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華經》妙法蓮花,經中之王,讀誦一句,一念隨喜,既得授記

2020-12-14 我聞集

認識《法華經》之前先溫習一下「華」這個字。

【華】共三個讀音,是分別【huá】【huā】【huà】,【huá】音是我們平時最常用的,【huà】是華山和姓,【huā】現在基本不用了,古同「花」,花朵。

《法華經》全稱為《妙法蓮華經》,「妙法」是指本經所說之法精深微妙,「蓮華」是用蓮花來形容經典的純潔無瑕。雖然《妙法蓮華經》的經題只有五個字,但是其內涵十分深刻,據 說唐代智者大師光解釋這五個字的經題 就曾用了三個月之久。

《妙法蓮華經》是中國佛教史上有著深遠影響的一部大乘經典,由於此經譯文流暢、文字優美、譬喻生動,教義圓滿,讀誦此經是中國佛教徒最為普遍的修持方法。

關於《法華經》的編集時間,學術 界主要認為此經是在紀元前後、不遲於公元1世紀在西北印度結集,是和《華 嚴經》一樣逐漸結集、增編而成。

龍樹菩薩在公元1世紀著作的《中 論》、《大智度論》已引用此經的文 義,《楞嚴經》、《大般涅槃經》也都 有此經的引述部分,可見《法華經》的 成書時間要早於以上諸經。

關於《法華經》的匯集,大多數學 者認為先有序品、方便品、甓喻品,然 後是見寶塔品、勸持品,之後是從地湧 出品、如來壽量品、如來神力品,再後是分別功德品、常不輕菩薩品。在上述 諸品中,見寶塔品反映了莕薩行者以佛 塔為中心之信仰,如來壽置品則將佛陀視為壽命無量的聖者,這與大乘佛教出 現的背景相吻合,是佛教發展的產物。 在《法華經》諸品中,提婆達多品最後出現,經中指出像提婆達多這樣犯了五無間罪的罪人,因傳授此經的功德,也能成就佛果,反映了此經的廣大功德。

《法華經》最早由晉代竺法護翻譯 為《正法華經》,共10卷27品;後秦 鳩摩羅什翻譯為《法華經》,共7卷28 品。隋代闍那崛多和達摩笈多重新按梵 文勘定為《添品妙法蓮華經》,共7卷 27品。此外,根據《開元錄》記載,還 有6卷的《法華三昧經》、6卷的《薩芸 芬陀利經》、5卷《方等法華經》的譯 本,可能只是誤傳。

在諸多譯本中,以鳩摩羅什翻譯的 《法華經》流傳最廣。在此譯本的基 礎上,後人將南齊法獻的《提婆達多 品》、闍那崛多翻譯的《普門品偈》和 玄奘翻譯的《藥王菩薩咒》一併編入, 共計7卷28品,這也是現行的流通本。

相關焦點

  • 法華經中的殊勝功德名句
    一切聲聞闢支佛中,菩薩為第一,此經亦復如是,於一切諸經法中,最為第一。如佛為諸法王,此經亦復如是,諸經中王。 《法華經·法師品》∶'又如來滅度之後,若有人聞妙法華經乃至一偈一句,一念隨喜者,我亦與授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記。'
  • 【經中之王】抄寫讀誦《妙法蓮華經》之博大功德
    一、殊勝功德《法華經》是經書之王, 能攝其他經為眷屬, 所以抄寫、讀誦《法華經》不可思議。  只要有筆,有紙,不吃蔥蒜,抄經前刷牙,洗手,口氣清新(可以吃個口香糖或者水果清新口氣),就可以開始抄經。  《法華經》、《楞嚴經》與《華嚴經》並稱經中之王。《法華經》共有二十八品,前十四品是說一乘之因,後十四品是說一乘之果;也可說前十四品是開權顯實,後十四品是開近顯遠,不入法華,不知佛恩之浩瀚。
  • 讀誦《法華經》的二十四個理由
    看看《妙法蓮華經》到底「妙」在哪裡?智者大師光講這個「妙」字,三個月還沒講完。   2. 打開《法華經》,嘗嘗「醍醐」的味道!《法華經》在「五味」裡頭,就是「醍醐」,「無上醍醐妙味」。醍醐,據說是世間最稀有的、最妙的一種味道。   3. 體會為什麼《法華經》的地位這麼高,素有「經中之王」之稱。
  • 《法華經》是救世「藥方」
    「欲取三摩提,實以聞中入」要想得到三摩菩提,得到佛之妙義,就要不斷地去修證《法華經》。「如幻三摩提」通過聽經聞法,即悟即修即證,無修而修,在不知不覺中就成佛了。修行人要是碰到「妙蓮花」就沾光了,在這個浮躁的年代,聞得妙法蓮華,如同炎夏得一「清涼劑」。
  • 怎麼叫「一念隨喜」?(附音頻)
    【爾時,世尊因藥王菩薩,告八萬大士:藥王,汝見是大眾中,無量諸天、龍王、夜叉、乾闥婆、阿修羅、迦樓羅、緊那羅、摩睺羅伽、人與非人,及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求聲聞者、求闢支佛者、求佛道者,如是等類,鹹於佛前,聞妙法華經一偈一句,乃至一念隨喜者,我皆與授記,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 《法華經》隨喜者得佛授記
    (第一百二十六段)【佛告藥王:又如來滅度之後,若有人聞妙法華經,乃至一偈一句、一念隨喜者,我亦與授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記。若復有人,受持、讀誦、解說、書寫妙法華經,乃至一偈,於此經卷,敬視如佛,種種供養,華、香、瓔珞、末香、塗香、燒香,繒蓋、幢幡,衣服、伎樂,乃至合掌恭敬。藥王!
  • 受持《妙法蓮華經》殊勝功德、萬劫難遇!
    妙法蓮華經乃是萬經之王,於眾經中最為其尊,是諸經中王,諸經法中最為第一。一切聲聞闢支佛中,菩薩為第一,此經亦復如是,於一切諸經法中,最為第一。如佛為諸法王,此經亦復如是,諸經中王。     2.《法華經·藥王菩薩本事品》∶"若人得聞此法華經,若自書,若使人書,所得功德,以佛智慧籌量多少,不得其邊。"     3.
  • 【經中之王】《妙法蓮華經》的殊勝功德利益
    【經中之王】《妙法蓮華經》之浩瀚博大功德《法華經》是經中之王, 能攝其他經為眷屬, 所以抄寫、讀誦法華經不可思議。小轉輪王大轉輪王。七寶千子內外眷屬。乘其宮殿俱來聽法。以是菩薩善說法故。婆羅門居士國內人民。盡其形壽隨侍供養。又諸聲聞闢支佛菩薩諸佛。常樂見之。是人所在方面。諸佛皆向其處說法。悉能受持一切佛法。又能出於深妙法音。5.若善男子善女人。受持是經。若讀若誦若解說若書寫。得八百身功德。得清淨身如淨琉璃。眾生喜見。
  • 隨喜助印經中之王《法華經》,福增無量,罪滅河沙,消業培福,速證菩提,功德億萬倍增長!
    《法華經》全稱《妙法蓮華經》,是佛陀釋迦牟尼晚年所說教法,因經中宣講內容至高無上,明示不分貧富貴賤、人人皆可成佛,所以《法華經》也譽為「經中之王。」不入法華,不知佛恩之浩瀚;不讀法華,不知如來救世之苦心。《妙法蓮華經》被稱為「成佛的妙法」,世尊盛讚此經「於一切諸經法中,最為第一」可見其重要性。
  • 法華經講記 123 : 聽聞法華經而產生一念的隨喜,功德超越大施主圓滿的財法布施
    第123集《妙法蓮華經》淨界法師主講諸位法師慈悲!諸位菩薩:阿彌陀佛!請大家打開講義第二百九十三面,我們看癸三、問答顯勝。這一科是講到〈隨喜功德品〉。〈隨喜功德品〉等於是整個菩薩們聽完《法華經》的本門以後所得到的受益的情況。
  • 成佛的《妙法蓮華經》,這部經究竟「妙」在何處?
    佛門中自古流傳著這樣一句話,「成佛的法華,富貴的華嚴,開悟的楞嚴」,歷代祖師教化眾生,《法華經》、《華嚴經》以及《楞嚴經》都是必修的經典。智者大師登壇弘揚《法華經》時,單講「妙」字,就用了三個月的時間。本文中,我們就來說一說,這部成佛的《妙法蓮華經》究竟「妙」在何處。
  • 讀誦抄寫法華經的功德利益
    《法華經》是經中之王, 能攝其他經為眷屬, 所以抄寫、讀誦《法華經》不可思議。
  • 中佛協會長學誠法師:法華經中王,人法俱殊勝
    從法殊勝的角度來說,《法華經》可謂經中之精華、經中之王。就諸經而言,一般來說是開悟的楞嚴、成佛的法華,就是說在《法華經》中,佛陀為我們開示了成佛的通途和大道。在本經中,佛陀不僅親自說明了佛陀出世是為了讓眾生開示悟入佛之知見的大願本懷,而且佛陀還親自為眾多的修行弟子授記成佛,無論在理上還是在事上都是無比的圓滿。
  • 《法華經》第十品「法師品」新說
    汝見是大眾中,無量諸天、龍王、夜叉、乾闥婆、阿修羅、迦樓羅、緊那羅、摩睺羅伽、人與非人、及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求聲聞者、求闢支佛者、求佛道者,如是等類,鹹於佛前、聞妙法華經一偈一句、乃至一念隨喜者,我皆與授記,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師品>:什麼是法師呢?法師本為說法之人,以法為他人之師,自身則依法為師,故稱名法師。
  • 《法華經》中最經典的8句,看一遍能受用一生!
    《妙法蓮華經》是佛教經典。簡稱《法華經》。法華經、楞嚴經與華嚴經並稱經中之王。不入法華,不知佛恩之浩瀚。鳩摩羅什所譯《法華經》,在中國漢地流傳甚廣。 一、長夜安隱,多所饒益。出自《法華經·譬喻品》,我們所處的環境,不論好壞,都像是火宅一般,充滿各種危險,實在恐怖可怕。但是眾生無智,沒有警覺,都活在醉生夢死當中。三、須臾聞之,即得究竟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無上的正智正等正覺。
  • 《法華經》為何稱之為經中之王?
    天台宗是以《法華經》作為宗經、作為根本經的,所以凡是「教宗天台」的法師,一定最喜歡《妙法蓮華經》。《法華經》是真正的經中之王。唐代道宣律師給《妙法蓮華經》寫的《弘傳序》,第一句就是「《妙法蓮華經》者,統諸佛降靈之本致也」。
  • 來自龍宮的一部經典,諸經之王,讀誦書寫功德無量無邊!
    《大方廣佛華嚴經》被贊為經中之王、王中之王,經中之海,而《普賢行願品》又是華嚴的精髓,內涵極其深廣。《入不思議解脫境界普賢行願品》主要講述普賢菩薩十大行願,賢菩薩十大行願是每個學佛弟子都應該學習的典範,《普賢行願品》是《大方廣佛華嚴經》的終結篇章,最後導歸淨土!
  • 《妙法蓮華經》普勸修持錄
    7、若人不信,誹謗此經,則斷一切,世間佛種。 8、佛告藥王:又如來滅度之後,若有人聞妙法華經,乃至一偈一句,一念隨喜者,我亦予授阿褥多羅三藐三菩提記。 9、若於一切劫中,常懷不善心,作色而罵佛,或無量重罪。其有讀誦持,是法華經者,須臾加惡言,其罪復過彼。 10、藥王今告汝,我所說諸經,而於此經中,法華最第一。
  • 體會 | 念誦一遍《妙法蓮華經》,就想終身受持
    末學前段時間,在念誦《普賢行願品》時,幾次莫名其妙生出想讀誦《妙法蓮華經》的念頭,最近在分段念誦《妙法蓮華經》時,每剛念一會,自然就能真發菩提心,有時僅僅是想一想《法華經》,內心也很快就回到正念。,才明白自己為什麼會生出想念誦《妙法蓮華經》的念頭了。
  • 《普賢行願品》:是諸人等於一念中,所有行願,皆得成就
    《普賢行願品》:其人自見生蓮花中,蒙佛授記。深信、讀誦、書寫、受持普賢菩薩十大願王的人,就可以看見自己從極樂世界的蓮花中化生出來。因為極樂世界只有男人,沒有女人,所以沒有父母胎生,而是從蓮花化生。得授記已,經於無數百千萬億那由他劫,普於十方不可說不可說世界,以智慧力隨眾生心而為利益。得到阿彌陀佛授記後,經過無數百千萬億那由他劫,到十方不可說不可說那麼多的世界去,以自己智慧的力量,去隨順眾生,去利益一切眾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