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華經》中最經典的8句,看一遍能受用一生!

2020-12-14 素佛堂

《妙法蓮華經》是佛教經典。簡稱《法華經》。法華經、楞嚴經與華嚴經並稱經中之王。不入法華,不知佛恩之浩瀚。鳩摩羅什所譯《法華經》,在中國漢地流傳甚廣。 

一、長夜安隱,多所饒益。

意思是假如聽聞佛所說的法,在漫漫長夜,就會無所畏懼,身心安隱,得到無窮利益。

二、三界無安,猶如火宅。眾苦充滿,甚可怖畏。

出自《法華經·譬喻品》,我們所處的環境,不論好壞,都像是火宅一般,充滿各種危險,實在恐怖可怕。但是眾生無智,沒有警覺,都活在醉生夢死當中。

三、須臾聞之,即得究竟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

「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無上的正智正等正覺。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就是佛的心,即徹悟人生、宇宙真理的大智慧心。

四、若於一劫中,常懷不善心,作色而罵佛,獲無量重罪。

假如有人在一劫當中,經常懷著邪惡之心,板起面孔而毀謗佛,此人獲得的罪報無量無盡。

五、又見菩薩,勇猛精進,入於深山,思惟佛道。

有的菩薩目標遠大,意志堅定,進趣不息,為了冷靜地思考體悟佛道之理,他們進入深山老林之中。

六、若有眾生,恭敬禮拜觀世音菩薩,福不唐捐。是故眾生,皆應受持觀世音菩薩名號。

佛說世間『若有眾生』,發心『恭敬禮拜觀世音菩薩』,其所應得的『福』德,決定『不』會『唐捐』的。唐是空過,捐即棄捨,不唐捐,是即顯示不會徒勞無益的。

七、世雄不可量,諸天及世人,一切眾生類,無能知佛者。佛力無所畏、解脫諸三昧,及佛諸餘法,無能測量者。

世間和出世間唯一的大英雄——佛,其實是高深莫測的,無論天上的神眾,還是地上的世人,所有一切眾生都不知道佛的深妙境界。佛的十種智力和四種無所謂,佛的各種解脫之道和諸多禪定,還有佛的其它道法,都是無法測度的。

八、又如來滅度之後,若有人聞妙法華經乃至一偈一句,一念隨喜者,我亦與授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記。

另外,在如來世尊滅度之後,如果有人聽到《妙法蓮華經》甚至只是經中的一個偈頌、一句活語,或者一念間歡喜信奉,我也會為他們授無上佛智之記。

相關焦點

  • 陳忠實《白鹿原》中這三句經典名言,讀懂或許能讓中年人一生受用
    出版以後,迅速引起文壇震動,成為一代經典,更是獲得了第四屆茅盾文學獎。當年莫言讀到這本家族史小說時,一下子怔住了。足以見得這本書到底有多傳奇。今天,我們摘抄了陳忠實《白鹿原》中這三句經典名言,讀懂或許能讓中年人一生受用。世事就倆字:福禍。凡遇到好事的時光甭張狂,張狂過頭了後邊就有禍事;凡遇到禍事的時光也甭亂套,忍著受著,忍過了受過了好事跟著就來了。
  • 受益一生的10大世界名著,20句經典語錄,抽時間也要讀一遍
    那些歷經時間與歷史的篩選的經典名著,老少皆宜,雅俗共賞,就如同寶庫一般,在人生的不同階段去閱讀,也會有不同的感受。或許很多人知道名著書名,但大多數人都未能靜下心來仔細研讀,領會其中的深意。本文特別推薦10大世界名著中最經典的20句話,抽時間也要讀一遍,在閱讀中走向豐富的精神世界。
  • 釋迦牟尼佛最經典的四句話,受用一輩子!
    傳播家族文化凝聚中國力量 釋迦牟尼經典的4句話,受用一生: 1.無論你遇見誰,他都是在你生命中該出現的人。 第二句 無論發生什麼事,那都是唯一會發生的事。 我們所經歷的事,不可能以其它的方式發生,即便是最不重要的細節也不會。無論發生什麼事,那都是唯一會發生的,而且一定要那樣發生,而不是「如果那樣,就不會這樣了」。
  • 讀誦抄寫法華經的功德利益
    一、殊勝功德  《法華經》是經中之王, 能攝其他經為眷屬, 所以抄寫、讀誦《法華經》不可思議。  妙法蓮華經,是一定要念完一遍的,出聲念,認真念,一個字都不要漏掉。  大家遇到《妙法蓮華經》,今生一定要記住抄寫一遍,把講解讀一遍,因為此經功德浩瀚博大,不可思議,是一本成佛的經典,也是東山法門念佛禪最後階段修學成佛的經典。  《妙法蓮華經》,分為二十八品。  每天念一品,一個月就可以念完一遍。
  • 《法華經》為何稱之為經中之王?
    恩師悟公上人一生,「教宗天台、行歸淨土」,是真正的老牌的天台宗法師。
  • 《法華經》、《華嚴經》及淨土經典中的觀音代表什麼?
    敦煌壁畫和經典中的觀音蓄有短髭,清楚指出她是男性。然而在接下來的數百年間,觀音經歷奧妙及令人驚訝的轉變,十六世紀時,觀音不僅完全中國化,且成為一位深受敬愛的慈悲女神。在所有傳入中國的佛菩薩中,觀音是唯一真正中國化成功的女神,以致很多對佛教不甚了解的中國人,根本不知道她的來源或佛教因緣。
  • 《論語》中的3句識人術口訣,句句經典受用
    大自然還有春秋冬夏和早晚,可人心莫測,有些人表面看上去好像很老實,但內心世界卻包得嚴嚴實實,深藏不露,誰又真能知道他在想什麼呢?但是孔子在《論語》中,他老人家還是留下了3句非常經典的識人術口訣,可以幫我們看人八九不離十。這三句經典的觀人術口訣,是從三個方面來看人,幫我們看人一看一個準。下面我們來一起學習。
  • 古代關於創新的8句名言,足以受用一生,值得一讀!
    古代關於創新的8句名言,足以受用一生,值得一讀。1. 文章自得方為貴,衣缽相傳豈是真。——王若虛《評東坡山谷四絕》。斜紋張貴在能夠標新立異,獨立創新,不一味的去沿襲古人的風格,這樣才能算的上是真正的創作。2. 體無常軌,言無常宗,物無常用,景無常取。——唐·皇甫《渝業》。
  • 語文老教師熬夜整理:106句對偶句,句句堪稱經典,終身受用!
    作為世界上最古老的語言之一,漢語博大精深,一字一詞都有蘊含著深刻的意義,中華五千年的文化底蘊,漢語有著巨大的魅力,折服了一代又一代人。從古至今流傳了不少文學佳作,至今廣為流傳。在如今的考試中,成語、古詩詞、對偶句等等都是從古流傳下來的,也被納入語文必考知識,是每位學生務必掌握的重點內容。對偶句作為中國風的修辭方式,在如今的學習中運用非常普遍;已經成為必學必考知識點。但對於學生們而言,能掌握對偶句的少之又少,不知道該如何去學習。
  • 《孝經》中的10句經典古語,教會你如何為人,受用終生!
    《孝經》是一本講究孝道的經典著作,古代封建時期,臣民可以通過研讀《孝經》來立身理家,君王可以通過研讀《孝經》來治理國家。《孝經》被列入「十三經」之一,是儒家的經典著作之一。《孝經》中的10句經典古語,教會你如何為人,受用終生。
  • 為什麼書中所記載的華嚴經感應故事,要比其他經典少呢?
    皆仁法師導讀:有人問起:師父,為什麼大藏經中所記載的華嚴經感應故事,比其他經典要少呢?今天我們就來解答這個問題。翻開大藏經,我們可以發現《華嚴經持驗記》只有一萬一千多字,而《法華經持驗記》、《金剛經持驗記》都有四萬多字,就算是從《法華經》中單列出來的《普門品》,它的持驗記也有兩萬六千多字。相比之下,《華嚴經持驗記》的篇幅的確是太短了。
  • 持誦《法華經》的不可思議感應
    「經中之王。」 《妙法蓮華經》被稱為「成佛的妙法」,世尊盛讚此經「於一切諸經法中,最為第一」,可見其重要性。唐道宣律師在《法華弘傳序》中說:「自漢至唐六百餘載,雖歷群籍,四千餘軸,受持盛者,無出此經。」 他親眼看到此經流傳的盛況。理論家各抒心機,爭相注釋。修持者或誦經,或拜懺,或刺血書寫,孜孜不倦。 現在擷取一些古德們虔誠讀誦《法華經》後,感得不可思議的感應。
  • 受持《法華經》有多難
    佛在《法華經·見寶塔品第十一》的偈頌裡列舉了九大難事做比較,以體現受持《法華經》之難。請看經文:諸善男子,各諦思惟,此為難事,宜發大願。諸餘經典,數如恆沙,雖說此等,未足為難。若接須彌,擲置他方,無數佛土,亦未為難。若以足指,動大千界,遠擲他國,亦未為難。若立有頂,為眾演說,無量餘經,亦未為難。
  • 讀誦《法華經》的二十四個理由
    打開《法華經》,嘗嘗「醍醐」的味道!《法華經》在「五味」裡頭,就是「醍醐」,「無上醍醐妙味」。醍醐,據說是世間最稀有的、最妙的一種味道。   3. 體會為什麼《法華經》的地位這麼高,素有「經中之王」之稱。在《法華經》中,世尊盛讚此經「於一切諸經法中,最為第一」,並用了各種比喻來描述這部經的偉大。   4.
  • 《法華經》如群星中的月亮,最耀眼;如太陽穿破一切黑暗
    藥王菩薩聖像宿王華,比如一切川流江河等諸水之中,海為第一,這部《法華經》也是如此,在諸如來所說的所有經典中,《法華經》是最為深奧博大的。又譬如在土山,黑山,小鐵圍山,大鐵圍山,以及十寶山等眾山之中,須彌山,最為第一,這部《法華經》也是如此,在所有的佛經中是最上乘的。又比如,在群星之中,月亮為第一,這部《法華經》也是如此。在千萬億中,經法之中,此經的光輝最為明亮,又比如太陽能夠破除一切黑暗,這部經典也是這樣,它能穿破一切不散的黑暗。
  • 《法華經》是救世「藥方」
    《法華經》『如來壽量品』中,佛以「良醫」作喻,他有「大良藥,色香美味,皆悉具足,速除苦惱。」『病』有身心之別,如來藏的道理既治心病,也治身病。治心病,來世解脫;治身病,今世健康、長壽、快樂。因此在《法華經·藥王菩薩本事品》中佛說:「此經則為閻浮提人病之良藥,若人有病,得聞此經,病即消滅,不老不死。」為什麼會有這麼好的效果呢?看上去不可思議的事,其實一定有可思議的道理。
  • 快速增加福報的經典佛經:《金剛經》《法華經》
    建議頌《金剛經》和《法華經》。歷代祖師的福報,一般來自兩個地方。第一個,一進入佛門,就為常住福報,到廚房,到田地,去幹活。叢林好比大團體,需要很多事情,每天忙到晚。這樣子福報就增加了。現在很多團體,自己搞一個放生的,或者其他的,然後不護持叢林寺院。這樣子福報增加的速度太慢了。因為沒有跟三寶,佛,法,僧這三寶裡頭掛鈎。
  • 一生受用的繩子打結方法,看一遍就能學會,早學會早受益
    在日常生活中,很多時候都會遇到需要將兩根繩子拼接在一起。這時就很考驗打結的方法,如果打結不好就很容易鬆開非常麻煩。今天就給大家分享一招一生受用的繩子打結方法,解決了很多人困擾的一個難題。下面就來看看2根繩子怎麼打結才會更牢固吧!
  • 經中王者78000字的《法華經》要告訴世人什麼?4句佛經道明原委
    《法華經》是大乘佛教的一部重要經卷,全名《妙法蓮華經》,有多個譯本,現今修持者多以七萬八千餘字鳩摩羅什大師翻譯的經卷為正本。此經是釋迦牟尼佛在其晚年的說教,是大乘佛教早期的一部經典,與《楞嚴經》《華嚴經》並稱為大乘佛教「經中之王」,明示不分高低貴賤人人皆能成佛。
  • 《中庸》中著名的10句話,感悟頗深,足以受用一生
    《中庸》中著名的10句話,感悟頗深,足以受用一生1. 溫故而知新,敦厚以崇禮。賞析:這句話出自《禮記·中庸》。賞析:這句話出自《中庸》。中庸之道,是不能夠離開我們自己身體的,如果離開了我們自己,那就不是真正的道了。4. 果能此道矣,雖愚,必明:雖柔,必強。賞析:這句話出自《禮記·中庸》。如果真能遵循此道,即便是愚蠢,也會變得通明。即便是柔弱,也會變得剛強。