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太敏感了」,這句話扼殺了多少才華青年

2021-02-10 書單

「你太敏感了。」

當你試著對別人的意見表示反對,或者因某件小事而情緒低落時,有沒有人對你說過這句話?

他們的言下之意是,你是個經不起批評,或者很容易想太多的玻璃心。而大大咧咧、什麼都不放在心上的人,大家反倒覺得沒什麼。

可是,內心敏感,真的是個問題嗎?

今天書單君想和「書米」們分享的這本書,名叫《高敏感是種天賦》。它的作者,丹麥心理學諮詢師伊爾斯·桑德認為,玻璃心未必是什麼壞事,甚至,它還代表了某些你自己都沒當回事的天賦。

你是高敏感的人嗎?

 

提到內心敏感或玻璃心,許多人印象中最典型的形象,莫過於《紅樓夢》裡的林黛玉。

 

比如有一回,因為襲人一句話,黛玉懷疑自己送給寶玉的荷包,被他送了別人。還沒等寶玉解釋,她就賭氣回房,並將寶玉之前勞煩她製作的香袋給剪了。

寶玉見她生氣,從自己衣服裡面取出荷包給她看,「你瞧瞧,這是什麼!我哪一回把你的東西給人了?」

 

本來事情講清楚就好了,她應為自己的衝動道歉,但她沒有,反而因為「懷疑未遂」懊惱起來,繼續剪香袋。

寶玉有點生氣,說道:「你也不用剪,我知道你是懶待給我東西。我連這荷包奉還,何如?」說完,把荷包扔還給她。

 

結果林妹妹越發生氣了,眼淚汪汪,拿起剪刀,把荷包也給鉸了。最後,寶玉好言相勸,才化解這場小鬧劇。

 

在過去,荷包有時是古代男女之間的定情信物。林黛玉緊張,也說得過去。她越是緊張,越表明她在乎寶玉。

在自己的懷疑被打破之後繼續生氣,一是被自己先前的無理和莽撞綁架,二是氣寶玉扔荷包的動作,表明他未能明白,自己僅僅是因為在乎。

 

高敏感的人,有時候確實就是這麼難搞。

 

日常生活中,高度敏感的人聊微信,最喜歡能秒回的人。如果對方半天沒回應,他多半會胡思亂想:我是不是說錯什麼話了,是不是打擾人家了,是不是太主動,熱臉貼了人家的冷屁股?如果對方一直不回應,簡直能把他們給急死。

 

書單君在知乎上看到有些高敏感的人留言說,平時和同事打招呼都有困難,如果同事不夠主動或稍有冷淡,自己能胡思亂想一整天。

要命的是,這種胡思亂想往往指向自己,他們會怪自己表現不好,才會招惹同事冷淡,或者反覆琢磨是不是什麼時候得罪了人,甚至會疑心到自己的穿著不對等等。

 

伊爾斯·桑德在《高敏感是種天賦》中說:

高敏感的人最重要的特徵之一,就是他們有非常發達的觸覺,能夠迅速感知到周圍環境的細微變化,但如果沒有及時得到驗證,他們就會在自己腦海中迅速幻想和構思出各種情節。

 

比如,林妹妹只因為當時襲人的一句話,就聯想到自己送給寶玉的荷包,是不是也被他送人了,還沒等核實,就在腦海裡幻想了一個最壞的結果。

 

但是,伊爾斯·桑德說,高敏感之人雖然情緒容易波動,但同樣具備超強的共情能力。

 

這點很多人理解不了,似乎林黛玉就不具備這樣的共情能力。其實這是一種錯覺。

如果仔細看「荷包風波」,就會發現這段互動中,林黛玉一直是處在情緒主導地位的,也就是說,寶玉的情緒被她牢牢掌控,就算她自己錯了,或者寶玉有輕微反抗,最終還是要屈服於她。

 

說白了,這是因為她內心相當篤定,寶玉是喜歡她的,否則她不會將自己的任性直接表現出來。在很多其他的場合,她一直是個習慣將痛苦內化,默默傷心、暗自流淚的人。

當然,有時候她也會利用這種能力,故意說一些尖酸刻薄的話,而這些話往往直戳人的心窩子。事實上,她是撒嬌和傷人的高手,因為她最知道別人喜歡和忌諱什麼。

 

一般來說,高敏感的人,內心戲都十分豐富。

值得一提的是,伊爾斯·桑德還在書中特別指出:

 

跟許多人的印象不一樣,高敏感的人並不都是內向之人,其中有30%都表現出熱衷於社交——這多半是迫於社會壓力,預防別人把自己視為邊緣性人格。

但社交對高敏感之人是個巨大的挑戰,因為他們強大的信息感知能力,會在這種頻繁的社交中讓自己精疲力盡。

 [ 你是高敏感的人嗎?文末有一個測評,看看你在職場人際關係中的敏感程度吧。]


高敏感有利有弊

 

那麼,內心高度敏感,就一定是壞事嗎?未必,高敏感是一種與生俱來的氣質,如果確定自己真是這類人,大可不必自卑或羞愧。

 

也不知道是不是曹雪芹故意為之,在賦予林黛玉這個人物脆弱傷感氣質的同時,也賦予她極其敏銳的感受和洞察能力,無論是寫詩、詠對、作文,還是日常談吐、調侃,又或者是對問題深入思考,她在一群整天詩詞歌賦的同伴之中,處處都不遑多讓。

 

有人統計過,《紅樓夢》中光黛玉一人所作詩詞就佔了全書1/3,每首都是出類拔萃。剛說過,她平時挖苦和諷刺人的功力也是一絕。

其實這是一種深刻洞察和直抵事物本質的能力,否則無法戳心戳人。賈寶玉、李紈、王熙鳳、劉姥姥,都沒逃過她那張尖牙利嘴,比如她嘲諷劉姥姥是「母蝗蟲」,讓人忍俊不禁,逗得眾人哈哈大笑。

 

當然,林黛玉是個虛構人物。不過她確實能說明,高敏感之人身上脆弱傷感與感受力、洞察能力兼具的特徵。

 

伊爾斯·桑德認為,高敏感之人如果能善加利用自身特質,不僅不會阻礙人際交往,反而能在交際中發揮無與倫比的天賦。

 

比如,因為高敏感之人總能站在對方的角度深度共情,所以他們常常是非常好的傾聽者。這個特質已經足以讓他們交到好朋友,並建立起很深的交情。

 

洞察力深入這個特質,更是不用多說其優勢。事實上許多高敏感的人,都是寫作、繪畫、科研方面的高手。

比如樂壇的大人物李宗盛、林夕,都有極其敏感的一面。

李宗盛從小就不是什麼優秀學習尖子,學習差得一塌糊塗,偏偏當老師的母親對他的期望又挺高,這導致他的童年長期生活在一種低自尊的壓抑環境裡。因此,也造就了他那種敏感脆弱的性格。

直到他在音樂裡找到自信,才將一生的苦楚和自卑全部傾注在作品中。這或許也是為什麼他會說:「我一生的創作,就是一個不斷發現自己的過程」。

林夕的童年有相似的經歷,他的父親有嚴重的躁鬱症,經常因為一點小事大發脾氣,就連小孩子洗澡時間稍微長一點,都會破口大罵。整天活在這種惶惶不可終日的環境裡,自然容易敏感得像一隻擔驚受怕的小貓。

但好在成年之後,他找到了一條表達自己的渠道,那就是文字。林夕的詞作纖細唯美,婉轉動人,幾乎就是他敏感細膩心思的投射。比如這段著名的「喜歡一個人就像喜歡富士山」:

「其實喜歡一個人,就像喜歡富士山。你可以看到它,但是不能搬走它。你有什麼方法可以移動一座富士山,回答是,你自己走過去。愛情也如此,逛過就已經足夠。」

文壇中,最知名的高敏感之人莫過於創作《追憶似水年華》的普魯斯特。

這位大師敏感到什麼程度?一塊蛋糕的味道,樓梯間裡發黴的氣味,歷經半生他依然記憶猶新,母親如果某天忘記說晚安,可能讓他一整個晚上輾轉難眠。但《追憶似水年華》這部巨著,最偉大的特徵之一,正是這種觸達回憶深處的細膩描述。

 

另外,因為高敏感之人能知道更多更全面的信息,所以他們做事往往會考慮得更加周全,以更高的標準要求自己。

許多時候,不是外在壓力在逼迫高敏感之人,他們自己就能把自己逼到一個極限。他們做起事情來,因為接受信息太多,所以總能發現其中的矛盾之處,於是不斷修正,反覆修改,苛求完美。

 

當然,什麼事情都有兩面,任何一種特質,都要學會如何發揮它的優勢,避開它的短處。

高度敏感的人如何發揮天賦

日常生活中,高度敏感的人,一般很難得到周圍人的認可。

林黛玉是有個賈寶玉寵著她,大多數人如果整天悽悽切切、病病殃殃的,不止玻璃心,公主病或巨嬰症這樣的詞,可能很快就會扔過來了。

在這種壓力下,別說發揮自身天賦優勢,就是正常的生活恐怕都會受到影響。

因為高度敏感的人,在日常相處中,總是給人一種膈應、心眼小的感覺,所以許多人總是建議他們多見一些人,多敞開自己的懷抱之類的。

但其實高度敏感的人,最核心的特質是信息觸覺過於發達,而並不是他們心眼小,或者胸懷不夠寬闊。

因此,伊爾斯·桑德說,高敏感之人如果想發揮天賦優勢,不是去學習接受新的信息,或加大胸懷的敞開程度,也不是像許多人建議的那樣,增加社交機會,恰恰相反,他們最需要學會的東西,是做減法,停止內耗,以及適當的斷舍離。

書單君結合伊爾斯·桑德的論述,總結了下面幾個建議:

 

我們的主流文化,總是教我們熱情好客,但這對高敏感之人卻容易造成嚴重的社交負擔。適當地放空,才有時間深入自己真正感興趣的東西,千萬別迫於壓力逼著自己假裝喜歡社交、聚會。

書單君見過不少那種在聚會裡局促不安,但又故意笑臉盈盈逼著參與各種話題的人。但其實他自己是不開心的,回到家中更是感覺空虛得要命。

允許生命留點空白,無需事事圓滿,不用人人愛自己,最重要的是自己先愛惜自己。

做什麼事情,高敏感之人會傾向於準備得盡善盡美。

比如做一個演講,臨近上場,他們可能依然在準備,但如此一來,現場發揮可能會不好。如果能允許自己輕鬆一點,演講前多聽聽音樂,做一些沒用的事,反而效果更好。

做其他事情,也是類似,學著去做點「無用」的事情,比如看看書,看看電影,反而能放鬆,也是給自己充充電。

人的靈魂,需要忙碌,更需要閒適,如果陽光正好,陽光底下懶洋洋躺一下午,也未必就是浪費,記得不用逼自己太緊,不必把時間都填得滿滿當當。

 

因為敏感之人共情能力強,所以很容易去傾聽,但如果成為他人的垃圾桶,卻不是什麼好事,很容易把自己整抑鬱了。

但如果反過來,多表達,少傾聽,就能減少外界信息的刺激。

表達,不一定是面對面的交談,寫日記、繪畫、唱歌都是內在表達,也是在跟自己對話。

學會聽自己怎麼說, 跟學著去聽別人怎麼說,一樣重要。

 

信息觸覺一旦過於發達,自然是很容易分心的。外界稍有刺激,就會有各種聯想。

比如,聽到地下室有響動時,可能腦子裡就開始想像下面是不是有賊了。

所以,當意識到自己有這些脫離現實的內心活動時,不妨把注意力轉移到其他想法上,停止想像,或者給想像迅速編造一個結局。

這點在深夜裡準備入眠時表現得最為明顯。內心戲太豐富,想停都停不下來。

這時候,不妨坐起來聽聽音樂,看幾行林夕那種唯美的文字。

✎✎✎

 

任何人要發揮自己的天賦,首先要做的,是深刻地認知自己,然後接受自己,承認自己缺點的同時,也找到自己的優勢,揚長避短。

 

在日常生活中,對於許多高敏感人群,外界的評價往往集中在他們的「脆弱」和「想太多」這樣比較顯在的缺點上,所以他們時常處於一種低自尊或群體壓力之中,這造成許多高敏感的人不太願意接受自己,於是學著去迎合,學著去陪笑臉,學著假裝喜歡社交等等。

但結果往往事與願違,他們不僅把自己逼得人不人、鬼不鬼,時間久了,也讓人覺出言不由衷的虛偽來。

 

這世界沒有完美的人格特質的,任何一種特質都有利有弊。與其偽裝自己,何不專注於自己真正喜歡的事情,人要真正地開心,或者想要真正地釋放自己的潛能,最重要的就是學會正確認知自己,認同自己。

可可·香奈兒說,人什麼時候開始做自己,就什麼時候開始變美麗。

是啊,你就是你,是顏色不一樣的煙火。

作者 | 左頁  編輯 | 黑羊

圖源 | 《紅樓夢》、部分來源於網絡

這裡有一個職業人際敏感度評估

看看你在職場人際關係中面臨的問題

深入了解你的表現

幫助你構建良好的人際關係

好書推薦

寶爸寶媽們是不是有這樣的困擾:

孩子看了很多書,但是卻什麼都記不住,故事沒辦法複述完整,閱讀能力、寫作能力也沒有得到相應的提升?

給大家推薦一本給孩子的閱讀工具書,通過有趣的圖案和策略,一步步引導孩子,把一本書讀出更大的價值,讓深度閱讀的能力陪伴孩子一生。

點擊下圖,即可查看

你很有天賦 

相關焦點

  • 孩子總說「這句話」,說明你可能養了個天才,家長別輕易扼殺
    導讀:孩子總說「這句話」,說明你可能養了個天才,家長別輕易扼殺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孩子總說「這句話」,說明你可能養了個天才,家長別輕易扼殺!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父母必讀:扼殺孩子積極性的10句話,父母不要再說了
    你已經盡力了。中國人出場救火把事情完美解決。大家一看:哇塞你這麼有能力,為什麼一開始你要騙我們呢?原本的鮮花掌聲就變成了不解和埋怨。諸如此類的事情還有很多,很多時候家長出于謙虛或者別的原因會對孩子說一些話,殊不知這些話無意中會扼殺了孩子本該樂觀的心態。不妨回想一下,你有沒有說過下面的話呢?
  • 不忽視你的才華最難!
    從李永樂和李雪琴這兩個「北大遺珠」身上,我意識到,在天賦和才華發光之前,即便你是北大畢業,也會被埋沒。1./ 勸人學理不學文,對嗎?/最近大學開學季,經常聽到一些這樣的新聞標題:為啥退學?最後展示時復旦博士畢業的老師異常激動,說自己讀博時都做不出來這麼細緻的調查,下課給同學說:「孩子你讀會計屈才了」。因為「好找工作」四個字,扼殺才華和天賦,其實在三、四十年前早已有之。
  • 孩子經常說這句話,可能是智商高的表現,家長可不要隨意給扼殺了
    導讀:孩子經常說這句話,可能是智商高的表現,家長可不要隨意給扼殺了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孩子經常說這句話,可能是智商高的表現,家長可不要隨意給扼殺了!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許栩2020讀書筆記之12:人最缺的才華,是展示自己才華的才華
    不過,有點不好意思的是,從拿到這本書到現在快一年了,我才真正的讀完,實在是愧對送我這本書的陸小妹,就用這篇遲到的讀書筆記,表達一點歉意吧。按照慣例,記錄五個讀書收穫或感悟。一、人最缺的一種才華,是展示自己才華的才華。
  • 5年級小學生作文課後跳樓身亡:「正能量」扼殺了多少孩子
    文/若水希言太痛心了!6月4日,常州5年級的小學生繆可馨在上完兩節作文課後,跑出教室翻越欄杆墜樓身亡。報導稱,當天作文課上,老師以「《三打白骨精》讀後感」命題讓學生寫作文。可馨在作文的結尾寫道:「不要被表面的樣子,虛情假意偽善的一面所矇騙。
  • 有多少這樣的男人夢想被扼殺在搖籃裡
    有多少這樣的男人 夢想被扼殺在搖籃裡世界上所用的事物,好像都是以「有」的形式存在著的。我們都見過「有,可是誰又見過「無"呢?老子卻通過上面的例子,發現了「有」和「無」之間的微妙關係。然 而,把「無」的東西硬當作是「有」,為它煩惱,為它生出惡念,也是相當愚奮的。
  • 時尚圈的斜槓青年,他們也太優秀了吧
    這個時代,用一種職業或身份定義自己也太局限了吧!今天講一講時尚圈的斜槓青年,我們也能擁有無限可能性。「斜槓青年」,這幾年很紅的一個詞,指的是擁有多種職業或身份,並且切換自如。我們生活在一個多元化的時代,信息高度發達,每一個人都擁有無限可能性。
  • 臧天朔拒當選秀節目導師:不能一句話就扼殺別人
    這倒不能苛責對方太事兒,畢竟正如臧天朔自己也多次提醒我們的,他在今年8月27號以後,才算是正式「合法」了。  因為採訪就在排練室進行,所以在採訪開始之前,臧天朔先抓緊時間和樂隊合練了兩三首新歌。這短短的時間裡,是可以明顯感受到他大咖的氣場的:排練過程中,臧天朔會隨時喊停,有時是加入一些新的編曲靈感「這裡我們弄成放克一些的」,有時是訓兩句出錯的樂手「我真服了你了」。
  • 「我都跟你說過多少次了」,當寶寶聽到這句話時,他們在想什麼?
    當孩子想要一個本子的時候,你就會說:「我都跟你說過多少次了,別整天想那那些沒用的,好看的本子能讓你成績好啊?」其實可能你自己沒注意,但是每次你說這句話的時候,孩子是真的很煩,並且你不經意的一句話,沒想到吧,是孩子最討厭的話,前五。
  • 淺析「應試教育」系列丨識魚而不漁,被扼殺的天性
    這是綠頭鴨,不要理解錯誤哈很多人都都知道,一句話:「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這句話呢,就是說送給別人魚不如傳授別人捕魚的方法。而小編的這句話:「識魚而不漁」,也是出自於這裡,這句話在本文的意思就是指應試教育中,學校只會教授學生死板的去認識一樣東西,而不去教授學生該從什麼地方,用什麼更好的方法,更加全面的去認識一樣東西。
  • 中國青年報:扼殺了個性,也就扼殺了教育家
    十多年過去了,在我看來,誕生教育家的「土壤」並未有太大改觀,但眼前分明遍地「教育家」 了。   一個教育者稍微有點名氣,比如寫了幾本書,做了幾十場報告,馬上就有人介紹:「這是著名教育家誰誰誰」。如果他是知名學校的校長,那教育家的稱號會狠狠砸在他頭上,想躲都躲不掉。一個不知從何而來的機構,曾經連續搞了好幾屆「中國教育家大會」,據說幾百上千的「教育家」們濟濟一堂。我的天!
  • 家有女兒,不管多生氣,這5句話也不能說出口,這不是傷害是打擊
    早戀問題是青春期再普通不過的問題,但這位媽媽卻用如此極端的方式,把女兒純真的愛情萌芽扼殺了家有女兒,不管多生氣,這5句話也不能說出口在《母愛的羈絆》中,男孩對母親的指責謾罵,會啟動一種「自動屏蔽」的自我保護模式,但女孩卻很少能做到,因為女孩情感細膩,心思敏感,母親的話會進入女兒的潛意識中,成為伴隨女兒一生的噩夢
  • 不要再被「每個兒童都是天生的畫家」這句話欺騙啦!
    我之所以發出不要再被「每個兒童都是天生的畫家」這句話欺騙啦,是因為這句話真的對少兒美術教育帶來巨大負面或傷害!具體分析如下:1、在「每個兒童都是天生的畫家」這句少兒美術教學思想指導下,導致少兒美術沒有一個標準來衡量。各人有個人的看法,導致少兒美術教育魚龍混雜,教學質量參差不齊,有無法指責或評價。
  • 叔本華:一個人對噪音的敏感度,是評價其才華的重要標準
    叔本華:一個人對噪音的敏感度,是評價其才華的重要標準有的人對噪音非常敏感,而有的人對噪音不太敏感,甚至還有的人喜歡噪音,不同的人對噪音的敏感度幾乎都是不同的。一個人越是需要噪音,說明其沒有能力享受平靜,說明其才華處於低級的水平;一個人越是對噪音敏感,這個人的才華就必定相應較高。也就是說,一個人對噪音的敏感度,是與這個人的才華成正比例關係的。《國富論》的作者亞當·斯密就曾經說過,哲學的目的就是讓人獲得安寧,而安寧是幸福的前提。能夠享受安寧的人,就是具備相應才華的人,如果沒有一些哲學的功底,一個人是無法享受安寧的。
  • 那些有才情的高敏感人群其實是高危人群?
    這令當時的採訪者不禁感嘆:你得承認,有些職業的確需要老天賞飯。並用「超強敏感度」來形容馮唐的精神傾向。天生的敏銳思維,帶給馮唐充沛的精力、旺盛的創作熱情以及巨大的自我矛盾。很多極具創作才華的人,往往都是具有超強敏感度的人,他們的感官更發達,他們的覺察能力更強大。
  • 「你太敏感了」|高敏感人群生存指南
    這是為什麼呢?」"想對這位粉絲說,其實我周圍也有很多朋友有著同樣的困擾。對於這些人而言,生活中不僅需要承擔自己的情緒,還需要額外肩負一份別人的情緒,有時想要視而不見,卻關不上自己的內心,依然會敏感地做出反應。其實,「敏感」是人的一種正常的人格特徵的維度。因為它並不是兩個極值,即不是簡單的「敏感」或「不敏感」,而更像是一個變化的區間。
  • 男人們只懂三句話「口頭禪」
    他們大多對擇偶有更高的要求,導致他們沒有得到理想的婚姻結局,成為「剩女」中的女青年。如今新時代女性普遍主張獨立,賺錢來滿足她們的物質需求,而不是依賴愛情,越來越多的人考慮如何賺錢,如何生活得更好,而不是墜入愛河,隨著時間的推移,他們越老,他們變得越老。然而老年婦女不能結婚的主要原因是這三句話「口頭禪」。
  • 許嵩才華有多高,看這幾句歌詞就知道,始於才華,忠於才華
    但這又有什麼關係,你以為他拿得出手的只有這一首歌嗎?接下來就太可怕了,整個初中生活裡MP3中的歌全被許嵩佔據了——我是不是忽略了徐良和汪蘇瀧……不要在意這些細節。總而言之,許嵩是唯一一個令我始於才華、陷於才華、忠於才華的歌手(我沒有暗指嵩哥沒有顏值啊!嵩哥是一定有顏的,人品更是「槓槓的」。許嵩才華有多高,低調追隨他多年的粉絲自然心知肚明。
  • 「讓你媽翻譯」這句話,請不要再說,不認真傾聽是對孩子不尊重
    曾經,我也像很多人一樣焦慮,當被別人問晗寶會說多少話的時候,我甚至懷疑晗寶說不好話是不是「不會說話」,但多次接觸和「翻譯」晗寶意思的時候,我發現孩子說不好話最焦慮的並不是家長而是孩子自己。在孩子的世界裡,他們渴望被理解、更希望家長多溝通,但有多少家長對孩子需求枉顧?對孩子結巴的話語而不耐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