僑鄉福清志願者公益社團攜日中福清工商會捐資助學

2020-12-25 中國僑網

福清市助學助殘志願者協會向日中福清工商會致贈錦旗和獎牌。 何美香 攝

中國僑網福建福清12月7日電 (鄭訓焓 鄭訓恆)「為家鄉的教育公益事業貢獻綿薄之力,略表我們海外華僑華人的愛國愛鄉之心。」人在日本的日中福清工商會會長渡邊龍治、執行會長相馬惠子等僑胞,通過該會駐福清聯絡處代表在福清舉行的助學金發放儀式活動上轉達心聲。

12月5日正值國際志願者日,福清市助學助殘志願者協會在福清舉行助學金發放儀式,陸續分批發放由日中福清工商會等旅日僑胞鄉親捐助的善款。

今年8月3日,日中福清工商會駐福清聯絡處成立暨捐款幫扶活動儀式在福清黃檗文化促進會會館舉行。當天,日中福清工商會名譽會長野口正男向福清市助學助殘志願者協會會長陳觀春轉交了由在日本的日中福清工商會僑胞鄉親捐助的善款共計1805000日元(約合12萬元人民幣),幫扶家鄉教育事業。

助學金發放儀式。 何美香 攝

在儀式活動上,日中福清工商會駐福清聯絡處代表鄭松波致辭表示,希望受助的同學們能樹立信心,努力學習,將來學有所成,也能報效社會。

鄭松波表示,今年初新冠疫情在全世界範圍爆發,嚴重影響中日兩國間人員往來和各項交流。疫情阻礙了海外僑胞與家鄉的正常來往,卻割不斷海外僑胞與家鄉的感情聯繫。今後,日中福清工商會將與福清市助學助殘志願者協會等家鄉各界一起,凝聚旅日華僑華人力量,助力家鄉福清各項公益事業,為增進日本僑胞與家鄉的共同發展作出新的貢獻。

福清是全國重點僑鄉,居住在日本的福清籍僑胞眾多。日中福清工商會於2020年2月5日在日本東京申請註冊成立。(完)

相關焦點

  • 福建松谿縣僑聯赴福清聯誼謀發展
    翁小傑攜松谿縣僑聯副主席周志強等人與福清僑界人士聯誼。 肖玉麗 攝   中國僑網福建福清11月16日電 (鄭松波)15日,福建省僑聯副主席翁小傑攜松谿縣僑聯副主席周志強等人赴福清市,與阿根廷福清同鄉會、福清市僑聯宏路分會等僑界人士聯誼。  福清市江陰鎮是著名僑鄉,廣大福清江陰籍僑胞遍布阿根廷、南非等國。
  • 福清:滿城盡唱文明歌
    在福清,「崇德向善」已經形成濃鬱氛圍,公益活動、志願服務蔚然成風。日前,在剛剛落幕的第十五屆華東六省一市戲劇小品大賽中,福州市選送的參賽小品《海島那一盞明燈》榮獲金獎。這盞「明燈」的原型,就是獲評全國道德模範的福清吉釣島鄉村醫生王錦萍。作為海島唯一的村醫,王錦萍30多年如一日堅守小島,不僅是海島村民的健康守護神,還為全市人民樹起了一座學習的標杆。
  • 臺灣新北市小學生赴著名僑鄉福建福清遊學
    臺灣新北市小學生赴著名僑鄉福建福清遊學
  • 這一次,福清向世界問好!
    紐約時報廣場 2019年12月24日至2020年1月2日 >《三福之地·僑鄉福清》15秒高清視頻 將在被譽為「世界的十字路口」的 美國紐約時報廣場中國屏
  • 臺灣六桂宗親福建福清走親敘宗情
    03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劉丹憶 鄭松波 攝   中新網福建福清4月16日電 (鄭松波)「兩岸六桂一家親,越走越親。」16日,臺灣六桂宗親總會副總會長江兆堂對歡迎他的福建福清六桂宗親如是說。  當天,江兆堂攜臺灣新竹、苗慄、桃園等地六桂宗親一行8人乘坐「海峽號」跨海而來,此行目的是來大陸走親訪友,並邀請大陸六桂宗親赴臺參加懇親大會。
  • 六個字母,六個關鍵詞,帶你領略福建著名僑鄉「福清」的萬種風情
    在4000多年前的新時期時代,福清就已經有先民居住,到如今,福清已經是海峽西岸經濟區中部樞紐,素有「文獻名邦」之稱譽。福清,全拼為FUQING,那麼今天就以這六個字母組成六個關鍵詞,帶大家領略僑鄉「玉融福清」的風採。
  • 移風易俗深入民心 「福清面子」變「福清慈善」
    紅白事也沒有大排場,把能省的錢都儘量省下來,做公益事業,凝聚鄉情。」城頭鎮首溪鄉賢會志願者代表陳富說,首溪鄉賢會是由海內外的僑胞、企業家共同成立的,目前成員有128人。­  在城頭鎮五龍村,移風易俗工作剛開展時,老百姓都在看幹部們怎麼做,能否以身作則。五龍村村民陳宜標是個老黨員,他帶頭簡辦其母親的喪事。隨後,村支書陳祥忠也從簡操辦了其父親的喪事。
  • 福清思明詔安三地藝術家70件書畫 周六起在福清展出
    日前,福清、思明、詔安三地藝術家在詔安開展書畫交流活動。  福州新聞網7月10日訊(福州晚報記者 王光慧/文 通訊員 陳文凡/攝)昨日,記者從福清市委宣傳部獲悉,「滿園春色」——福清思明詔安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美術書法作品聯展,將於本周六在福清市美術館舉行,展示福清市、廈門市思明區、漳州市詔安縣三地藝術家70件精品佳作。
  • 【福清民間】紅磚樓,新厝鎮僑捐校園的符號
    本文由【福清民間】出品,歡迎在朋友圈轉載,文末帶本號二維碼。新厝村小學外景-郭成輝攝圖/文《福清僑鄉報》社記者郭成輝在僑鄉新厝鎮鎮區,許多村莊裡都有一種清一色的建築物——紅磚樓。公會諸公曾提出有錢出錢,有力出力,把江兜建設成模範僑鄉之倡議,博得海外鄉親的熱烈響應。馬來西亞王祖武曾寫下:「滄海變桑田,韶溪開港口,農村建城市,石山種果園」的建設家鄉之設想,這個設想的第一步「滄海變桑田」(圍海造田)已經實現。在黨的僑務政策的指引下,江兜僑鄉內外配合,裡外鼓氣。
  • 撤縣建市30年 福清教育事業新跨越
    福清一中音西校區航拍圖。福州晚報記者 王光慧/文 福清影像中心供圖30年來,對於如何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福清遞交了一份閃光的答卷。福清教育事業實現「有學上」到「上好學」的跨越式發展。從「有學上」到「上好學」宏偉氣派的教學大樓、寬敞漂亮的塑膠操場、設備齊全的實驗室……14日上午,記者走進福清一中,乾淨敞亮的教室內,不時傳來朗朗的讀書聲。隨著上課鈴聲響起,福清一中的倪雅琴老師走進班級,開始上歷史課。
  • 福建省僑聯攜松谿縣僑聯與福清市僑界聯誼
    ▲福建省僑聯副主席翁小傑攜松谿縣僑聯副主席周志強等人赴福清市與福清僑界人士聯誼。肖玉麗攝福建福清11月16日電(鄭松波)15日,福建省僑聯副主席翁小傑攜松谿縣僑聯副主席周志強等人赴福清市,與阿根廷福清同鄉會、福清市僑聯宏路分會等僑界人士聯誼。福清市江陰鎮是著名僑鄉,廣大福清江陰籍僑胞遍布阿根廷、南非等國。
  • 福清:增強動能再出發
    初夏時節,走馬福清大地,到處可見項目建設熱潮湧動。實現「兩個首次、一個進位」:一般公共預算總收入首次突破百億,固定資產投資首次突破千億,在全國中小城市綜合實力百強縣市中的排名從2016年的第26位提升到第22位。由此,福清市成為全省第3個、福州市第2個財政收入超百億元的縣(市)。今年以來,福清推動高質量發展勢頭不減,呈現良好態勢。
  • 福清利橋古街將這樣改造
    利橋古街是福清市區最具歷史特色的地方之一它是福清城市發展的見證者也是城市文化的承載者具有豐富的歷史文化價值近日,《福清利橋特色歷史文化街區修建性詳細規劃方案》在福清智慧城市規劃網上進行公示。規劃範圍利橋街區地處福清城關南門,位於南門大橋與龍首橋間龍江段南北岸,屬於福清城關組團。
  • 福清再送教育「大禮包」
    本報訊(記者 錢嘉宜)昨日,福清市新建學校集中交付授牌活動在福清一中音西校區舉行。此次有6個教育項目建成交付,包括1所中學、2所小學、3所幼兒園,累計投入約7.2億元,新增校舍面積179167平方米,可提供學位10920個。
  • 3人入選福清「身邊好人」3月榜單,看記者林翔如何執筆戰「疫」
    >林翔福清僑鄉報社 記者林翔,1990年5月出生,福清僑鄉報社記者,中共黨員,7年黨齡。隨著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在福清的深入推進,1月27日大年初三,在跟隨市領導實地督查疫情防控工作後,林翔轉身來到防控工作應急指揮部,參與全市疫情防控工作部署會議的報導,全程跟隨、連夜趕稿,在連續工作超過16個小時後,第一時間讓全市群眾看到市委、市政府防控疫情的態度和措施,讓他們在關鍵時刻吃下了一顆定心丸,為黨委政府協調推動各項疫情防控措施落細落實營造了良好的輿論氛圍。
  • 這裡是全國文明城市——福清
    這是全福清人的光榮與驕傲!這是值得銘記的日子!11月20日,福清市正式獲評全國文明城市。這是對一座城市的最高評價和認可。從此這裡,這個著名僑鄉、千年古邑、「三福之地」多了一個稱號——全國文明城市!全國文明城市福清歡迎您。
  • 海外融籍鄉親為福清建設注入源源活力!
    其實,在福清撤縣建市30年的歷程中,廣大海外融籍鄉親始終與家鄉同頻共振,息息相通,發揮了獨特優勢,掀起一個又一個支援家鄉建設的熱潮,為助推家鄉建設發展作出了積極貢獻,成為福清現代化建設事業的一支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
  • 福清與印尼華人華僑愛心接力 包機運回醫療防疫物資
    據了解,自疫情發生以來,福清市委統戰部等部門迅速向海外鄉親發出倡議,動員他們共同為福清打贏這場戰「疫」貢獻力量。一時間,許多的福清海外鄉親和社團,紛紛自發上街採購、募集,支援家鄉的疫情防控。  說它「特殊」,不僅是因為數量眾多,更在於其背景:自2月5日起,印尼暫時停飛了相關航班。如何運回醫療防疫物資,成了擺在海外鄉親面前的一道難題。
  • 第四次啟程,福清人的愛心跨越千裡……
    6月1日,103份心願禮包從福清發往甘肅省通渭縣。這已經是「融通手牽手,助力共成長」,福清共青團「開往通渭青少年愛心專列」的第四次啟程。今年5月,福清共青團繼續積極主動作為,與對口幫扶的通渭團縣委,共同收集了來自通渭縣100名貧困學生的微心願,並向社會發出微心願認領倡議,很快得到社會各界的支持。
  • 福清:文明城市神經末梢的「螢火蟲之光」
    繪本閱讀 步行街社區供圖 福清市委文明辦供圖 城市的文明發展,不僅體現在鱗次櫛比的高樓大廈和車水馬龍的繁華景象裡,也蘊含在日常生活的繁枝細節和基層治理的末梢神經中。有這樣一群人,他們依託新時代文明實踐站,或開設公益文化課堂、或開展文藝惠民演出、或為共建「書香社區」添磚加瓦……他們是玉屏街道步行街社區「螢火蟲之光」志願服務隊,用「螢螢之火」點亮社區「文藝燈」,溫暖城市的神經末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