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太感謝你們林業局的同志啦!你看,現在我們的油茶林掛滿了密密麻麻的果子,又大又多,還有哪個地方能比得上?」
「看到你們豐收,我們也非常開心!」
8月11日,伴著秋日暖陽,筆者和冊亨縣林業局的工作人員羅繼魁來到冊亨縣弼佑鎮落江村油茶種植示範基地。迎面走來一位滿臉笑容的農戶,見到羅繼魁就激動上前握手,不住地致謝。
農戶名叫覃建唐,是落江村建檔立卡貧困戶。讓他讚不絕口的是近年來冊亨縣推行的油茶林低改項目。
當了一輩子農民,守了一輩子山。覃建唐和村裡人一樣,嘗試種過杉木、桉樹、油桐、油茶……漫長的生產周期、微薄的經濟收益,讓覃建唐從未想過有一天能靠林脫貧致富。
弼佑鎮是冊亨縣油茶種植大鎮,境內上百年歷史的油茶樹成林成片,當前油茶種植面積達11.8萬畝,佔全鎮林地面積的65.66%。而落江村又是弼佑鎮油茶林最為集中連片,油茶品種和長勢較為優良的村落。
落江落江,林滿山崗。過去,落江村的油茶林「靠天養」,產量一直上不去。覃建唐家20餘畝油茶林,畝產100來斤已經算高產了,很多油茶林畝產不到80斤。
科技興林,來一場全面的低產林改造勢在必行。2011年,弼佑鎮開始推行油茶低產林改造項目。
最開始項目推動十分艱難。覃建唐回憶說,當時很多村民不理解林業站大刀闊斧修剪油茶枝條的原因,不支持甚至圍堵前來宣講的技術人員。
「很心疼,我們一直捨不得砍油茶樹。都希望它越長越大、越來越密,這樣一來,掛果肯定多。樹枝都砍掉了,用什麼掛果子?」覃建唐說出了農戶們心中的憂慮。
為順利推進油茶低改工作,弼佑鎮林業站搞起了低改項目試點基地,通過低改試點林和未低改的油茶林產量成效對比來說服老百姓。帶著搏一搏的心態,覃建唐加入了首批低改大軍。
覃建唐搏對了!第二年,「瘦了身」的油茶樹比原來掛的果子幾乎多了一倍。覃建唐心裡懸起的石頭落地了,村民們也願意參與油茶低改了。
近年來,弼佑鎮整合東西部扶貧協作「油茶一體化項目」幫扶項目、特色林業產業項目等,共投入資金1814.88萬元發展油茶產業。同時,引進經營主體,融合社會資金,採用「企業+合作社+農戶」的組織方式,不斷為油茶產業規模化、高產化發展助力。
截至目前,弼佑鎮完成低產低效油茶林改造3.2萬畝,建成落江村油茶高產示範基地1000畝,年採收油茶籽4780噸。同時,建成偉外村油茶育苗基地,年出苗700多萬株。全鎮油茶產業年產值約1.05億元,油茶種植戶人均收入可達6198元。
如今,覃建唐的油茶林擴種到40餘畝,通過科學修枝、施肥、除草管護,從「靠天養」轉變到「靠人管」,油茶林畝產量從原來的百餘斤增加到300餘斤,增長了2倍。
油茶產量提高了,茶油市場價格也逐步攀升。冊亨縣10餘家合作社、上百家小作坊生產的茶油成了搶手貨,市場價格從往年的每斤45元上升到60元。
近年來,冊亨縣藉助省林業局定點幫扶與東西部對口幫扶等契機,油茶生產銷售端建設得到了完善。
省林業局累計在冊亨縣投入林業項目資金15748萬元,其中油茶產業發展資金2750萬元。同時,安排省林科院、省林業調查規劃設計院等單位的專家到冊亨開展油茶種植技術、低改技術幫扶,改變粗放型經營管理方式。
浙江省寧波市累計投入2150萬元,在冊亨建設年產值1億元的茶油精深加工廠、茶籽烘乾廠、老茶林改造示範基地、良種繁育基地,打造年產值10億元的油茶全產業鏈條。
科技興林,油茶山上掛滿「金」。目前,冊亨縣油茶種植面積達28.5萬畝,其中低產林改造面積達10萬畝。全縣油茶掛果14.5萬畝,年產油茶籽8000餘噸,輻射帶動全縣7.5萬名農戶增收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