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世諸佛皆為度化眾生,隨宜方便說三乘法,最後還是說一乘法。三世諸佛說法的儀式都是如此,我也是這樣隨宜方便而說三乘法,最後宜說《法華》。說無分別法者,無分別法是一乘法,唯有一乘佛法是無分別法。
何為一乘?所謂一乘者,一切乘皆是一乘也。法不孤起,因緣而有,緣起之法,便無自性。無自性便無分別,是即為一佛乘,故曰諸法實相。從一切乘皆是一乘邊說,曰實相無相。既然一切乘皆是一乘,當然一乘即是一切乘。所以從一乘即是一切乘邊說,曰實相無不相。實相無不相者,一生萬法;實相無相者,萬法歸一。《華嚴》稱一乘法曰法界緣起,《法華》稱一乘法曰諸法實相。法界無界,所以法界緣起者,由一生萬法說起:諸法是一切,所以諸法實相者,是從萬法歸一邊說起。
雖然佛出世,說此實相法亦難。何以故?眾生根鈍,不能聽受故。釋邊牟尼佛說法四十九年,最後八年方說《法華經》。
優曇花三千年出現一次,現則金輪王出。用此形容,此法之難遇也。若人聞此《法華經》,若歡喜讚嘆,則為已供養三世諸佛。
過去佛,即是已取滅之佛,如燃燈佛。現在佛,如阿彌陀佛。未來佛,如彌勒佛。其實一切眾生,皆未來佛。供養未來佛者,即供養一切眾生。
汝等勿有疑,對於一乘法莫生疑也。諸佛唯以一佛乘度化眾生,但教成佛因地的菩薩,無聲聞弟子。無聲聞弟子者,佛不教化取著有餘滅也。
汝等舍利弗下,讚嘆《法華經》。聲聞人聞《法華經》後,自知當作佛。聲聞人未聞《法華》前,不自知作佛也。
譬者比擬,喻者寄物說明其理。前者法說,僅上根人領解,中下根人雖聞不解。今為曉示中下根人,不得不託此擬彼,寄淺明深,以世間法譬喻出世間法,以世間法之父子,譬喻出世間法之師弟。借譬喻以說明開三顯一的道理。同時古時天竺風尚,戰必乘象,說喜用譬,故有此之來。
舍利弗踴躍歡喜。在心曰歡喜,喜形於表,故而踴躍。
所以者何。我昔從佛聞如是法。見諸菩薩授記作佛。而我等不豫斯事。甚自感傷。失於如來無量知見。所以者何?我從昔來亦曾聞佛於方等中,說此實相法,但不解實義,唯見菩薩授(受)記作佛,而我等聲聞,不與此受記之事。自領小法,而愚於大法,失於如來無量知見,甚為傷感。
如來無量知者,圓具一切智、道種智、一切種智。如來無量見者,圓具肉眼、天眼、慧眼、法眼、佛眼。
世尊。我常獨處山林樹下。若坐若行。每作是念。我等同入法性。云何如來以小乘法而見濟度。是我等咎非世尊也。世尊!我常獨處山林樹下,若坐若行,每作是念,我等聲聞,同入法性而證無漏,為何如來以小乘法度我等?是我等咎,非世尊之過。舍利弗自知其過。
所以者何。若我等待說所因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必以大乘而得度脫。舍利弗自明其過咎所在。若我等是大乘根機,與無上菩提果成對待而為無上菩提之因人者,世尊必以大乘法度濟我等。此是舍利弗悔過不能悟實也,佛於方等中說實相法,聲聞人不能解也。故曰是我等過,非世尊也。
然我等不解。方便隨宜所說。初聞佛法。遇便信受。思惟取證。然我等不解方便隨宜所說,是舍利弗自責,不解如來權說也。既不悟實,復不解權,故取小棄大自失大利,此皆我等咎也。以不解如來方便權說,故於鹿苑初聞佛法,便執方便為實,思惟取證小果。
世尊。我從昔來。終日竟夜。每自克責。而今從佛。聞所未聞。未曾有法。斷諸疑悔。身意泰然。快得安隱。今從佛聞所未聞實相之法,未曾有之法,疑悔盡除。於未受者不起信曰疑,於已受者復起猶豫曰悔。
今日乃知。真是佛子。從佛口生。從法化生。得佛法分。今日乃知真是佛子,可承擔如來家業,可續佛慧命。是從如來口宣妙法所生子,是如來意業法化所生子,得佛法分。有人說從佛口生是聞慧,從法化生是思慧,得佛法分是修慧證慧。依《法華》經義來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