醍醐妙法|《妙法蓮華經》 中的222未曾有之十二

2021-02-08 妙法論壇

今日乃知,真是佛子,從佛口生,從法化生,得佛法分。】----譬喻品第三我們要成佛就是「從法化生」——用法把我執、煩惱習氣化掉了,化成了佛;那麼法又由佛金口所傳,所以視同於「從佛口生」。圓頓大法只愁悟不愁證,即悟即得。得佛的法分在《法華經》第十七品更詳細,各人法分不一樣。從羅漢到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再到等覺,完全根據你聽經聞法的心態是怎樣的,而且當下證得「不退轉」。什麼叫「不退轉」?比如說你在人道,絕對不會退轉到畜生道;你是七十分的人,你聽經聞法一個小時以後,就是七十一分,兩天以後就是七十二分,他絕對不會降到六十九分,叫「不退轉」。你沒有辦法退轉,就是行為上有所退轉,心不會退轉。聞佛柔軟音 深遠甚微妙 演暢清淨法 我心大歡喜 疑悔永已盡 安住實智中 我定當作佛 為天人所敬 轉無上法輪 教化諸菩薩】----譬喻品第三聞佛柔軟音,深遠甚微妙。演暢清淨法,我心大歡喜。疑悔永已盡,安住實智中:這裡的「實智」就是指明白「一心三藏」的道理,在明白之前,這個智慧就在,這叫「本智、根本智」;我現在明白了,叫「實智」;當這個智慧起用,反過來觀照世間一切的萬法,這個時候叫「方便智」。所以「方便智、真實智、根本智」是不是一個智慧?當下就是。通過這種分別,把我們的心由粗轉細,這叫開智慧。我定當作佛,為天人所敬。轉無上法輪,教化諸菩薩:這是在見道位深信不疑。「定當作佛」是做究竟圓滿之佛;那明白了我「定當作佛」,現在即是分真即佛;現在即已是分真即佛,最起碼永遠不落三惡道。「為天人所敬」:這裡我們應該理解為,跟一切萬法圓融、道交感應。「轉無上法輪,教化諸菩薩」:怎麼「轉」法?用我這個心輪帶動眾生的心輪跟我來轉法輪,轉到一起,自他不二。爾時,佛告舍利弗:吾今於天、人、沙門、婆羅門等大眾中說,我昔曾於二萬億佛所,為無上道故常教化汝,汝亦長夜隨我受學,我以方便引導汝故,生我法中。舍利弗,我昔教汝志願佛道,汝今悉忘,而便自謂已得滅度。我今還欲令汝憶念本願所行道故,為諸聲聞說是大乘經,名妙法蓮華,教菩薩法,佛所護念。】----譬喻品第三這是佛給舍利弗授記。佛在這裡講緣分:我們這個師生關係啊,已經是二萬億佛法了!再講具體一點,從大通智勝佛以來我們與釋迦牟尼佛已為師生關係。所以我們就要想一想,為什麼我們一聽《法華經》就能沉得住氣?而當年靈山法會還有五千人退席。要明確我們肩上的擔子,任重道遠!我們要發心:從現在開始,把釋迦牟尼佛這一萬年末法要扭為正法!我們不允許進入滅法時代!只要我們發心真實,我們一定能如願所行!諸佛菩薩、天龍八部都會加持我們!為無上道故常教化汝,汝亦長夜隨我受學:這是肯定你也有這個根機,從來沒有半途而廢,沒有懷疑過老師。我以方便引導汝故,生我法中:為什麼我鼓勵大家見人就要傳法?你所傳法之人將來的生生世世都是你的學生,都跟你一起弘法!包括看到牛馬豬羊這些眾生,你都要結緣;只要看到都要給它們授三皈依,都要結下佛緣。我們行菩薩道,就是要入世修行,廣結法緣,自利利他。我們要學會包容人,不是要人來包容你;你要學會喜歡人,不是要人來喜歡你。人的心電感應是平等的。你遇到境界很高很高的人,你不包容他,他能包容你;遇到境界次之的或者跟你差不多的,甚至比你低的,你不包容他,他絕對也是不包容你的。最後你沒有路走了,這就很可悲。何況我們修行人就是要廣結法緣,恨不得連哄帶騙把人騙過來,是不是?佛法需要氣氛。舍利弗,我昔教汝志願佛道:舍利弗實際上前世已經明心見性,他帶著「隔陰之迷」而來,像這樣的菩薩多得很。所以《法華經》就是發心的經。那麼與舍利弗一對照,是不是就知道我們過去世的情況了?那麼《法華經》呢,既是對中間一部分再來的菩薩指導其進修的課程,增加他肩上的擔子;也是令初學當生成就、當下成就的一乘法門。在法華會上,一般再來的菩薩叫「影響眾」;有些是初發心的菩薩來成就。大家各自對號入座,從而提起我們的信心,增強我們的責任感。而且有些菩薩級別很高。比如我在這裡講法,我只能悟到三分,他能悟到四分、五分、六分;各人開智慧的時空點不一樣。這是不可思議的。汝今悉忘:「悉忘」就是因為帶著隔陰之迷。而便自謂已得滅度:把阿羅漢當成了真。一般願身再來的菩薩,即使沒有人引導他來學佛,他自性中一定流露出慈悲心、正義感、安全感。有的人從來沒有看到他念佛拜佛,也沒有皈依,但是他為人一生就是善良、正直、為人所信任,他就是以這種自性中的氣氛來加持周邊的環境。我今還欲令汝憶念本願所行道故,為諸聲聞說是大乘經:所以這次再講大乘經,讓我們在某種意義上透過隔陰之迷,知道過去世中怎麼回事。名妙法蓮華,教菩薩法,佛所護念:「妙法蓮華」,這就是《法華經》的精華。「蓮華」在十方佛土都有,你能把它觀照透徹,就是明心見性。「蓮華法」就是「菩薩法」,「菩薩法」是成佛之道——強調不是過去的「聲聞緣覺」,也不是過去的那個權教的菩薩。如果把權教菩薩、別教菩薩叫「真」菩薩,那麼圓教菩薩叫什麼菩薩?叫「真真」菩薩。在〈藥王菩薩本事品第二十三〉講,受持《法華經》的菩薩是菩薩中的菩薩,跟《楞嚴經》講「真真如性」是不是一個意思?大家注意啊,這都是佛的金口玉言,絕對不是我在這裡贊自毀他。可是佛雖然這樣講,沒有人強調就使許多人熟視無睹。「佛所護念」,這是給我們傳《法華經》的人吃了定心丸。因為我沒有天眼通,也沒有什麼什麼通,我並不知道你們這些人到底是不是受持《法華經》的根機;但是我現在知道統統都是,因為與我沒有關係,是佛在把門,你沒有這個根機你進不來。所以我也像佛一樣,只是說真實法,我就沒有這些顧慮。這個「名妙法蓮華,教菩薩法,佛所護念」,在《法華經》裡這三句話反覆多次出現,非常重要。【舍利弗,汝於未來世過無量無邊不可思議劫,供養若干千萬億佛,奉持正法,具足菩薩所行之道,當得作佛,號曰華光如來、應供、正徧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國名離垢,其土平正】----譬喻品第三這是正式給舍利弗授佛記。汝於未來世過無量無邊不可思議劫:「無量無邊不可思議劫」是表智慧的境界,過一天、過一年、過一念都是「無量無邊不可思議劫」,把過去、現在、未來十方法界歸於當下這一念。佛之所以是佛,佛活在一念之中;凡夫之所以是凡夫,凡夫活在過去現在未來、妄想分別。所以這裡「無量無邊不可思議」,一念也是「無量無邊不可思議劫」。你不能非要確定一定是多少數字,因緣成熟自然示現成佛。為什麼呢?因為這其中既有定數,也還有變數。那麼對於這種授記該如何觀照呢?如果依文解字講無量無邊不可思議劫的話,他永遠也成不了佛。無量無邊嘛!所以對授記的功德我們作兩種觀照。第一種觀照:我們從授記之日到成佛,現量功德最低保障線,是永遠不落三惡道;上不封頂,一下成圓滿佛都有可能,這要看你見道的深淺。我們無量劫來在六道輪迴受苦,以後不落三惡道,這是不是吃了定心丸了?第二種觀照:佛既然授記他成佛,他一定是指日可待。但是有一項功德是真實:從授記之日起已是「分真即佛」,已是菩提不退轉。如果是初果羅漢的話,你永遠不落三惡道;乃至地位菩薩、等覺菩薩,到具體成佛都沒有一個確定的數字,或者相差個十年二十年、或者相差個千年萬年都沒有一定——因為佛法裡是講「因緣果報」,「緣」是講變數,計劃趕不上變化,但他最終成佛是一定的。再想一想:能不落三惡道是不是比你究竟成佛這個定心丸的分量還要重無量倍?能不能理解這個法?因為我們從授記之日到成佛,畢竟是指日可待,是個有限的量。那麼我們從無始以來到不落三惡道,這段時間有沒有限啊?沒有限吶!所以有限的量與無限的量再比較,這個有限的量是不是小不點吶?就是這個道理。所以在某種意義上,我們能夠明心見性不落三惡道比成圓滿佛,心裡不知道要自在多少倍呀!所以這就是《法華經》的功德,這就是「如來藏」的功德,而且這個功德我們當下就能得到。所以我們在後面不管過多少多少大劫,我們不必去過分當真。供養若干千萬億佛:仍然是不定數——也可以是無量數,也就是說在若干千萬億佛法中進修,這是方便說;究竟說,明心見性的菩薩時時事事處處都在供養無量佛——既包括已經圓滿成佛的佛,也包括還在眾生位的天人鬼畜、泥巴瓦塊,我們統統都在供養,一念、一言、一行我們都在供養。世間法有講:只要你開口講話就是在搞宣傳。對於明白「如來藏」道理的人,你儘管多開口講話弘揚正法,加持世界,成就自己的道行。你講一句《法華經》,則為供養一切佛!你心裡經常想到一切的萬法都是「我」,這就是「供養無量百千萬億佛」。常作如是觀照,你一定會逐步地口業清淨,身業清淨。用心至關重要啊!並不是供養無量千萬億佛非要幾點鐘去唱,一天到晚去上供品或者怎麼樣。奉持正法:吃飯、穿衣、走路,我們都在「奉持正法」。能吃的是誰啊?被你吃的是誰啊?穿衣服到底誰穿誰啊?看到父母是誰生誰啊?這就是「奉持正法」。真正明白「如來藏」道理,你會心開意解。具足菩薩所行之道,這是最後大圓滿。四十二分無明微細煩惱破除了,分段生死、變易生死兩種生死徹底了斷。這尊佛的別號叫「華光如來」。「華」,即成佛的《法華經》,是表「緣因佛性」,是表解脫了、化生了;「光」呢,是表「了因佛性」,開智慧了,成就了般若德;華光是已經回到大光明藏中,大光明藏就是我們的「正因佛性」,是我們的法身德。國名離垢,其土平正:「離」是離開,「垢」是痛苦、煩惱之義。「其土平正」:不像我們娑婆世界,高山大海,到處坑窪不平。為什麼「其土平正」啊?彼國眾生心地平坦,心平則世界平。娑婆世界為什麼坑坑窪窪的?因為此土眾生的心不平等——爾虞我詐,勾心鬥角,以下犯上,麻木不仁……現在人道裡的眾生殺害畜生非常普遍,乃至最後爆發戰爭,並使整個大自然造成失調,天旱雨澇、瘟疫流行、地震等等,都是我們的心在起作用。比如在客廳一推門,陽臺的窗戶就會晃動。「一枝動,百枝搖」。你手在這裡擺一擺,太平洋的水浪動不動啊?一定在動。整個宇宙就是一個本體。你稍微動一動,整個宇宙虛空都在動。心力不可思議啊!看清了嗎?這是佛給他們授記,還是自己給自己授記呀?佛授了舍利弗,他們就自己給自己授記。所以佛給弟子授記是表法,做個樣子。實際上是把標準答案交給你們,讓你們自己去授記。


推薦往期精彩回顧:(點擊即可)

願以此功德,普及於一切。

我等與眾生,皆共成佛道。

隨喜轉發,功德無量。


自古「成佛的法華,開悟的楞嚴」,《法華論壇》是大力宣講《大乘妙法蓮華經》《大佛頂首楞嚴經》等經典的大型綜合性佛教網站。網站致力於開佛法秘藏,示人生真諦,悟正信之教,證解脫之道,以法華楞嚴所詮如來藏之理,揭示宇宙萬法的來龍去脈、相互關係,以令行人當下明心見性,了生脫死!

法華論壇官方微信公眾平臺微信號:fahualuntan1

網址:http://www.fahua123.com

本公眾號發布的文字及圖片有原創,轉載或改編,一切為了更好的與大家分享交流,源自網絡的部分或其他媒體,其版權歸原作者及網站所有,支持原創,對原創作者深表敬意,如有版權異議。或有任何問題,敬請留言,公眾平臺,我們將及時處理或答覆你的問題,以上文字及所有分享,如有不如理不如法之處,敬請諸佛菩薩諒解,感恩您的分享。感恩一切。聯繫QQ:568664998。

相關焦點

  • 【經中之王】抄寫讀誦《妙法蓮華經》之博大功德
    妙法蓮華經,是一定要念完一遍的,出聲念,認真念,一個字都不要漏掉。  這本佛經非常特殊,只要讀過一遍,就生生世世不會忘記。讀過哪一段,就生生世世不會忘記這一段。  所以這是具備金剛性的一本佛經,非常罕見。
  • 《法華經》為何稱之為經中之王?
    天台宗是以《法華經》作為宗經、作為根本經的,所以凡是「教宗天台」的法師,一定最喜歡《妙法蓮華經》。《法華經》是真正的經中之王。唐代道宣律師給《妙法蓮華經》寫的《弘傳序》,第一句就是「《妙法蓮華經》者,統諸佛降靈之本致也」。
  • 讀誦妙法蓮華經是解決各種人生問題的金鑰匙
    俗話說,家家有本難念的經。好在,有佛法就有辦法。每天堅持讀誦妙法蓮華經,通過經典加持,使智慧增加,淫慾心變小。撥正人生航向,朝著幸福美好的目標前進。這個過程不知不覺、順理成章。請拿好這把解決人生問題的金鑰匙,堅持讀誦妙法蓮華經。我們清楚,對生活、事業、學業危害最大的就是邪淫。
  • 《妙法蓮華經》白話直譯(第十二篇)
    我深知眾生有各種各樣的欲望,這些欲望已深刻地植根在眾生的心念之中,所以,我便隨順眾生的本性,用各種因緣果報、譬喻故事及其它各種方便之力而他們說法。舍利弗,我這樣教化眾生,也都是為了使他們理解唯一的佛乘,從而最終獲證無所不知的佛智,達到佛的境地。舍利弗,十方世界中尚且沒有二乘之分,更何況還有什麼三乘呢?
  • 《南無妙法蓮華經》七字,讓他們滅罪
    每天都有分 享。完全是免費訂閱,請放心關注。  這個老婆婆想了想說:以前有一次去收購魚,半路上下大雨,發大水,船不能走,就被困在一個小島上,島上有一個廟,裡面有個僧人正在講說妙法蓮華經。我因為被困在島上,無事可做,就只好坐下來聽那個僧人講妙法蓮華經,一聽就是一下午。請問我聽了佛經,這個算是善業嗎?
  • 溫州樂清法雲寺將舉行共修《大乘妙法蓮華經》法會
    2019年12月19日至25日(農曆十一月廿四——三十),溫州樂清法雲寺將舉行共修《大乘妙法蓮華經》法會,並行焰口、供天、放生等法事,祈願十方檀那、護法居士遠離煩惱,業障轉消,福慧增長,諸事圓滿。《大乘妙法蓮華經》略稱《法華經》或《妙法華經》,是佛教中的重要經典,被稱為「經中之王」。
  • 《妙法蓮華經》全經概要
    還有就是唐代的一位法師,因為讀《妙法蓮華經》而大徹大悟,之後他就寫了一首「妙法蓮華經之歌」,很對仗、很押韻,我們下一節就可以看到,就可以學到「妙法蓮華經之歌」,感興趣我們還可以把他背誦唱出來,「妙法蓮華經之歌」涵蓋《妙法蓮華經》大意,文字也非常優美。  首先我們看《妙法蓮華經》,認識一下他是一部什麼樣的經典。
  • 受持《妙法蓮華經》殊勝功德、萬劫難遇!
    妙法蓮華經乃是萬經之王,於眾經中最為其尊,是諸經中王,諸經法中最為第一。《法華經·藥王菩薩本事品》∶"如一切凡夫人中,須陀恆、斯陀含、阿那含、阿羅漢、闢支佛為第一,此經亦復如是,一切如來所說,若菩薩所說、若聲聞所說,諸經法中。最為第一。有能受持是經典者,亦復如是,於一切眾生中亦為第一。一切聲聞闢支佛中,菩薩為第一,此經亦復如是,於一切諸經法中,最為第一。如佛為諸法王,此經亦復如是,諸經中王。
  • 29《妙法蓮華經》
    法不孤起,因緣而有,緣起之法,便無自性。無自性便無分別,是即為一佛乘,故曰諸法實相。從一切乘皆是一乘邊說,曰實相無相。既然一切乘皆是一乘,當然一乘即是一切乘。所以從一乘即是一切乘邊說,曰實相無不相。實相無不相者,一生萬法;實相無相者,萬法歸一。《華嚴》稱一乘法曰法界緣起,《法華》稱一乘法曰諸法實相。法界無界,所以法界緣起者,由一生萬法說起:諸法是一切,所以諸法實相者,是從萬法歸一邊說起。
  • 《妙法蓮華經》經文釋義,每天一小段,看看你能領悟到什麼?
    釋迦牟尼佛《大乘妙法蓮華經》在介紹完參會的阿羅漢以及佛弟子後,著重的介紹了這八萬菩薩摩訶薩。大比丘阿羅漢萬二千人俱,可是並沒有菩薩摩訶薩人多。釋迦牟尼佛翻譯個大概,根據的是《妙法蓮華經》講義。這並不是問題的關鍵,關鍵是要能從中悟到什麼?
  • 【經中之王】《妙法蓮華經》的殊勝功德利益
    【經中之王】《妙法蓮華經》之浩瀚博大功德《法華經》是經中之王, 能攝其他經為眷屬, 所以抄寫、讀誦法華經不可思議。常樂見之。是人所在方面。諸佛皆向其處說法。悉能受持一切佛法。又能出於深妙法音。5.若善男子善女人。受持是經。若讀若誦若解說若書寫。得八百身功德。得清淨身如淨琉璃。眾生喜見。其身淨故。三千大千世界眾生。生時死時上下好醜。生善處惡處。悉於中現。及鐵圍山。大鐵圍山。彌樓山。摩訶彌樓山等諸山。及其中眾生悉於中現。
  • 成佛的《妙法蓮華經》,這部經究竟「妙」在何處?
    佛門中自古流傳著這樣一句話,「成佛的法華,富貴的華嚴,開悟的楞嚴」,歷代祖師教化眾生,《法華經》、《華嚴經》以及《楞嚴經》都是必修的經典。智者大師登壇弘揚《法華經》時,單講「妙」字,就用了三個月的時間。本文中,我們就來說一說,這部成佛的《妙法蓮華經》究竟「妙」在何處。
  • 《法華經》妙法蓮花,經中之王,讀誦一句,一念隨喜,既得授記
    《法華經》全稱為《妙法蓮華經》,「妙法」是指本經所說之法精深微妙,「蓮華」是用蓮花來形容經典的純潔無瑕。雖然《妙法蓮華經》的經題只有五個字,但是其內涵十分深刻,據 說唐代智者大師光解釋這五個字的經題 就曾用了三個月之久。
  • 《妙法蓮華經》淨界法師 第一講(共一百三十七講)
    >【001】本經修行的內涵,只有兩個字——就是妙法我們淨土教觀學苑這次有殊勝的因緣,在三寶的加被之下,跟大家共同地學習《妙法蓮華經》。所以,智者大師的妙法是:啟動內心心靈的力量來帶動外在法門的力量,用自己布施的善根來帶動這個布施的法。所以它這個妙法的思想是,從眾生法界,你不能直接趨佛法界,因為你在因緣所生法裡面活動,有很多問題。你要把所有的修行拉到你一念心性上。就是,生命的改變,你在什麼平臺上修學是很關鍵的,這影響到你未來的成就。就是要把所有的修學往內心中走。
  • 體會 | 念誦一遍《妙法蓮華經》,就想終身受持
    末學前段時間,在念誦《普賢行願品》時,幾次莫名其妙生出想讀誦《妙法蓮華經》的念頭,最近在分段念誦《妙法蓮華經》時,每剛念一會,自然就能真發菩提心,有時僅僅是想一想《法華經》,內心也很快就回到正念。後來在《妙法蓮華經》最後一段看到:「若法華經行閻浮提有受持者。應作此念。皆是普賢威神之力。若有受持讀誦正憶念解其義趣如說修行。當知是人行普賢行。於無量無邊諸佛所深種善根。為諸如來手摩其頭。若但書寫。是人命終當生忉利天上。是時八萬四千天女。作眾伎樂而來迎之。
  • 《妙法蓮華經》淨界法師 第五講(共一百三十七講)
    所以,聖位的菩薩,中道實相對他來說是很自然的。    但是,對我們凡位的菩薩,中道實相就很困難了,因為我們的心是有所得,有所住。我們修一個法門,可不是無住的時候生心,我們是有住生心。比方說,我們一般的情況,順境的時候我們會喜歡因緣所生法,因為你這個因緣法得自在。你善業起現行的時候,你會落入因緣果報的法則,開始「我要弘揚佛法、續佛慧命」!這時候你有很多理想抱負的。
  • 《妙法蓮華經》普勸修持錄
    妙法蓮華 無足善根 半偈難聞既已得見 勿負善本 生眾無量 佛亦無量有心唯一 見法唯一 深修一法 得心唯一心既唯一 法亦為眾 世上諸法 皆不離心巧設方便 牽心引渡 殊聖功德 說不可盡 8、佛告藥王:又如來滅度之後,若有人聞妙法華經,乃至一偈一句,一念隨喜者,我亦予授阿褥多羅三藐三菩提記。 9、若於一切劫中,常懷不善心,作色而罵佛,或無量重罪。
  • 【72振名刀】妙法村正
    (翻譯由ID:西門大慶 完成)本公眾號授權轉發,如有需要,請聯繫原作者。72振名刀第38振【妙法村正】註:在現存的妖刀中,以「妙法村正」最為有名。此妙法村正乃初代(右衛門尉)晚年之作。此刀雕有「妙法蓮華經」之題目,因而得其名。村正在江戶時代以妖刀而聞名。其作祟之處乃是在德川家身上出現了好幾例不吉之事。家康祖父清康被村正之刀斬殺,父親廣忠亦為村正所重傷,家康自己也曾不小心被村正之槍傷了手,而對家康來說打擊最大的便是其最愛的長子岡崎三郎信康由於受到信長的懷疑而被命切腹,當時擔任介錯的是家康的家臣天方山城守。
  • 永本法師示範講經講解「如何依教修學——《妙法蓮華經》」
    佛光山電子大藏經主任永本法師從法華經的思想特點、法華經的經題、法華經的說法、法華經的法師、法華經的戒律、法華經的菩薩行幾個方面向聽經法師和信眾開示「如何依教修學——《妙法蓮華經》」。第五場示範講經活動由中國佛教協會副會長靜波法師主持,中國佛教協會副會長如瑞法師作為評議嘉賓,對永本法師的示範講經作了精彩的評議。
  • 《妙法蓮華經》全本讀誦視頻(收藏了慢慢看)
    點擊法華之家免費訂閱,每天1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