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草科技幫扶,為荔波增綠添「金」

2020-12-24 荔波資訊

不負青山,方得「金山」。林業是農民最直接、最熟悉的行業之一,利用先進科技發展林草產業對助力農民增收作用顯著。林草科技扶貧工作,不僅能夠促進林草產業發展,創造良好經濟效益,更能夠傳播普及科技知識,提高貧困人口科學技能,提升增收致富能力。定點幫扶荔波33年來,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充分發揮林業行業和資源特色優勢,大力推進科技扶貧措施,助力林業科技走向荔波的田間地頭,成為新的經濟增長點。

科技提產:服務到家「結親戚」

「今年收了80000斤,比去年可多了10000多斤。」走進荔波縣朝陽鎮八爛村村民田慶林家100多畝的板慄園,一棵棵板慄樹綠意盎然,枝條疏密得當。

朝陽鎮八爛村村民田慶林的板慄園

朝陽鎮八爛村村民田慶林

為何今年產量憑空多出10000多斤呢?田慶林介紹說,這得感謝國家林草局給我們介紹技術專家幫了大忙。田慶林從2003年就開始種板慄,但是長久以來,不懂技術,疏於管理,廣種薄收,十分讓他發愁。今年初,國家林草局掛職幫扶幹部唐偉和姚甲寶實地調研後,了解林農的苦衷後,幫助引進北京林業大學郭素娟教授板慄提質增效項目,介紹板慄種植專家到村裡上門傳授經驗指導:「人家技術就是先進,專家和我們山上同吃住幾天,手把手教我們剪枝、殺蟲防治等技術,非常實用。管理好了,產量就上來了。」

八爛村的土地肥沃,種出的板慄品質好,但是因為品種不統一,市場上不佔優勢。田慶林家的板慄園也面臨這種問題,姚甲寶結合當地的條件,建議田慶林示範帶動種植新的品種遷西板慄,還幫他申請到了300株的板慄苗。田慶林很積極,苗已經種到土裡了,打算等到來年1、2月份直接嫁接到樹上去。而對於發展新品種的嫁接技術,專家也是傾囊相助。和「土辦法」比,專家教授的先進嫁接技術讓田慶林打心底佩服:「以前沒見過這種嫁接法,真的大開眼界。我們土辦法是剪枝栽在樹樁上,10公分的樹頂多嫁接2個芽結,而且嫁接後要幾年後才有收成。新辦法是苗直接嫁接到樹丫上,同樣的樹可嫁接10個芽結左右,而且一次成型,當年嫁接當年掛果。」已與專家互加微信好友的田慶林表示,和專家已相處成了「親戚」,有什麼問題都是直接在線請教。有了專家的助力,他對於發展新品種更加信心滿滿:「遷西板慄市場賣價好,要是這次試種成功,我打算把老品種全部替換完。」

甲良鎮梅桃茶園-熊亞平攝

小七孔鎮豆村百香果基地-姚先頓攝

玉屏街道福利村砂糖桔基地

多年來,國家林草局派來的專家團在荔波認下了許多像田慶林這樣的果農「親戚」,在良種選育、種苗繁育、技術培訓等多環節給予其技術支持。國家林草局紮實做好林業科技服務工作,著力幫助荔波提升林農的科學素質和從業技能,積極探索建立科技扶貧長效機制,不斷為荔波發展輸送先進實用的林業科技成果,注入發展動力,讓荔波林農能有「看得見、問得著、學得會、用得上」的科學技術成果。

科技助產:提質增效「解民困」

小七孔鎮覺鞏村油茶種植大戶龍朝清也是林草科技扶貧的受益者。龍朝清是小七孔鎮本地人,承包了約3000畝的山坡用於發展油茶。一直懷著建設家鄉的熱忱,在外地掙了錢後回鄉創業發展油茶種植,還帶動周邊村民務工就業,基地每年的務工費用支出近150萬元。同時,項目還連結到貧困戶,掛果期後,貧困戶還能領到當年利潤20%的分紅。

小七孔鎮覺鞏村龍朝清的油茶基地上初掛果

曾經的黃沙地,連包穀都種不出,龍朝清通過到各地考察、參加培訓等,摸索出了在黃沙地種植油茶的辦法,從油茶種植的「門外漢」不斷累積經驗成長為了「土專家」。眼下,已是發展油茶種植的第六個年頭,去年開始小部分掛果,但掛果面積不大,情況不太理想,這讓他有點著急。

小七孔鎮油茶基地負責人龍朝清介紹掛果情況

「今年五月份,基地來了科技服務團專家,指出茶園管理的一些問題,學到很多。」為了幫助龍朝清的茶園發展更好,國家林草局多次組織專家團隊直接到基地上進行服務培訓,還幫助他申請了350畝的油茶提質改造示範基地項目,每畝投資1000元,包括除草、施肥、修枝、病蟲害防治及技術指導等。「這個山以前全是黃沙地,包穀都種不成,這幾年的茶山開始結果了,我對這個產業很有信心。國家林草局也十分關心,不僅派專家送技術,還幫我爭取到項目。要再加把勁好好幹,把這片油茶基地做成標杆,讓我們的地產出更多果,帶動更多村民一起致富。」

初掛果的油茶基地

荔波現有油茶麵積4.3萬餘畝,佔黔南州四成,多處於中幼林階段。國家林草局積極支持推動荔波發展油茶產業,幫助制定《荔波縣油茶產業發展規劃(2020-2025)》,通過抓好現有油茶林提質增效、示範帶動油茶種植規模擴大、引進油茶加工企業等,全力推動全縣油茶產業發展。

科技興產:牽線搭橋「引鳳來」

多年來,國家林草局幫扶荔波大力發展生態經濟雙贏產業,始終把生態保護放在首位,積極發展生態和經濟效益兼顧的林業特色產業,增強貧困地區內生發展能力。

務工人員潘四妹正要騎車回家,車程5分鐘不到,實現了家門口就業

「把田地流轉給公司種百香果,自己再到基地務工,一年的收入能達到2萬多元。」荔波縣黎明關水族鄉太吉村村民潘四妹實現了家門口就業,「比種田好多了,還方便照顧家裡。」

荔波縣年平均溫度18℃左右,無霜期達271至356天,非常適宜水果種植。2018年來,經國家林草局牽線搭橋,貴州柏柱洋生態農業發展有限公司投資荔波,將福建的黃金百香果帶到了潘四妹所在的太吉村試種,大獲成功。當年種植、當年掛果的黃金百香果,一年帶動太吉村貧困戶戶均增收2000多元左右。

百香果-姚先頓攝

「落地開花」的黃金百香果,成為產業扶貧中的「新星」。引進產業興在家門口,百香果裡淘「黃金」,荔波縣黃金百香果種植面積達到7200餘畝,預計年產量5200噸,年產值3500萬元,輻射帶動1100戶4300人增收,戶均增收2000元以上。時任貴州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孫志剛對黃金百香果、仿野生鐵皮石斛產業給予高度肯定,並作出重要批示,為全省產業扶貧提供了「荔波方案」「荔波樣板」。

鐵皮石斛

在荔波縣黎明關水族鄉、玉屏街道、佳榮鎮等多個鄉鎮,走進規範化標準化種植鐵皮石斛基地,看到苗情好、長勢喜人。依託荔波生態環境以及優越的自然優勢,發展仿野生種植產業,樹上種植鐵皮石斛,不佔耕地又環保,還能創造巨大的經濟效益,一根根壯實的石斛條,被村民親切稱為脫貧致富的「綠金條」。經過3年發展,目前全縣發展鐵皮石斛種植加工企業共5家(其中國家級龍頭企業1家),專業種植合作社12家,全縣林下仿野生種植石斛已達5100畝,受益覆蓋農戶1859戶,其中貧困戶1068戶,年產量69噸,年產值達8100萬元,初步形成了原種擴繁—種植—加工—銷售一體化產業格局,農戶受益連接方式主要有自主種植經營、林地流轉、基地務工、入股分紅等,今年再新增種植5000畝,並在蘭鼎山森林公園內集中連片種植打造「荔波萬畝仙草原」,使之建成全國最大的活樹附生鐵皮石斛生產基地。

脫貧摘帽不是終點,實現長期脫貧、永久脫貧才是目的。

國家林草局還通過項目吸引專家到荔波助脫貧,2020年,在國家林草局的支持下,有12個項目將落地荔波,在鐵皮石斛、金柑、油茶、竹子、板慄、海棠等方面開展亟需技術的應用示範,開展「推廣一批實用技術、建立一批示範樣板、選派一批扶貧專家、培養一批鄉土專家、培育一批特色產業和構建一批服務平臺」的「六個一」扶貧行動,推動荔波林業產業提質增效,鞏固脫貧攻堅成果。

荔波縣特色林草產業的健康發展,凝聚了國家林業和草原局以及其他主管部門的關心幫助和扶持政策,突顯了林草科技在農村產業革命過程中的重要支撐作用,踐行了習近平總書記「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譜寫了黨中央關於生態文明建設思想的實踐碩果和生動華章。

— END —

學習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

統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

作者:蒙莎莎文字編輯:蒙莎莎

微信製作:林霜

編審:覃曉康

監製:鄧慶梅

相關焦點

  • 在九萬大山繪寫民生風景(回眸林草「十三五」)
    充分發揮黨建引領扶貧作用,印發《關於開展黨建共建聯動促脫貧工作的通知》,組織局辦公室、規劃財務司、林科院、規劃院、林草防治總站等13個黨委、支部與定點縣重點貧困村支部開展黨建共建活動,建立支部聯學共建機制,開展捐資助學、捐款捐物、探望慰問、結對幫扶等活動,累計捐贈資金215.1萬元,創新方式方法,加大幫扶力度,切實提升貧困黨員和基層黨支部戰鬥力,把黨建優勢轉化為扶貧優勢。
  • 400多名林科大學生走進林草科技一線
    他們聚焦90多個林草科技創新等熱點焦點問題,利用暑假深入21個省、市、自治區林草科技一線開展調研活動。據介紹,本次活動由中國林業教育學會主辦,主題是「科技裝扮綠水青山,創新助力鄉村振興」,將持續到9月底。
  • 特色經濟林:添綠增收兩相宜
    特色經濟林:添綠增收兩相宜 2020-07-18 20:4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我省10名基層林草技術人員入選國家林草局第二批林草科技鄉土專家...
    為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和鄉村振興戰略,加快林草科技成果轉移轉化,健全基層林草科技推廣體系,破解林草科技推廣「最後一公裡
  • 垃圾堆變公園 渝北這些地方增綠添園讓百姓舒心
    【把黨的十九大精神全面落實在重慶大地上】  垃圾堆變公園菜地變樹林 渝北這些地方增綠添園讓百姓舒心  華龍網12月18日6時訊(記者 王瑋)公園修在家門口,吃完飯就可以去散散步,這樣開窗見綠、出門見景、四季見花的景象正悄然出現在身邊。
  • @荔波人 11月4日可以免費遊綠博園,還能欣賞精彩的文藝演出
    美麗的綠博園 宋謙 攝荔波人看過來!11月4日,憑個人身份證件免費遊覽綠博園,還可以欣賞精彩的文藝演出哦!11月4日,為荔波縣表演專場。屆時,荔波戶籍的觀眾可持身份證免費進場,一邊遊覽宏大壯觀的綠博園,一邊還可以欣賞到荔波專場文藝演出《秘境荔波》喲。《秘境荔波》節目單第四屆中國綠化博覽會博覽會將於10月18日在都勻召開,會期持續一個月。
  • 荔波,六年鏖戰交答卷!
    縣域生態良好,氣候宜居,旅遊資源富集,大部分地區為典型的喀斯特地貌,森林覆蓋率達71.04%,擁有中國南方喀斯特「世界自然遺產地」和「世界生物圈保護區」兩張世界級名片,被譽為「地球腰帶上的綠寶石」。藏在美麗風景和良好生態背後的是貧困,荔波是國家扶貧開發重點縣,荔波的月亮山和瑤山是全省深度貧困地區「三山」中的「兩山」,貧困程度深,貧困發生率高。
  • 省林草局成功舉辦四川林草科技論壇
    「科技是第一生產力,創新是第一驅動力」,為進一步提升四川林草科技創新能力,加強林草關鍵技術攻關,在「首屆數字國際熊貓節」期間,線上同步舉辦了四川林草科技論壇。本次論壇是由四川省林業和草原局(大熊貓國家公園四川省管理局)主辦,省林業科學研究院、省草原科學研究院、省大熊貓科學研究院、省林業和草原調查規劃院、省林業和草原科學技術推廣總站、四川大熊貓數字科技發展有限公司承辦,圍繞大熊貓科學研究、森林草原防滅火、草原科技、天然林保護等四個主題展開研討,論壇匯聚了來自中國科學院、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中國農業大學、北京林業大學等科研院所及高校的20名專家學者,共繪四川林草科技美好藍圖
  • 森林資源管理、林草科技
    中國綠色雲媒大數據系統森林資源管理、林草科技專題播報 01該系統可達到的目標為探測距離≥15公裡,24小時全天候360度自動監測,火災響應靈敏度為監測距離1公裡時,可對0.25平方米大小起火面積進行報警,同時可監測和預警明火、暗火、熱煙氣。
  • 今年冬天北京開始變綠了 全市19個示範區推廣種植「增彩延綠」
    「北京的綠期正在悄悄地延長。」市園林綠化局相關負責人介紹,自2015年實施「增彩延綠」科技創新示範工程以來,北京引進了20多個常綠或者「久綠」型植物品種,在長安街沿線、復興門綠地等分布在全市的19個示範區推廣種植,示範區的綠期和彩色期延長了一個月以上。
  • 各地林草頭條|新疆洛浦縣:讓沙丘變綠洲
    各地林草頭條|新疆洛浦縣:讓沙丘變綠洲 2020-01-08 20:1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金茂西安 | 綠金科技,賦新健康人居標準
    中國金茂以「綠色健康、智慧科技」為價值內核,從「溫度、空氣、溼度、水、聲音、光」六大基本生命元素出發,整合運用12大綠金科技系統,構建出舒溫、舒溼、舒氧、舒淨、舒靜的「五舒」健康居住空間,滿足了人們對於溫度均勻、溼度適宜、空氣乾淨等健康生活的需求,打造符合當地氣候、生活習慣的匠心之作。
  • 荔波:「三部曲」開出茶葉「致富花」
    茶園育苗照片 近年來,荔波縣甲良鎮在推進農村產業革命中,通過釋放土地活力、完善設施動力、添注旅遊新力,大力發展綠色生態茶產業,奮力做強「梅桃毛尖茶」品牌。 釋放「土地活力」 搭建集體土地資源流轉平臺,積極盤活閑置土地,由荔波縣梅桃村金品茶葉產銷合作社牽頭做好土地集中流轉工作,與農戶簽訂流轉協議,農戶以土地入股茶產業參與滾動分紅實現增收。目前,村集體經濟合作社與喬盛公司、都勻茶場洽談流轉老茶園300餘畝,新老茶園及流轉茶園共計1230畝。
  • 推介「貴州好物」 共話幫扶深情
    鐵皮石斛、青梅精、陽鳳大米、桑木耳、布依苦丁,甚至還有一個碩圓的蜜柚,國家林草局掛幫幹部、荔波縣委常委、縣人民政府副縣長唐偉在行李箱中塞滿了荔波農產品,不遠千裡帶到現場,只為能更生動直觀地讓嘉賓體會到荔波的生態旅遊之美和生態農業之優。
  • 重慶市9人獲聘全國林草鄉土專家
    近日,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印發通知,我市9名來自林業系統基層一線的鄉土技術人員被聘任為全國林草系統第二批鄉土專家。全國林草系統鄉土專家主要通過申報推薦、形式審查、專家評審和社會公示等嚴格程序遴選確定。林草鄉土專家的遴選聘任,主要目的是在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和鄉村振興戰略中,加快林草科技成果轉移轉化步伐,促進更多的科技論文寫在祖國大地上,健全基層林草科技推廣體系,破解林草科技推廣「最後一公裡」難題。【來源:重慶市林業局】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
  • 文山州林草局到廣南縣調研林草工作
    12月29日至30日,文山州林業和草原局一行組成調研組深入廣南縣就近期森林草原防滅火、林草安全生產、環保督察整改、林草產業發展等工作進行調研。在省林業和草原科學院廣南油茶研究所與省林業和草原科學院有關專家、技術人員及廣南縣林草局進行座談,就林草專業人才培養、科技合作創新、病蟲害防治和油茶、蒜頭果產業發展及專家工作站建設工作進行深入交流探討,分析研究困難和問題,提出工作意見建議。
  • 12大綠金科技 天河金茂廣場鑄就健康智能生活
    社會的進步離不開科技的發展,而科技的發展也始終堅持以服務人為目的
  • 各地林草頭條丨「種」綠芙蓉國 「苗」繪瀟湘錦
    在這盎然勃發的綠色版圖上,13個國家重點林木良種基地、4個國家林木種質資源庫、1個國家草品種區域試驗站、10個省級重點林木良種基地、10個省級林木種質資源庫、28個省級保障性苗圃和各級林草主管部門……構成了比較完善的選、引、育、繁、推、管相結合的林草種苗體系,夯實了林業生態建設根基,為錦繡瀟湘美麗畫卷增添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 增綠植綠19.33萬平方米 「兩拆一增」讓成都武侯區更美麗
    四川在線記者 程文雯12月18日,記者從成都市武侯區綜合行政執法局獲悉,2020年武侯區共完成「兩拆一增」整治點位108處,拆除和整治圍牆14396米,增綠植綠19.33萬平方米,增加開敞空間29.06萬平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