奮進30年|勠力同心!海外融籍鄉親為福清建設注入源源活力!

2020-12-23 騰訊網

壹福清

官方新聞平臺,每天推送福清最權威信息。

今年,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牽動著海外融籍鄉親的心,遍布五大洲數十個國家的融籍鄉親紛紛慷慨解囊、日夜兼程、爭分奪秒,為家鄉送回一批又一批的緊缺醫用防護物資,彰顯出廣大華人華僑「愛國愛鄉」的大愛情懷。其實,在福清撤縣建市30年的歷程中,廣大海外融籍鄉親始終與家鄉同頻共振,息息相通,發揮了獨特優勢,掀起一個又一個支援家鄉建設的熱潮,為助推家鄉建設發展作出了積極貢獻,成為福清現代化建設事業的一支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

阿根廷華人「抗疫義工隊」。(受訪者供圖)

30多年前,他們率先響應號召

回鄉投資興業

為福清的起步帶來難得的「第一桶金」

在林紹良、林文鏡等著名僑領的鼎力相助下,1平方公裡荒草地上才能崛起千億產業園區,簡易的小碼頭才能邁向「東方大港」,灘涂地才能蛻變國際化產業園區,讓福清擁有了經濟騰飛的「發動機」,成為福清經濟社會發展的「頂梁柱」。

元洪投資區(1995年)

上世紀90年代,林紹良先生、林文鏡先生心繫家鄉,搭建起福清連接世界的橋梁,他們引僑回融投資,一時間,遍及印尼、新加坡、美國、日本、南非、歐洲等115個國家和地區的78萬旅居海外的華僑華人如燕雀歸巢。他們回到故鄉,或慷慨捐資,或投資設廠,或穿針引線,為家鄉發展牽線搭橋。人流、物流、資金流湧向福清,注入工業園區,一個個大項目落地,一個個新廠房動建,一個個新產品橫空出世……當時,全國第一個華僑投資興建的融僑經濟技術開發區成為華僑們的投資熱土,元洪投資區作為全國最大的外商成片開發工業集中區走上了歷史舞臺。江陰港世界級大港、國際轉運中心的大幕緩緩拉開。

30年來,海外融籍鄉親不僅大力推動家鄉經濟騰飛,在教育、文化、衛生、醫療、城市建設等各個領域也活躍著他們「敢為人先」的身影,他們捐助家鄉修橋鋪路、興修水利、扶危濟困、興辦教育等,建起了學校、幼兒園、醫院、敬老院、水泥道路、僑鄉博物館等一大批公益項目,民生事業得到大幅提升。時至今日,海外融籍鄉親回饋家鄉的善舉善心依然在延續。

他們是家鄉建設的熱心人

在他們身上看到的是

血濃於水的故土鄉情

今年,新冠疫情洶湧而來,各類醫療防護物資緊缺,1月25日,市委統戰部(市僑辦)、僑聯、海聯會聯合向海外僑胞發出捐贈醫用防護物資的倡議書。遠在異國他鄉的融籍鄉親們發出親切而堅定的回音,他們迅速行動起來,捐款捐物、出資出力,送回一批又一批的緊缺醫用防護物資,為家鄉抗擊疫情貢獻強大力量。

鄉親們日夜奔跑在各個國家的各個城市

從工廠到批發店,再到零售店

一點一滴的採購收集物資

1月29日,首批海外援助福清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6萬隻一次性口罩的醫護物資從印尼運抵福清;1月30日晚,一批從印尼空運過來的10萬隻醫用一次性口罩隨著飛機緩緩降落在長樂國際機場,隨後緊急裝車疾馳至福清;

1月31日,由馬達加斯加福清商會捐贈的10000個醫用口罩順利到達廣州,次日便經由廣州的福清鄉親「接力」寄回;

2月13日凌晨,一架被900多箱醫療防疫物資填滿整個機艙的客機平穩降落,機上物資系印尼的福清鄉親捐贈的。為了讓物資順利抵達,鄉親們把客機變貨機;

2月20日,由印尼雅加達經過中轉、以水運的形式抵達平潭金井碼頭,該批醫療防護物資總計217箱,專門用於福清第一線防疫。

據統計,市委統戰部物資保障組累計接收防疫物資100多批次,包含650多萬隻口罩、80多萬雙手套、3萬多套防護服等防疫物資,募集善款超過3000多萬元。

福清人民接回的不僅是共克時艱的重要物資,更是海外融籍鄉親對家鄉的濃濃愛意和深重情意,他們雖身在異國,卻與家鄉血脈相連。

30年,海外融籍鄉親們見證、陪伴、

參與了福清這座城市走向繁榮興盛

如今,站在新的歷史節點上

他們還將為助推家鄉新一輪的

產業升級和城市更新

勠力同心、奮進不息

相關焦點

  • 遊學千裡,根在福清
    9月3日,我市2020年歡送融籍大學新生座談會在市教育局舉行。市委教育工委負責人及50名融籍大學新生代表、6所學校校長代表參加座談。福清一中、二中、三中、僑中、融城中學、元洪中學等6所學校的校長也對學生們送上祝福寄語,並提出殷切期盼,希望學子們在大學裡不忘家鄉、心繫家鄉、宣傳推介家鄉,將來學成後為國家做貢獻。
  • 移風易俗深入民心 「福清面子」變「福清慈善」
    ­  過去,江兜村婚喪嫁娶流行大操大辦,攀比浪費風氣嚴重,村裡的基礎設施建設卻長期落後。退休教師王先雕夫婦最先將兒女為他們做壽的錢無私捐贈,其中,一部分資金用於修建該村韶溪壩上塌了10多年的石橋,一部分用於建設公園。「公園這裡原本有個廁所,又髒又亂的,他們夫妻倆就在附近栽了榕樹,帶頭整治。」村民王依姆告訴記者。­  當年這個自發的愛心之舉,在江兜村埋下了移風易俗的種子。
  • 「感恩奮進」把殷殷關懷化為源源動力
    把殷殷關懷化為源源動力——一論感恩奮進續寫振興發展新華章贛南日報評論員八年振興路,一曲奮進歌。2019年5月20日,帶著對贛南老區人民的深情牽掛,習近平總書記時隔11年再次親臨贛州視察指導,對贛南蘇區振興發展取得的成就給予充分肯定,為新時代贛州發展標定了歷史新方位,擘畫了美好藍圖,注入了強大動力,推動贛南這片紅土聖地迎來加快高質量發展的歷史性轉折。
  • 紐西蘭福清商會秘書長黃珍:與人為善 於己為善
    為了更好地團結和服務鄉親,幫助大家辦實事,有了一定經濟實力的黃珍與幾位福清老鄉共同籌劃,於2005年創立了紐西蘭福清同鄉會。2006年4月30日,紐西蘭福清同鄉會舉辦了成立大會暨理事會領導就職典禮,黃珍就任副秘書長一職。黃珍感慨道:「成立同鄉會後,福清人感覺有了一個家,鄉親有什麼困難都能找人幫忙。」
  • 僑鄉福清志願者公益社團攜日中福清工商會捐資助學
    福清市助學助殘志願者協會向日中福清工商會致贈錦旗和獎牌。 何美香 攝中國僑網福建福清12月7日電 (鄭訓焓 鄭訓恆)「為家鄉的教育公益事業貢獻綿薄之力,略表我們海外華僑華人的愛國愛鄉之心。」人在日本的日中福清工商會會長渡邊龍治、執行會長相馬惠子等僑胞,通過該會駐福清聯絡處代表在福清舉行的助學金發放儀式活動上轉達心聲。12月5日正值國際志願者日,福清市助學助殘志願者協會在福清舉行助學金發放儀式,陸續分批發放由日中福清工商會等旅日僑胞鄉親捐助的善款。
  • 海智工作基地為南華大學高水平院校建設注入新活力
    這是今年繼「核醫結合國家創新人才培養示範基地」後,該校創新平臺建設實現的又一重大突破。據了解,海智工作基地旨在發揮橋梁紐帶作用,加強與海外華人科研團體的聯繫,充分發揮海外人才和智力優勢,為海外人才回國工作、為國服務提供支持。該校相關負責人介紹,自去年9月以來,學校大力實施「人才興校」戰略,現已引進容益康、魏華等20餘名國家級人才,人才培養能力不斷提升,人才成長環境不斷優化。
  • 福建松谿縣僑聯赴福清聯誼謀發展
    在福清市江陰鎮,翁小傑及周志強一行走訪了在家鄉的阿根廷福清同鄉會會長陳世金、阿根廷三福企業商會會長吳章耕、阿根廷福清社團聯合會外聯處陳明裕等僑胞鄉親及福清市僑聯宏路分會主席陳行貴等人。閩籍僑界人士歡聚一堂,敘鄉情,促發展。  近幾個月來,福清僑界與松溪僑聯交往密切。
  • 斥資30億元,福清利橋特色歷史文化街區進入建設新階段
    2018年6月,《福州市特色文化街區建設工作方案》出臺,各縣(市)區將打造12個特色歷史文化街區,福清利橋特色歷史文化街區入列其中。特色歷史文化街區建設是福州市高質量發展的一項重要工作內容。2020年,該項目作為福州市集中開工活動的一個組成部分,進入了一個全新的建設階段,將依託東百集團強大的品牌優勢、管理經驗和人才力量,全力打造精品工程、樣板工程,讓利橋古街成為福清的重要地標和福清人的精神家園。
  • 匯聚萬眾一心、勠力同心的民族力量
    在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大會上,習主席深刻闡釋了偉大抗美援朝精神的歷史意義和時代價值,指引我們重溫勝利歷史,追溯勝利根源,汲取眾志成城、排除萬難、一往無前的奮進力量。萬眾一心、勠力同心是廣大民眾所煥發出來和凝聚起來的一種氣勢和力量。古往今來,民氣盛,則凝心聚力、同舟共濟;民氣旺,則國運昌、國力強,反之則一盤散沙,民弱國衰,分崩離析。
  • 福清與印尼華人華僑愛心接力 包機運回醫療防疫物資
    原來,這批「特殊」物資是由福清籍印尼鄉親多方籌集無償捐贈的,有口罩、防護服、手套、護目鏡、測溫儀等防護用品。此前,福清籍印尼鄉親多次運回醫療防疫物資,這是體量最大的一批。  據了解,自疫情發生以來,福清市委統戰部等部門迅速向海外鄉親發出倡議,動員他們共同為福清打贏這場戰「疫」貢獻力量。一時間,許多的福清海外鄉親和社團,紛紛自發上街採購、募集,支援家鄉的疫情防控。
  • 手錶、軍旅照、老虎帽,融籍收藏家吳振裔再度捐獻文物
    2020年11月2日上午,融籍收藏家吳振裔來到福清市博物館,將一批精心整理的老物件、舊書刊等物品捐贈給博物館。當時俗稱「麥穗」手錶,在物質匱乏的年代只有僑屬才能夠擁有,這塊手錶將作為海外華僑饋贈家鄉的重要物證,在僑鄉博物館展示。此外,吳振裔還帶來了其弟林峰80年代在部隊服役期間的老照片、舊軍裝等物品,具有重要紀念價值。
  • 福清這場全國邀請展即將開幕!
    壹福清官方新聞平臺,每天推送福清最權威信息。「融」,擁有一千三百多年置縣史,素有「海濱鄒魯文獻名邦」的美譽,今年恰逢撤縣建市30周年,經濟實力躍居「中國縣域經濟百強」第15位,豐富深厚的文化底蘊,銳意進取的人文精神,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取得令人矚目的發展成就,實至名歸入選了全國文明城市名單。
  • 從落後到領跑的高質量發展之路——寫在福清撤縣建市30周年之際(一)
    福清以爭當省會全方位推動高質量發展超越排頭兵的責任和勇氣,全力抓改革優服務、抓產業建集群,抓開放促創新,做福州經濟騰飛的「開路先鋒」,在撤縣建市的第30個年頭,交上了一張催人奮進的答卷——從貧瘠落後的「地瓜縣」演進為全國縣域經濟百強縣第15名;從1990年地區生產總值133246萬元,成長為2020年「抓項目促跨越」、招商引資等行動考評福州市第一;從邊陲漁村成長為高樓林立、園區遍布的全國文明城市。
  • 黃建雄:為建設現代化國際城市注入新活力新動能
    福州高新區黨工委書記黃建雄日前接受記者專訪時表示,將認真落實市委工作會議要求,在發展高科技、實現產業化上大膽試、大膽闖、大膽幹,強塑「高」「新」內核,實現「全域創新」,為福州建設現代化國際城市注入新活力新動能。▲高新區海西園高樓林立聚焦「機制活」,全力打造國際領先、國內一流大學城。
  • 福清市領導赴福州新區福清功能區現場辦公
    5月12日上午,中共福州市委常委、福清市委書記劉卓群,代市長張新懌帶領相關部門人員赴福州新區福清功能區,開展「到一線服務、促基層發展」現場辦公活動。離開企業後,劉卓群一行來到海口鎮大壩溪橋,實地察看「兩國雙園」啟動區規劃,聽取相關工作情況匯報,並就項目建設和工作推進中的實際問題提出解決意見。在隨後召開的現場辦公會議上,劉卓群聽取了福州新區福清功能區近期重點工作開展情況、存在問題及下一步工作計劃匯報。市直相關部門負責人針對福州新區福清功能區發展中亟需解決的困難問題一一提出辦理意見和建議。
  • 這裡是全國文明城市——福清
    福清市委宣傳部供圖從滿城的「紅馬甲」到全國道德模範王錦萍,共同為「好人之城」贏得美譽。從日漸清澈的龍江流域,到拔地而起的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城市建設與精神涵養兩足並行。福清市影像中心供圖。……為了這一天,福清全市上下都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在福清撤縣建市30周年之際,不斷傳來福清的重磅喜訊——躍居縣域經濟全國百強縣第15名,首次躋身全國營商環境百強縣20強,上榜2020年中國宜居宜業城市榜。龍江兩岸風光。
  • 撤縣建市30年 福清教育事業新跨越
    福清一中音西校區航拍圖。福州晚報記者 王光慧/文 福清影像中心供圖30年來,對於如何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福清遞交了一份閃光的答卷。福清教育事業實現「有學上」到「上好學」的跨越式發展。福清,1995年基本普及九年義務教育和掃除青壯年文盲;1998年通過國家驗收,提前三年實現「兩基」工作宏偉目標;2005年通過省「高水平高質量」普及九年義務教育(雙高普九)評估驗收;2013年順利通過「義務教育發展基本均衡市」國家評估。福清教育從實現「兩基」目標到義務教育邁向優質均衡發展。
  • 為深圳建設高質量發展高地注入新活力
    自2013年率先在全國實現「三證合一」以來,深圳市市場監管局不斷深化商事制度改革,並以此為優化營商環境的突破口,大力提升商事登記便利度,於2018年實現14個部門「三十證合一」。近年來,深圳市持續打造一流營商環境,落地推出一批行之有效的改革舉措,讓越來越多企業紮根深圳,讓「數據多跑路,讓市民少跑腿」,城市活力和競爭力持續增強。
  • 福清:增強動能再出發
    初夏時節,走馬福清大地,到處可見項目建設熱潮湧動。「我們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福州市委市政府的決策部署,深入開展『抓項目促發展』『招商2018』專項行動,以『產業發展年』主題貫穿全年,推進全面深化改革,以新福清建設的新成效,為加快新福建、新福州建設作出應有的貢獻。」福清市領導說。
  • 【福清民間】紅磚樓,新厝鎮僑捐校園的符號
    1923年,祖籍棉亭村的郭可濟先生同兄弟郭可模先生倡議廢私塾興學校。他們聯合各房父老以郭氏宗祠為校址,創辦了福清縣私立培元小學。從學校初創至新中國成立,學校常年經費均由郭可濟先生負擔二分之一。上世紀30年代,郭可濟先生另獨資創辦了「可濟圖書館」,購各種書籍1000多冊,中外地圖,各種教學掛圖,風琴、地球儀、油印機等模具。1953年,學校失火,校教具盡付一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