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改造後,新都區口袋公園環境品質得到提升
改造後的一環路(成華段)
慢下腳步,細細留意,一處處綠草如茵的小遊園遍布在城市的大街小巷,每一步都有鳥語花香;一座座風貌特色建築承載著城市的記憶,城市有機更新帶給我們不一樣的感官體驗,伴隨著城市有機更新,成都人的「幸福地圖」在不斷拓展中。
為迎接第31屆世界大學生夏季運動會,成都以簡樸人文為目標,長短結合做好社區綜合整治和城市有機更新,改一片成一片,讓城市有變化、市民有感受、社會有認同。市城管委(環質辦)相關負責人表示,以賽事為媒,通過環境品質提升,將成都打造成旅遊目的地。
記者從市環質辦獲悉,在第一批城市環境品質提升工程的示範線路和示範片區中,成華區一環路成華示範段和新都區新都大道示範段都呈現出了較好的示範效果,「成華區示範段既結合片區歷史文化特色,又融入創新元素。」「新都區新都大道示範段充分體現街道一體化設計理念,優化空間布局,結合景觀打造成更宜居宜業的示範線路。」
工業風貌顯特色
64年老小區迎來「新生」
走在一環路(成華段),一排紅磚「小洋樓」佇立在綠樹中,外牆立面還有幾隻憨厚的大熊貓。沿著一環路東二段往電子科技大學方向出發,臨街的建築物經過初步整治,已經露出了嶄新的姿態,成華特有的「工業風」元素既保留了工業記憶,又與時尚相融。記者了解到,改造後的電子科技大學體育館將作為大運會排球的賽訓場地,電子科大沙河校區片區提升改造以蘇式建築風格為主。
據介紹,一環路(成華段)項目在打造過程中充分展現了成華工業文明和大熊貓元素。項目按照拆圍透綠、整體色彩搭配等要求,將城市立面、立體綠植、街景小品充分融合,豐富城市豎向空間綠地率及色彩,以彰顯城市生態發展理念。
在一環路建設路口,有著64年歷史的八二小區,樓房外立面全部換上了「新衣」。曾經斑駁的樓面已變成嶄新的紅色磚牆,統一的屋頂和陽臺更大氣整潔,復古風格的建築搭配著綠意盎然的植物……
據介紹,八二小區作為示範片區打造,打造富有工業文明氣息的文化休閒產業特色風貌園區,引導區內的功能與業態轉型,成為城市有機更新的示範點位。目前,已完成綠化改造面積約1100平方米;道路鋪裝加黑化整治約3500平方米;兩處違建和兩處圍牆也均已完成「兩拆一增」工作;11個點位的節點打造面積約1700平方米。
按照部署,成華區將對轄區內的一環路沿線兩側進行重點整治改造,包括拆改實體圍牆、拆換整治捲簾門、統一建築色彩等,彰顯區域特色,傳承城市記憶,營造更加舒適美觀的城市空間和良好形象。
綠意盎然造花境
散步賞景品味「慢生活」
在新都區新都大道上,隨風飄搖的花草點綴在北城一號口袋公園的花臺內,綠樹在暖陽之下生機悅動。閒暇之時,不少市民選擇來這裡散步賞景,享受著閒適的「慢生活」。這就是經過新都區「兩拆一增」魔法變來的北城一號口袋公園。而這附近的西南石油大學也是大運會的賽事場館之一。
漫步於遊園小道,健騎機、蹬力器、腹肌板等運動器械有序地設置在其中。「變化太大了,以前的小遊園設施破舊,植被雜亂,一到晚上路燈都沒有!」一位正在遊園內散步的大爺告訴記者,「現在,不管是白天還是晚上,這裡都很熱鬧!」
記者了解到,這個小遊園,作為強化2021年成都大運會「兩拆一增」專項整治項目,通過「兩拆一增」整治,拆除原破損房屋約2000平方米,以喬木、灌木和花境的種植形成精緻景觀。圍牆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錯落有致的「綠帶」;荒地不見了,煥然一新的是千姿百態的綠色植物。改造後的北城一號口袋公園,3500平方米綠地精妙布局,成為周邊居民喜聞樂見的公共社區級遊園綠地,拓展了市民的幸福生活空間。
據介紹,地鐵3號線沿線市政景觀恢復提升工程共實施8處口袋公園,即新都大道沿線鐘樓站、北城一號、邑品天都、大學路旁、醫學院站C口、婦幼保健院口袋公園,以及蓉都大道家具城、錦水河站西側航油口袋公園,目前已全部竣工。新都大道全長2.4公裡的沿線兩側,布局了6個口袋公園,在這些街邊口袋公園植入城市公園一體化的理念,有慢行步道、健身設施、兒童娛樂設施。
市環質辦相關負責人表示,第一批示範點位打造工作仍然存在打造品質不高,整治進度較慢、未做到改一片成一片等問題。接下來,將認真總結、吸納第一批示範點位打造經驗教訓,提高標準、深入研究、注重細節,確保第二批示範點位打造品質高、效果優、示範強,真正成為城市環境品質提升樣板標杆。(李菲菲 成都日報記者 李霞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