
  • 戴福康送給農民兄弟興林之寶
    在1989年3月――1990年4月這一年零一個月停薪留職的日子裡,戴福康大部分時間是在農民家和山上的護林棚裡度過的。全鎮16個村、123個組、50多個山頭,處處留下了他的足跡。他晴天一身汗,雨天一身泥,有時錯過了食堂開飯時間,就啃幹饅頭吃點剩菜。數九寒天,他手腳凍裂了全然不顧,仍然堅持工作在育苗造林第一線。
  • 盈江縣對興林農貿市場進行集中整治
    原標題:盈江縣對興林農貿市場進行集中整治12月3日,以盈江縣市場監督管理局牽頭成立的整治工作領導小組,匯同縣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工業和商務局、自然資源局、政務服務管理局、平原鎮等單位對興林農貿市場進行集中整治。
  • 發展管護區經濟 加快興林富民步伐
    發展管護區經濟 加快興林富民步伐 2020-06-23 20:0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中南林業科技大學校長廖小平一行調研虎源生態油茶產業鏈一體化
    7月22日至23日,中南林業科技大學校長廖小平率領林業、油茶、旅遊等領域的教授和專家組到茶陵縣調研油茶產業鏈一體化示範區建設工作,並在紅星盛康油脂公司舉行油茶產業鏈一體化示範區建設啟動儀式。縣委副書記、縣長鄧元連,以及黃勇、楊定桃、羅智勇等領導分別參加活動。
  • 山上這棵樹掛滿了果子,南方人叫它「豬屎梨」,清甜爽脆你吃過嗎
    山上這棵樹掛滿了果子,南方人叫它「豬屎梨」,清甜爽脆你吃過嗎。大家都知道農村物產豐饒,要是站在山頂上放眼望去,到處都是綠油油的一片,其中還有一些紅色、黃色或者是黑色點綴,其實這些就是野果了,讓人看著就十分的舒服。
  • 油茶樹變「搖錢樹」 荒山嶺成示範地 磐安規模化發展油茶
    採摘後的油茶果被運下山,經過選油茶果、曬油茶果、堆放油茶果、晾油茶籽等工序後,送到仁川加工點進行榨油。  山茶油是一種優質食用油,其不飽和脂肪酸含量高達90%以上,是我國政府提倡推廣的純天然木本食用植物油,也是國際糧農組織首推的衛生保健植物食用油。仁川鎮是傳統山茶油主產區,幾乎家家戶戶都種油茶樹。8年前,石下村的這片山頭還是一片荒涼,少有人問津。
  • 葉霖帶隊到湖南芒果TV和江西油茶科技企業考察學習開展招商引資工作
    宜春星火農林公司是一家集油茶科研、苗木繁育、生產加工、觀光旅遊等為一體的現代農業科技型企業。近幾年來,公司投資2億多元建成一個佔地5000多畝的江西星火油茶科技示範園,進行油茶資源高值化、循環利用。(國家級油茶優良無性系繁育基地) 考察結束後,召開油茶和林下經濟產業發展座談會,並籤訂科技合作協議。
  • 東莞紅花油茶森林公園首期工程將立項
    廣寄生是紅花油茶林的一大「殺手」,清理廣寄生為紅花油茶森林公園首期工程掃除了障礙。清理隊隊員爬梯清理廣寄生紅花油茶林位於樟木頭林場,面積8000多畝,油茶平均樹高9.5米。我市的紅花油茶森林公園可行性研究報告認為,該群落為我省現存面積最大、樹齡最長的紅花油茶林。遺憾的是,如此優質獨特的森林資源,卻被廣寄生纏身。
  • 湖北麻城油茶種植如火如荼
    這是麻城大力發展油茶產業的一個縮影。油茶產業是麻城的支柱產業,也是山區農民脫貧致富的主要經濟樹種。今年以來,麻城克服疫情影響,積極引導群眾發展油茶產業。該市林業部門在抓好疫情防控的同時,搶抓造林黃金季節,有序推進油茶生產。截至目前,該市共完成新造油茶林3.3萬畝,改造油茶低產林5萬畝,圓滿完成各項計劃任務。
  • 油茶滿枝頭 幸福在心頭|黎平35萬畝油茶惠及16萬人
    忙著給油茶樹剪枝的村民黃德權介紹,他家有10多畝油茶林,「每畝油茶林產油量在30公斤左右,每畝產值達3000多元,種植油茶讓我實現了脫貧致富。」    這是黎平油茶產業發展的生動縮影。目前,該縣油茶種植面積達35.71萬畝,參與油茶種植農戶4.81萬戶16.25萬人,其中貧困戶1.8萬戶7.1萬人,戶均增收0.99萬元。黎平縣已被列入全國百個重點油茶發展縣、全國木本油料特色區域示範縣。    發展油茶產業,資金是關鍵。「種植油茶最大的難題是資金問題,多虧縣裡的惠民政策,幫我解決了資金難題。」黃德權充滿感激地說。
  • 大別山油茶學院在信陽農林學院揭牌成立
    信陽油茶商會秘書長陳廷森和園藝學院院長龔守富分別為市農科院的金開美及市林科所的卜付軍兩位專家頒發大別山油茶學院首批研究員聘書。與會人員隨後參觀了油茶種質資源保護與利用實驗室、組織培養實驗室和油茶展廳。邢勇代表學校對各位領導專家的到來表示熱烈歡迎,對一直關心學校發展的領導專家們表示感謝,並簡要介紹了學校基本情況、組建大別山油茶學院前期準備工作情況。邢勇指出,學校將大力支持大別山油茶學院的建設和發展,整合學校人才和設備資源,與信銳油茶股份有限公司等企業開展深度合作,培養油茶全產業鏈相關科技人才,助力大別山革命老區油茶產業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