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九萬大山繪寫民生風景(回眸林草「十三五」)

2020-12-18 中國綠色時報電子報

  康勇軍 張玉嬌 劉曉霞 雷歡

  11月20日,廣西壯族自治區政府批准融水、羅城等8個深度貧困縣退出「貧困縣」序列。至此,國家林業和草原局4個定點扶貧縣中最後一個縣——廣西羅城仫佬族自治縣成功脫貧摘帽,4個定點縣共5.98萬戶22.09萬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全部清零出列;4個定點縣有的發展特色林業產業,讓貧困戶戶均年增收6000餘元,有的組織推動生態旅遊業享譽全國,有的森林覆蓋率增長了30%,有的林業產業總產值增長300倍、農民人均收入從260元增長到1.2萬元……

  地處九萬大山的貴州荔波縣和獨山縣、廣西羅城縣以及石漠化重災區的龍勝縣是國家林草局定點幫扶縣。回溯至1987年,國家林草局堅定地扛起了幫扶貴州、廣西九萬大山19個縣扶貧攻堅的政治責任。30多年來,通過加強當地林業重點生態工程建設、捐建希望小學、修路、連續派出掛職幹部、培訓幹部群眾等舉措幫扶當地群眾增收致富,促進了當地經濟和社會發展。僅2001年至2010年10年間,2省區19個縣GDP由115億元增加到408億元,林業產值由10億元增加到99億元,森林覆蓋率由59%增加到75.1%。10年間,2省區19縣生態環境不斷得到改善,地方經濟持續發展,百姓收入穩步增長。

  2015年,按照國務院部署,國家林草局自我加壓,主動要求承擔對地處滇桂黔石漠化片區的貴州獨山、荔波和廣西龍勝、羅城4個縣的定點幫扶任務。局黨組認真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扶貧工作的重要論述,把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於定點扶貧的決策部署作為林草部門最大的政治責任,作為 「兩個維護」的根本舉措和具體體現,始終把生態扶貧作為首要政治任務,切實抓實抓好,形成了具有林草特色定點扶貧的工作體系。國家林草局定點扶貧和行業扶貧工作連續3年獲得成效考核 「好」的評價等次。

  國家林草局黨組調整成立了以局主要領導為組長的林業和草原扶貧工作領導小組,成員單位覆蓋了機關司局和所屬全部直屬單位,下設辦公室(扶貧辦)和機構(定點扶貧處)及專人(8人定點扶貧推進組)專門負責具體日常工作。局黨組多次召開專門會議研究定點扶貧工作,每年多次召開領導小組成員單位會議和扶貧工作會議進行工作部署,細化任務分工,明確工作要求,落實工作責任。局領導分別帶隊,每年遍訪各定點縣,深入鄉村扶貧一線指導脫貧攻堅工作,對「兩不愁三保障」存在突出的問題和薄弱環節進行督導,幫助定點縣制定扶貧措施。

  國家林草局扶貧領導小組45個成員單位在局扶貧辦的統一組織和協調下,按照各自職責分工和所承擔工作任務,研究制定定點幫扶工作實施方案,對接落實任務分工,幫扶思路不換,一任接著一任幹;幫扶力度不減,一年上一個臺階。

  切實凝聚定點縣幫扶攻堅力量。充分發揮黨建引領扶貧作用,印發《關於開展黨建共建聯動促脫貧工作的通知》,組織局辦公室、規劃財務司、林科院、規劃院、林草防治總站等13個黨委、支部與定點縣重點貧困村支部開展黨建共建活動,建立支部聯學共建機制,開展捐資助學、捐款捐物、探望慰問、結對幫扶等活動,累計捐贈資金215.1萬元,創新方式方法,加大幫扶力度,切實提升貧困黨員和基層黨支部戰鬥力,把黨建優勢轉化為扶貧優勢。樹立結對幫扶典型示範,組織林科院、規劃院等七大院與各縣建立產業扶貧示範項目對接聯繫,解決項目實施過程中技術支持和產能形成後的產銷對接問題,推動項目實現帶貧脫貧預期效益。加大對定點縣人力支持,建立省地縣村4級幹部掛派機制,連續5年選派24名優秀青年幹部,分批到定點縣政府、林業主管部門、扶貧機構掛職。其中,3名青年幹部連續掛任貴州獨山縣紫林山村第一書記,在2020年中央掛牌督戰的廣西羅城縣又增派1名年輕幹部,掛任納翁鄉民族村第一書記。2018年,國家林草局掛任駐村第一書記的副處級幹部榮獲中央和國家機關脫貧攻堅優秀獎。

  持續加大定點縣資金投入力度。5年來,國家林草局協調貴州、廣西兩省區林業主管部門,向4個定點縣投入中央林業草原資金12.8億元,投入省級林業草原資金2.5億元,實施中央財政造林、新一輪退耕還林、石漠化治理等重點生態建設工程。向4個定點縣傾斜安排生態護林員選聘指標14297人,帶動近5.2萬貧困人口直接脫貧。國家林草局發起有經營創收和自有資金的直屬單位捐贈設立的「林業草原生態扶貧專項基金」,連續3年無償投入定點縣幫扶資金3190萬元,支持定點縣建扶貧車間,發展油茶產業、海花草、食用菌種植加工、生態旅遊等生態扶貧產業。

  不斷增強定點縣產業發展能力。國家林草局明確將定點縣作為「林草科技扶貧聯繫點」,落實油茶、刺梨、草珊瑚種植等50多個科技扶貧項目,投入資金超過2500萬元。開展項目對接、產業銜接、技術培訓、諮詢指導等科技服務活動。引進林草龍頭企業和社會力量,發揮林草科技、林業規劃、林產設計、產業協會等擅長領域和技術優勢,加強技術支持和產銷幫扶,擴大帶貧能力,實現長期效益。此外,國家林草局強化對定點縣基層幹部和技術人員的培訓,2018年以來已專門為定點縣舉辦多期基層林業幹部管理和應用技術培訓班,培訓林業基層管理幹部1234人次,培訓林業技術人員、鄉村致富帶頭人2549人次。

  積極提升定點縣消費扶貧水平。國家林草局組織定點縣編制扶貧農產品目錄,通過社會力量網上扶貧商城推介銷售定點縣農產品。與此同時,2018年以來國家林草局在機關食堂舉辦的「美食周」「貧困縣特色農產品專賣」等活動中,局機關和直屬單位累計採購定點縣和其他貧困地區農產品2100餘萬元,幫助定點縣和其他貧困地區銷售農產品金額達1.36億元。

  值得一提的是,5年來,以林草融合發展精準助力定點縣脫貧攻堅,取得了生態扶貧新成效。生態補償扶貧在定點縣選聘建檔立卡貧困人口擔任生態護林員,既實現了對資源的有效管護,又使貧困人口取得了勞務收入,實現了生態保護和貧困人口脫貧增收「雙贏」;國土綠化扶貧將造林綠化、退耕還林、石漠化治理等重點生態建設工程向定點縣傾斜,推廣以貧困人口為主體的造林扶貧專業合作社模式,吸納貧困人口參與造林、營林、撫育管護等工作,實現了貧困人口脫貧增收;生態產業扶貧支持定點縣發展油茶等木本油料、森林溼地等生態旅遊、林下經濟和特色種植業等生態產業,推廣「企業+合作社+基地+貧困戶」模式,將貧困人口嵌入利益聯結機制,帶動貧困人口脫貧增收,實現貧困人口穩定脫貧不返貧。目前,定點縣山變青、水更綠,山區基礎設施建設有了明顯改觀,老百姓生活得到極大改善,4個縣全部摘帽出列,脫貧攻堅取得了決定性成就。

  如今再看九萬大山深處的荔波、獨山、羅城和石漠化重災區的龍勝,山變青了,水更綠了,山區基礎設施建設有了明顯改觀,老百姓生活得到極大改善,脫貧攻堅取得了決定性成就。

  即將迎來「十四五」,國家林草局仍將一如既往,持續發力。對脫貧摘帽的4個定點縣,摘帽不摘責任、不摘政策、不摘幫扶、不摘監管,進一步幫助4個定點縣探索建立穩固脫貧的長效機制,幫助4個定點縣實現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

  東風好借力,揚帆正當時。林業和草原期待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進程中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龍勝:鞏固脫貧成果推動鄉村振興

  劉露霏

  廣西壯族自治區龍勝各族自治縣脫貧摘帽後,一刻也不敢鬆懈,嚴格落實摘帽不摘責任、不摘政策、不摘幫扶、不摘監管「四不摘」要求,鞏固並發展特色產業和生態旅遊,實現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的有機結合,確保2020年脫貧攻堅圓滿收官。

  打好旅遊扶貧「特色牌」。2019年,龍勝遊客接待量突破995.4萬人次,旅遊總消費137.79億元。龍勝把生態旅遊作為經濟社會發展的支柱產業,許多貧困村、貧困群眾通過景區分紅、土地入股、特產銷售等方式實現脫貧增收,走出了一條符合龍勝實際、可持續發展的生態旅遊扶貧之路。

  敲開消費扶貧「增收門」。疫情期間,龍勝為解決特色農產品滯銷難題,出臺了《龍勝各族自治縣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柑橘、鳳雞、翠鴨銷售獎補方案》,銷售柑橘近2000噸、鳳雞和翠鴨近4萬羽,讓農產品由「滯銷」變「暢銷」。龍勝還通過電商扶貧助推消費,2020年認定扶貧農產品155個,組織19家企業入駐832供銷扶貧網,銷售額達2016.37萬元。

  為確保已脫貧人口不返貧,龍勝全面跟蹤監測防貧對象,及時給予幫扶。深入開展脫貧主題教育系列活動,增強貧困群眾內生動力。做好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的有效銜接,推動鄉村全面振興。

  

  羅城:攻克難點收穫脫貧亮點

  劉露霏

  廣西羅城仫佬族自治縣以決戰決勝的姿態投入脫貧攻堅戰,生態扶貧、產業扶貧、就業扶貧等工作亮點紛呈。

  9項細化措施,打造護林員精細化管理模式。目前,羅城護林員巡護範圍已經實現網格化管理,廣西將在全區推廣護林員管理的「羅城模式」。

  特色產業扶貧,築牢貧困群眾增收基礎。羅城利用生態扶貧專項基金700萬元,帶動村集體經濟投入300萬元,企業自籌160萬元,共計1160萬元發展毛木耳種植及生產加工項目,帶動700餘戶貧困戶脫貧。利用國家林草局生態扶貧專項基金400萬元打造生態農莊,帶動200多戶貧困戶脫貧。

  消費扶貧點燃「內引擎」。羅城32家企業免費入駐國家林草局線上扶貧館,農副產品銷售額達1290萬元。目前,國家林草局及下屬16家單位通過各種渠道購買羅城的原生態富硒大米、野生木耳、筍乾、山茶油、仫佬儂土雞等農副產品金額達141.3萬多元。

  人才培訓提高林業技術水平。國家林草局為羅城舉辦各類技術扶貧培訓班,開展科技服務下鄉、扶貧扶智活動,幫助羅城培訓基層幹部、林業技術員、專業合作社負責人等559人。

  

  荔波:全域旅遊帶動全域脫貧

  劉露霏

  作為國家扶貧開發重點縣,貴州省荔波縣率先在全國提出全域旅遊發展戰略,構建「545」體系,創新「3346」工作舉措,做到扶貧工作務實、脫貧過程紮實、脫貧結果真實。

  全域旅遊帶動荔波經濟大發展,實現全年接待遊客由2014年的636萬人次增加到2019年的2196萬人次,全年旅遊總收入從2014年的54億元增加到2019年的185億元,旅遊增加值佔全縣GDP比重達52%,直接拉動5.68萬人就業創業增加收入,帶動9630名貧困群眾實現脫貧。

  圍繞「全域旅遊」發展戰略,荔波不斷加大生態建設力度,累計投入各類財政林業生態建設項目資金3.56億元,惠及貧困人口約2萬人次。國家林草局投入幫扶資金600萬元扶持荔波鐵皮石斛、百香果、中秋酥脆棗三大產業,建立了「國家林草局科技扶貧聯繫點」,產學研相結合,解決荔波林業產業發展的技術創新和系列產品開發等問題。統籌整合林業項目資金髮展荔波血桃、蜜柚、枇杷、油茶、刺梨、青梅等特色經果林,種植面積達10.35萬畝,使3.2萬貧困人口受益。荔波選聘了4230名生態護林員,累計發放管護工資9445萬元,形成了「保護生態助扶貧,脫貧小康更護林」的良性循環模式。

  

  獨山:「五步工作法」助脫貧

  劉露霏

  近年來,貴州省獨山縣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精準扶貧戰略,按照「五步工作法」,以脫貧攻堅統攬經濟社會發展全局,攻克堅中之堅、難中之難,脫貧攻堅取得了決定性成效。

  消費扶貧精準「有情」。在國家林草局的幫扶下,獨山林農產品進駐人民優選、西部林農創新聯盟、善融商務林草局扶貧館等平臺,累計完成刺梨鮮果銷售訂單1980噸,實現收益700多萬元。

  政策調研精準「有方」。生態護林員是助力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的綠色利器。2020年,獨山收到管護資金2950萬元,惠及建檔立卡貧困戶2950戶1.2萬餘人。

  技術培訓精準「有策」。國家林草局在獨山舉辦技術扶貧培訓班,累計培訓200多人次。通過專題講座、現場教學、問題解答等形式,完成了刺梨栽培與管理、經濟林木有害生物防治、林下中藥材種植技術、海花草種植與管理等專題培訓。

  產業扶貧精準「有恆」。獨山成立科技服務團赴影山、基長、麻尾等地,對接相關項目,針對存在問題進行答疑釋惑,為刺梨、油桐、無患子、海花草等產業發展「把脈開方」。

  掛職幹部履職精準「有為」。掛職幹部圍繞加強生態建設和助力脫貧攻堅,不僅在結對幫扶上主動爭取,更是在調研和宣傳上苦下功夫。

相關焦點

  • 林草脫貧在九萬大山繪寫民生風景
    至此,國家林業和草原局4個定點扶貧縣中最後一個縣——廣西羅城仫佬族自治縣成功脫貧摘帽,4個定點縣共5.98萬戶22.09萬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全部清零出列;4個定點縣有的發展特色林業產業,讓貧困戶戶均年增收6000餘元,有的組織推動生態旅遊業享譽全國,有的森林覆蓋率增長了30%,有的林業產業總產值增長300倍、農民人均收入從260元增長到1.2萬元……地處九萬大山的貴州荔波縣和獨山縣
  • 回眸十三五丨平潭:民生為本 繪就幸福底色
    民生大於天,民心重於山。一座幸福之城,須有鮮明的民生底色。回眸「十三五」,「以人民為中心」的理念貫穿於平潭發展的每一個瞬間。陸續落成的新校園,充滿了孩子們的歡聲笑語;年邁的貧困戶家中有了新變化,在家就能享受專業養老服務;村民有個頭疼腦熱,不出村就能看上病,不用老往城裡的醫院跑了……五年來,實驗區呼應民生需求,加快補齊民生短板,一個個民生工程、一項項惠民舉措,都化作一個又一個笑顏綻放的故事,讓平潭的民生答卷寫滿了獲得感、幸福感。
  • 【回眸新疆「十三五」】 民生福祉 更加殷實
    「十三五」期間,自治區黨委和政府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以保障和改善民生為出發點和落腳點,把財政預算的70%以上用於保障和改善民生,突出抓重點、補短板、強弱項,各族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實,生活質量越來越高。
  • 「十三五」,我們這樣走過 | 繪就高質量跨越式發展最美底色!我州生態文明建設回眸
    ,奮力繪就高質量跨越式發展最美底色的決心和魄力。州林草局黨組書記、局長楊雲鴻向記者介紹道,「十三五」以來,紅河林草系統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全面依法治國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堅持依法護林、以法興林,構建起了以國家相關法律為龍頭,地方性法規和政府規章相配套的林業法規體系,使紅河森林資源保護和各項林業管理活動實現了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成為生態文明建設與高質量跨越式發展協同並進成效最好的時期。
  • 「回眸十三五,展望十四五」未來五年,東興區是什麼樣?區委書記...
    為此,「最內江「特開設【回眸十三五,展望十四五】專欄,邀請內江各縣(市、區)主要負責人、市級部門相關負責人等暢談「十三五」以來,甜城經濟社會發展取得的成就和經驗,展望「十四五」的美好藍圖。這裡有西林古渡、太白樓、大千園等風景名勝和人文景觀;這裡有幹燒魚、油炸粑粑等特色美食吸引八方來客
  • 回眸「十三五」④|城市建設亮新顏 「甘孜品質」 讓群眾幸福感...
    回眸「十三五」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十三五」規劃收官之年。站在這一歷史節點,回望過去,展望未來,在追逐幸福與美好的道路上,甘孜百萬兒女團結一心、砥礪奮進,頑強拼搏,全州經濟社會各項事業取得重要成就。從今天起,我臺將推出系列報導《回眸十三五 喜看新變化》。
  • 各地林草頭條丨重慶:共建山清水秀美麗之地 共繪綠色發展新藍圖
    當好長江上遊生態屏障的「守護者」和「建設者」共建山清水秀美麗之地共繪綠色發展新藍圖 給大山「洗臉」不夠,還得「美容」。一年多時間來,北碚區對縉雲山景區還實施了綠化和美化工程,對縉雲山沿線公路實施沿線風貌整治,鋪設彩色瀝青人行步道,栽種各類花卉綠植,美化靚化沿線環境。
  • 回眸民生「好事多」 繪就幸福新畫卷
    民生是「人民幸福之基、社會和諧之本」,說到底就是讓老百姓過上好日子。老舊小區改造、棚改配套、「三供一業」、看病不求人……這些圍繞在老百姓身邊的民生工程是看得見、摸得著的獲得感和幸福感,也是地委、行署做好民生保障最好的註腳。
  • 回眸林草「十三五」:森林旅遊成為林草重要支柱產業
    從1982年依託國家森林公園發展森林旅遊以來,我國森林旅遊一直保持快速發展的良好態勢,特別是「十三五」時期,國家林業和草原局把發展森林旅遊作為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重要抓手,森林旅遊在踐行「兩山」理論、鞏固林業改革成果和促進林草業轉型發展、助力鄉村振興和精準扶貧、助推美麗中國和健康中國建設中發揮了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 森林旅遊成為林草重要支柱產業(回眸林草「十三五」)
    從1982年依託國家森林公園發展森林旅遊以來,我國森林旅遊一直保持快速發展的良好態勢,特別是「十三五」時期,國家林業和草原局把發展森林旅遊作為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重要抓手,森林旅遊在踐行「兩山」理論、鞏固林業改革成果和促進林草業轉型發展、助力鄉村振興和精準扶貧、助推美麗中國和健康中國建設中發揮了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 回眸「十三五」②|入園不再「難」!全市新增公辦幼兒園36所
    回眸「十三五」②|入園不再「難」!「十三五」 教育篇>孩子是愛的延續也是每個家庭的希望讓孩子享受良好的教育也是每個家庭的願望 然而由於長期以來教育資源分配不均衡 「入園難」問題一直是困擾老百姓的民生難題
  • 【回眸「十三五」】五年繪就電網高質量發展遒勁工筆
    ,深入貫徹新發展理念,不斷提高電網發展質量,將電網發展藍圖繪成一幅承載草原兒女美好生活的遒勁工筆,在錫電40載發展歷程中印下了深深的足跡。「十三五」期間,錫林郭勒電業局累計完成輸、配電網投資47.49億元,實施輸配電網項目763個,新建變電站13座,擴建變電站26座,其中黃旗、阿旗220千伏輸變電工程的投運,實現了錫林郭勒地區主網架十三個旗縣(市)220千伏變電站全覆蓋,十二個旗縣(市)城區實現雙電源「手拉手」供電,城鎮供電聯絡率由「十二五」末的25.3%提升至82%,網架結構更加堅強,接帶負荷能力大幅提升,運行方式更加靈活
  • 各地林草頭條丨「種」綠芙蓉國 「苗」繪瀟湘錦
    「種」綠芙蓉國 「苗」繪瀟湘錦——湖南林草種苗發展紀事 湖南是我國南方重點林區,全省森林覆蓋率59.90%、森林蓄積量5.95億立方米。在這盎然勃發的綠色版圖上,13個國家重點林木良種基地、4個國家林木種質資源庫、1個國家草品種區域試驗站、10個省級重點林木良種基地、10個省級林木種質資源庫、28個省級保障性苗圃和各級林草主管部門……構成了比較完善的選、引、育、繁、推、管相結合的林草種苗體系,夯實了林業生態建設根基,為錦繡瀟湘美麗畫卷增添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 回眸「十三五」這些數字和故事見證幸福昆明
    12月23日,昆明市召開首場「昆明市回眸『十三五』奮進新昆明」新聞發布會。會上,昆明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相關負責人集中發布昆明市「十三五」成就。從12月23日起,昆明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昆明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將聯合舉辦「昆明市回眸『十三五』奮進新昆明」系列新聞發布會。實現新跨越擔當領跑全省經濟的「火車頭」會上,昆明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主任郭志宏介紹,「十三五」時期,是昆明市發展進程中極不平凡、複雜多變的五年。
  • 臨滄市林草事業實現新跨越
    原標題:全市林草事業實現新跨越 2015年以來,臨滄市各級林草部門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考察雲南重要講話精神,圍繞「一個跨越」「三個定位」「五個著力」指示要求,堅定不移地走綠色發展之路,爭當生態文明建設排頭兵,堅持不懈抓生態林草、民生林草、人文林草、景觀林草,生態建設、產業發展、森林文化、城鎮景觀建設實現新跨越
  • 高坪:增進民生福祉,繪就幸福畫卷
    今年是「十三五」規劃的收官之年,五年來,勤勞勇敢的高坪人紮實苦幹,奮勇開拓,讓夢想照進了現實,讓一個個目標從紙上落到實處。「十三五」時期,高坪區教育發展擊鼓奮進,醫療事業蓬勃發展,繪就一幅促民生、增福祉的幸福畫卷。深化教育綜合改革 夯實現代化教育能力建新校、提質量、強師資......
  • 【回眸十三五】文化強市號角響徹恩州大地!
    【回眸十三五】文化強市號角響徹恩州大地!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回眸
  • 【回眸「十三五」 喜看新變化】平涼:基礎設施日臻完善 體育事業...
    【回眸「十三五」 喜看新變化】平涼:基礎設施日臻完善 體育事業蓬勃發展 2020-12-07 12:0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回眸「十三五」 喜看新變化 | 強基礎抓發展 文體旅事業生機勃勃
    回眸「十三五」 喜看新變化 | 強基礎抓發展 文體旅事業生機勃勃 2021-01-17 18:3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回眸「十三五」:增進民生福祉,華陽人幸福感越來越強
    過去5年對於成都天府新區華陽街道的居民們來說,街道在民生方面的改善有目共睹。「現在孫兒在小區就能上幼兒園,不用再每天送她去幾公裡外的幼兒園上學,真方便!」香山社區居民張先生感嘆道。「華陽民生改善看得見,潛溪書院、尋麓書館和社區的讀書室書香味濃,我們就醫不僅有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離大醫院也很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