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綠植綠19.33萬平方米 「兩拆一增」讓成都武侯區更美麗

2020-12-20 川觀新聞SCOL

四川在線記者 程文雯

12月18日,記者從成都市武侯區綜合行政執法局獲悉,2020年武侯區共完成「兩拆一增」整治點位108處,拆除和整治圍牆14396米,增綠植綠19.33萬平方米,增加開敞空間29.06萬平方米。

一環路南二段5號整治前

一環路南二段5號整治後

「兩拆一增」是落實「中優」戰略部署,建設美麗宜居公園城市的重要一環。為切實做好「兩拆一增」工作,武侯全面精準對接全市「兩拆一增」總體方案,編制了《武侯區2020年度『兩拆一增』工作方案》,全力構建「透風見綠、簇群錯落」的城市空間形態。

以「愛成都 迎大運」為契機,武侯區全面梳理大運會場館和賽事沿線「四場館五線路一樞紐」區域,完成了包括原心族賓館地塊在內的49處點位的整治,打造公園城市「新空間」;將體育賦能「金角銀邊」的思路融入「兩拆一增」工作,系統梳理可用於建設健身設施的城市空閒地、邊角地等,打造以肥豬市街小遊園為代表的公園城市運動新場景。

武侯大道三河段整治前

武侯大道三河段整治後

此外,武侯區將「兩拆一增」與一環路實體圍牆整治工作、拆違拆圍相結合,拆除一環路南二段5號河道上蓋違建,增加開放綠地,完成一環路6處實體圍牆整治工作,助力一環路品質提升。積極探索「已徵待建」的利用管理新模式,在武侯大道三河段嘗試保留原生植物、噴播花草籽的低成本模式進行植綠,獲得良好效果,呈現宜人大地景觀。

2021年,成都市武侯將區以公園城市特點為導向,繪製「環線、射線、連線」新藍圖。聚焦城市「環線」,實施二環、中環、三環等城市環線實體圍牆整治,讓綠意與美好環環相扣;突出城市「射線」,結合出入城通道風貌整治行動,抓好人民南路、科華路、草金路、武侯大道、川藏路5條出城通道品質提升工作;注重社區「連片」,按照「規模推進、連片打造」的整體思路,試點打造「兩拆一增」示範社區。同時,繼續圍繞「四場館五線路一樞紐」區域做文章,查漏補缺,為大運會召開提供環境品質保障。

相關焦點

  • 108個點位、19萬平米新綠 成都武侯「兩拆一增」讓市民感受城市之美
    小遊園  四川新聞網成都12月18日訊(記者 李丹)「兩拆一增」是落實「中優」戰略部署,建設美麗宜居公園城市的重要一環。18日,四川新聞網記者從成都市武侯區綜合行政執法局獲悉,2020年武侯區共完成「兩拆一增」整治點位108處,拆除和整治圍牆14396米,增綠植綠19.33萬平方米,增加開敞空間29.06萬平方米,「兩拆一增」讓越來越多的市民感受到開敞空間的「樂趣」。
  • 成都武侯全域增綠 讓市民在家門口體驗公園城市之美
    央廣網成都8月14日消息(記者 劉濤 邱櫟藝 通訊員 胡曉梟)隨著成都加快美麗宜居公園城市建設,今年以來,武侯區不斷探索公園式社區建設,開門見綠,生活環境明顯改善,居民的幸福感、獲得感也隨著小遊園、微綠地的增多而更進一步提升。
  • 成都望江樓公園的圍牆拆了 市民點讚:進入公園好方便
    11月21日,路過望江樓公園的成都市民王浩,為這一變化點讚,「進入公園好方便。」  已有百年歷史的望江樓公園,坐落於成都市武侯區錦江河畔,佔地面積188畝,是紀念唐代女詩人薛濤的古蹟和遊覽勝地,現為成都十景、中國名園和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過去,公園臨望江路有一段長約550米、高2.3米的實體鏤空花窗仿古圍牆。  月餘前,成都市民熟悉的這堵牆不見了。
  • 全域增綠 成都2022年建成5個森林公園群(圖)
    預計到2022年,全市森林覆蓋率將達41%,建成區綠地率達到40%,綠化覆蓋率達45%,人均公園綠地面積達15平方米,全域成都初步呈現「綠滿蓉城」盛景。  到2022年  全市新增1000平方米以上公園綠地400個  創建國家重點公園5個,四川省重點公園12個  建成區綠地率達40%,綠化覆蓋率達45%  人均公園綠地面積達15平方米  新增立體綠化面積100萬平方米以上  立體綠化面積達330萬平方米
  • 成都將打造50個小遊園、微綠地 總面積約16萬平米
    四川在線消息(記者 張紅霞 記者 何海洋)穿著旗袍、打著紅傘,成都市民舒麗蓉在武侯區龍騰路海棠園牌坊前流連。6月22日,「成都增綠十條」中「小遊園」的模樣,通過海棠園具體呈現。海棠園的第二個成都元素,是一個牌坊造景,上寫「海棠盛景」,白牆黛瓦、線描圖畫,牌坊後還有一個柴門,充滿川西民居味道,也氤氳著成都的文化底蘊。今年,成都將打造50個小遊園、微綠地示範點位,總面積約16萬平方米。海棠園是一個代表。今年,成都中心城區將新建面積2萬平方米以上的公園2個,武侯區選擇在金花片區拆遷出一塊8畝的土地,用以城市綠化,目前正在快速推進。
  • 拆除批發市場 恢復歷史水系 打造公園美景 南中軸留白增綠57萬平方米
    原標題:拆除批發市場 恢復歷史水系 打造公園美景 南中軸留白增綠57萬平方米碧雲天、黃葉地,秋色連波……詩詞中的美景,如今在南中軸南苑路沿線成為實景。一個個批發市場、建材城、出租大院如今都變成了公園。日前從豐臺區園林綠化局獲悉,自2018年啟動「留白增綠」以來,豐臺區在南中軸兩側共建成公園綠地16處,增加綠地面積57萬餘平方米。2020年「十一」開園的久敬莊公園位於南苑路與通久路路口,原址是經營面輔料批發的正天興批發市場。3年的時間,這裡從一個建築面積7萬多平方米、從業人員1100多人的批發市場變成了一個有山有水的大公園。
  • 新都區堅持「三共」舉措狠抓「兩拆一增」工作
    一是堅持共建。以「拆」得民心、「增」出實效為工作目標,先後多次組織走訪群眾,合理採納拆除芳華桂城點位髒亂棚房等11條意見建議;聯合高校、街道社區合力解決西南石油大學圍牆綠化景觀設計效果不佳、錦豐小遊園實施過程拆圍難等問題;截至目前,完成「兩拆一增」整治點位50個,整治圍牆5318米、拆除違建1.1萬平方米,增加綠地面積13.3萬平方米、增加開敞空間17.4萬平方米。
  • 成都猛追灣遊泳池對面「拆」出7000平米綠地
    該廣場預計明年年初完工   ●今年成都市「兩拆一增」總體目標點位不少於1020個,主要集中在重點區域規劃點位、大運會場館及賽事沿線區域等六大板塊來系統推進   探訪「兩拆一增」點位   成華公園   在猛追灣遊泳池遊完泳,出來在河邊吃點夜宵,是許多成都人的夏日記憶。如今這份回憶可能又會增加一些新的「耍法」。
  • 武侯區:不斷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2017年「兩拆一增」工作開展以來,武侯區在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四年來共完成「兩拆一增」整治點位452個。累計拆除公共區域違法建設16萬平方米,拆除臨街圍牆3.2萬米,釋放開敞空間64.5萬平方米,全力服務公園城市建設。打造出人民南路化八院停車場、七道堰、中環路片區、吉福南路片區、望江樓公園等多個「兩拆一增」特色點位,取得了良好的示範效應。
  • 成都加快建設美麗宜居「公園城市」 讓生活更美好
    自此,成都成為公園城市的「首提地」。一年多來,成都緊扣「公園城市」理念,探索構建和發展「公園城市」理論體系,高質量建設美麗宜居公園城市。當前,成都公園城市建設正全面展開,一幅美麗成都公園城市畫卷正徐徐鋪開。  最近,成都公園城市建設有哪些進展?又有哪些新變化?一起去看看。
  • 逛公園,更安逸!成都高新區多了105把「捐贈長椅」
    12月3日,記者從成都高新區獲悉,「同發展、共成長,秉承匠心美高新」成都高新區「兩拆一增」長椅捐贈主題活動近日在成都高新區富華南路綠地廣場舉行。來自成都高新區園林、市政、環衛、水務的城維企業,空港園林、優客工廠等社會單位代表60多人在現場認捐了105把長椅。這些長椅帶有捐贈者的寄語銘牌,被安放在成都高新南區、西區的長益街、吉泰路、西園體育公園等17個點位。
  • 園林植保信息--草坪增綠劑--染色型草坪增綠劑的使用方法
    草坪增綠劑,顧名思義是給草坪增綠用的,讓葉片快速變綠,目前市面上的增綠劑主要分為三種:一個是營養型增綠劑,噴到葉面補充營養;一個是染色劑,噴上就變綠;還有一種殺菌+染色雙效合一的。一、營養型增綠劑,含有大中微量元素和營養物質,噴上迅速被葉片吸收,葉片變綠。對於缺鐵性黃花或者生長不良導致的葉片發黃,均可使用這種營養增綠劑,生長正常的用了會使葉片更佳深綠。市場上值得推薦的有諾普信八方生態的葉脈動、禾林道的草坪增綠劑等。
  • 今年冬天北京開始變綠了 全市19個示範區推廣種植「增彩延綠」
    「北京的綠期正在悄悄地延長。」市園林綠化局相關負責人介紹,自2015年實施「增彩延綠」科技創新示範工程以來,北京引進了20多個常綠或者「久綠」型植物品種,在長安街沿線、復興門綠地等分布在全市的19個示範區推廣種植,示範區的綠期和彩色期延長了一個月以上。
  • 大紅門地區增綠添彩33萬平方米,南中軸「疏解還綠」添8處公園...
    藍天白雲倒映在碧水中,荷葉田田,驕陽下粉嫩的荷花綻放著,小橋橫架,棧道蜿蜒……如果說在3年前這裡還是一個建築面積7萬多平方米、擁有從業人員1100多人的批發市場,您能相信嗎?這個名為「久敬莊」的公園,以前就是經營面料輔料的正天興皮草市場。
  • 成都建設踐行新發展理念的公園城市示範區
    站在這裡眺望,盡收眼底的綠,蒼茫遼遠,蔥鬱綿延。這片「城市綠心」正見證著成都城市格局由「兩山夾一城」到「一山連兩翼」的千年之變。作為成都優化城市空間布局、重塑產業經濟地理的重要抓手,龍泉山城市森林公園建設不僅是成都踐行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理念的重大決策部署,更是成都建設公園城市中濃墨重彩的一筆。
  • 「三改一拆」拆出美麗新環境 許溫州一個美麗未來
    2010年底,溫州市區建成區綠地率為20.03%、綠化覆蓋率為21.89%、城市人均公園綠地面積為6.04平方米;截至去年12月,建成區綠地率為33.36%、綠化覆蓋率為38.07%、城市人均公園綠地面積為11.32平方米,各項數據均有明顯提升。
  • 疏解還綠 水城共融 蓮花池公園擴容4.8萬平方米
    人民網北京5月20日電 5月20日上午,拆違增綠後的蓮花池公園南區正式開園,使公園面積比以前增加了4.8萬平方米。預計到明年春季,3.8萬平方米的公園西側區域也將完成拆遷騰退和綠化,向遊人開放。
  • ...拆違拆臨成績單 兩年拆違6714萬平方米 面積相當於305個泉城廣場
    ,兩年來全市共拆除違建106450處、6714.86萬平方米,拆違總量相當於305個泉城廣場面積。比如,山師東路兩側264戶沿街門頭,飲虎池街100餘棟違建燒烤店,國華東方美郡、中海國際社區等高檔社區內私建亂建,興濟河上14萬平方米違法商城,11萬平方米的全福汽配城,14萬平方米的潘東村再生棉市場,南部山區青龍峪、微山湖、畫家村「野別墅群」等大批焦點難點違法建築,在拆違拆臨中轟然倒地。此外,金雞嶺別墅區拆除整治工作順利啟動,標誌著拆違拆臨工作繼續向縱深推進。
  • 城市有機更新 拓展成都人的「幸福地圖」
    記者從市環質辦獲悉,在第一批城市環境品質提升工程的示範線路和示範片區中,成華區一環路成華示範段和新都區新都大道示範段都呈現出了較好的示範效果,「成華區示範段既結合片區歷史文化特色,又融入創新元素。」「新都區新都大道示範段充分體現街道一體化設計理念,優化空間布局,結合景觀打造成更宜居宜業的示範線路。」
  • 【曬出綠色生活】成都高新區打造五級城市綠化體系 建設「綠色城市」
    成都高新區規建局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成都高新區投入218億元打造區內10.89平方公裡的環城生態區,除了已經建成的錦城湖、桂溪生態公園等一批生態名片外,眼下正在打造綠化面積為6.1萬平方米的新怡公園、綠化面積為18.5萬平方米的新川之心西區,將不斷優化生態功能空間布局,築牢成都高新的生態本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