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法蓮華經》經文釋義,每天一小段,看看你能領悟到什麼?

2020-12-22 妙色蓮花

」菩薩摩訶薩八萬人,皆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不退轉,皆得陀羅尼,樂說辯才,轉不退轉法論,供養無量百千諸佛,於諸佛所植種德本,常為諸佛之所稱嘆。以慈修身,善入佛慧,通達大智,到於彼岸,名稱普聞無量世界,能度無數眾生。「

釋迦牟尼佛

《大乘妙法蓮華經》在介紹完參會的阿羅漢以及佛弟子後,著重的介紹了這八萬菩薩摩訶薩。大比丘阿羅漢萬二千人俱,可是並沒有菩薩摩訶薩人多。這些人裡面,彌勒菩薩,文殊菩薩,常精進菩薩,藥王菩薩等等俱在。沒有辦法一一介紹,所以,講了他們的共性,區別於阿羅漢。

「大比丘眾萬二千人俱,皆是阿羅漢,諸漏已盡,無復煩惱,逮得己利,盡諸有結,心得自在。」

如來佛

這段經文翻譯如下:

這八萬菩薩都是已經覺悟了的有情眾生,在奉行教化度化眾生的菩薩道中,他們對於宇宙人生的真理,已經證道了不退轉的境界。現在他們總一切法,持無量義,以慈悲心,度眾生的心,四處弘法,對佛法的宣說沒有有障礙的地方,什麼地方都有他們的存在。他們講說佛的正法,大法的心不會改變。

弘揚佛法就是諸佛最讚許的事,所以是對無量諸佛最好的供養。他們沒有忘記諸佛的本意,就是宣說佛法讓眾生受益,以這個最大的功德為中心任務去做,怎麼能不讓諸佛歡喜讚嘆。

同時他們是怎麼修行成就的呢?以此心的四無量心,修心的無緣大慈之念為修行之道,非常的善於以佛的發心和智慧為標準來要求自己,圓滿自己的修行,已經到達了成佛的彼岸。(到達彼岸不一定圓滿)這些菩薩的名號,十法界都有所聞,因為他們與一切萬法已經結下了緣分,明白自己就是萬法,萬法就是自己,所以此緣分至深。

以此緣分,方能度得無量眾生。由此緣分,在自利的同時就是利他。佛魔此消彼長,多一人成就菩薩道,少一份魔種,自己就是萬法,自己得度成就,萬法就受到加持,以此光明,照亮世界。

釋迦牟尼佛

翻譯個大概,根據的是《妙法蓮華經》講義。這並不是問題的關鍵,關鍵是要能從中悟到什麼?談談妙色蓮花的幾點看法,僅作參考:

通過上面關於兩段佛對阿羅漢和菩薩的解釋,可以看出菩薩明顯區別於阿羅漢。

1、觀念上的不同

最大的區別就在於:阿羅漢「逮得己利」,也就是已經抓住了對自己最好的東西,所以心得自在,可是沒有度人的念頭。菩薩卻「植種德本」,德本,徳本來的真義,最大的德就是度人,也就是利他。

2、修行方法上的不同。

最大的區別就是:阿羅漢是「諸漏已盡,無復煩惱」。阿羅漢強調的是斷除,通過定力把這些不好的東西統統去掉,「盡諸有結」,完美的把諸漏都結束了。而菩薩是「以慈修身,善入佛慧,通達大智,到於彼岸」。修行方法是講發心,在佛的智慧上下功夫。這裡沒有斷除任何東西。這是佛經原文,請別再看不見這一點。

3、結果不同。

最大的不同是:阿羅漢「心得自在「。這是修行的終點嗎?應該不是,因為如果到於彼岸,圓滿成就,佛一定會講明。後面龍女成佛,就是「佛十號」圓滿具足,佛專門說明。這裡只是說到心得自在。

菩薩呢?「到於彼岸」,並沒有說圓滿究竟,沒有「佛十號」的說明。雖然能度無量眾生,常為諸佛讚嘆,可是並沒有成佛,這是毋庸置疑的。為什麼?難道修行方法還是不圓滿?當然,如果這樣的修行方法就是已經圓滿,那佛就不用再宣說《妙法蓮華經》了。

釋迦牟尼佛

思考:我們細心研讀,審慎觀察,不斷去實修,親身體證,不可輕信,運用學識和智慧,加以思辨,最終才能得到確信不疑的結果。這個確信不疑的所得才是真的收穫。

以此思路為指導,妙色蓮花得出幾點:

1、我們要觀察什麼?觀察世人誰是阿羅漢誰是菩薩嗎?不是,觀察自己,適合哪一種修行,或者哪一種修行理論和自己有道交感應,自己的心最認可。這個可是強迫不來的。不能斷除雜念的人,他連無想定修行十年都做不到,硬來肯定不行。這個就是結合自身,不斷去實修,親身體證。

2、不可輕信什麼?很多人覺得,你連阿羅漢都看不上,菩薩的修行你也覺得不圓滿,你妄想真大。實際上不是我們妄想大,而是明擺著的,佛把這兩種交代清楚,是分別,因為要找到最終的無分別。也就是宣說《妙法蓮華經》為什麼?有什麼意義?你聽了此經以後,你再思辨,到底誰的正確。這就是引導啟發,就看你有沒有這麼一點心胸,有沒有再往前一步探究的心。

3、確信不疑是什麼?這個就是真正的所得。很難很難得到。為什麼?因為前面要學識和智慧。學識是學習認識佛法,智慧是把佛法的妙用體現出來。怎麼體現出來,幫助你進步。這個進步有沒有?每個人其實都是清清楚楚的。也叫有道無道,自己知道。

所以光一個學識,就夠你用很多時間和精力了。那麼智慧怎麼獲得?就是那句:「你學《楞嚴經》,你開悟也得開悟,不開悟也得開悟,你就沒辦法不開悟!」那麼學習《法華經》,你成佛也得成佛,不成佛也得成佛,你就沒辦法不成佛!「這裡面的秘密,需要我們共同尋找。

妙色蓮花

文章這樣寫,不知道你認可嗎?再次懺悔此前文章中的不究竟的觀點,佛法無邊,我們只能慢慢領悟,但交流一定是必須的。妙色蓮花非常羨慕舍利弗和目犍連尊者這對修行中的良師益友,期望在修行的路上,也能收穫這樣的同修。

如果您覺得此文有一點價值,敬請隨緣轉發,點讚,關注,功德回向給有緣人!

相關焦點

  • 讀誦妙法蓮華經是解決各種人生問題的金鑰匙
    每天堅持讀誦妙法蓮華經,通過經典加持,使智慧增加,淫慾心變小。撥正人生航向,朝著幸福美好的目標前進。這個過程不知不覺、順理成章。請拿好這把解決人生問題的金鑰匙,堅持讀誦妙法蓮華經。我們清楚,對生活、事業、學業危害最大的就是邪淫。一個人有正氣,有智慧,能自覺遠離邪淫,這樣的人身體健康、事業順利、家庭幸福。
  • 成佛的《妙法蓮華經》,這部經究竟「妙」在何處?
    本文中,我們就來說一說,這部成佛的《妙法蓮華經》究竟「妙」在何處。其一,諸宗共尊。在多數人的印象當中,《法華經》是漢傳佛法天台宗所依據的經典,實際上大乘佛法諸宗派的代表人物,都與這部經有著甚深淵源。譬如玄奘大師,年僅十一歲便通讀《妙法蓮華經》和《維摩詰所說經》;律宗道宣大師,十六歲即通徹《法華經》;《法華經·方便品》有言,「一稱南無佛,皆以成佛道。」又為淨土念佛法門提供依據;華嚴宗的澄觀大師也曾修《法華經》,並讚譽它為「諸經中王」;三論宗吉藏大師在修習《法華經》後,著有《法華玄論》、《法華玄疏》、《法華遊意》等。
  • 《妙法蓮華經》全經概要
    這個「妙法」的境界是不思量、不分別。這個說法其實還是有點抽象,我們說「妙法」就是大乘佛法,也就是一乘了義的不二法門。對這個妙法古人還有一個說辭,總結的好:「含一切法,泯一切相」。「泯一切相,含一切法」,故稱為妙法。認識到、領悟到妙法,我們就會對世間所有的法一聞便知,他是什麼來路、什麼情境、他的來龍去脈,我們就能有一個大概的不思而得。
  • 《南無妙法蓮華經》七字,讓他們滅罪
    每天都有分 享。完全是免費訂閱,請放心關注。  後來這個老婆婆死掉以後,到了陰間,見到閻羅法王。  閻王就問這個老婆婆:你以前活著的時候,有沒有修過善業?  這個老婆婆沒有辦法答得上來,好像沒有修過善業,就沉默不答。  閻羅法王又提醒似的問她:你真的一點善業也沒有嗎?
  • 【經中之王】抄寫讀誦《妙法蓮華經》之博大功德
    大家遇到《妙法蓮華經》,今生一定要記住抄寫一遍,把講解讀一遍,因為此經功德浩瀚博大,不可思議,是一本成佛的經典,也是東山法門念佛禪最後階段修學成佛的經典。  《妙法蓮華經》,分為二十八品。  每天念一品,一個月就可以念完一遍。  每天念一品,只要十分鐘不到。
  • 《妙法蓮華經》淨界法師 第一講(共一百三十七講)
    >【001】本經修行的內涵,只有兩個字——就是妙法我們淨土教觀學苑這次有殊勝的因緣,在三寶的加被之下,跟大家共同地學習《妙法蓮華經》。你說你今生表現好一點,但是,雖然你今生好,無量劫來加起來大家都差不多。那麼這個時候,你用什麼工具來渡過生死大海——就是你用什麼樣的乘、什麼樣的法門,就是成敗關鍵了。這就是我們為什麼要花很多時間來掌握什麼是妙法,因為這個影響到你的未來。就是,你花同樣的時間,你可以達到更大的生命反轉的效果,這個就是妙法。好,我們先簡單這樣講,詳細的我們來看經文。
  • 體會 | 念誦一遍《妙法蓮華經》,就想終身受持
    末學前段時間,在念誦《普賢行願品》時,幾次莫名其妙生出想讀誦《妙法蓮華經》的念頭,最近在分段念誦《妙法蓮華經》時,每剛念一會,自然就能真發菩提心,有時僅僅是想一想《法華經》,內心也很快就回到正念。末學在寫文章時,一般還能處於正念,但一做事,尤其在與身邊貪嗔頑劣者共事交流時,自己的習氣不知不覺就會出來,懈怠之心、不平之心時時泛起,若在這種時候念《法華經》,念誦前後的心態變化猶如天壤之別,這時也最能體會到《妙法蓮華經》的功德威力,念誦前還執迷生氣,念誦一會《妙法蓮華經》,馬上就能放下;念誦前還懈怠不平,厭煩做事,念誦一會《妙法蓮華經》,馬上就充滿愧疚,自覺自愿承擔起責任
  • 受持《妙法蓮華經》殊勝功德、萬劫難遇!
    妙法蓮華經乃是萬經之王,於眾經中最為其尊,是諸經中王,諸經法中最為第一。當知此人是大菩薩,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哀憫眾生,願生此間,廣演分別妙法華經,何況盡能受持種種供養者。藥王當知,是人自舍清淨業報,於我滅後,憫眾生故,出於惡世,廣演此經。若是善男子、善女人,我滅度後,能竊為一人說法華經乃至一句,當知是人則如來使,如來所遣,行如來事。何況於大眾中廣為人說。"     6.
  • 溫州樂清法雲寺將舉行共修《大乘妙法蓮華經》法會
    2019年12月19日至25日(農曆十一月廿四——三十),溫州樂清法雲寺將舉行共修《大乘妙法蓮華經》法會,並行焰口、供天、放生等法事,祈願十方檀那、護法居士遠離煩惱,業障轉消,福慧增長,諸事圓滿。《大乘妙法蓮華經》略稱《法華經》或《妙法華經》,是佛教中的重要經典,被稱為「經中之王」。
  • 《妙法蓮華經》全本讀誦視頻(收藏了慢慢看)
    每天都有分 享。宣化上人開示:無論出家人,在家人,都要讀誦釋迦牟尼三部經典:《大佛頂首楞嚴經》、《妙法蓮華經》《大方廣佛華嚴經》,因為這三部經典為釋迦牟尼佛金口所言。宣化上人還特別要求:萬佛聖城所有出家人和在家人,皆要背誦這三部經典,最低限度能背誦楞嚴經;或者會背兩部,或者會背三部,更為理想。但是要了解經義,不可囫圇吞棗,如果不求甚解,無有用處。你若能體會這三部經的境界,那才沒有白作佛教徒一場。
  • 《妙法蓮華經》淨界法師 第五講(共一百三十七講)
    所以,我們不管修什麼法門,只要把妙法放進去,它就是一個成佛之道。所以,我們今天開始正式講到妙法的修學,這個妙法應該怎麼啟動。我們下一個主題「修學宗旨」中就會講到。,經文綱要。前面是解釋經題,把什麼是妙法、什麼是蓮花的關係說了。我們現在來看看本經的結構,就是本經是怎麼詮釋妙法的。    甲一、總標    我們先看第一段。
  • 《法華經》的三點要義,領悟越早,開悟越快!
    經本傳入漢地,先後六譯,被後世佛子持誦最多的,要屬姚秦鳩摩羅什法師所翻譯的《妙法蓮華經》。全經共七卷二十八品,計六萬九千餘字,以蓮花(蓮華)為喻,象徵佛法的清淨。眾所周知,《法華經》是天台宗所依據的主要經典,但是漢傳八宗,其代表人物幾乎都與《法華經》有著甚深淵源。
  • 《趙城金藏》遺珍——「妙法蓮華經文句卷八」現身,引發學界熱議
    此次「妙法蓮華經文句卷八」是公共機構收藏以外的《趙城金藏》首次公開亮相,此卷長達19米、蒙元時期原紙、燕尾收尾、品相完好。研討會圍繞「妙法蓮華經文句卷八」,探討《趙城金藏》的刻印與傳承,民國時期發現與搶救, 新中國成立後修復、保護、研究等議題,論證並肯定新面世的「妙法蓮華經文句卷八」為《趙城金藏》原本,並高度評價了該件在版本、文獻及歷史方面的重要價值。
  • 醍醐妙法|《妙法蓮華經》 中的222未曾有之十二
    從羅漢到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再到等覺,完全根據你聽經聞法的心態是怎樣的,而且當下證得「不退轉」。什麼叫「不退轉」?比如說你在人道,絕對不會退轉到畜生道;你是七十分的人,你聽經聞法一個小時以後,就是七十一分,兩天以後就是七十二分,他絕對不會降到六十九分,叫「不退轉」。你沒有辦法退轉,就是行為上有所退轉,心不會退轉。
  • 《妙法蓮華經》普勸修持錄
    每天都有分 享。 5、若人散亂心,入於塔廟中,一稱南無佛,皆矣成佛道。 6、諸佛輿出世,懸遠值難遇;正使出於世,說是法亦難;無量無數劫,聞是法亦難;能聽是法者斯人亦復難。以是清淨意根,乃至聞一偈一句,通達無量無邊之意,解釋意已能演說一句一偈,至於一月四月乃至一歲。……三千大千世界六趣眾生,心之所行、心所動作、心所戲論皆悉知之。雖未得無漏智慧,而其意根清淨如此。 19、爾時常不輕菩薩,豈異人乎?則我身是。
  • 《妙法蓮華經》淨界法師 第二十三講(共一百三十七講)
    《大乘妙法蓮華經》講記——上淨下界法師(2017.9.27開講)第二十三卷 【399】你用什麼觀念來修行,決定了你未來的格局大小!壬二、正頌絕言嘆這一科是說明「約跡門開權顯實」。所以它整個後面的經文,核心思想就是:修行的成敗不在法門的高下,而是你的知見。你用什麼觀念來修行,決定了你未來的格局大小,決定了你未來的功德是不是圓滿。【400】三乘人沒有聽《法華經》之前以什麼知見來修行?所以後面就談到所謂的「眾生知見佛知見」的差別了。我們先談談三乘人的知見。
  • 《趙城金藏》妙法蓮華經文句卷八完成山西臨汾「省親」之旅
    《趙城金藏》妙法蓮華經文句卷八,專家研究認為其早在1934年前就從廣勝寺流散出去了。其長達19米,蒙元時期原紙,燕尾收尾,品相完好。它與國家圖書館鎮館之寶《趙城金藏》中的妙法蓮華經文句卷二、卷五相連,與上海圖書館珍藏的12卷《趙城金藏》形成呼應,是研究《趙城金藏》的重要文獻。經中國國家圖書館研究館員李際寧鑑定,此卷確為《趙城金藏》原件。
  • 《趙城金藏》妙法蓮華經文句卷八亮相北京榮寶2020秋拍
    12月20日晚,絕世國寶《趙城金藏》妙法蓮華經文句卷八亮相北京榮寶2020秋拍,以4950萬元落槌,最終含佣金5692.5萬元高價成交。《趙城金藏》妙法蓮華經文句卷八競買十分激烈,從2200萬元價格起拍,歷經近半小時逾30口叫價,現場一度由一名場內買家和兩位電話買家方陷入白熱化競投,最終由6999號電話買家以5692.5萬元拍得,一舉成為北京榮寶2020秋季拍賣最貴拍品。
  • 曠世國寶《趙城金藏》妙法蓮華經文句卷八以5692.5萬元高價成交
    12月20日晚,曠世國寶《趙城金藏》妙法蓮華經文句卷八亮相北京榮寶2020秋拍,以4950萬元落槌,含佣金5692.5萬元高價成交。《趙城金藏》妙法蓮華經文句卷八長達19米,蒙元時期原紙,燕尾收尾,品相完好,與國家圖書館鎮館之寶《趙城金藏》中的妙法蓮華經文句卷二、卷五相連,成為增補、研究《趙城金藏》的重要文獻,在版本、文獻及歷史方面均具有重要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