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9-29 16:2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本文作者▼
每一個嬌豔動人的女人背後,可能隱藏著很多不為人知的痛楚,比如痛經。
每個月的那幾天,痛經死命纏身,簡直如噩夢般痛徹心扉。
如果你身邊有一個痛經的女朋友,她說肚子疼,不要跟她說多喝點熱水吧,倒不如你給她揉揉肚子來的更暖心,或者你想體驗她的痛苦,跟她感同身受,那就跟她一起疼吧!
那我們不經要問:女人為什麼會痛經?
痛經的含義
月經是指女性到14歲左右時,有規律、周期性的子宮出血現象。一般來講健康女性經期無特殊症狀。
部分女性在經前或經期可出現輕微的小腹脹、腰酸,經後自然緩解,一般不影響生活、學習和工作,這屬生理現象無需緊張。若正值經期或經行前後,出現周期性小腹疼痛,或痛引腰骶,甚則劇痛昏厥者,稱為「痛經」。
痛經的分類
先弄清痛經是原發?還是繼發?
首先,痛經主要分為兩大類:
第一類是原發性痛經:
即不是由器官疾病引起的痛經。目前認為原發性痛經是「前列腺素」分泌過多導致的。過多分泌的前列腺素,會使子宮平滑肌強烈收縮,血管發生痙攣,自然會讓人痛不欲生。
原發性痛容易發生在青春期女孩身上,尤其是容易緊張的女生,比較瘦弱的女生,學習壓力比較大的女生,喜歡吃生冷食物飲料的女生,月經不是很規律的女生,更是高發人群。
原發性痛經的臨床特點:
一般月經周期規律;疼痛大多發生在月經期的開始數小時,在2~3天內疼痛消失;疼痛在下腹部恥骨聯合以上區域,呈陣發性脹痛或痙攣性疼痛。婦科和輔助檢查無陽性發現。
第二類就是繼發性痛經:
簡單點說就是疾病引發的痛經,比如子宮腺肌症、子宮肌瘤、子宮內膜異位等,一般發生在中年女性身上。
子宮內膜異位症痛經的臨床特點:
痛經是子宮內膜異位症最典型的症狀,子宮內膜異位症導致的痛經常常被描述為「進行性加重」,即開始無疼痛,隨著時間推移,慢慢地出現痛經,並逐步加劇。
出現的時間可以發生在月經前,月經期及月經後。
開始能忍受,數月或年後加劇需要止痛劑,嚴重階段疼痛難忍,止痛劑加量甚至無效。疼痛由於子宮內膜異位症內部出血刺激局部組織炎性反應引起。
子宮內膜異位症導致的痛經,通常情況下需要醫生詳細地檢查和評估了以後才能決定具體的治療方式。輕症的患者,如果沒有囊腫或者囊腫較小,一種簡單的治療方法是服用口服避孕藥,這有緩解痛經的作用。
子宮肌腺症痛經的臨床特點:
痛經發生的原因主要為子宮肌層內的內膜腺體充血、出血,使得病變內的壓力升高的結果。這種痛經多屬於一種肌肉痙攣的性徵,持續整個月經期後逐漸減退。由於子宮充血和子宮腔變大,患者常伴有月經過多,行經時間延長。醫生檢查可發現患者子宮增大。
子宮肌腺症導致問題是否需要治療,同樣首先是需要先評估疾病的嚴重程度。
慢性盆腔炎痛經的臨床特點:
慢性盆腔炎症的症狀是下腹部墜脹,疼痛及腰骶部酸痛,常在勞累、性交後及月經前後加劇。其次是月經異常,月經不規則。
治療上要增強治療的信心,增加營養,鍛鍊身體,注意勞逸結合,提高機體抵抗力。避免再次感染或者感染範圍擴散。必要時可使用抗菌藥物治療或其他藥物和手術治療。
宮腔粘連性痛經的臨床特點:
宮腔粘連又稱Asheman症候群,是由於子宮創傷,導致子宮內膜基底層受損,使宮腔部分粘連或全部閉塞。患者可表現為月經量少甚至停經,痛經、不孕、流產等症狀。結合病史,經陰道超聲、子宮輸卵管造影檢查可以進行診斷。
子宮畸形痛經的臨床特點:
子宮畸形容易導致月經血流出不暢而至痛經,針對這些情況導致的痛經,一般是需要手術進行糾正畸形。
痛經的病因很多,一定要注意有無器質性疾病導致的繼發性痛經,要及時就診並做詳細的檢查,千萬不能掉以輕心。建議找專業的婦科醫生積極就診。
作者介紹
周小莉 主治醫師
上海市浦東新區浦南醫院 婦產科
原標題:《每個月都要疼的死去活來,女生究竟為什麼會痛經?》
閱讀原文
關鍵詞 >> 湃客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